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徽宗崇道而亡國?

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偉大帝王有唐太宗,最熟悉的敗家帝王有宋徽宗,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崇道的皇帝,但兩人的命運截然不同,一個奠定了盛唐的基礎,一個被擄掠而失國土。

漢、唐、宋、明都是我們為之自豪的時代,先賢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提起唐太宗會不自覺感到自豪,說起宋徽宗就會略有些尷尬,他會覺得恥辱,才情無雙,卻不適合做個皇帝。

唐太宗、宋徽宗都有一個名頭,崇道帝王。 唐太宗是名君的象徵,即使不是華夏的子民也會稱呼他天可汗;宋徽宗是昏君的象徵,他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

他們有很多相似點,他們都信任道士,都以道為傲,唐太宗崇信的道士是魏徵,魏徵他不僅僅是一名宰相,也是一位道士宋徽宗崇信的道士有很多,張虛白、王老志、林靈素、劉混康、王志鋮、溫太保最讓宋徽宗不堪回首的一次,是在金兵兵臨城下的時候。

郭京本來是宋禁軍中的一名老兵油子。他自稱身懷身懷道術,有「六甲法」,「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隱形潛身」一類的術。

於是他就被任命去用他自稱的道法去守城,他號稱可用六甲神兵為朝廷守城,南宋史書《三朝北盟會編》記載:「二十五日丙辰,郭京以兵出宣化門,敗績,金人登城京師失守。」 後就是靖康之恥,是華夏的帝王第一次被異族俘虜。

在興揚看來,他們都崇道,看起來相同,本質上卻有區別;雖說他們都名義說上崇道,然而宋徽宗崇的是術,唐太宗崇的是道。

玄奘啊,要麼從了我,要麼上西天!

唐太宗以尊祖崇道國策,運用道的思想治國平天下。

其年號為「貞觀」——易經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故年號貞觀,期望以正道治天下。史書稱之為治世,盛唐由此掀開了華麗的篇章。

有唐伊始,帝王自稱老子後裔,立廟加封,唐太宗採用道家學說作為興國方針,任用魏徵等名道士, 知人善用、廣開言路;之後, 唐高宗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親自為《老子》作注。

唐太宗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唐太宗崇道,是崇的大道之本。

貧道,哦,不,朕的心肝疼

宋徽宗崇道,自封「教主道君皇帝」。

宋代帝王對道教情有獨鍾,宋真宗加封老子為「太上混元上德皇帝」,宋徽宗把《老子》列為太學必修教材。

宋徽宗崇信的道士有很多,從登基開始,就有人引《周易》中的「豐亨,王假之」、「有大而能兼必豫」,說宋徽宗治世一定是太平盛世,還出現了「黃河清」、「禽產鳳凰」、「牛生麒麟」等大量「祥瑞」,更有不少自稱身懷道術的道士進言稱宋徽宗是上的神仙,到最後宋徽宗自己也認為自己是昊天上帝元子,為大霄帝君。

面對洪災,宋徽宗想讓自稱道術非凡的林靈素去以術退水,術法高人林靈素還沒去城門就被役夫襲擊,宋徽宗這時才知道這位道士早就惹得天怒人怨。

宋徽宗崇道,是崇的大道之末。

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明興衰。

如果唐太宗跟宋徽宗一樣,崇尚的不是道,而是術,我們壓根看不到一個盛唐。

唐太宗與宋徽宗的對比,其實就是道與術的對比,道術道術,道為本,術為末,有道無術,術自衍生,有術無道,術亦無用。

國崇道術,國破家亡,國崇大道,國家興旺。

具體到修行之人身上,修道為了追尋術還是道,就是最根本的分別,也決定了修道之人的格局。

在沒有了解道家思想的前提下,一味的追尋術,去追求術,可能短時間內帶來利益,給人帶來的多是禍事,少有福事。

我們可以看到有多少打著道教名義的算命、測卦、辟穀、修鍊、符咒、神功培訓班,就是以術為名義而吸引人,來獲取自己的利益,這些人,目的是術,而不是道。

雖然道教有山、醫、命、卜、相五術,但五術只是為用,是道教的表達方式,但不是道教的根本。根本在於通過道術傳達的濟世利人、慈悲度世的道教思想,術應該用來幫助世人。

道教的道術、科儀、音樂、服飾、宮觀等等都傳承了道教的形式,不或缺,需要我們精心保護、努力發揚的,但我們不能變成動物園的動物,任由世人參觀,「哎呀,我終於看到了活道士了。」「哎呀,這裡有個道士唉。」「快看看,道士在做法了!」

太多時候,世人看道士,就如同到動物園裡看個稀奇,世人看道士,看不到道士所承載的精神和文化,只能把道士當做一種珍稀動物看待。

世人看不到血脈相連的那種文化認同感,道士也做不到真正的道士,道觀門口買個門票,就跟到動物園裡買個門票看猴子一樣看道士,道士成了活文物,就如同宋徽宗一樣,失去了道,只有術,只有外殼,別人看到的也只能是外殼。

其實,我們需要精心維護道觀,傳承道教的形式,但更應該注重傳承道的精神;傳統文化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文化血脈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唐太宗,也有一個宋徽宗。

道、術都有承載的必要,脫離道的術,是無源之水,必定不能長久甚至枯竭;沒有術的道,只需要用一道溝渠就可以讓道潤澤心田。

道家思想與道教組織,如同人的肉體和靈魂一樣,靈魂與肉體都不可或缺,道教形式是肉體,道家思想就是靈魂;沒有了靈魂,再華麗的外殼都是行屍走肉;偉大的靈魂,哪怕肉體死亡了,其靈魂永存,思想永遠傳承。

道教如果因為簡單的傳承術而承載,必定會與宋徽宗一樣,成為行屍走肉。

道教只有重視思想內核,傳承真正的文化,才能讓道教綿長發展;當然,傳承思想需要具體的組織形式,落到塵世中來,那就是道教組織。

宋徽宗崇道而亡國,非道之過,非國之錯,乃人之因。

作為道教徒,應該從唐太宗與宋徽宗的不同遭遇中認知自我,承擔起自己的時代責任,或許我們個人是渺小的,但是我們的民族註定是偉大的。

讓我們重複我們的信仰:

敬天法祖、國泰民安、山河永固、明智明心、自尊自信!

貧道岳不群寧死也要反對梁興揚,對人不對事,逢梁必反!

推薦閱讀:

瑜伽除了提高柔韌性,為何說還為追求提高人的悟性,瑜伽和佛教的關係是?
信仰基督有什麼意義,信仰基督的是什麼樣的群體?
宗教發起女巫審判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宗教在女巫審判中有什麼收穫?
李嘉誠,巴菲特年事已高,仍然追求精益求精,支撐他們的深層次動力是什麼?
天主教在中世紀歐洲發展是怎樣的?

TAG:道教 | 宋徽宗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