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自己和孩子的「內在小孩」——談談父母與孩子的「自我接納」和「相互投射」(案例篇)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本期文章從父母自身的「內在小孩」講起,講到父母對於自己和孩子本性的接納與否,分別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本文是主題文章「接納自己和孩子的內在小孩」的上篇(案例篇)。

本文案例來自本人在加拿大兒童教育工作中的親身體驗,為保護兒童隱私,文中所有的姓名均為化名,人物配圖全部來自網路。

本文章屬於原創,已開通有償轉載。如公眾號想要轉載請聯繫本人。拒絕任何不規範轉載(違者將會被追溯承擔責任,並按照作者標準支付稿酬)。個人用戶想轉發朋友圈請隨意。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或者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歡迎以探討為目的的留言和提問。

本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住在成年人心中「內在小孩」:我們,真的長大了嗎?

2. 尊重自己和孩子的「內在小孩」:別再說「xx從不這樣」

3. 擁抱「內在小孩」,跟自己和解

4. 「投射」與「循環」:和「內在小孩」一同成長

因為篇幅的影響,今天主要講一講第一點和第二點。

1. 住在成年人心中「內在小孩」:我們,真的長大了嗎?

遵循慣例,還是以一個故事作為開頭。抱歉,今天這個故事不是個溫暖的故事。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黑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這是關於一名少女和少年的故事。兩人的願望是「只希望能夠手牽手在陽光下漫步」,兩人在對方的世界中都是取代了太陽一般的存在。

可這卻是一個陰暗悲傷的故事。少女在童年時期多次遭受性侵(而她母親默許此事的發生),少年為了保護少女而揮刀弒父。在兩人的一手導演下,少女的母親也「莫名其妙」死於煤氣中毒。

雙手沾滿罪惡的兩人從此結成了「共生」狀態般的命運共同體:少女不擇手段的向上爬,利用自身的美貌作為武器,不斷掠奪、傷害和摧毀周圍的人,以實現自己一步步從社會最底層向上層階級遷躍的過程,最終成功的當上了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少年則從小到大一直如同影子一般活在無人注意的陰暗角落,時刻保護著少女,幫她掃除道路上的障礙。為了實現她的願望,他不惜去偷竊、勒索、拆散愛侶、強暴無辜女性,甚至是殺人。

在故事的最後,一位精幹的警探步步緊逼,終於走到了快要撕下少女(上流社會的「貴婦人」)虛偽畫皮的階段。在緊急關頭,少年銷毀了證據、一人攬下了所有罪責,從大樓一躍而下。

警探激動地對著少女發出控訴般的吶喊:「好好看著他!這個人……是誰?」

少女,不,應該是「貴婦人」,蒼白著臉背轉身走開了,背影如同白色的幽靈。她淡漠的說「我不認識他。」

她一次也沒有回頭。

以上故事的情節橋段,皆來自於一本著名的懸疑小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這本書讓我這個愛書人的情緒很複雜:一方面,我必須承認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懸疑小說,作者的寫作技巧無可挑剔,在讀故事的過程中一旦翻開了第一頁就根本停不下來;另一方面,這個故事讓我的心理上非常不適,其中的某些情節讓我覺得遍體生寒,汗毛直立,導致我非常想擺脫這個故事,在讀完這本書後就迅速把它送人了,也發誓自己絕不會再看它第二遍(通常我喜歡的書都能重讀不下五遍)。

最近我在仔細思考,這本書中究竟是有什麼東西讓我如此毛骨悚然,連黏糊糊的外星人和血淋淋的鬼怪都不會讓我覺得如此恐懼。

原來,最讓人恐懼的是人性本身蘊含的無限的「惡」與「絕望」。外型似人而行為舉止不像人的生物(例如小丑或者殺人狂)會激發出人心中最隱秘的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在他們的面具之下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惡」。

(配圖翻譯:「擁抱免費」-小丑)

這本書就讓我徹底的對於人性產生了恐懼感。

故事中的少年和少女就是這樣,披著光鮮亮麗的外皮,內心卻腐朽不堪。他們一步一步走得異常艱辛,卻離幸福愈來愈遠。他們倆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成長和成熟過。她的內心永遠存在那個因弱小而飽受創傷的小女孩,而他的內心則住著一個「永遠在黑暗的管道中爬行的陰鬱少年」。

兩人的「內在小孩」如同黑洞一般,告誡他們要不斷作惡,要將周遭的人所有的幸福美好通通敲骨吸髓,攫取到自己身上。他們以為通過掠奪別人的幸福,自己就能獲得幸福,可是他們不知道,內心有黑洞的人,侵蝕吞噬的愈多,內心的空洞就會擴張得愈大。就像是把甘泉悉數傾注到沙漠中,得到的還是乾涸的、一望無際的,沙漠。

這是可怕又可悲的兩個人。由於童年的創傷和罪惡感無法被抹平,他們內心深處被激發出了無底線的「惡」。不幸的是,在他們長大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一個足以震撼洗滌他們心靈的長輩作為積極的楷模。

兩人形成的個性和行為是可以被兒童發展心理學完美的解釋的。如果一個人幼年時期的心理需求(安全感和愛)沒有得到滿足,他/她自我的一部分會永遠「卡」在那個地方,並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斷(偏激的)的尋求補償。如果這名個體無法通過「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來擺脫過往的傷害,他/她會繼續無端地將自己曾經遭受的痛苦施加到無辜的旁人身上。

換言之,如果成年人無法妥善處置自己與「內在小孩(內在的自我)」的關係,無法讓「內在小孩」和自己的年紀一同成長,會讓自己感到無端的壓抑、痛苦,甚至是絕望。如果做不到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他/她會反覆出現,不斷折磨著我們,從而成為我們的「心魔」。在「心魔」的促使下,人們會做出許多荒誕不經和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曾經有個小女孩從小家境貧寒,羨慕鄰居家姐姐的花衣裳,卻怎麼哭求大人也不給買。後來,她悄悄趁著天黑摸進鄰居家,用剪子把鄰家姐姐的花衣裳絞了個稀巴爛,因為她的「心魔」告訴她:「我得不到的,就要毀掉,別人也休想得到。」後來她長大了,而「內心小孩」卻還不斷慫恿她去做同樣的事情。

然而,她後來造成的惡果,卻遠遠不止是絞碎一件漂亮衣裳那麼簡單。她的最終結局,請參見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

就童年陰影而言,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每個人的心理都不是百分之百健康的。然而,如果我們放任自己的「內在小孩」一再肆虐,總有一天,他/她那些無傷大雅的任性會導致我們自己釀成無可挽回的苦果。

所以,在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時候,我們需要時時刻刻警醒自己:我的「內在小孩」,真的長大了嗎?

每個人都有機會,像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滋養自己的「內在小孩」。我一直相信,身心健康強壯的父母自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言傳」不如「身教」,只要我們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不用刻意「教育」孩子什麼,他們就已經能從我們這裡獲得更多。

2. 尊重自己和孩子的「內在小孩」:別再說「xx從不這樣」

看完前文的例子,讓我們回到本期的兒童教育主題。

為什麼我會在文章的開頭提到父母心中的「內在小孩」呢?因為父母和自身「內在小孩」的關係,往往會進一步投射到自己的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中去。

所謂「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的說法,其實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當一個人從小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或者是比較順利的克服了童年陰影,完善的建立了自我人格,構建了愛的能力之後,我們可以說他/她的「內在小孩」和他/她一樣是不斷成長成熟的,是受到妥善照顧的。這樣的人,在親密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中,也能夠以信任和尊重的態度去接納對方心中的「內在小孩」,構建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幸福的家庭,首先是由寬容而明事理的父親和溫暖慈愛的母親作為核心的,在他們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孩子也能較順利的和自己的「內在小孩」相處,建立一個安全的依戀模式。

一個家庭是不是幸福溫暖,孩子是不是能順利的和「內在小孩」建立良好的連結,和個體基因、金錢財富、受教育程度、父母性格有一定的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

即使是最優秀最盡責的父母,也會有犯錯和自以為是的時候。在他們所犯的錯誤中,佔比重最大的就是「(我覺得這都是)為了你好(The Fallacy of 「Should」)」

比如以下最常見的這些父母的心理活動:

因為我花錢送你去了補習班,所以你「應該」起碼進步30名;

因為我為了你的教育煞費苦心,所以你「應該」在人生選擇的每一步上都聽我的;

因為我是你媽/你爸,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所以我「應該」在所有事情上永遠正確。

當我們把自己擺在了一個由「應該」來主導的世界裡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迴避孩子所面對的現實,一再的傷害和隔離孩子與他/她的「內在小孩」之間的聯繫。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以前我曾在一份工作中認識了一位小朋友。他長得瘦瘦小小,總是流露出一種哀懇般的神情。他情緒敏感,一旦稍有不如意就會一個人低低的啜泣起來。大到和小朋友搶玩具,小到午餐不合胃口,都能讓他鬱鬱寡歡一個多小時。

我曾經蹲下來,無比耐心的問過他為什麼這麼難過,他只是哭著搖頭,什麼也說不上來。

我和同事討論過這個問題,同事很困惑的說:「我真的不明白。他的家庭毫無疑問是個幸福家庭,父母有學識並且彼此相愛,每天親自接送,物質條件優越,每周末全家開車去旅行……而且他哥哥從不這樣。」

這句話無端的讓我很在意,讓我覺得似乎在哪裡聽過。原來是這孩子的父母曾多次都當著我的面對他說過這句話:「別鬧了,你哥哥從不這樣」。

這句話聽起來彷彿沒什麼,但對於敏感的孩子而言,可以是一把直刺內心的利刃。這句話就等同於父母說:「你的感受是不正確的,簡直荒謬可笑,趕緊給我停止。」 當他大哭和抱怨的時候,父母會讓他哭個夠,然後告訴他「不行就是不行」,讓他繼續去做該做的事情。父母對於他難過的反應不是「理解」和「共情」,而是把他個體化的情緒摒棄到一邊,只希望能通過「勸說」和「教育」的方式來將這種負面情緒壓下去。

這對優秀的父母奉行「科學化管理」,養育孩子時也彷彿解一道方程式:

我們給予了你條件a,而你正面臨著環境b,因此,你得出的結論有且應該只有一個c。這是唯一正確的答案。你怎麼能以d作為回答呢?我們只喜歡c,不喜歡d。你看,你哥哥從不這樣,他總是給我們想要的答案c

這對父母堅信,他們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堅定的原則和權威性」——很諷刺的是這條原則本身是正確的。可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堅定原則」之前,首先要做到「溫柔聆聽和共情」,給孩子的「內在小孩」一個自我展露和被接納的機會。

作為個體,獨一無二的感受沒有被認可,會讓孩子覺得「無條件的愛」是不可能的。孩子未必是在父母覺得「值得哭」的事情上才想哭,他們只是純粹的因為受到了心靈傷害而傷心難過。而且,孩子的哥哥也未必「從不這樣」,也許哥哥只是更早的發現了與父母相處的原則,並完美的扮演了父母希望看到的樣子。後來我去找了他哥哥之前班上的老師聊了聊,果然,哥哥小時候也非常敏感,表現得就像現在的弟弟。

像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的討好父母,按照父母的喜好去打造自己精緻的「面具」。更嚴重的是,他會持續的否認自己的感受。作為一個敏感的男孩子,他並不符合父母心目中對男生傳統的審美需求,而父母內心的失望會很輕易的投射到孩子的身上,會讓他自卑甚至憎恨自己真正的樣子。這麼一來,他的「內心小孩」會一直都處於被壓抑的狀態。

有一個孩子就是典型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請參見美劇Big Bang Theory中的Leonard。

(配圖解釋:Leonard對Penny說:「我的母親從來不擁抱我。在我7歲那年,我為自己發明了一台擁有溫暖手臂的機器人來擁抱我。」)

孩子們需要的其實並不多。當他需要擁抱,就給他擁抱。當他需要玩耍,就陪他玩耍。當他需要空間,就給他空間。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到?

那是因為我們自身也並不完整。我們心中的「內在小孩」,本來就存在很多過往傷害和歷史性遺留問題。

也許我們在自己的童年並沒有被妥善的對待,導致我們不知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挑剔和嫌棄各種細節,導致我們對於自己的「內在小孩」一直保持懷疑的態度,因而把這種挑剔和不信任也過渡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也許我們從小被寵愛得過分,讓我們過度的「自我中心」,自身的「內在小孩」已經膨脹到無邊無際了,就連我們的伴侶和孩子都要圍繞我們為圓心來運轉。

還有一個「也許」——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孩子身上的問題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也沒有意識到,解決問題的源頭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

下一期文章,我們會繼續這個主題,講到如何擁抱「內在小孩」,怎樣做到「與自己和解」。

敬請期待!

(未完待續)

~~祝大家周末愉快!~~

推薦閱讀:

孩子真正想說的,或許你根本不懂
如何陪伴孩子,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
除了「你怎麼這麼笨?」,還有那些育兒路上的高頻坑娃詞?
如何評價《凱叔·聲律啟蒙》?
對於母親是再婚生的我,感到羞恥怎麼辦?

TAG:儿童教育 | 心理健康 | 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