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士、軍師是否鮮有自立山頭,如果是,為什麼不?

風險不一樣。當軍師的話,主公失敗了還可以改投其他主公。主公成功了收益很高,而失敗了結局很慘。說到底是個人職業選擇的平衡。


能謀,不一定善斷。

書生造反十年不成。


不有司馬懿呢么。


劉備託孤給諸葛亮和李嚴,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是早年隨劉備入蜀的那些文官中最大的,而李嚴是劉備入蜀之前的東州派那批人中最大的


怎麼沒有?劉備就是劉表的顧問


我想說的是……孫劉曹也不是傻逼啊……這問題因果反了吧

前面幾位說的軍師多是沒勢力的文人絕對錯誤,你算算人家的家譜都是地方上有名號的大族,比起孫家這種馬前卒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說軍師只在某一方面有能力的更是扯蛋,孫劉曹要都是十項全能為什麼還要養著這幫米蟲謀士?至於說為什麼不幹著干著就反了主公,那是因為成本與收益,而且手頭沒兵。況且即使將領造反也沒誰直接另立山頭(除非原本就有根系),大都是找個新大腿罷了

現在扯蛋風氣真濃啊


1.沒有資本。很多謀士無錢無糧無名聲,根本組織不起勢力。

2.能力有局限性。這又分兩個方面。很多著名謀士,如奉孝在戰術層面上確實是一個優秀謀士,但戰略及治國層面上不及令君多矣。須知高祖論功,蕭何第一。其次並不是每個優秀謀士都適於做領導人,領袖確實需要一些氣質。在亂世,呂布和二爺這樣的武將可以成為領袖,而謀士型領袖相對難以得軍心。

3.風險過大。謀士多出身士族,若直接出頭當領袖,一旦失敗,若老袁家,四世三公一朝傾覆。如諸葛氏分仕三國,不失為一種分散風險的好方法。即便所在勢力滅亡,也不至破家亡身。

4.個人志向。若武侯一生惟願復興漢室,志不在為主公,而只願輔助劉氏而已。

一時只想到這麼多,待後補。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還是那句話『都特么去當老闆了,誰特么當民工?!』


想立山頭,要錢要人要江湖地位,不是說立就立的,而且當大哥的要有判斷力要擔責,謀士只是動動嘴皮子,後果怎樣還不是大哥承擔。所以不要小瞧任何大哥,也不要高看任何謀士。


推薦閱讀:

僅從軍事角度分析,國軍採用何種戰略才能打贏解放戰爭?
誰,是互聯網時代的李商隱
酷刑活剝人皮灌水銀是真還是假?
讀歷史學博士(PhD in History)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對一段文本尋根溯源-以拿破崙進軍巴黎為例?

TAG:歷史 | 謀略 | 三國 | 三國人物 | 軍師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