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麼剩餘價值從何而來?

沒有修過政治經濟學,在看了馬克思大神的《資本論》後產生了大量的疑問,其中馬克思大神對剩餘價值完全來自活勞動這一說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希望能得到一點指點。

《資本論》中說,剩餘價值的總量會等於單個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乘以工人總數,然而在資本的有機構成增加(也就差不多是生產力的發展)的過程中,馬克思大神說利潤率會降低,然而剩餘價值會增加(這裡沒有寫個人的還是剩餘價值的總量),故資本家賺取的錢只多不少。

那麼在越來越自動化的過程中,特定崗位上使用的工人數在不斷縮小,是不是就意味著剩餘價值創造的也就越來越少呢?(剩餘價值總量=工人數*單個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在單個工人身上能夠剝削的剩餘價值畢竟有限,然而工人數又在不斷減小……)


我喜歡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實際上牽涉到馬克思經濟學從勞動價值論到危機理論的整個理論體系,同時還頗有點兒腦洞大的感覺。

首先,剩餘價值是只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僱傭勞動+商品經濟+私有制的生產方式)才有的好嗎?在馬克思的文本裡面,資本主義以前的剝削都不叫剩餘價值,只叫剩餘產品或剩餘勞動的好嗎?就算所有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還得有個「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商品經濟+私有制)」的社會前提,才談得上剩餘價值從何而來的吧。如果沒有了這個社會前提,資本主義都沒有了,上哪兒找「剩餘的價值」出來?

好吧,讓我們把僱傭勞動+商品經濟+私有制的社會前提加上。可是,「如果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沒有生產資料的工人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誰?如果工人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他靠什麼生活?工人都不存在了,反過來說,就是所有的活著的並且還能活下去的人都不是工人了。等等,不是說資本主義就是僱傭勞動+商品經濟+私有制嗎?沒有了僱傭勞動,只剩下商品經濟+私有制,那還是「資本主義」嗎?沒有了資本主義,那還有「剩餘價值」嗎?

好吧,讓我們暫時假定,只要有商品經濟+私有制,也可以叫作「資本主義」。可是,神馬是商品經濟?一切產品都是商品的經濟體系。神馬是商品?為了交換而生產的產品。神馬是交換?我拿我的產品去換你的產品。交換的比例怎麼確定?我花了2個小時才生產出來的產品,你也得拿2個小時的勞動產品來換。啥?都沒有活勞動了,上哪兒找2個小時的勞動出來啊?「如果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麼交換比例該怎麼確定?想想吧,每一個擁有生產資料的人,都不需要付出任何勞動,也不需要僱傭任何勞動,想有多少產品就能夠有多少產品。這種情況下還需要交換嗎?如果不需要,那連交換都沒了。交換都沒了,那還能叫商品經濟嗎?沒了商品經濟,那還是資本主義嗎?沒有了資本主義,那還有「剩餘價值」嗎?

好吧,讓我們再次暫時假定,哪怕只有私有制,也可以叫作「資本主義」。可是,商品都沒了,交換也沒有了,你要是想要我的產品怎麼辦?那都不叫事兒,我家工廠里多著呢,你們大家想要就隨便拿。這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啊。我家工廠里的產品,你們大家隨便拿;你家工廠里的產品,我們大家隨便拿;他(她)家工廠里的產品,你我大家隨便拿。嗯,這的確有個問題。要是誰家工廠里的產品大家都隨便拿,那這幾家工廠還是你、我、他(她)的嗎?這話換個說法,就是:如果沒有了交換,那還有必要私有嗎?連私有都沒有了,上哪兒找「資本主義」呢?沒有了資本主義,那還有「剩餘價值」嗎?

你看,嚴格來說,在「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這個前提下,資本主義這樣一種經濟體系本身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技術的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是無止境的,那麼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體系本身就會趨於消亡。然而,在以價值為基礎的經濟體系下,追求個別勞動時間的降低,從而在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進而獲得超額剩餘價值,這是每一個資本家都一定會做並且不得不做的事情。於是,每一個資本家都在儘可能快得提高技術,造成的結果就是社會整體的技術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並且最終帶來資本主義這個經濟體系的消亡。這就是馬克思所揭示的,資本主義自身的矛盾決定著它必然消亡。

以上,是對問題題乾的回答。

最後,補充說明裡的確是存在邏輯問題的。

那麼在越來越自動化的過程中,特定崗位上使用的工人數在不斷縮小,……

這並不必然推出社會中總體就業工人的數量也在不斷縮小。

如果特定崗位上使用的工人數在不斷縮小,而總體工人的數量不縮小甚至在擴大,那是什麼局面呢?

想想現實的歷史發展。自資本主義誕生以來,一個又一個新興產業不斷誕生、興起並逐漸走向飽和,然後又是一個又一個「新的」新興產業不斷誕生、興起再逐漸走向飽和。特定產業中的工人數量在產業興起時增加,在產業走向飽和和產業更替的過程中縮小,而社會總體的工人數量卻在不斷增加,剩餘價值總量當然也在不斷提高。這就是有學者提到的,只要還有未被納入資本主義體系的領域,資本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就還沒有走到盡頭,剩餘價值的總量也就不會減少。


假如什麼活都交給機器了,例如機器人能夠源源不斷的自動生產電腦,那麼很顯然,根據馬克思的定義,「電腦」這種東西本身就不再有價值了,可以把自動生產電腦的工廠視為「電腦礦」,然後搬運、運輸再參照礦產品採掘、運輸中的勞動量來確定價值就好了。如果一切產品機器都能替人類生產出來,那麼這些產品視為自然資源就好了。


這是個特別好的問題, 建議先去參考下@文石的答案。

首先,「價值」,作為凝結在商品之中的幽靈般的對象性,也是有其產生、發展、消亡的歷史過程的。正所謂「粉到深處就是黑」,那些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當作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的傢伙,你們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又在哪裡呢?你們還有沒有多餘一點點的想像力?

實際上,人類最初的產品交換並不直接經過「價值」的迂迴,只是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大發展的近現代,「價值」才變的如此這般的重要。正如你所問到的那樣:「若所有的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那麼剩餘價值從何而來?」 顯然那時候的「價值」將不依靠人的勞動重新定義,如果那時候的私人和社會之間的生產交換關係還有必要和「價值」扯上關係的話。而如若勞動的價值消失,那麼基於剝削勞動所形成的剩餘價值豈不是為0?

其實馬克思對未來社會會完成生產自動化早有預言,我的上述猜測完全是受他老人家的啟發,所以請先閱讀下面這段話然後再噴:

但隨著大工業的繼續發展,創造現實的財富已經不再依靠勞動時間和應用的勞動數量了,而是依靠在勞動時間以內所運用的動原(Agentien)的力量,而這種動原自身及其動力效果又跟它在自身的生產上所消耗的直接勞動時間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卻決定於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程度或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勞動已經顯示出不那麼值得再繼續包括在生產過程以內了,因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調節者的地位和生產過程發生關係的。......勞動者站在生產過程之旁,已經不是它的主要動力了。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之中間,作為生產和財富的主要台柱而出現的,既不是人類自身所做的直接勞動,也不是他們從事勞動的時間,而是被人佔有的人類所有的一般生產力,人類對自然的理解和人類通過他們作為社會機體的客觀存在而征服的自然——一言以蔽之,發展起來的社會的個人。現有財富的基礎是偷盜他人的勞動時間,這跟新發展起來的、由大工業自身所創造的基礎對照起來,顯得太可憐了。一旦在直接形態之下的勞動不復是主要的財富源泉,勞動時間也就不能而且一定不能再作財富的尺度,因而交換價值也同樣不能再作使用價值的尺度。群眾的剩餘勞動不再是發展一般財富的條件,少數人不勞而獲也同樣不再是發展人類一般智力的條件。這樣一來,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垮台了......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第3分冊,人民出版社。

馬爾庫塞後來評價過這段話,中心思想是,勞動將會在生產自動化的過程中產生質變,即脫離人成為客體,並進而會成為生產主體!(比如機器人~)我想這就是所謂「動原」的「自動化」表達。

不過,還有一個連帶的問題是,如果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沒有了所謂的「剝削」和所謂的「剩餘價值」,是不是意味著無產者也將會「自動」地擁有自由且富足的生活呢?

顯然不是。

歷史將會出現這樣一個短暫的過程,政治和法律關係等上層建築是如此不匹配這樣能量巨大的生產力條件,以致於技術的進步和飛躍在給世間帶來歡樂的同時又會引發一種悲劇性的結果:失業。(甚至連服務業都已經趨於飽和,容納不下新的勞動力!)當然,國家為了維持自己的存在,很可能會通過向富有階層征高額的稅收等手段轉移支付給低收入階層,但是這樣一來又會產生新的問題,實際上是在用「矛盾」來解決「矛盾」,這點可以由「主流」經濟學家替我們進行解釋。更不用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使人民始終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

......

當「管理勞動」也完成自動化後,無產者將會發現,除了由於生產的自動化使自己變成「多餘的人」之外,還有「另一些人」也成為多餘的了。為了推倒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邁進的高牆,革命看來是不可避免了。

最後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自動化一旦成為這種物質生產過程,它就會引起整個社會的變革。被推向極端的人的勞動力的物化,將通過割斷把個人與機器(使人的勞動成為對人的奴役的機械系統)聯在一起的鏈環而砸碎這種物化形式。在必然性領域內完全實現自動化,將打開自由的時間向度,即人的私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得以形成的向度。這將是一種朝向新文明的歷史的超越。

——(美)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劉繼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建議把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書當作科幻小說來讀,會很有意思~)


樓主提出了一個常見的問題。我猜測,樓主是在擔心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後,機器將工人擠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僱傭工人數量越來越少,資本家也將無法持續地佔有足額剩餘價值,不過,從資本主義發展史來看,並未出現機器完全擠出工人的情況,其原因大概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在勞動過程中,新機器的出現會改變直接從事生產過程的工人。《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轉變為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發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遍地為機器的附屬品,使工人受勞動的折磨,從而使勞動失去內容,並且隨著科學作為獨立的力量被併入勞動過程而使勞動過程的智力與工人相異化。」簡言之,工人在勞動過程中的操作不得不服從於機器的運轉節奏,無法也無需思考勞動過程,從而喪失了全面發展的機會,有研究者將這一現象稱作工人的「去技能化」。

第二個方面,新機器的出現,會催生出新的生產部門,這些新的生產部門同樣會有工人。《資本論》的讀者往往將工人自動腦補為直接從事生產過程的工人,其實不然。新機器的出現離不開機器的研發部門(工程師與僱主之間同樣是僱傭關係),離不開銷售部門(機器不會自己長腳走到車間里去),使用機器的工廠同樣需要設立養護機器、調試設備的部門,在有些情況下,可能還需要作為金融部門分支的融資租賃部門介入(該部門的資本家同樣會僱傭工人)。簡言之,並不只有流水線上的工人才叫做工人,馬克思對工人屬性的描述是「自由得一無所有」,只有向資本家出賣勞動力以維生,從這個角度來看,機器不僅不會取代工人,還會導致工人隊伍的多樣化。

最後提一句,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只不過是可變資本在預付總資本中的比例下降,但這種現象同可變資本價值量增加並不矛盾。


上面大部分回答都是空對空。

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所謂剩餘價值,就是去掉工人獲得價值那部分的價值;進而剩餘價值對應的使用價值,也是去掉工人獲得的使用價值的那部分使用價值。

因為機器的使用,減少了工人,因而作為集體的工人獲得的使用價值的分配比例減少了,因此工人獲得的價值也減少了,剩餘價值率因此提高了。

馬克思的論述基礎是商品二重性,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二重性指的是「對立統一」,不要只想價值與使用價值的對立而忘記了二者的統一


如果機器可以自行對自己進行再生產的話(無論是通過特化的機器和工序再生產還是每一台機器自行再生產),其提供的勞動就可以充當價值的來源,換句話說,能夠再生產的勞動者是不論物種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機器能夠脫離人類進行再生產,目前也不能期待其成為有自主意識的AI。-----這一段可以無視


如果什麼都可以指派機器去完成,那麼社會幹麻還需要金錢、商品生產關係?事實上商品經濟中,工人就是全自動的機器人,資本家指派它去幹什麼,他都得干,不然就會被解僱佣。相反如果機器人是人格化的人,是活的,它會說,你支配了我,也要支配你,這樣也會涉及金錢、貨幣關係。

在這裡金錢關係(價值關係)是人與人的權力(社會)關係,還是物質屬性的演化關係?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是說:價值(金錢原子)是異化的人類勞動本身。那麼它代表的就不是財富,而是權力。 這個結論是通過商品之間按相同的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從而推導出交換價值(價值)是一種抽像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1844年經濟哲學手稿》就說得更露骨、直接,說價值是異化的人類勞動,代表了權力。)

因此價值不是什麼勞動的成果、後果、貢獻、功勞,而是被支配的勞動本身。所謂為成果、貢獻只是對相應對像而言,正如日軍驅使一個人去剝他女人的人皮給日軍做皮鞋,日軍也參加勞動,對日軍來說是成果、貢獻、功勞,可對這個人來說就是異化的痛苦拆磨,這與資本主義的金錢增值是一回事,對資本家來說是貢獻、成果,對工人來說就是造制出他們個人更長的活動時間不屬於自身的異化,大量的勞動被奴役成金錢原子(價值)。

而商品生產中的人類勞動存在二重性,一重就是作為自然力一部分引導其它自然力改變物的形態以轉化物的有用屬性(使用價值)上的人類勞動,這種人類勞動不是價值,使用價值(物的有用屬性)也是物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存在,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並不是因為所謂的產權或者勞動的狗屁功勞,物質基礎才存在或不存在,地球引力才有或者沒有,物質基礎及使用價值是一定運動形式下的客觀存在;而第二重,就是人支配人,人玩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這種勞動就是價值。

而剩餘價值就是剩餘勞動,剩餘價值的邏輯,假如:資本家支付工人勞動力的價值(工資)是4小時,而資本家實際讓工人干8小時勞動,那麼剩餘價值=8-4=4小時勞動。在這裡不涉及具體的使用價值生產,只涉及人支配人,人玩人的權力關係。價值所代表的權力關係,我再舉一個例子,如我是資本家,我支配一個女工1小時,可以讓她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也可以讓她用鋤頭挖土1小時,還可以讓她脫了衣服給我跳脫舞1小時,在這裡只代表她的勞動(行為)不屬於她,而屬於我,這就是價值所代表的權力關係,在這裡總量價值不涉及具體實物生產、技術生產率,因為不存在像新古典那樣的實物蛋糕,因而你根本找不到生產蛋糕的各種要素的邊際生產力。在這裡純粹反映人與人之間的權力(社會)關係。

價值的增值源於剩餘價值生產。可以說勞動價值論聯立剩餘價值理論攻擊整個商品生產,金錢遊戲,這個邏輯露骨的說出來那就是:追求分配金錢(價值)的實質就是追求分配他人被支配的勞動本身,它代表的是權力,而不是貨幣(商品)拜物教的垃圾們所謂的財富、蛋糕,金錢(價值)增值的過程,就是越來越多人的活動時間不屬於自身的異化。

只有消滅價值,做到各盡所能,按需分配自身勞動(行為)時間,自己決定自身生活節湊,才能真正的讓多數人有自由,多數人真正有個性,否則都是一群時間奴。

(如果什麼都指派機器完成,那麼還需要金錢、商品生產做嘛?並且工人對資本家來說不就全自動的機器人么?在這裡價值(金錢)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還是物質屬性演化關係,從物質屬性演化關係上說人類勞動也是自然力的一部分,也只能引導其它自然力改變物的形態以轉化物在那種形態下客觀存在的有用屬性。但在人與人的權力(社會)關係上,能支配別人越多的勞動就代表越有權力。在這裡金錢原子(價值)是物質的有用屬性,還是人與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本身?如果金錢(價值)關係是物質屬性演化關係,大自然是質能守衡的,難道說在人類之前或者滅亡之後就存在多少金錢,並且質能守衡,永遠不變?)


你這個問題,大概人類滅亡前就會有答案。活勞動都被機器取代了。人類就成了機器的寄生蟲,毫無存在價值了。那時剩餘價值從何而來?人都沒了,跟機器去討論吧!


卡爾活著的時候就提出過,工人已經不再是工人,成了機器的附屬品,問題在資本家,即便全是機器,也一定有人(Boss)在背後數錢,除非這個最終獲利的人也是機器,我想那就是機器社會的事了吧,犯不著我們操心了。另外,這個論斷服務的階層是被壓迫的人們,為什麼有很多人在不研究的情況下就開始黑剩餘價值呢? 最後,請試用一般邏輯跟著他一點一點分析剩餘價值的論斷的科學性。


題主,「特定崗位」的工人數量減少,請問「特定崗位」減少了嗎?總工人數減少了嗎?答案是沒有,你可以理解為蛋糕越來越大,即使工人占的比例減少但是總量還是增加的。退一步,即使崗位數量減少,如果單個工人創造的價值增量可以抵消它,那麼剩餘價值總量也會增加,這種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因為生產力水平在不斷提高。

這完全是小學數學的問題。

另外,機器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活勞動,如果真有這麼一天,那共產主義已經實現了,根本不存在價值和剩餘價值了,還有什麼必要討論呢?


樓主應該是看了思政教育體系教材才有的問題吧,也不能說教材寫的不對,只是教材在編寫的時候為了方便教學,很多概念都沒有解釋清楚。

其實資本家剝削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並不是馬克思關於剝削的唯一定義,這其實是恩格斯一直在強調的東西。

馬克思提出的資本主義剝削方式有三個層次:一、通過佔有剩餘價值剝削勞動者。這就是樓主所說的那種方式;二、通過買空賣空票據投機來剝削整個社會。這就是金融行業的精英們所做的事。三、通過可以製造的發展不平衡來剝削全世界。這就是美帝在做的事。

第一種方式最為常見也最低級,資本家也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我上學的時候也問過老師樓主所提的問題,老師的回答是:馬克思不考慮這種情況。其實意思是這不是重點,或者說是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第二種方式比較隱秘,但是剝削的效率更高。買空賣空,票據投機指的就是股票、期貨、債券等金融衍生產品。這些產品的重要特點是不產生新的價值,卻佔有大量資源。大部分金融機構投資虧損過多代價就是破產。拿美帝的投行為例,次貸危機爆發後大量投行倒閉或者瀕臨倒閉,但卻沒有人為該承擔的責任負責。甚至出現了國家收購瀕臨倒閉的投行,在走出危機之後卻又再次私有化的無恥行徑。可以說賺的錢都歸了資本家,虧損都歸納稅人。

第三種方式更為隱蔽,同時利潤也更大。美帝通過自己的軍事威權維護貨幣霸權,從而行駛政治強權。大量的增發貨幣國內卻沒有通脹,將國內的危機向全世界轉嫁。利用其它國家落後的發展水平轉移低利潤,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但凡有人想擺脫這種被剝削地位,馬上使用軍事手段介入。伊拉克,利比亞都是挑戰美元霸權後走上絕路的。可以說現代世界政治格局是帝國主義法西斯化。有一個最大的可以隨意欺負所有人,就算那個人是盟友也是同樣的待遇。

有點扯遠了,在回到樓主的問題。

樓主考慮的時候可能還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只考慮某個資本家的情況,而沒有考慮整個階級。

如果考慮整個勞動者階級被剝削的情況,那麼無論用什麼樣的機器人都同樣存在剝削,除非這個階級被消滅。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工人顯然不可能再靠出賣勞動力謀生。於是整個無產階級都會因此消失。

所以恭喜馬克思先生,您所預言的共產主義已經建成了。。


太可怕了。

你確定那一天還有人類?


在工人創造機器的時候已經把價值凝結在商品裡面了,機器不會自然產生,在機器生產過程中將價值(剩餘價值)轉移至新的產品身上。


馬克思的問題在於,沒有意識到其他生產要素與勞動同等的創造價值,甚至勞動僅僅創造了微不足道的價值,原材料、資本、技術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在馬克思之後150年自動化已經浸入生活方方面面的社會中,技術而非勞動的貢獻度越來越高。

為什麼說剩餘價值理論是錯誤的?

創造價值的不僅僅是勞動,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生產要素;在這個世界,並非必然有剩餘價值,還有更多沒有創造剩餘價值的虧損。

工業時代的基本生產要素:廠房,機器,技術,原材料,資金,勞動力。

如果你是企業家,要到東莞建傢具廠,需要做些什麼?

註冊公司,找地興建廠房,買木材加工機器,從東北購買木材,還要招聘工人;

這些事情辦下來後,可以開始生產傢具;

生產之後,還要尋找銷路;

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基本生產要素有:政府公共服務,土地,廠房,機器,技術,原材料,資金,勞動力。

企業家做的,是把這些要素組合起來,生產出人們需要的產品

現在我們要追問的是,這些要素有沒有主次之分,或者說某一個要素地位要高於其他要素,某一個要素地位要低於其他要素?

這不一定。比如政府公共服務要素,如果公司註冊需要花幾年,或者政府不允許你在這裡建廠,再有其他要素都是沒用的;

同樣的資金要素,你很有錢,多的花不完,想投10億在東莞市中心建木材加工廠,也是不被允許的;

還有勞動力,你其他要素都準備好了,但是恰逢春節,招不到足夠的工人,也無法開工。

放到實際中我們看到,勞動力要素並不必然處於弱勢。沒有哪一個要素必然處於弱勢,也沒有哪一個要素必然處於優勢

有人可能會說,有錢有資本,其它要素不是都可以買到嗎?這我剛剛也說了,很多時候你買不到。比如市中心建廠的資質你買不到,比如美國限制出口的機器你買不到,比如德國保密的數控技術你買不到,比如直徑5米的紅木原料你買不到,比如春節時都想著回家的勞動力你買不到。

除了山西的黑煤窯,工人和工廠的關係,就是一個出賣勞動力,一個購買勞動力的關係。勞動力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

馬克思說的「資本家」,是不完全的。企業家,不僅僅是資本持有者,準確的說是土地、廠房、機器、技術、原材料、勞動力等要素的資源組合利用者

而且,在市場活動中變化頻繁,前兩年還一夜暴富的煤炭、房地產行業,現在競相陷入虧損。虧損時,哪來的剩餘價值?這些風險又由誰承擔?

最大的承擔者是萬惡的資本家,而非善良的工人們。

-------------------------------------------------------

未來知識圖譜,這是一群醉心科技、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組成的社區。在這裡,拒絕空話套話。每周2~3篇更新,解讀未來科技,判斷前沿趨勢,思考智能產品。

http://weixin.qq.com/r/70jRye-EHrJhrauq9x39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越來越自動化的過程中,特定崗位上使用的工人數在不斷縮小,並不意味著剩餘價值創造的越來越少。舉個簡單的例子吧,社會上有1個資本家和10名工人,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這10個工人每人每小時的工作可以生產10個漢堡,他們用於再生產勞動力需要5個漢堡,所以,資本家付給工人勞動力的工資就不能少於5個漢堡,不然工人就不能再生產勞動力,從而餓死。我們假設資本家就只付給工人5個漢堡,那麼資本家每小時「剝削」的工人剩餘價值就是5×10=50個漢堡。後來,生產力發展了,每個工人每小時可以生產100個漢堡了,他們用於再生產勞動力卻仍然是5個漢堡,在這個時候,黑心的資本家並沒有給他們漲工資,仍然是5個漢堡,讓他們活在死亡的邊緣,得到的工資僅僅只夠再生產勞動力,也就是說他們的勞動力價值仍然是5個漢堡。此時,資本家不需要那麼多工人了,於是他裁掉了9名工人,只留下了一名工人。現在,我們來看看資本家每小時「剝削」的剩餘價值是多少呢?沒錯,是95個漢堡。

通過上面簡單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隨著有機構成的提高,剩餘價值的創造並沒有減少。

----------------------------------------------------

在這裡,我還想Gourd Wang的回答中提到的事兒發散一下思維。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到底什麼是機器?什麼是人?我們將通過不同的發展階段來統一化機器的定義:

在原始階段,人們為了蓋一棟房子,必須親手一磚一瓦地堆積,房子的每一個地方都凝結著人們的活勞動。這是很好理解的吧?

後來,技術進步了,人們蓋房子有了水泥攪拌機、起重機等設備,不再需要通過人力扛包裹了,可是這個房子每個地方依舊都凝結著人們的活勞動,是吧?

再未來世界,技術突飛猛進了,人們想要蓋一棟房子,只需要拿著手機對它說一句:Siri,build a house for me!然後,Siri就控制著一大群機器人把房子建好了。

哈哈,上面的情況有趣吧?但還是有人會想再往後一步,世界會是怎樣的,是不是會有具有自主意識的AI呢?這一點我們沒辦法確切知道,我想舉一個例子,表達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想法。

什麼是有自主意識的AI呢?是可以自行對自己再生產嗎?看看這個例子:現在iPhone的最新款是iPhone5s和iPhone5c,iPhone6還沒出來。假設我手頭有一台機器,我想要一台iPhone5s了,於是我將別人的iPhone5s放進去,它能幫我列印出一台iPhone5s出來,這個要求不過分吧?雖然現在還不可行,但是至少它是合理的。為什麼說是合理的呢?因為如果我想要一台還沒問世的iPhone8,這機器能幫我做出來嗎?我想恐怕是不能。

所以,我個人認為,機器是永遠做不到這一點的,如果它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它在定義上就不再是機器了。

我們看看著名的「中文房間」吧,它最早由美國哲學家John Searle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這個實驗要求你想像一位只說英語的人身處一個房間之中,這間房間除了門上有一個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閉的。他隨身帶著一本寫有中文翻譯程序的書。房間里還有足夠的稿紙、鉛筆和櫥櫃。寫著中文的紙片通過小窗口被送入房間中。根據Searle,房間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書來翻譯這些文字並用中文回復。雖然他完全不會中文,Searle認為通過這個過程,房間里的人可以讓任何房間外的人以為他會說流利的中文。

解讀:

Searle創造了「中文房間」思想實驗來反駁電腦和其他人工智慧能夠真正思考的觀點。房間里的人不會說中文;他不能夠用中文思考。但因為他擁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至可以讓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以為他能流利的說中文。根據Searle,電腦就是這樣工作的。它們無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們可以運行一個程序,處理信息,然後給出一個智能的印象。

----------------------------------------------------

所以,智能AI也許只是通過已有經驗,通過大數據來對突然事件做應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像人類一樣具有創造力的智能AI也許只是想像了。

可是,如果我們將人類庸俗化,人類的創造力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難道不是根據以往的數據形成的嗎?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機器人為什麼就不行呢?

在此,推薦大家看看薛定諤《What is life》(書不長,是本不錯的哲學入門書籍,這是我本人的啟蒙書之一)、溫伯格的《終極理論之夢》以及電影《星際迷航》系列的第一集(星際迷航的一系列都很棒,但本人更傾向於前面10部,第11、12部已經墮落到和星球大戰一個級別了,當然,星球大戰也會很高級別的,我也很喜歡星球大戰,只是我認為星際迷航在哲理上要比星球大戰更加深刻)

----------------------------------------------------

永無止境的探索,而不奢望獲得真理。

(未來是未知的,我們做與不做在虛無主義者看來是無差異的,也許事實情況真就是這樣。就像我和一名基督徒爭論上帝是否存在時,她給我講了個故事。就是說,在科學家登上高峰的時候,才發現神父已經在上面了。我給的答覆是,我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也許他真的存在,我是一個不可知論者,但同時是一個有為主義者,所以在一件事情做與不做在看起來無差異的時候,我選擇的是,做)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