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信語錄,及其「著作」
今天本該是埋頭撰寫《核心重鑄》評測的時候,無奈微軟承諾的激活碼遲遲不肯到位,本來頗為繁忙的九月就這樣突然的出現了為期一天的風暴眼。在給母上買過生日禮物、徹底打掃了垃圾堆般的房間、又在跑步機上折騰了好一陣後依然發現無事可做,想了想,還是決定稍微的兌現一下之前文章中的承諾,扒一扒楊永信在網戒中心兜售的幾本著作。
在臨沂第四人民醫院不肯接受採訪的情況下,楊永信的這次復出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已經被各路媒體報道的差不多了。然而在事件爆發至今已經一個月,依然沒有任何對其進行調查的消息出現,我心裡悲觀的那一面也因此面目猙獰的爬上了天靈蓋,越來越害怕許多人呼喚的正義這次還將缺席。
如果這麼多的憤怒還是無法驅動正義之船到達終點,那麼也要盡量讓更多的人知道楊永信作為一個醫生、一個可憐的青少年與無知父母們面前的恩人,在學術操守與知識水平上究竟如何,避免在他奇蹟般的再次浴火重生後,有更多的父母會把孩子送去品嘗電擊的滋味。
這也是我撰寫本文的原因,一個悲觀而沉痛的原因。
楊永信在其網戒中心會向「盟友」和其父母兜售所謂的教材,目前我已得書目三冊(都是用大家打賞的錢買的!)分別是:《讓孩子告別網癮:網癮戒治紀實》《用「心」戒網癮》及《網癮的是與非》。另有一冊在網易雲閱讀上可以得到,名為《戒治網癮重塑性格》。
這四本書,私以為最後這一本格外有趣,因為如果說楊永信搞的是邪教(如果說),這一本就是其寫給父母們的「聖經」。
這四本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結構上非常的鬆散,一般不大會寫、且思路不太清晰的人容易這樣。不過雖然結構上比較鬆散,對於中專起家開始行醫的楊永信來說,這四本書也算得上是卷帙浩繁,真要仔細的扒起來工作量還不少。為了盡量給這次事件提供更直接的幫助,我決定寫一點就發一點。
此外,由於涉及到許多考據的工作,我之後可能會把一些我個人難以確定的問題列在後面,希望有識有閑的吃瓜群眾能幫忙研究研究。
所以,這篇文章在現階段還會存在一些筆記與交流平台的性質,在文章全部完成後,我會重新排版發布。
下面,正文開始。
————————————————————————————————————————
《戒治網癮重塑性格》
從這本開始主要是因為:
1、 盟友們的父母逐漸成為了輿論關注的另一個焦點,而這本書,恰恰是楊永信寫給父母的。
2、這本書大家現在可以在網易雲閱讀上免費看到,雖然只有前三分之一,雖然不知道能看多久。鏈接如下:
戒治網癮重塑性格
這本書亞馬遜與淘寶上均無銷售記錄,如果在網易雲閱讀上購買的話,需要2元。不過充值最少要10塊,怪不地道的。
開篇第一章叫「楊叔的話」
章節名貌似不太妥,楊永信出生於1962年6月,眼下是54周歲。這是一本寫給父母的書,這個年齡在許多為人父母者面前自稱為叔怕有不妥,有點兒倫理哏的嫌疑。
不過,被人稱為楊叔對於楊永信來講很可能既受用,又必要,從我們之前的分析就能看出,固化的特定稱謂有助於楊永信在網戒中心建立權威感,這在非常仰賴權威運行的組織中很常見,比如「先知」、「聖父」或者「皇帝」。
事實上,這本書中提到楊永信幾乎都是使用了「楊叔」這個牙磣的稱號,這對於我控制血壓是個非常不利的因素。
接下來的幾十頁都是楊永信對家長說的話,或者說「語錄」。
或者說,楊永信嘴裡噴出來的雞湯。
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看著太鬧心了。
這裡還是要提一下,楊永信寫書的功夫真是不咋地,因為本書雖然都是對父母的教化,卻在頭兩頁就出現了這樣驢唇不對馬嘴的內容:
口吻轉向了「盟友」們。
真怕給他搞精分了。
我馬上又看到了這一條:
祝你早日圓上這個烈士夢。
而且,楊永信還緊扣時代脈搏:
看來楊永信是真想管中南海的事兒啊。
神通廣大的楊永信還解決了一個哲學上的終極問題:
楊永信的哲學素養,實在與我眼中精神科醫生的基本素養相差甚遠。
從文中,我們還發現了楊永信說一套做一套的鐵證:
話說楊永信用的恰恰不就是最笨的方法嗎?看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還是那放電的鋼針吧?
這純扯淡,人人都怕電,楊永信自己已經證明過了。
艾瑪,楊永信自己居然喊出了我們的口號!!!
血壓又上來了,先來這麼多。這本書的語錄部分我已經精讀過了兩次,感覺大部分內容都非常鬆散,橫縱間都缺少邏輯聯繫。這樣寫書的人基本上是想到哪說到哪,且僅僅是隱隱的知道自己想說的是啥。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還是不自量力的歸納總結了一下,楊永信的「語錄」里核心的內容:
雞湯雞湯信我信我雞湯信我雞湯信我雞湯信我教育不好孩子不是你們這群笨蛋的錯雞湯雞湯信我信我信我雞湯信我教育不好孩子是你們這群笨蛋雞湯雞湯信我信我雞湯信我雞湯信我雞湯信我……
截止於9月12日凌晨
————————————————————————————————————————
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抓緊上廁所的時間我也會努力更新。
在這裡,我還要感謝一下此前在文章中對我表示支持的朋友們,你們的贊讓我受寵若驚。這裡尤其要感謝一下出手豪闊的@Linker 君,您的打賞讓我短暫的產生了「全職在知乎寫文章也能養家糊口」的錯覺(笑),這感覺很美妙。不過人貴有自知之明,在下庸碌,實不敢當,您的兩份打賞我會再將來的幾天里通過社交媒體轉贈給同樣在為這件事情筆伐著的朋友們,也希望大家共同的努力能讓我的悲觀變成杞人憂天。
推薦閱讀:
※楊永信的電療法和臨床電刺激有啥區別?
※三口之家有個沉迷與網路遊戲的一個丈夫,父親,要如何幫他學會自我控制?
※為什麼《問道》等遊戲能一直讓人沉淪?
※假如你小時候成績沒這麼好又恰好經常上網,會不會被爸媽送到楊教授那裡?
※網癮如何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