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進行深刻學習?親自動手?經典書籍?


深入學習需要遵循一個規律:

打破常規 -〉 學習新知識 -〉 實踐並修正 -〉 達到新高度 -〉 打破常規 ...

所以第一步打破常規,就是要發現不足,尋找新的學習方向。

決定方向後,第二步去學新知識。學習可以通過經典、教案等等來學習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或者通過觀察、參與來學習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 ----- 這主要取決於你要學習的知識存在於書本還是存在於動手過程中。

第三步的實踐則是參照第二步的學習,對新知識進行應用。並且在應用中加深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對不足之處的修正。

第四步就可以認為是自己已經在學習的路上達到了一個新台階,對新知識的應用已經有一定心得。下面則是繼續發現自己的不足。


單單看知乎,無法完成深刻學習吧?

我覺得至少也要找點經典書籍看看,最好是能親手去做一下。

或者,換一個角度,做當事人和行內人,而不是簡單評論者。

其實,什麼樣的人才能在知乎做出高質量的回答呢?

只會簡單搜索、複製的,應該不是。

啥事不幹,整天趴在知乎上看八卦的,應該也不會。

那些深刻的回答,是因為在這件事上,他們經歷得比別人多,接觸得比別人多。

==========================

我覺得,深刻學習,應該形成或者獲得類似於項目方案的東西。或者說,形成一個知乎上的精品回答。為了得到一個足夠精品的回答,就需要對這個回答進行多次改進。而改進的來源,是自己去看經典去實踐。

我覺得,怎樣才能得出知乎精品回答的思路,就是怎麼樣進行深刻學習的思路。


我覺得學一個東西,得分三步走,第一步形成直覺和經驗,這個非常重要,不要太早進入那些概念,不然會繞暈的;第二步,開始學習基礎的理論,基於前面的經驗,看書上的理論對現實的解釋力強不強;第三步,開始形成一種學科史的觀點,審視那些理論是怎麼出來的,它當時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先賢們遇到的問題是否和今天相同。


首先,任何事要做到深刻,目標明確是肯定要的,然後順著這個目標,不停的摸索;當然由於對事物了解的不夠透徹,信息不對等,剛開始的具體目標可能還比較模糊,所以可以從大方向上著手。一開始可以通過閱讀經典書籍來獲得一些理論方面的經驗教訓,不過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批判的取捨,慢慢的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維邏輯。有了批判精神作保障,所謂的「深刻學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鑒於過多的理論攝取可能會陷入思維困境,所以在閱讀經典時也應該本著理論聯繫實際的精神動手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最後,大多數事情到最後往往都是毅力的問題,堅持到後來往往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暴力的把所有基本知識都過一遍,然後畫思維導圖找出知識點間邏輯聯繫。再高一層次是學以致用。參考下系統學習法。


首先你得知道,什麼樣的學習才稱得上是深刻學習或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然後根據它的要求去調整你的學習行為,在形成了適合自己又符合科學的學習行為或習慣之後,就讓習慣反過來成就你。

有幾個關鍵特徵,一個就是目標明確。比如說,你現在想要踐行刻意練習,就得先知道它的結構特徵是怎麼樣的,那麼你接下來的學習就要圍繞這個去進行。

再一個,就是不斷的重複,直到想學的技能變成自動化的操作。比如說,你要學習怎麼才讓學習任務變成「目標明確」,你就得不斷去練習,對你的學習任務都去考慮什麼是你的目標,直到對目標的考慮和完善成為你的開始一項學習任務時自然而然都要考慮的工作。


自己找到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包括借鑒他人方法整合起來用。

深刻兩字嗷…… 在於多多思考,消化了,最好有實踐到了。 也可把對於自己有用的信息留起來,定期整合,解決量大質粗。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TAG:閱讀 | 學習 | 經典 | 實踐 | 系統學習 | 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