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十年●跑步】我為什麼不建議新手跑步

跑步

跑是人體的基本運動能力之一,也是一項簡單易行,不受場地限制的運動。跑步的好處很多,對於增強心血管系統、減去體重、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睡眠質量都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對於久坐不動、體重過大的人群,跑步減肥也許是災難的開始。對於此類人群,剛開始運動減肥時從事高衝擊(跑步、跳繩)運動,很有可能會導致膝關節痛、足底筋膜炎和髖關節痛等。甚至有些人抱著No Pain,NoGain(沒有痛苦,沒有收穫)的思想,身體有不舒服忍著,直到損傷累積到需要手術解決的時候已經得不償失了。

被我們忽視的跑步損傷

據統計在常年的跑步訓練中有85%的受傷可能。常見的損傷主要集中在下肢,特別是膝關節。在國內的膝關節運動損傷數據里,羽毛球第一,跑步第二。特別對於新手來說跑步更容易讓膝關節受傷。

很多人剛開始堅持運動首選跑步,認為跑步簡單易行,不需要學習,不需要準備。其實是您把跑步低估了,專業的運動員每天穿配專業裝備,在塑膠跑道上訓練跑姿、節奏等跑步技術,還要訓練核心和腿部力量來預防損傷、提高運動成績。反觀我們大多數人有時候可能穿著皮鞋、不舒適的衣服,完全沒有熱身在硬質路面上和專業運動員跑相同的時間。所以普通人跑步膝關節受傷很常見,因跑步猝死的案例很多,甚至還有馬拉松運動員。

跑步為什麼這麼容易受傷

跑步是單腳發力為主的運動。在單腳落地、蹬地的過程中,要承受身體的重量、慣性、速度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慢跑對膝關節的壓力是體重的3倍,快跑甚至達到體重的5到7倍

跑步的技術難度也較高,對關節、肌肉的協調性、平衡性和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錯誤的動作模式,較差的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肌肉力量,在運動時無法穩定關節,對於下肢關節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對於剛接觸運動的新人來說:我們不建議跑步,建議快走或者騎行

如何降低跑步損傷的風險

跑是人的基本移動能力,雖然存在受傷的風險,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只要做到科學的運動,合理安排訓練計劃還是很推薦大家去跑步的。下面就簡單分享幾點如何預防跑步損傷的建議。

①跑步要循序漸進。剛開始可以快走,慢慢過度到快走5分鐘慢跑1分鐘,逐漸增大慢跑時間的比例。

②跑前一定要熱身(動態牽拉),跑後一定要放鬆(泡沫軸SMR、靜態拉伸)。

③跑步一定要配合上核心和下肢的肌力訓練。

④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在硬質路面跑,盡量在橡膠跑道,沙灘、草地等有緩衝的地面跑步。

⑤每周的訓練頻率和每次的訓練時間要適中,一周的跑步距離不要超過65km。

結語

本文是我個人運動和學習經驗的總結,難免有疏漏的地方,有錯誤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正。

最近在忙著備賽,每天睜眼就是訓練,做飯,上課,寫文章,感覺身體被掏空......斷斷續續寫了幾天,熬夜發出來了,如果有錯字請諒解,實在太瞌睡了。

這篇是跑步系列的第一篇,下一篇計劃分享跑步常見的迷思,如跑步能不能翹臀、是在跑步機上跑步好還是在室外跑步好等常見問題。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在本篇文章留言,我會儘力解答,謝謝閱讀


推薦閱讀:

大家膝蓋髕下脂肪墊炎都是如何痊癒的?
大腿胖小腿細運動時關節發出聲音怎麼處理呢?
跑步導致髕骨上側疼痛(如圖)原因是?怎麼解決?
跑步後右腿脛骨與膝蓋交界外側疼痛是什麼問題?
學生黨一枚,慢跑後小腿感到酸疼,也不知道是退疼還是筋疼,是不是拉伸出錯了,還是跑步時姿勢不對?

TAG:跑步 | 跑步损伤 | 科学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