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江湖往事(七):魔王降臨

(圖片太小的話不能做封面,只有這個丑的可以,大家海涵)

當我們專註地研究人類生活的空虛,並考慮榮華富貴空幻無常時,也許我們正在阿諛逢迎自己懶惰的天性。——休謨

前言

上回書道牛頓改變了哲學的格局,把科學、物理這一塊兒單獨拿出來了。以後再涉及到科學、物理這塊就以牛頓為尊了。然後呢順帶著就把機械論升華了下,繼承了培根、洛克那套並綻放了更艷麗的花朵,結上了更燦爛的果實。

機械論和決定論被牛頓推向了頂峰,很顯然,這個攤子延續了近一百年沒有人能徹底的給出論調。之前在說洛克的時候提到貝克萊和休謨。他們三個都是英國的經驗主義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是一個改變歷史格局的男人,一個逼康德放出大招的男人,一個一臉無辜卻讓一堆學哲學的朋友叫苦不堪的男人——他叫休謨。

一、知識起源

休謨1711年誕生於愛丁堡,和萊布尼茲一樣,學習過法律【題外話插一句,很多哲學家都對法律和數學情有獨鍾,歸根結底是哲學內在的邏輯嚴密性】。先後做過將軍和勛爵的秘書,還做過愛丁堡法學院的圖書館館長,最後做到了國務副大臣。他算是當過官裡頭的哲學家除了培根外做到最高位置的了。

他最為後人熟知的是他的《人性論》,基本上提到休謨肯定要說到這本書里的內容。但其實他還寫過《英國史》,《羅馬帝國興亡史》這樣的書。人家就業餘搞搞哲學,不小心搞大了而已。

而他呢,因為思想超前,寫《人性論》的時候造成當時格局下人們的集體懵逼,這使得他不得不刪掉一些內容出版。賣得還行,算是他開山之作。這樣看來,雖然不能說他出道即巔峰,但也差不離了。他的後期思想著作大多是在《人性論》的基礎上補充,卻沒有超越。

前面牛頓把機械論推到高潮,加上最早斯賓諾莎的那一套,使得機械論,決定論一時大熱,風頭無兩,哲學體系面臨考驗。休謨想來想去覺得吧,既然問題想不通,咱就從頭捋一捋,老師不是說嘛,想不出思路就要多審題啊,有那功夫抬杠草稿紙我都寫滿了。

「自己是培根這一派的,那咱先從知識的起源開始吧,畢竟檢討問題要從自身開始嘛。不能總盯著別人的缺點,我休謨還是有規矩滴。」

「嗯,培根大大寫的不錯,真好。看看笛卡爾的吧……卧槽,這個老匹夫,竟然說『我思故我在』,呵呵,對,就從這下手!」

於是乎,在經驗主義的基礎上,休謨認為,經驗就是人的感覺印象,從五官而來,從過去而來,從一切外界給人的信息反饋而來。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中是在肯定了「我」的概念才對其他進行質疑。可「我」這個概念本身就充滿了BUG。你說「我」存在,「我」就存在了?手動微笑。

所以休謨覺得「我」並非客觀存在,而是一種後天外界信息的反饋造成的一個集合而已。即便是自己,對於「我」的概念也是一種碎片化的收集。

就如同漫威英雄一樣,不是誰都是死侍能打破第四面牆,也不是誰都是黑客帝國里的尼奧有個救世主的主角光環,不是誰都能搞清楚「我」是誰的。呂秀才不就是用這個問題幹掉了姬無命嘛。

休謨認為除了數學領域存在的這種知識以外,其他知識都是需要我們主動用經驗去獲取認知的。因為數學是對數學它自己的分析,和外界並沒有直接關係。

這樣一來,如果知識完全來源於經驗,那麼這個經驗就是局限性的,或者說是實證性的。局限到只有你自己正兒八經感受到的才算知識,不被親自證明的都不能算。而休謨的觀點不僅如此,他還帶有一定的不可知論,因為對於我們無法真正證明的東西,我們永遠無法得知。這其實是從局限性與實證性推出來的。他同樣也是人文主義者,因為人文方面的知識是可以得到充分驗證的。

這樣一來,科學都是和人有關,和人性有關。

什麼數學,自然科學,哲學,宗教,都是人的產物。沒有人,這些都不存在。或者說沒有人都不被人所知。這些是人創造出來給人的知識。

所以這下好了,從知識的起源跳到了人性幾何的問題上。之前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這些塑造的哲學體系根本不在休謨的考慮範圍之內啊。因為起始的那個「我」在休謨看來是「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存在,如何能構成體系的基石?

既然所有的知識,都來源於外部信息對人體的傳遞,換個概括點的詞——印象,那麼印象所指的一切東西都是知識的來源,包括心靈的感受。而且是一種通過經驗提供的材料加上思想認知的微調得來的。如此說來,沒有印象就是沒有觀念,沒有觀念就無法形成知識體系。試想讓一個天生眼盲的人去幻想彩虹,這是不現實的。

可是有些事情是可以通過經驗進行推斷的,例如A的發生必然導致B啊。沒有萬有引力,蘋果能掉下來嗎?好了,休謨要向牛頓的機械論開刀了。

二、因果律大法

說到因果律,其實我最先想到的是漫畫里或者科幻小說里的終極武器。其實,因果律和古希臘最早提出的決定論,斯賓諾莎的宿命論,牛頓升華的機械論有著一脈相承的香火情。而牛頓開宗立派分出去的科學派本身就是建立在因果關係之上的。有因就有果,這個是再尋常不過的了。

而休謨,偏偏從這下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所以他是大魔王。

一個把因果律揉成團塞口袋的大魔王。

剛剛說了,科學研究建立在因果律之上,萬物存在因果關係。有了這層關係,才能展開研究。這似乎和1+1=2一樣深入人心。那休謨是怎麼打破這個壁壘的呢?

知識分兩類,一類是像數學那樣研究自身不因外界改變而改變的知識,一類是需要五官印象感知的知識。很顯然,因果律的這個「因」是第一類嗎?如果是,成立。如果不是呢?單純的是從第二類知識,即經驗印象得出的「因」嗎?

我們不能拋開經驗談因果。因為我們當下建立的大多數因果關係都是經驗信息的反饋。

那麼源頭壞了,哪裡有果?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所以太陽繞著地球轉嗎?不是的吧?可這一「因果」卻統治了人們的思想1300年之久啊!

換句話說,休謨不是不承認因果律,他是不承認脫離具體事物認知,單純依靠經驗判斷的因果律。

人類是渺小的,我們可以判斷兩者之間是否矛盾,但很難下定義說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因果律不是靠經驗得來的。

一個人拋硬幣一萬次都是正面朝上,不代表一萬零一次就不是反面。說不定這硬幣兩面就都一樣的呢?誰規定硬幣一定兩面不一樣了?那誰又敢說從樹上掉下的蘋果不是這硬幣的某一面呢?就是蘋果從樹上掉地上一百年,一千年,也不敢保證以後蘋果不是飛到空中的啊?

眾人:這是抬杠啊!

休謨:我就抬了!

然而你確實找不出休謨的問題。人類研究的問題本身就超出人類的範圍。我們無法感知自然、宇宙的內在奧秘,不斷修正著科學真理無非就是出現了打破曾經固有常規和經驗的案例罷了。

所以說休謨是不可知論者。

他認為,因果律歸根結底是人類的心理錯覺。

就像一隻從小生活在動物園的動物,永遠不知道,外面原來還有森林。

劉慈欣的《三體全集》中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和第二部《黑暗森林》有很多都透露著休謨的這種思想。讀過三體的朋友可以回過頭再思考一下。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例如最開始就讓人不寒而慄的「射手假說」和「農場主假說」。這裡就舉個射手假說的例子好了。

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10cm打出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每隔10cm單位,必然會有一個洞。 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自己宇宙中的鐵律。——《三體1:地球往事》

嚴格的來說,休謨的這個杠抬的很有水平。套用統計學裡的話就是,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因果律可能存在,但和人類無關,或者說人類無法掌握。這就如同劇本里的人物無法改變編劇的意圖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們總是希望兩個事件之間建立聯繫,從而找到因果關係,並認為其中一個事情是另外一個事情的原因。這個其實普遍存在於你我的生活當中。比如學生時代的題海戰術,比如學得越晚越用功,再比如「我知道對她好,她就會愛我」,其實都是你我強行因果造成的。

我們的因果關係認知是建立在觀察和經驗之上,而沒有人敢十足的肯定這觀察和經驗就絕對正確,兩件事情就絕對相關。更多的必然性,因果性是一種基於人類認知上理性的推論。

萬有引力休謨都能質疑,生活里還有什麼是絕對不會錯的呢?

當長時間兩者的恆常聯繫導致我們進入到經驗帶給我們因果的怪圈,我們便會迷失在這種因果律的錯誤信仰當中。我們會給兩者可能實際不相關的事情下定義,找關係,從而給自己慰藉,認為自己可以複製這種因果。

然而女神是人家的,人家還是學霸,財富是人家的,同時人家還獲得了自己所在領域的成功。你收穫的呢?嗯,你很努力,騷年,社會需要你。

如果說笛卡爾是雞湯教父【參見《哲學江湖往事(二):我思故我在 - 須盡歡的文章 - 知乎專欄》中二元論部分】,那麼休謨就是徹徹底底打破了這種「幻想」,他不愧是培根的人,連笛卡爾的雞湯二元論都被他的反因果律幹得徹徹底底。

回到自然,像萬有引力這種摸不著,看不見,卻有定義的東西,無論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無論我們如何了解它,都是一個迷。就像射手假說,靶子上的二維生命永遠想像不出射手射靶子的情景。我們又如何去判斷自然宇宙的奧秘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件事情伴隨著另一件事情發生而已。

所以,我們的全部思想、觀念、印象都是經驗的副本。所有的知識都來源於經驗。所有超越感官理解得到的知識都是外在因果衍生出來的。所以我們對於知識從來沒有達到絕對的確定性。我們只是把過往的事情進行總結,保證之前的變化都在經驗範圍內而已。

換句話說,受困於經驗世界,受困於印象觀念,受困於宇宙那麼大、人類那麼小。

三、上帝到底是個嘛?

物質方面給予當頭棒喝,精神方面休謨會放掉不管?

物質的東西我們還有的觀察,那些非物質的,不可分的,不會消失的呢?譬如心靈。我們全然不知。

思維實體的單純性和不可分割理論是那種既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的東西。有人把它比作是一團不可名狀的「知覺」。

休謨在他的《人性論》中把心靈比作是一個劇院,多個知覺在裡面露面,重現。而事實上很顯然,這種想法被廣泛應用到各種領域裡。還記得斬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動畫長片《頭腦特工隊》嗎?不錯,拋開別的不談,光這點上,我無法不和休謨的觀點聯繫在一起。

那如果心靈只是某種關係下聯合在一起的知覺,那麼心靈的面紗後,那個大家都繞不開的話題怎麼解決呢?

對,我說的就是上帝。

無論是笛卡爾,還是斯賓諾莎,還是牛頓,最後都要藉助上帝來完善自己的體系。他到底是個什麼呢?實體?道法自然?還是推動宇宙的第一隻手?

休謨覺得,咱要給個定義。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上帝。咱要統一規範。那麼問題來了,只有肯定了上帝的存在,才能再去定性。

好,設未知數X好了。斯賓諾莎也是這麼乾的【詳見《哲學江湖往事(三):天生我才 - 須盡歡的文章 - 知乎專欄》】。

那麼什麼才是上帝呢?

甭管上帝是嘛,他是宇宙形成的最初原因,沒有任何事物的存在是沒有原因的,不論這個原因是嘛,都是上帝!

卧槽,牛逼啊!這話說的滴水不漏,他在肯定上帝的同時也否定了上帝啊!他把上帝抽象化成一個原因,一個原因的名詞而已!換句話說,如果是奇點宇宙大爆炸形成了現在的宇宙,我們豈不是可以稱奇點是上帝了?

沒錯,休謨就是這麼機智,以至於幾百年後的今天,也無法否定他的觀點。咱別管休謨後來是不是走火入魔不遺餘力的證明上帝,至少他這話,沒毛病。

休謨同時指出,我們不能從宇宙中推論出一個存在著的存在。因為上帝可能根本不是人類能想像出來的。更不可能和人具有相同的道德屬性。這一點讓我想到人類想像力的悖論極限了。就和劇本內的人物無法和劇本外的我們交流時一樣的。他們根本想像不到原來自己的世界只是我們的一個劇本。

人永遠無法想像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看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科幻片,裡面的UI界面,裡面的設備儀器別說星際旅行了,可以滿足21世紀的基本需求嗎?所有的神像都是人類已知事物的排列組合。人面蛇身的女媧也好,獅身人面的斯芬克斯也好,狼頭人身的阿努比斯也好,牛頭人身的米諾陶洛斯也好,哪一個不是?

那麼如果上帝遠遠高於人類的存在,他會和人類擁有一個物質體系,道德體系,精神體系嗎?

休謨的答案是——不會的。

就如同我們想像不出多維生命體的存在,只能通過三維生命體去推測是一個道理。

這就牽扯到了神學。可宗教神學經院哲學到了這一代已經被干趴下喘氣了。所以休謨也不用很怕。

那麼好了,休謨把一切都毀了。笛卡爾也好,斯賓諾莎也好,牛頓也好,前面給後世留下的難題在休謨這裡都不成立了。普遍規律變得不靠譜了,科學實驗變得沒有意義了,理性主義變成獨斷論了,經驗主義。。。對,休謨自己就是經驗主義。。。但也被毀了。。。

這個爛攤子爛得更徹底了。休謨只管砸,不管修。

所以,上帝放出了康德,這個副本啊,還要康德來打。

敬請關注下篇——哲學江湖往事(八):一統江山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啊,藍天的小屋。快來調戲我喲~


推薦閱讀:

安利一個超級有用的記筆記方法
閻連科的《日光流年》是想表達什麼,有何種意義?
大量紙質讀書筆記(約28萬字),內容混亂,怎麼進行知識系統化管理?
做讀書筆記總抓不住重點,筆記太多,如何改善?
豆瓣說、讀書筆記和阿爾法城都是失敗的產品么?

TAG:哲学 | 休谟DavidHume |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