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才」柳永:一個大V的傾國風雅
士人風雅系列·原創作品
作者·紫衫龍師
「狂才」柳永:一個大V的傾國風雅
一
公元1003年秋天,杭州城。
一個遊人很多,風景很美,卻沒有霧霾的尋常日子。
此時的中華文壇,不僅有了詩仙、詩聖、詩佛、詩豪、詩狂這些霸氣十足的名號,甚至還有了詩鬼、詩囚這些諢號,似乎很難再出大V了。
天佑我中華文壇,一個劃時代的大V還是如期出現了,並且一出現就艷光漣漣,名動錢塘花國,惹得姑娘們一片歡呼。
二
一位俊雅的年輕人,坐在西湖邊的酒肆中,一邊喝酒,一邊隨口吐出了一首詞《望海潮·東南形勝》。沒聽說過這首詞的人肯定都聽說過裡面的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對,就是這首詞。就是讓金主完顏亮一聽,就像惦記美女一樣時刻想把江南佔為己有的一首傾國傾城的小詞。
這位年輕人叫柳永,時年二十歲。此時還默默無聞。
作品有了,得有人出版相助才能流傳。
柳永有個愛好,喜歡光顧青樓畫舫,和風塵女子卿卿我我。於是就交到了杭州城一幫擅長唱歌的女朋友。
此詞一出,經青樓畫舫傳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成了杭州城的名片。
有才,人帥,愛賞錢,還知道尊重女性,柳永成了花國偶像。
柳永一在花街柳巷出現,這些女子就簇擁著他「帥哥、帥哥」「才子、才子」的叫著……
反正,柳永在小範圍內出名了。
這也給柳永了一個錯覺,認為自己真的很有才,認為自己的名動天下必定指日可待。事實證明,劉才子的確不是錯覺。
可錯就錯在,對一個想走仕途的人來說,他不該如此高調如此張揚地遊走花街柳巷。這首詞讓他收穫名聲的同時,也似乎註定了他人生的戲劇性。
因這首詞的傳唱,他得到了當時的杭州知州孫何的青睞,孫何的地位就相當於今天的杭州市市長。有花國擁戴,有市長青眼,劉才子著實在杭州城裡風雲了一番。
傍上了市長這顆大樹,且市長第二年又被招為京官,並嘉升為「知制誥」,這是個幫皇帝起草詔令的官職,比如唐代大名鼎鼎的魏徵就擔過此職。孫何是皇帝眼中的紅人,得到孫何賞識的柳永只需假以時日似乎就可以飛黃騰達了。
公元1004年,孫何卻在這緊要關頭過世了。孫何死的時候才四十四歲,為大宋國鞠躬盡瘁而死。可見,傍領導也是技術呀!得時不時地祈禱領導萬壽無疆才好!
三
柳永出身書香門第,參加高考,走入仕途,是父母對他的殷切期望。
「沒了孫何依靠算什麼,我有的是驚世才華,參考高考,必勇奪第一,考入北京大學」,柳永的原話是「定然魁甲登高第」,並且還是在和紅顏知己纏綿時說得。
自信滿滿的柳永第一次高考卻落榜了。其時1009年,柳永26歲。
落榜後,他建了一個公眾號,名為「白衣卿相」,並為公眾號寫了篇響噹噹的詞篇《鶴衝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游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白衣卿相」,橫空出世,一個大V誕生。
「沒有金榜題名算什麼!那是皇帝不能慧眼識才,我可是第一流的人才,我要寫出第一流的文辭,我要和我的紅顏知己們詩酒風流,做個人人羨慕的白衣卿相!」
有人說,此詞作於才子第三次落榜時。不能贊同。如此意氣干雲,如此瀟洒率性,非經過三次打擊後的語言。接著劉才子又填了一首《西江月》:
「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風流才子占詞場,真是白衣卿相。」
要知道,我們的孔夫子才被尊稱為「素王」,而柳永卻自詡為「白衣卿相」。如此狂傲,如此自信,古今天下,柳永算是第一名號了。
因柳永的文採風流,此時柳永的名號已經流轉到京城花國。他的詞一發公眾號,花國的姑娘們就尖叫起來,轉發的、點贊的,絡繹不絕。
很多姑娘都以吟唱柳七郎的詞為榮,因柳永又叫七郎、三變(註:柳永本來就叫柳三變,柳永是他自己改得),私交好的姑娘都叫他「七郎、三三、變變」。若在吟唱時,恰好自家七郎在場,順便還能拋個媚眼啥得。花國有詩為證: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這勢頭,就如同六神磊磊一發公眾號,姑娘們大叫「六、六神、磊磊、花露水」一樣,都以「上牆」為榮,甚至還有姑娘在「上牆」時公開撩六神,實在是羨煞了有才子名號的一干人。(註:本人絕無貶義:)
柳永在汴京城鶯歌燕舞的生活最終傳到了他的父親柳宜耳中,老爺子勃然大怒。柳宜這時候已然退休在家,這個做過大宋工部侍郎的老爺子,寄託了兒子柳永了無限希望。
工部侍郎大概相當於今天的發改委主任。大宋的發改委主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官職,要不柳永也不會依附於孫何了。柳宜之所以得了個閑職,源於他曾經是南唐後主李煜的手下。柳宜對舊主的文採風流可是仰慕得緊呀!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柳永的詞風總感覺和某人有點像呀!是呀!他家和風雅皇帝李煜淵源頗深呀!
四
在老爺子柳宜的震怒之下,柳永開始反思了。反思過後的柳永接連又參加了三次高考,遺憾得是,他都落榜了。
時光流轉中,不知不覺已到了公元1024年,柳永已經四次參加高考了。這時他已41歲。這裡需要澄清一下,這麼有才華的人怎麼會屢試不中呢?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主考官不欣賞他的文風。
看到這兒,我們的文學史評價中幾乎都有「窮困潦倒」的字眼來概述柳永。
柳永「窮困」不假,絕不「潦倒」。因為他不僅有青樓畫舫眾姑娘們這麼強大的粉絲團,還有一個超級粉絲,這個粉絲叫趙禎,就是後來的宋仁宗。
自從柳永建了公眾號「白衣卿相」以來,趙禎篇篇必看,甚至達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趙禎的這種舉動,讓他的母親劉太后非常不高興。本來趙禎在1022年親政後,想在柳永第四次高考後起碼給他個前三甲的名號,可劉太后不同意呀!劉太后就是戲劇「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其實人家劉太后是一位才幹不遜於武則天的女性,感興趣的童鞋們,可自行腦補。
劉太后不同意重用柳永的很大原因在於,認為他寫得詞都是靡靡之音,且又有一幫青樓歌女幫著傳唱,恐怕教壞了趙禎這樣的翩翩少年。
但趙禎實在是太喜歡柳永填的詞了,不得已之下,他就御筆一揮,寫了這幾個字:
「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
「柳永不求富貴,誰將富貴求之?任作白衣卿相,風前月下填詞。」
畢竟柳永一開始追求的就是《望海潮》中「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世俗生活。
得到了皇帝的認可的柳永,自此稱自己是「奉旨填詞」。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有史料記載,仁宗皇帝對柳永蔑視功名利祿的言行很不滿,才有如此說辭。事實是,這時的仁宗皇帝還是一翩翩少年,根本就沒有實權,實權掌控在劉太后手裡。你說一個愛好書法飛白體的翩翩少年不喜歡柳永,似乎難以成立。
一般來說,一個位高權重的人能關注某個人,只有兩種可能,要不就是特別喜歡,要不就是特別討厭。仁宗皇帝對柳永只能是前一種。
京城已沒有什麼值得留戀了,「那我就離開吧!」於是他來與紅顏知己告別,寫下了千古名詞《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的這首詞,既悱惻纏綿,又波瀾壯闊,兼具了婉約與豪放之長。
握著紅顏知己的手,淚眼相對,無言。深情都在眉眼盈盈處。離開京城去楚地的不可預知,柳才子內心蒼茫一片。即便遇到了好風景,卻無人陪同欣賞,那種孤單寂寞,真是說起來都是淚呀。
「多情自古傷離別」,傾國點贊,傾倒了無數才子紅顏。
此時的柳永,白衣卿相的名號威震華夏。聽柳永詞儼然成了地方官員賄賂朝廷大員的風雅方式,凡有朝廷大員到處,地方官必定引薦到當地的青樓畫舫去聽姑娘們唱一曲柳三變的詞,搞得大宋的京城大員們都很開心。
當然,有人開心,就有人不開心。
五
柳永名聲越盛,他就越想念家鄉,追思他的父親柳宜老爺子。為此,在憑眺長江時,他寫下了另一首千古名詞《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這首詞起調高遠,滄桑遼闊,既有磊落豪邁之氣,又有纏綿婉約之韻。綜觀柳詞,此詞當排名第一。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蘇軾極為稱讚,認為唐人寫得最好的作品也不過如此。大蘇高才,當時就看到了柳永的詞並非一味婉約。
當然,在感嘆世事,思念家鄉,慨嘆理想時,還不忘思念一下紅顏知己。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佳人呀!我知道你在依著樓欄望著江水思念我,可我也在靠著欄杆望著江水想念你呀!
柳永的風雅,絕對讓後世才人汗顏。你思念我,我思念你,也體現了柳永的女性觀:尊重女性,男女平等。一個知道尊重女性的大才子,絕對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也絕對光明磊落、光風霽月。
現在眾人皆知的比柳永稍後的宋人李之儀的作品:「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明顯就是柳永詞的翻版呀!
風雅歸風雅,此時,柳宜老爺子早已過世,柳永知道老爺子到臨終都希望自己能步入仕途,光耀門楣。機會終於來了。
公元1033年,把持朝政的劉太后終於死了。宋仁宗掌握大權。
宋仁宗親政後,毫無疑問,柳永終於高考考中。此時的宋仁宗卻已不是當年的翩翩少年了,逐漸練就了喜怒不顯於色的超級神功。
他雖然仍然很喜歡柳永的詞,但只能偷偷地喜歡了,因為他已是真正的一國之君,朝廷上不僅有與柳永同為婉約派的宰相晏殊,又有范仲淹這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骨鯁大臣,他不敢造次也不能造次。
況且偶爾還有朝臣攻擊一下柳永,「那個柳三變,實在是太俗了,經常逛窯子不說,寫得那是什麼詞呀!那也叫文學!」其實,這些攻擊的朝臣們也常常私底下聽姑娘們唱曲,還專點柳永作詞的曲兒,但樣子總得裝裝嘛!要不有失大宋國體呀!
其實,天下之人欣賞口味都差不多,范仲淹也偷偷地喜歡柳永的詞,後來還多次關照過他,只不過不顯山露水罷了!那可是老范呀!名垂青史的赫赫文士,才智絕非常人。
柳永註定成不了朝廷大員。
公元1034年,柳永終於正式步入仕途。
柳永此時已經步入暮年,他於是玩性大發,調侃了一下自己,改字「耆卿」。「耆卿」就是老了的公卿之意。自嘲之餘,仍難掩其狂!
步入仕途的柳永,在眾人的艷羨和誹謗中最終做到了屯田員外郎,這只是個從六品官,大概相當於今天的縣長的級別,但絕無縣長權利呀!
1053年,柳永去世。
姑娘們的七郎去世後,每年清明節,姑娘們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形成風俗,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盛況直至宋室南渡。後人有詩題在柳永墓上:
樂游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
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然而,關於柳永究竟葬在何處?有開封說、杭州說、襄陽說、棗陽說、儀征說等等,是千古迷案。我相信,他葬在了喜歡他的人的心裡。因為他所在的時代:
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傾國風雅,捨我其誰!!
六
柳永死了,與同時代的名臣范仲淹一樣名垂青史。
柳永熟悉音律,是個能編曲又能寫詞的大神,拓寬了詞的體式,放在今天,絕對音樂才子;有作品集《樂章集》,按宮調、詞牌排列,是我泱泱大國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婉約派的核心人物,由柳永開始,婉約派如日中天。這只是文學史的評價。人家柳永分明既能婉約、又能豪放,只不過女朋友太多,有時實在豪放不起來罷了。
柳永的江湖名聲,放在今天做新歌聲的導師綽綽有餘。連大文豪蘇軾都有意要和柳永一較高下,宋人余文豹在《吹劍錄》中提到,東坡問善於唱歌的僕人,其與柳永比詞作如何,答:
「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我們的大蘇都被如此回答絕倒,也從側面說明了柳永詞在大宋的江湖地位。
真正高才之人的作品,都能夠穿越時空,得到異代知音,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論古今成大事大學問者要經歷的人生境界時,把柳永談情說愛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作為第二境界,令當下學人傾倒。
公元2016年,秋天。我坐在北京城裡敲下這篇文字。望著窗外霧霾妖嬈,我只希望一千多年前的柳三變仍然是那個遊玩兒杭州城的翩翩少年,文採風流,活靈活現!是以歌云:
一代才子柳耆卿,仕途坎坷變姓名。
三秋桂子收眼底,十里荷花望帝京。
千種風情盡過罷,楊柳拂岸待女瑛。
遙想年少躊躇志,空念龍頭輾轉意。
浮名幻作杯中飲,輕狂長醉畫舫里。
玉壺光轉霓裳舞,靡靡樂中聲聲思。
似水流年匆匆過,耆宿進士無人識。
世人都曉柳三變,歌女遍唱七郎辭。
白衣卿相歸名實,風流千古成傳奇。
琅琊蒼墨勁,風雅古今同。
轉載需註明來源。
俠骨柔情醉風雅,吟風弄月唱古今。
文學可以更好看。敬請關注公眾號:蒼墨傾城
http://weixin.qq.com/r/0khjez3EI2BcrXkY9x3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二詞自評
※蘑菇聯話·(三)
※瞎扯了一個對子,幫我對一對唄,「鄭侍郎說朕是狼,咔嚓。」對吧?
※「佛狸」 到底怎麼讀?
TAG:诗词 | 才华 | IT狂人TheITCrow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