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與沒做都可能「後悔」|後悔情緒研究

小友(微信號:yosumn)說:大話西遊里最經典的那句,「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其實就是在表達一種後悔的情緒。我們因為缺憾而後悔,但這也是人生的奇妙之處不是嗎?

「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出自張棗《鏡中》

後悔(Regret),幾乎每個人都體驗過的情緒,甚至有研究表明,人類日常生活中口頭表達的情感中「後悔」出現頻率名列第二(Shimanoff,1984)。儘管如此常見,心理學對後悔研究的開創性工作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才由卡納曼和特沃斯基兩位心理學家著手進行。在這之前,哲學甚至經濟學都對後悔進行了研究。

英語中的後悔(regret)一詞同義於古挪威語中的gráta,表示哭泣。從詞源學追溯看來,可發現後悔有三個含義(Landman,1987):

  1. 渴望的東西有所損失;

  2. 為自己的錯誤感到難過;

  3. 因超出某人控制範圍或能力範圍之外的情境引起的悲傷,伴隨其他相關情緒。

從這些定義可以看出,後悔是一個包含了認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較為寬泛的概念。

相比之下,以下這位學者提出的後悔定義被更多人接受:

「後悔,是意識到現實狀態(what is)不如假設中可能的狀態(what might have been)好,而後產生的一種痛苦的感覺。」(Sugden,1985)

換句話說,後悔是一種負面狀態,它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導致後悔事件發生的自身角色上面

後悔能使人們思考:負面後果是如何發生的、如何才能改變它,以及未來如何阻止它再次發生。但是,過度地陷入沉思反芻(rumination)也可能引發焦慮與抑鬱情緒。然而,後悔又不是一個簡單評估或判斷優劣的過程,因為它也是一種確確實實的情緒。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後悔是一種基於認知的情緒。它通常不被認為是一種基本情緒,而是一種高級情緒,它也無法用單一清晰的面部表情來表示。研究發現,嬰兒大約要到7歲開始才能感覺後悔。7歲的孩子會將現實中真實狀態和可能出現的假設狀態進行比較引發後悔情緒,而5歲的孩子還不會。

後悔有許多相近的概念,其中兩個比較重要的概念是自責內疚

1. 自責

自責本身的定義是「因為過去錯誤產生的內疚感帶來的一種痛苦情感。」它與後悔聯繫非常緊密,然而他們也有如下明確的區別:

1. 研究表明,自責的痛苦程度不及後悔(Russel & Mehrabian,1977)。

2. 其次,後悔與自責在不愉快程度、責任感和對事情的控制度上也有所不同。正如哲學家蒙田(Montaigne)指出,「那些超出我們能力的事情不會引起自責,但是會引起後悔。」

3. 第三,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人只有明確地做了一件事才會自責,而內疚既可能因外顯行為而產生,也可以因為一個邪惡的內在衝動而產生

2. 內疚

內疚類似後悔,也是一種「令人痛苦的判斷(painful judgment)」(Fenichel,1945)。而且實驗證明內疚和後悔的痛苦程度相當(Russel & Mehrabian,1977)。但是,後悔與內疚的區別在於:

  • 你可以因「自己沒有去做一件不道德卻能獲利的事情」而感到後悔,但你不會因此感到內疚。

  • 另外,一個人可以後悔他的自主行為,可以後悔超出他控制範圍之外的事情,但內疚感通常是由於自己負有一定責任的事情引起的(Finagreete,1967;Roseman,1979,1982)。

1. 做 v.s. 不做

後悔可由做一件事還是沒有做一件事劃分,即分辨引起後悔的負面事件是通過做了(action)還是沒做一件事(inaction)導致的(Kahneman & Tversky)。

2. 短期 v.s. 長期

後悔也可分短期後悔長期後悔。短期後悔是指近期發生的後悔,長期後悔是指一生中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後悔(Gilovich & Medvec,1994)。通常短期後悔比較強烈,你會有想「抽自己一巴掌」的衝動,而長期後悔混合懷舊和憂傷

3. 因結果 v.s. 因過程

澤蘭伯格和同事(Zeelenberg et al.,2002)把後悔分為後果後悔自責後悔

  • 後果後悔:因為決策的結果不好(或相對不好)產生

  • 自責後悔:傾向於因為決策過程的錯誤導致

4. 擇劣後悔 v.s. 錯優後悔

擇劣後悔:指後悔是由於選擇了一個不好的結果所產生

錯優後悔:因錯過了一個好結果而感到後悔(Ordonez et al.,1999)。

  • 後悔的時間性模型(temporal pattern to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吉洛維奇和梅德維克(Gilovich & Medvec,1994)第一個對真實的後悔進行研究。

他們發現,人一生中的長期後悔,無論是數量還是強度,都是「沒做」比「做了」的後悔更突出。恰恰相反,短期後悔中,「做了」的後悔略強於「沒做」的後悔。

為了解釋這個差異,他們提出了時間性模型。該模型認為,一開始「做了」的後悔確實更強烈,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由於如下一系列心理機制的作用,導致「做了」的後悔得到了抑制,「沒做」的後悔得到了加強,結果就反過來了:

1. 首先,人們更傾向於採取補救措施以減輕做了後悔的痛苦。由於個體通常對導致後悔的事件感到負有責任,他會試圖做修補工作,比如道歉認錯或是採取挽救措施,導致「做了」的後悔的強度隨時間流逝大幅度降低。

2. 研究表明,人們傾向於認為「沒做」的後悔要比「做」的後悔對他們傷害更大(Gilovich & Nedvec,1995)。畢竟,「做了」某事的後悔通常是一本合上的書,它的負面後果一般不會增加,因此後悔的程度會慢慢下降甚至消失。但人們可以往沒做的事情上不斷增加意義,讓自己怎麼想怎麼難受。

3. 自從1920年起就有研究表明,人們更容易將沒有完成的事情或沒有實現的目標保持在記憶中。這種被稱為「蔡加尼克效應」的現象儘管可能不會增加「沒做」的後悔的強度,但是它會增加「沒做」的後悔被感受到的頻率。

  • 後悔的調節理論(theory of regret regulation)

這種後來居上的理論核心觀點是,人們是厭惡後悔感的,這促使他們試圖調整後悔(Zeelenberg & Pieters,2006)。亦即,他們首先希望避免後悔,如果後悔真實發生了,他們就採取修補行動。如果這些最終都無濟於事,他們就以各種方式管理、否定、壓抑後悔。

它強調情緒的存在是為了指導行為。比如澤蘭伯格和皮特斯發現,同樣是對企業的服務不滿意,後悔感會促使消費者更換新服務,而不是單純抱怨、投訴,或向其他人談論這段糟糕經歷。而且後悔的程度越高,消費者反而越少和其他人討論呢。

目前最常用的有假設情境法、回憶法和活動誘發法。筆者在大學時代也曾被這樣喚起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情緒,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不感興趣?不感興趣…… 我咬你噢!

  • 假設情境法:

向被試呈現若干個(通常是兩個)主人公的故事,故事的結果通常是負面的,然後要求被試判斷故事中的主人公誰更後悔,或者在一個Likert量表上對主人公的後悔強度打分。

改進的做法通常是在故事閱讀的中間增加一個選擇的機會,然後再告知被試選擇的結果。由於讓被試自己進行實際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被試的參與性和現場感。

這種方法最大不足來自模擬情景和後悔真實發生的差異,人們會誇大模擬情景中的後悔,而在真實生活中更易於原諒自己

  • 回憶法:

被試按要求在記憶中搜尋一個後悔事件,它可以是一生中迄今為止的長期後悔,也可以是最近發生的一個後悔,可以是極端或普通事件引起的,它可以發生在特定的生活領域,也可以是不受限制的回憶里。

回憶法的優點在於它產生的後悔是真實的,但回憶法最大的不足是無法滿足「導致後悔的後果嚴重程度一致」這樣一個實驗需要的先決條件。

  • 活動誘導法:

通過讓被試參加一個活動(遊戲)促使被試產生後悔情緒,它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活動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擇;

第二,可以對被試的物理距離或心理距離進行操縱。

相比之下,活動誘導法顯得更接近真實,但難點在於如何讓被試相信實驗情景,簡單來說就是怎麼入戲啦。

由於早期研究中多使用假設情境法誘發情緒,所以早期測量使用比較多的是直接比較法,直接比較就是:

在呈現兩位主人公的故事之後,要求被試回答:兩位主人公誰的後悔更強?是張三還是李四?然後統計回答張三或李四的百分比。

後期研究中的測量方法基本上全部改為等距量表的測量方式。

另外,生理指標測量通常通過皮膚電、腦電圖、事件相關電位、功能性磁共振成成像行測量。

什麼影響了後悔的程度捏?這方面的研究一開始集中在決策的性質上,也就是所謂的「行動效應」(action effect):做的後悔往往比不做的後悔更強烈。之後,研究開始向心理距離、決策原因、決策後果、決策個性品質以及性別差異等多方面拓展。

1. 心理距離對後悔的影響

對於晚點半小時的乘客,若告知他以下兩個情況:a)飛機半小時前準點起飛了;b)飛機晚點了25分鐘,但在你來之前5分鐘之前剛剛起飛,後者更能引起他的後悔情緒。其基本規律是心理距離越短,越容易產生假設思維,情緒反應就越強烈。

然而也有研究發現,心理距離的差異只會影響我們想像中的後悔,而不影響真實生活中的後悔。

原因可能是人類相當擅長原諒自己,因為研究也證實,對想像中的後悔,個體傾向于歸因於自己,而對現實中的後悔,個體傾向于歸因於他人(啊這個惡意滿滿的研究)。

2. 決策後果嚴重程度對後悔的影響

也許對後悔程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決策後果的嚴重程度。舉個栗子,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損失1200元和損失1200萬元所導致的後悔肯定不一樣。不過學者認為損失約大,後悔越大是常識,所以他們很(bu)少(xie)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

3. 決策理由夠不夠充分

學界為數不多的一致看法(高級黑)是:當決策的理由不清楚時,至少短期後悔是服從「行動效應」的(做的後悔往往比不做的後悔更強烈)。但最近幾年,一些研究發現行動效應在消失,甚至得到了行動效應的逆轉——也就是「不做的效應」。於是他們提出「決策辯護理論」:一個決策是做還是不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這個決策辯護的理由好不好。

4. 個體差異

在許多決策情境中,當需要決定做與不做時,這個決策是否和當事人本身關於做與不做的傾向性相吻合(即與決策者的個性、知識、心境與目標是否相一致),會影響決策渴望程度(desirability)。

這是因為個體有一種追求一致性的傾向(Abelson et al., 1968;Aronson, 1969)。如果吻合的話,決策者的渴望程度就會提高,同時個體焦慮水平低。比如對一個積極的決策者而言,多數情況下「不做」相比之下會導致他更加後悔;相反,對於一個不積極的決策者來說,「做」則會產生更大的後悔。

5. 性別差異

先前在做與不做框架下展開的後悔研究均未發現有性別差異

但勒澤等人(Roese et al., 2006)感到不服,他們懷疑性別差異可能只存在於一些特殊領域,而後他們證實了這一點:後悔的性別差異存在於浪漫關係中,尤其是與性有關的浪漫關係之中。

這和進化心理學在配偶偏好和選擇上的觀點較為一致,由於男性和女性在養育後代方面存在生理差異,使得女性在配偶選擇上更加小心,避開風險。而男性限制更少,這會促使他們認為應該尋找更多的傳播基因的機會,因此,在與性有關的浪漫關係中,男性比女性有更多對於「努力得不夠」的後悔。

我們還很想分享關於不同社會文化下的後悔情緒是否有差異,但篇幅有限,我們下次再談啦。

同時也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關於後悔、內疚、尷尬等高級情緒,你感興趣的方面。作者會盡量滿足你旺盛的求知慾噠。

附上張棗《鏡中》全詩:

鏡中

作者 張棗

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來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險的事固然美麗

不如看她騎馬歸來

面頰溫暖

羞慚。低下頭,回答著皇帝

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

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end-

作者:砍妹

武漢大學心理學學士

知乎專欄@文藝的哺乳動物

參考文獻:

本篇文章的文獻較多,我們會在明日推送的短文章下方一併標出,文內亦有相應標註。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轉載前請聯繫郵箱media@yoxinli.com。


推薦閱讀:

低谷時期被最信任的男友分手,我該怎麼辦?
遇到煩心事該如何排遣?
都說脾氣不好是因為肝火旺,那為什麼不叫肝氣要叫脾氣呢?
玻璃心該怎麼辦?
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TAG:心理 | 情绪 | 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