讀書改變人生。但是,你真的知道該怎麼讀嗎?

預警:

全文長度 8944 字;調性nerdy,試圖將兩本書的內容緊湊在一篇文章內。沒有什麼mind blowing的巧技,秉承「不解釋原理的方法論都是耍流氓」原則,借用生物神經學、心理學、進化等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簡要解析閱讀行為、運作原理及閱讀能力(=速度?理解?記憶),並相應提出如何提高的方法論。

-----

當需要花一分鐘時間在牆上釘個釘子時,我們都知道,首先得買把鎚子,然後還得花上半分鐘來看看怎麼拿、比劃幾下如何瞄準、怎麼用力,之後才是敲敲打打。

有意思的是,當決定要做一個life learner「生命不息、閱讀不止」時,我們卻自動地假定自己都完全了解該如何閱讀了,直接拿起書來就一頭鑽進去,生怕浪費了一分鐘。

於是,我們不斷抱怨讀得太慢(速度)、讀完也不知作者所云(理解)、理解了過了幾天又全忘光(記憶)、記住了關鍵時刻也用不上(調用)......

當一頭扎入浩大的閱讀工程前,先花上一點時間,思考一下:該怎麼讀?

------

If I had five hours to chop down a tree, I』d spend three hours sharpening my axe.

—— Abraham Lincoln

------

「有問題嗎?問題是什麼?」

一. 逐字閱讀 & 默讀--低效閱讀的癥結所在

1. 逐字閱讀

-「我們是如何閱讀的呢?」-「用眼睛看唄。」-「那眼球在閱讀時是如何運動的呢?」-「......」

Question: 眼球在閱讀時是如何運動的?沿著一行字從左到右、路徑類似一條平滑的直線嗎?

實驗:找個小助手,在你按照平常的習慣連續閱讀1分鐘時仔細觀察你的眼球移動軌跡,並記錄在紙上。1分鐘後,互換角色,你來觀察對方。

(大多數人以為的視線移動軌跡??)

However,答案是:人的眼球在閱讀過程中其實一直處於「點式」跳動狀態

(閱讀時視線移動軌跡的真相??)

  •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要從人眼的成像原理說起:我們的眼球就像照相機一樣,要想看清一個物體,首先必須停止跳動,把視線停留在某一點上,才能像調整焦距,進而生成清晰的圖像

(回想一下:當你坐在高速行駛的火車裡,是否很難看清路邊招牌上的字,這就是因為人眼無法在相對運動的狀態下「成像」。)

  • 如果你和你的小助手觀察得再細緻一些,就會發現,這種跳動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來說,眼球跳動次數會與每行單詞數/字數大致相符:視線的焦點落在第一個詞上,眼球停止運動、對焦、讀取信息,然後再跳到下一個詞,停止運動、重新對焦、讀取信息...以此類推。

這種讀取信息的方式被稱為「逐字閱讀」。

2. 默讀

小朋友在識字的過程中都會把視覺刺激,即眼睛通過閱讀獲取的文字信息,轉化成聽覺刺激。(認識了這個字,總得知道怎麼念吧。)在學習認字的最初階段,有聲閱讀確實不失為幫助理解的有效方法,而且大人們也只能通過這一種途徑來檢測小朋友的識字能力。試想,如果小朋友們都默不作聲,老師又怎麼能發現有人把「己」認成「已」、把「狗」認成「鳥」了呢?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我們早已不需要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看到了什麼信息,但從小養成的習慣卻保留至今

無論有意無意,事實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用這種方式(逐字閱讀+默讀)來閱讀的。而這就是低效閱讀的癥結所在

二. 那麼,逐字閱讀和默讀為什麼會降低閱讀能力呢?

首先定義一下閱讀能力= 速度 ? 理解 ? 記憶

  1. 拖慢閱讀速度

1)逐字閱讀

回想下人眼的成像原理眼球停止運動、對焦、讀取信息

  • 逐字閱讀時我們浪費了大量時間在眼球的對焦上。眼球從一個焦點移動到另一個焦點只需要千分之幾秒,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對焦一次的時間卻約為1/4秒我們以為閱讀時,時間像流水一樣不間斷地供我們「閱讀+理解+記憶」,但事實上,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在「看清楚(對焦)」一個字上,中間充滿了卡頓。

  • 為解決此問題,波士頓Spritz開發組在2014年據此原理設計了一款快速閱讀軟體:

(Spritz公司的「Redicle」閱讀文本框)

Redicle文本框內不斷跳出單詞,讀者盯住紅色的識別字母(O.R.P, optimal recognition point),無需移動眼球、變化焦點導致多次對焦,從而大量節省「看清楚(成像)」的時間。成年人線性閱讀速度大約在每分鐘300詞,而Spritz則有望使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000詞。(這種技術雖然可大幅提高閱讀速度,但會導致更多理解和記憶問題,不利於閱讀能力[=速度?理解?記憶]的整體提高。)

2)默讀

大腦的思維速度可以達到600字/分鐘,而人的平均語速卻只有大約150字/分鐘。這種「出聲閱讀」的方式其實是在拖低我們的閱讀和思維速度。

2. 降低理解能力

逐字閱讀和默讀只是讓我們讀得慢了一些嗎?遠遠不止!很大程度上,你讀不懂、記不牢,也是因為讀得太慢。沒錯,因為讀得太慢

逐字閱讀和默讀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讀取信息、達到理解的呢?

  • 舉個?? :你的眼睛首先看到了「一個」這個詞。(哦,「一個」,一個什麼呢?)1/4秒後,你的視線條跳了下一個字上:小。這時,大腦會自動把這兩條信息疊加起來。但顯然,我們還是沒能得出結果。(「一個小」?)然後第三個字:青。(「一個小青」???)

  • 最後,你的眼睛終於跳到了最後一個詞上:蘋果 。經過上千萬次的化學反應,你的大腦終於得到了一個有意義的短語--「一個小青蘋果」。(「哦,原來是一個小青蘋果」)

簡言之,逐字閱讀和默讀的接受信息方式都是線性的,無法擺脫先後順序的限制。我們的大腦只能按照先後順序來一次次疊加、運算,而這期間的每一步驟都要發生上千萬次的化學反應。What"s more, 閱讀過程中大腦還要隨時記憶前面的信息。一旦句子長了,我們很可能就會像狗熊掰苞米一樣,讀完最後一個字,卻把開頭的忘了,也就更談不上理解了。

3. 分散注意力

逐字閱讀和默讀導致閱讀速度過低,大腦單位時間接收的信息過少,進而引起注意力分散

為什麼大腦接收信息過少會分散注意力呢?

  • 生物神經學的角度來講,人腦每秒鐘有意識處理的信息量約為126神經比特,潛意識的工作速度甚至高達10億個神經比特/秒。如果以200字/分鐘的平均閱讀速度來計算,就相當於每秒鐘處理40個神經比特的信息。這也就意味著,大腦每秒鐘有高達80個神經比特的空間未被利用。

也許你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有了盈餘,不正好防止大腦負荷過重還可以存儲能量稍後利用嗎?而現實並非想像般美好,我們的大腦是一台異常勤奮的計算機,一旦出現資源過剩,它就會自行從後台調用空閑資源來處理其他信息。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在讀書時走神了。(「這,章本,書...今天午飯啥?晚飯吃啥?...這,本,書...明天早飯吃啥?」)

人的大腦需要足夠的信息供給。舉個極端的例子:一個被鎖在小黑屋裡的人,過不了多久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幻覺,而且他自己完全無法控制這種思維紊亂的發生。

-----

三. 如何提升閱讀能力?

(一)提升閱讀速度

1. 輔助工具閱讀

引導優化眼球運動方式,側面提高閱讀速度

1) 操作:

用筆尖或手指作為輔助工具,一邊在文字上移動一邊跟著引導閱讀,並儘可能加快移動速度

-「What? 這不是小學生的閱讀方法?!」-「輔助工具閱讀是為了引導優化眼球運動方式,從側面幫助我們提高閱讀速度。」-「眼球運動還要引導?我還控制不了我自己的眼睛?」-「還真的是這樣。」-「...」

2) 實驗

再次叫來你的小助手,兩人面對面坐下。你轉動眼球一圈,請他仔細觀察眼球運動軌跡,看看是否能做到想像中的勻速圓周運動。然後互換角色。

  • 通過觀察,你會發現,無論多努力想要控制自己的眼球,結果也充其量是個近似圓形的多邊形。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則是下圖這種毫無規律的封閉圖形。

  • 這裡揭示了2個眼球運動的真相: 1)我們無法有意識地感知自己確切的眼球運動軌跡,尤其是在0.1秒甚至0.01的時間裡的運動軌跡,我們只能憑想像胡亂猜測。 2)未經訓練,我們也很難有效地精準控制自己的眼球運動

舉個?? :也許你從來不曾意識到,換行也是閱讀里非常困難以及耗費時間的一個動作。 視線尋找下一行的第一個字所花費的時間,佔到閱讀總時間的1/3。也就是說,我們每閱讀3個小時,就浪費了整整1個小時用來換行。有時我們的視線跳到了同一行開頭,有時又會不小心跳過了下一行。總之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精準控制眼球的運動,使其聚焦在下一行的開頭

  • 接下來再做一個實驗

讓你的「小助手」用他的食指在你面前引導著你,再畫一個圓形。 這一次,你和你的小助手都能跟隨著手指畫出漂亮的圓形了。

這是為什麼呢?

進化的角度講:人體的各個器官看似各司其職,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始功能--維持生存。所以,眼睛始終對運動的物體最敏感(注意到原始叢林里移動的獵物等)。 而在閱讀時,我們必須時刻強迫自己的視線停留在靜止的文字上,才能完成閱讀這項非本能的任務。而視線總是會下意識地游移:一旦其他感官收到外界刺激,我們的視線會馬上離開書本,去尋找移動的物體。由於這種動作往往是下意識的,所以我們只能事後再花時間把視線重現「拽回」書本上,花時間補進度。

所以,閱讀時,我們的視線需要一定的運動指引。而輔助閱讀的目的並不是讓你一直用這種「小學生的閱讀方法」來閱讀,而是讓你通過逐步訓練,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眼球,進而達到在沒有外界輔助的情況下仍能高效吸收信息

(如果你曾嘗試過卻沒達到理想的效果,那隻能說明你移動的速度還不夠快。)

2. "3-2-1"練習

  • 操作:

3:使用「練習書」(文字為主、沒有讀過、難度適中),在保證理解的前提下使用輔助閱讀法連續閱讀3分鐘。3分鐘後,合上書,複述大致內容,判斷自己的理解程度

2:同樣段落,同樣步驟,這次加快輔助工具的移動速度,必須在2分鐘內完成,之後複述內容

1:同上,用時1分鐘。

(最初,這種做法並不容易,但要盡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如果沒有完成,就再試一遍。因為是反覆閱讀同一段落,內容熟悉,所以是可行的。)

  • 為什麼要這樣強迫加快速度呢?

高速公路」效應

假設一個人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速一直保持在180公里左右。一小時之後,把轉速表遮蓋起來,讓他找個出口駛離高速公路,並試著把駕駛速度降到50公里/小時。幾分鐘後看轉速表,會發現汽車的實際時速在80-120公里之間,遠不止50公里/小時。

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駕駛,我們的大腦和感官會產生慣性,無形中提高了判斷快慢的基準。這種心理錯覺對提升閱讀速度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可以在練習時可以加快速度來提高大腦判斷閱讀速度的基準線,從而養成新的習慣

3. 區分練習閱讀和平時閱讀

連續三個星期,每天刻意練習30分鐘;其他時間,正常閱讀。

(二) 提升理解力

1. 拓寬視線範圍

除了可以從側面提升閱讀速度一次讀取更多信息,減少眼球定焦次數和成像時間外),拓寬視線範圍還有另一個好處

  • 促進左右腦思維協同--攝入「語義單元」,左腦擅長的線性文字轉化成右腦生成的圖像加快並增強理解

左腦思維指處理信息時採取線性方式的分析思維,即按照信息出現的先後順序一個接一個地進行運算。相對來講更關注細節

右腦思維則指富有想像力和創造性的空間與形象思維,更關注圖像、色彩、節奏、空間等。關注的焦點是事物的全貌

  • 再拿「一個小青蘋果」舉個?? :在線性的逐字閱讀過程中,大腦經過數次的疊加、處理和記憶得到了「哦,這是一個小青蘋果」的信息。而更高效的方式是:以「語義單元」來讀取信息,也就是一小塊事物的全貌

(「一個小青蘋果」--隨著「蘋果」這個中心詞的出現,左腦只需一次接收線性信息,右腦即可生成「一個小青蘋果」的圖像,順利理解,過程只需要不到半秒鐘。)

  • 一次讀取「語義單元」需要拓寬視野。下面介紹可以兩個拓寬視野的練習(建議每天練習)

1)字母樹練習

操作:

* 用一張紙完全覆蓋住字母樹,然後快速向下挪動一行,緊接著再馬上遮回去。反覆幾次,動作儘可能快。

* 露出一行時,把眼睛聚焦在中間的數字上,不要移動視線去看旁邊的字母。

* 反覆幾次,閉上眼睛,在腦海里回放看到的畫面,試著回憶兩側的字母。

(這個練習的重點在於培養回放影像的能力,所以不要滿足於回憶起兩側的字母,必須在腦海中清晰看到了整個畫面才算達到要求。)

2)符號練習

隨著練習進度的推進,是時候放下「登山杖」了。「符號練習」可以讓我們逐步擺脫閱讀輔助工具的依賴,通過「裸眼」定焦兩三次就能看完整行文字。

操作:視線定焦在橫杠上,不斷加速,儘可能多的練習。

2. 改掉默讀習慣

1) 1-2-3練習

改掉默念習慣,短時間內讓大腦「閉嘴」

  • 操作:改用文本進行「符號練習」,即閱讀時,每行視線定焦三次。同時隨著每次視線跳動不停默念「1、2、3」

(開始可能會覺得理解受到干擾,這很正常。此練習的重點在於視覺與聽覺的協調,理解方面順其自然即可。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你會越來越習慣通過視覺渠道獲取信息,之後自然會提高理解能力。)

  • 正常閱讀時,我們也不必完全「閉嘴」。眾所周知,將同一信息從多個緯度進行刺激,有利於強化理解和記憶。我們可以把默念當作一隻無形的「熒光筆」,在遇到重點內容的時候畫上幾筆(相當於啟用了另一個感官,再次向大腦輸入一遍信息)。這樣可以在不影響速度的前提下,起到輔助理解和加深記憶的積極作用。

3. 製作視覺卡片代替傳統筆記

1) 傳統筆記——線性思維的限制

所有文字表達都是線性的,作者必須遵循一定的邏輯順序展開自己的描寫或論述。傳統筆記多是在頁邊空白處寫下幾個關鍵詞或在筆記本上依次記下書中的要點。而這種信息處理方式始終未能擺脫線性的限制,因此無法幫助大腦梳理出信息之間的邏輯關係和文章的整體脈絡

2)視覺卡片——

閱讀是是一種讀者從作者處獲取信息的過程,二維圖像可作為一維和三維的轉換媒介。

  • 作者的信息轉換過程:人腦的構造是立體發散的。作者在構思階段由一個idea產生無數的聯想(三維);下筆之前他需要把這些零散的想法組織起來,按照一定的順序整理與提煉(二維);然後才到寫作階段,三維和二維的信息都被整理成了線性的文字(一維)。

  • 讀者的信息轉換過程:作為讀者,我們的任務就是藉助現有的線性文字信息(一維),重新解構出作者最初的發散性思維(三維),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我們也需要藉助二維信息作為過渡,這就是使用視覺卡片的意義所在。

(3維-2維-1維-2維-3維)

3)如何製作視覺卡片?

也就是思維導圖(mind mapping),之所以叫視覺卡片是要突出視覺(右腦成像)的重要性

  • 理清文章邏輯,架構脈絡
  • 提取 Key words

人最擅長的記憶模式就是從某個特定的關鍵詞出發,激活一整幅圖像,然後再順藤摸瓜地回憶起其他一連串的關鍵詞,進而重現全部重點內容。

(舉個?? : 聚會時你被叫到講一個笑話,你極力搜索大腦,卻一時怎麼也想不起來任何笑話,一陣沉默、氣氛尷尬。這時一個朋友說:「就講上次你講過的那個『青蛙』的笑話吧。」然後你腦子一亮,balah balah,逗得滿屋大笑。 可見,只「青蛙」兩個字作為關鍵詞,就足以激活一整個包含各種細節的故事。)

  • 用連線、箭頭等標記突出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不僅主幹和分支上有著層次關係,不同分支之間往往也有一定邏輯關係。都梳理出來才能理解整篇文章錯綜複雜的邏輯脈絡。

  • 字跡必須工整:潦草的文字必須首先經過識別,才能在右腦中形成圖像而被理解(也就是說你還要經歷一個線性閱讀的過程)。而只有工整的、可以被一眼識別出來的文字,才能瞬間形成完整的圖像,使卡片產生整幅圖片的效果。

  • 多點顏色,畫點插圖:不是花架子和少女心,而是多維度刺激,以強化理解和記憶

(思維導圖類軟體雖然提供了便捷的框架,但同時也有不少限制,所以建議手畫)

4)除了符合人腦工作原理,用視覺卡片來代替傳統筆記還有其他好處

  • 主動閱讀、深度處理:要想畫出思維導圖,理清各部分邏輯關係、梳理脈絡架構,在閱讀的同時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同時思考,深度處理信息。

  • 隨時添加附加信息:空白空間多,足夠靈活。

  • 省時:在常規的線性筆記里,除關鍵詞外90%的文字都是多餘的。

  • 便於複習:用關鍵詞來順藤摸瓜,短時間激活一整幅圖像和全篇內容。

  • 便於搜索:如果有特殊需要、有目的地去找某條信息,清晰明了的關鍵詞就是最高效的搜索方法。

(三) 增強記憶力

1. 勞逸結合的學習節奏:

1)每閱讀40-50分鐘後,停下來短暫休息幾分鐘。

  • 首先簡單說下記憶的原理:我們的各種感官每天接收海量的信息,所以會有過濾機制來篩除或保留特定信息。絕大部分信息都沒有闖過第一關,停留在了超短時記憶(感官記憶),幾秒鐘就會消失;其中一些會轉化為短時記憶,RNA蛋白質是負責臨時儲存短時記憶的物質基礎。之後才是很少量的被真正儲存下來的長期記憶

  • 一個關於閱讀和記憶力的實驗:

3組研究對象;閱讀同一篇文章;閱讀時長2小時。

//第一組:2小時閱讀時間結束後,立即回答關於這篇文章的問題。

結果:對文章開頭的內容記憶得不錯,越往後越模糊--「首位效應」

//第二組:2小時閱讀時間結束後,休息一小會兒,然後回答問題。

結果:1)對文章開頭記憶不錯--「首位效應」 。 而且 2)對文章結尾處也記得比較清楚--「近因效應」。但是 3)對文章中間部分遺忘得最嚴重

//第三組:2小時閱讀時間內,每半小時有幾分鐘的短暫休息,2個多小時結束後回答問題。

結果:他們的記憶出現了4次首位效應和4次近因效應,而且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落差也沒第二組那麼明顯

  • 這個實驗說明:短時記憶容量是有限的(RNA蛋白數量)。只有在源源不斷接受新信息時,停下來適當休息,才能夠通過進一步處理信息來清空這個區域,以便我們繼續接收新信息。

(想像一個沙漏?。上面半部分負責臨時儲存短時記憶;上方的寬口源源不斷匯入沙子(各種短時記憶),而只有通過中間漏口才能進入下半部分,成為長期記憶。中間的漏口很窄,通過速度比較慢。如果一味地不停倒入沙子,已經裝滿了的上半部分是沒辦法再接收的。)

連續學習了40-50分鐘後,大腦進入暫時飽和狀態。而短暫的休息,會使記憶水平上升。

  • 疑問

「這麼頻繁的打斷,會不會擾亂我進入心流狀態?」心流(flow):指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的忘我愉快而幾乎注意不到時間流逝的狀態

不會。因為針對的是兩個不同的對象:理解能力 VS. 記憶力

比如當你解一道數學題或者寫一篇文章時,連續工作很久也沒什麼問題,甚至你會覺得狀態越來越好,達到「心流」狀態。因為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的思維和理解能力不會降低,如果不時中斷反而不利於思維的連續性。

但閱讀時,除理解外,還更多要求記憶能力,所以最好40分鐘左右就休息5分鐘,這是留出時間讓大腦對信息進行處理、進而清空短時記憶儲存區域、轉化為長期記憶的必要時間。即使你自己不休息,大腦也會在潛意識裡給自己放假,不利於注意力的集中。

2) 休息注意事項

  • 1. 不要刷朋友圈看報紙等,關鍵是給大腦徹底「放假」,不再輸入新信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大腦順利處理剛剛讀取的信息,完成短時記憶向長期記憶的順利轉換。

  • 2. 休息前花上一分鐘簡單梳理下前面的結構,休息結束後稍微回顧下剛剛梳理的內容,就可以跳過熱身步驟,快速進入狀態。

2. 系統的複習計劃

  • 具體複習時間可以參考下面圖片

  • 複習這麼多次,是否會花費過多時間?其實不然,這時「視覺卡片「就派上了用場,複習時,只需對著視覺卡片,根據關鍵詞和邏輯架構進行複習,相關的知識就會自動浮現在我們的腦海。(沒什麼神奇的,還記得「青蛙」的笑話嗎)

  • 可以將需要複習的資料放入標有複習時間的「複習文件夾」里來提醒自己

  • 抵制住新知識的誘惑

不要把全部的學習時間都分配給新知識,問問自己,幾天之後,腦子裡究竟剩下多少?

-----

四. 如何閱讀一本書

1. 明確目標

利用視網膜效應(Retinal Effect),潛意識關注重點信息

  • 舉個?? :你想買一部車。經過一段時間的評估後,你決定買一部墨綠色的中型轎車。因為他覺得一般人的車都買白色或黑色,而自己的選擇很獨特,而且又很有品位。於是你滿懷期待地去提車,路上,突然發現「怎麼街上綠色的車這麼多啊,怎麼之前沒發現,一點也不特別,算了,換輛藍色的吧。」於是你付款買下了一輛藍色車子,滿懷欣喜地開回家,路上又大吃一驚:「天哪!怎麼這麼多人開藍色車子,之前明明沒見過幾輛啊!」這就是所謂的視網膜效應,當你明確一件事情,你的潛意識就會去特別留意,而把那些與需要不相關的其他信息無意識地過濾掉,產生選擇性注意

  • 提前明確閱讀目標,會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在潛意識裡就關注與主題、目標相關的信息,忽略不相關的細枝末節,充分利用有限的精力。

  • 所以,在拿起一本書前,先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抽出一點時間來想清楚:我究竟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我希望得到怎樣的收穫?我在閱讀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裡?我打算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哪些方面?

2. 宏觀定位

激活原有知識儲備,新舊知識關聯

  • 閱讀之前首先找出這本書在整個專業領域裡的定位,並回顧原有的知識儲備。必要時還可以在大腦里簡要畫出視覺卡片,以激活知識網路的特定區域。

  • 這點也要從人腦的運作原理說起大腦中有上千億的神經元(腦細胞),每隔神經元上又有上萬個經樹突,與其他細胞相連。而神經元之間連接的緊密程度決定了思維能力:如果某個部位只有很少的神經連接,則表明神經反射的途徑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無法高效傳遞信息。並且,新的神經只能建立在既有網路的基礎上,憑空長出一個孤立的神經樹突是不可能的

  • 所以,想要記住新知識,必須將其與既有的知識網路結合

3. 快速泛讀全書

把握整體脈絡,說服緣腦

1) 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步的重要性。

  • 人腦構造說起:腦幹--大腦中最原始的部份,不具備學習能力,主要負責與生存本能有關的功能。緣腦--在腦幹之後形成,負責處理情緒與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大腦皮層--最新形成,具有學習能力,重要的功能包括語言、邏輯分析、創意與決策等。

  • 緣腦是接收新信息時的過濾器,以固定模式工作:

每當人腦接收到一條新信息,緣腦首先被激活,並充當信息過濾器:正面--將該信息傳遞到大腦皮質進行深度處理,而我們也將產生愉悅感及處理(學習)動機。負面--傳遞到腦幹--無法思考、本能處理。中性--即便通過緣腦「過濾」,也無法給大腦皮質足夠強烈的刺激,從而無法留下深刻印象並轉化為長期記憶。

而緣腦的這種工作模式來源於還是來源於最原始的那個目的--生存。在我們面臨危險時,過濾機制讓我們停止無謂思考並且快速作出反應。但同時,任何不愉快的學習經驗都會讓緣腦更產生抗拒情緒。

  •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說服」緣腦,讓它對新的信息做出正面評估,順利傳遞給到大腦皮質進行深度處理。當遇到陌生的新知識時,如果一股腦鑽進去學習,通常呢會讓緣腦做出雜亂無章、無法掌握的判斷,從而產生抗拒。而要讓緣腦對其產生好感,除了激活既有知識體系、做出簡單定位評估,快速泛讀全書,對文章的脈絡結構、大致內容進行宏觀上的把握、讓緣腦認為新信息並非雜亂無章、過難掌握更是必不可少的。

2) 如何快速泛讀:

  • 主題:書名頁、副標題、序

  • 基本架構:目錄--「出發前的地圖」
  • 引索:了解議題範圍
  • 快速略讀:第一段、最後一段尤其注意。

------

本文思維導圖

------

(根據《視覺閱讀》、《讀書別靠意志力》、《如何閱讀一本書》等整理)

圖片來源:多來自百度;練習圖片書上拍的;插圖和最後的思維導圖是自己畫的。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自控力和執行力?
你所謂的努力,只不過是把慾望當成了志氣
關於「8小時之外」如何提升,我們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
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尷尬癌破解分8步走
性格不強勢,總被牽著走怎麼辦?|如何扭轉弱勢性格,你需要知道這些點

TAG:学习方法 | 阅读 | 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