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修的橋有那麼多的造型?不可以統一兩三種型式嗎?


多圖,乾貨】!目前主要有梁,拱,剛架,吊與組合體系這幾種結構。表觀上各異的橋型,背後蘊含著各自不同的受力特性(文中加粗的字體均是各類橋型的優缺點,而且它們各自服役於不同的環境中。也就是說橋樑是一個系統工程,集受力,景觀美學於一體。在選擇橋型時,要根據水文地質,航運條件,車流交通量甚至一些政治上的要求來選擇。下面介紹一些主要的橋型及其適用條件。

1:拱橋。拱橋簡潔優美,也是中國很有修築經驗的一種橋。(下圖為萬縣長江大橋,跨徑420m)

拱橋由拱圈受壓後把力傳遞至拱腳的基礎上。優點:整個拱圈處於受壓狀態,而石砌非常抗壓耐久。也正因如此,大跨度的拱橋需要有良好的地基條件

2:簡支梁橋。

這是梁式橋中應用最早使用最多的橋。受力簡單,對地基要求低,便於預製-安裝。主要用於城市高架,跨河大橋。但是跨度做不大(目前最大76m)。超過50m後過於笨重,不經濟。需要大量橋墩,支座,從而加大了下部基礎工作量和成本

3:斜拉橋。(下圖為日本多多羅大橋,主跨長890米)

斜拉橋是將主梁用許多拉索直接拉在橋塔上的一種橋樑,是由承壓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彎的梁體組合起來的一種結構體系。是大跨度橋樑的最主要橋型。其可使梁體內彎矩減小,降低建築高度,減輕了結構重量,節省了材料。缺點:由於梁體由拉索拉著,因此風引起的振動是最頭疼的問題。在我國東南沿海颱風影響區內,風引起的拉索振動是一大難點。

4:懸索橋。(下圖為美國金門大橋,主跨1280m)

懸索橋面的力主要由最上端兩根主纜承受。主纜需要錨定於地基,因此也需要堅固的地基。懸索橋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強度,並具有用料省、自重輕的特點,因此懸索橋在各種體系橋樑中的跨越能力最大。懸索橋可以造得比較高,容許船在下面通過,在造橋時沒有必要在橋中心建立暫時的橋墩,因此懸索橋可以在比較深的或比較急的水流上建造。同樣,懸索橋也非常怕大風

~~~~~~~~~~~~~~~~~~~~~~~~~~~~~~~~~~~~~~~~~~~~~~~~~~~~~~~~~~~~~~~~~~~

各類橋型介紹完畢。回到答主的問題,為啥需要這麼多橋型?以上的總結是:不同的橋型有不同的特性及適用條件!不同的橋型有不同的特性及適用條件!不同的橋型有不同的特性及適用條件!{重要的事情要講三遍}

~~~~~~~~~~~~~~~~~~~~~~~~~~~~~~~~~~~~~~~~~~~~~~~~~~~~~~~~~~~~~~

接下來是美學原因。從觀賞要求而言,應是一件建築藝術品。各式各樣或簡約或複雜的橋,彰顯著國家、地區的經濟水平,審美心態以及技術和工藝水平,更反映出時代精神和人類的創造力。題主你想想,全世界就只有兩三種橋,那該多無聊。羅素大神曾經約過,不對,日過,不對,曰過: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作為一個大三橋樑狗,衷心希望我們優秀的結構師,建築師能腦洞開的再大一些,創造出更新穎更合理的橋樑!


靈道不同意啊


業主想要好看的橋型。

比如說常見的連續箱梁,在野外就無所謂了,就簡單的樸素的混凝土色;在市區內的話領導也許就想搞點裝飾,加個假的拱、假的斜拉塔和索等等不一而足,目的就是:看起來好看!

除此之外,一般情況下都是工程師們根據相關資料(這說起來內容就多了),綜合各種考慮因素(這個內容也很多,參見其他答案),選出幾種合適的可行的方案,最後還是tmd領導決定...


橋的分類大概是簡支梁橋,連續梁橋,連續剛構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先不從美觀上說,每種橋都有各自的特點以及試用範圍。例如超大跨徑如1000米以上的跨海大橋,明顯不可能用前四種,海中打墩就是相當困難的一項工作。另外,拱橋也不可能達到那麼大跨徑。因此原則就只有斜拉和懸索了。相對於小跨徑範圍,原則就多一些,但我們要同時考慮到經濟、安全、美觀、環保等多個方面,權衡出最優方案。

總體來說,橋之所以有這麼多種類、形式,歸根結底是因為地球上地形複雜多樣,單一橋型並不能適應。而且橋樑的多樣性也是很多工程師上千年不斷研究發展成今天這樣,以後還會有更多。如果要統一橋型,不就是在否認工程師們的努力嘛。


因為任何一種橋型都有它的弱點和缺陷 結合跨度 地質條件 用途 交通流量 通航要求等等都會有不同的選擇 還有就是力學上的考量以及經濟造價 後期維護 景觀造型與周圍協調都是因素 沒有最好的結構 只有適合的結構 具體問題 具體分析


橋是根據受力情況分類的,上面的答案已經介紹的很詳細了,主要有簡支梁,連續梁,拱橋,斜拉,懸索等結構,橋的造型雖千奇百怪,但總是那幾種受力形式,要是把造型都統一了,那該多單調無趣,尤其城市和景區里景觀要求較高的地方,有時候需要做到一橋一景,這時候橋既是跨線構造物,也是景觀構造物,造型也是橋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我不禁想起了之前業主讓做連續梁,施工圖都畫好一半了,他說造型不好看!要重新選一下!呵呵呵呵,這應該算是橋樑造型多樣化的一個因素之一-美觀。


樓上有個小學妹答的還不錯。

橋嘛,本身就是墩梁等構件結合的產物,個別時候再加一個索,就這幾樣隨便你排列組合,怕是也出不了幾種吧。通常都是按照受力體系分類,無非就是梁式橋、拱式橋、斜拉橋、懸索橋和組合體系橋。在選型的時候考慮的因素還是很多的,安全、經濟、美觀都要涉及到,總不能在30m跨徑的地方啪啪來一發索結構對吧,划不來嘛。

當然現在隨著設計計算和施工技術的進步,會衍生出一些看起來比較高(qí)端(pā)的橋型,其實也就不外乎那幾種,比如湖南有個上承式懸帶橋,就像把拱橋的拱圈倒過來一樣,當然這是林大師首創的。主索懸帶作為主受力構件(可參考常規懸索橋),整橋的豎向荷載由預應力索承擔,也充分發揮了鋼材的抗拉能力;橋面梁板結構既用於通車,又作為受壓構件平衡拱的水平力(絕對的「一石二鳥」),也充分發揮了混凝土的抗壓能力;中間的主柱排架作為次結構,以減少跨度——整個結構自身錨固平衡,所有材料無一點浪費。它與正常的系桿拱橋相比:第一,省材料,正常拱產生的是水平推力,只能用受拉構件來平衡;而上承式懸帶橋是倒拱,產生的是水平壓力,橋面可以直接作為壓桿來平衡,節省了一組受力構件;第二,施工方便,上承式懸帶橋自下而上施工,懸帶可以直接作為主柱排架和橋面梁板的施工平台,不需要另外支設腳手架;第三,外形更美(qí)觀(pā)。

所以,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去限定某一種橋型,不同的地質條件適用的橋型也千差萬別,地基較差的地方還非得做個地錨式這不是難為人么。總之,存在即合理,各種橋型都有各自的優劣勢,合理利用即可。


可以啊

托著的和吊著的


那樣的話,不覺得單調么?


為什麼我們蓋的樓有那麼多的造型?不可以統一兩三種型式嗎?

為什麼我們造的車有那麼多的造型?不可以統一兩三種型式嗎?

為什麼我們穿的衣有那麼多的造型?不可以統一兩三種型式嗎?

……

吐槽完畢。

橋樑結構形式一共就那麼幾種:桁架,懸索,斜拉、梁式、拱,或者組合組合。

每種有優點有缺點,你可以查查,設計時就考慮了。

基本是滿足你說的」兩三種型式「,其實也就多幾種,現在也在研究有沒有更好的形式。

至於具體的細部的造型,就純粹是美學的概念了。


推薦閱讀:

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橋樑工程行業現狀及前景分別是怎樣的?
《廊橋遺夢》中的那個羅曼斯橋有什麼背景?為什麼會吸引美國地理雜誌的記者到那裡拍攝?
「橋文化」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PowerCivil比C3D強在哪裡?
寰行中國-你的家鄉有哪些獨特的橋樑?

TAG:設計 | 橋樑 | 結構工程 |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