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麼剩餘價值從何而來?
「若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麼剩餘價值從何而來?」「若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麼,機器從何而來?再先進的機器都需要活勞動來設計和製造,也必須由活勞動來控制和維修。難道沒有活勞動,機器就可以自然存在或者生長出來,甚至自己控制自己,自己維修自己嗎?沒有活勞動這一唯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生產要素,機器只是一堆死的東西。這一點馬克思早就闡明過。
社會分工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由於社會分工才形成了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有人用「階級」的理論來解釋所謂的「剝削」,結果還是走進了死胡同。消滅階級就等於消滅社會分工。如果社會分工不存在了,社會只能是倒退回原始社會去。剩餘價值理論,是單純從勞動者的勞動價值構成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簡單地劃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必要勞動價值和剩餘勞動價值。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參與社會再生產,商品生產和價值分配的是三個主體,而不是狹義的僅有僱傭工人和資本家兩個主體。生產是社會的再生產,沒有國家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生產處於無政府狀態是不可能的(參閱圖一:商品價值構成四分簡圖)。圖一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7頁)。商品,是資本主義暨商品經濟社會的細胞和元素,商品的社會屬性中包含著資本主義暨商品經濟生產關係的總和,分析研究資本主義暨商品經濟生產關係必須從分析商品開始。
剩餘價值理論不是絕對真理,它掩蓋了國家組織社會再生產,調控社會生產關係和政治經濟秩序的地位和作用,就是為階級鬥爭思想理論主觀地臆造理論基礎(圖二是剩餘價值的商品價值構成三分圖。圖片來源於百度詞條:《剩餘價值》插圖)。
圖二對比圖一和圖二,從圖一中可以直觀地看出,所謂「剩餘價值」實質上就是國家稅收與資本利潤之和。對比圖一和圖二就可以清晰地認清和理解剩餘價值理論的荒謬和狹義之處。可以認真地思考一下:古今中外世界上哪一個國家不收取皇糧國稅?如果沒有了國家,社會秩序誰來維護?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資本主義理論又是指的什麼?馬克思主義不承認國家的存在嗎?既然承認國家的存在,那麼國家機器靠什麼來維持它的存在,靠什麼來實現它的職能的?
再先進的機器也只能代替一部分活勞動,而不能代替全部活勞動,沒有活勞動這一唯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生產要素,機器是不可能自己自然存在或者生長出來,甚至自己控制自己,自己維修自己。歸根結底,價值還是活勞動創造出來的。但是,有了機器就可以大大提高活勞動的效率。
馬克思認為 只有勞動創造價值。當只有工人勞動時,資本家剝削工人,當只有機器人勞動時,自然是剝削機器人。所以結論是:「全世界的機器人階級聯合起來,打破舊世界,創造一個我們機器人的新世界!」
從發明、設計、操縱機器等必要的人類勞動那裡來。
雖然由機器代替了人工,但剩餘價值並不意味著從機器中出來,我認為還是從人工上生出來,因為研發產品是由人研發的,所以產品的主要剩餘價值就是從研究人員中出來的
馬克思再偉大他也不能被視為神,《資本論》再精闢它也不能被當做《聖經》。他們是人類歷史當中的一些精粹,但也只有借鑒參考的意義。剩餘價值和剝削更多的是一些價值概念而不是嚴謹的科學。它們很容易觸動我們的情感,卻無法科學度量。個人覺得從不同生產要素的收益率入手更能理解分配不均衡的本質。社會經濟作為一個系統,其集成度是越來越高的,處於中心位置的生產要素自然收益率越高(這其中既有正當的也有不正當的。)土地曾位於核心,其後是資本,漸漸的(個人認為)會轉向技術。但悲催的是,普通勞動力(除了高腦力)其重要性是不斷降低。勞動的收益率自然降低,最少是相對降低。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經濟全球化,這個問題只能越來越嚴重。而現在,我們正面對著這樣的階段。
考研的路過,書中是這樣寫的:無人工廠或者自動化生產線它們的本質依然是物化勞動或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它們的價值是在工人生產它們的過程中形成的,在它們參加產品的生產時,只是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而不創造新價值,更不能創造剩餘價值。 我的理解是對於現代自動化條件下的生產方式,剩餘價值的來源依然是剩餘勞動,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再那麼直接而具體化。比如機器零件的製造雖然不用工人一個個手工打磨,可以用生產機器流水線生產。但是高新技術產業中從事科研,設計,技術,管理的人員日益增加。他們也算總體工人的一部分,他們對生產機器的研發過程所付出的不斷增加的腦力勞動也算是物化勞動的一部分,因此他們在機器的生產設計的過程中就已經創造了剩餘價值。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今工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還遠沒有達到能完全用機器直接把原材料變為成品,那麼原材料的開採,加工等一些初級的過程還是需要工人來付出勞動的,他們創造的價值也是凝聚在最後成品的價值的一部分。
請問機器是怎麼來的?機器難道不需要人造嗎?任何年代勞動力才是一切價值的源泉!
理論上說,如果全部用機器生產而且機器運營成本低於人工,那麼相較於人工生產,產品的價格會下降。既然如此,如果你相信商品價格圍繞交換價值波動的理論,那麼產品價值自然會下降。這就像生產效率提高一樣,和「剩餘價值」無關。所以你看,機器和原料沒什麼差別,都是「不變資本」,不會給商品帶來所謂「剩餘價值」。《資本論》第一卷第十三章「機器和大工業」那部分你再仔細看一看吧。
如果有一天機器取代了人工並接近無限制生產(包括由機器生產新機器的自動擴大再生產),原料也都由機器負責開採和生產的話,那麼首先生產機器的原料成本會下降,由此而來的機器本身的成本會下降。其次那些由機器生產的商品價格會下降。這些價格(成本)下降到極致便是0,也就是說所有商品都接近於免費。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原料、土地(包括生產所需要的必要空間)和生產效率是三個重要的限制因素,因為原料和土地不會無限制供應,生產效率也不會無限提高,那麼原料本身就會具有一定(交換)價值,而由於用地緊張,加工成本則會包含地租,這意味著即使加工成本去除地租後為0,最終商品仍然具有一定(交換)價值,其表現出的價格就不會達到0,絕對的免費是達不到的。
即便如此,由於生產過程沒有人工介入,體現在最終商品上的價值里不僅沒有「剩餘價值」,更沒有實際的長期利潤可言(短期內,不完全競爭會帶來虛假的利潤)。可以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在那時便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機器能夠生產出來的價值來自於它自身固有價值的轉移,反過來說機器本身的價值來自於它在折舊周期內所能創造出來的所有價值的總和,舉個例子,就像樓主說的可以全自動生產機器的機器,我們把他叫做始祖機器,始祖機器的價值=折舊期內所創造的機器創造的機器創造的機器……創造的產品的價值-耗費的其他生產資料=某群人創造始祖機器的剩餘價值+這群人的生活資料+耗費的生產資料
個人覺得這個用馬克思的理論來解讀是錯誤的。保持世界的活性,隨機性,可能性以及未來性。這是機器難以替代的,當然如果真的AI出現,情況就不一樣了。總而言之,生命本身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機器再高效未來也是可見的。
馬克思資本論是一家之言,一種觀點,並不能解釋所有問題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多了。
馬克思主義原理課本上有解釋的。在生產自動化條件下,直接從事生產的工人減少,甚至在無人工廠里沒有工人,但從事科研、技術、管理這類勞動的人增加了,總體工人的腦力勞動比例加大,這時生產力特別高,也就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仍然來源於剩餘勞動。
任何生產資料,生產力,甚至是資本富足的地方,總要有低價的勞動力來維持。
如果承認剩餘價值而否認附加值,請問增值稅是啥?
剩餘價值理論早就已經落後了,因為他不可能從機器時代穿越到今天來看看。
減掉(多用的)電費全是。
馬克思對腦力勞動,管理,營銷與知識產權毫無理解,所以一個商品從原料到上市,對他而言只有生產勞動產生剩餘價值,但這個商品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怎麼被有效組織起生產的,怎麼被推廣到市場的,他完全不了解也沒興趣了解。
回到lz的問題,如果勞動都被機器代替,那麼剩下的人類的工作就是設計新的機器啊。要做的事太多了。除非機器哪天自己能設計新機器,還能做針對人類的市場調研與營銷了,那時人類才可能面臨失業危機,但黑客帝國時代也很快就要到來了。
先回答一點,以後慢慢補充。資本家佔有的是勞動力,勞動力產生的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都被資本家佔有,勞動又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我們可以想像自動化代替所有體力勞動,但代替腦力勞動依然是不現實的。
那時候就是共產主義實現啊!
出現問題,格局就會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新的的變化,誰會管你們這些破理論。
這時我們必須考慮到機器的價值,即購入機器所花費的與機器所能產生的價值是否對等。全自動的機器購入價值為1w,而運作它直到機器壽命耗盡產生的價值為1w(不考慮電費等情況的計算),這樣那麼在機器上面是無利可圖的。如果剩餘價值的定義擴展到非人類上面,那麼我們可以說很多機器是有剩餘價值的,畢竟一台1w的機床,拋開僱傭操作它的人的工資等等消耗,所產生的價值在現實中肯定遠大於1w,但是具體多少會和工人的剩餘價值摻雜而不易計算。
至於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麼我想剩餘價值應該很有可能會從生產製作以及維護這些機器的人身上取得。剩餘勞動價值是要以實現勞動力價值為前提的。實現勞動力價值的前提是勞動力作為商品被購買。 你說的機器代替了勞動力,實際上勞動力也就不再具有使用價值,勞動力也就不再是商品了。也就根本不會有剩餘勞動價值這一說法了。
可以先看些通俗易懂的書,比如,人人都能讀懂的資本論。
如果我們在法律跟感情上都認為機器人跟人等同,那麼我們就應當付給他們工資,但是事實上卻沒有人付給他們工資,這時他們自然是存在剩餘價值的,並且被人類所奪取了。但是如果我們認為機器人僅僅只是一個生產工具的話,那麼顯然生產工具所產生的價值自然是屬於它的主人的,而不可能是屬於機器人的,即此時的它們不存在剩餘價值。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看毛澤東的矛盾論總是看不懂,他講那麼多到底有什麼意義?
※如何評價《人民的名義》中的陳岩石,他可以稱得上是老一輩的有理想的共產黨員么?
※希臘青年運動消息三則
※宗教角度來看,共產主義算一神教還是多神教?
※「人口紅利」是否等同於「奴隸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