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定投,穩步邁向中產階級
本篇文章來自網友 守株待兔 的投稿,希望越來越多有想法的讀者能夠投稿給我們。
定投,通俗的說,就是選擇一種標的,每月投入一筆錢。
定投這種理財方式的最大好處是讓你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只要設定了定投的標的和額度,你在消費前就一定會想一想本月定投金額是否還夠,與此同時,你還會養成長期關注投資市場的習慣,而這兩個習慣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都稱得上價值連城。也許短時間內你看不出定投者和不定投者的區別,但五年後,十年後,他們的財富一定會有質的區別。
很多人喜歡問定投這種方式相比其他理財方式到底好不好,說得好像他還有別的選擇似的。。。其實身為打工族,大多數人的工資是按月發的,每個月扣除消費後剩下一點閑錢,就成為了投資的本金。既然投資本金是每月產生的,那麼就只能接受定投這種方式,沒得選擇(當然,還可以選擇把錢花完)。
定投什麼最好?
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定投標的的選擇了:定投什麼最好?先來曆數一下都有哪些可選擇的定存標的吧!
定存。很久以前,餘額寶還沒有出現,大多數人還不知道貨基是什麼。我也一樣,我每月工資在扣除開銷後的盈餘,就直接轉存為定期存款。然後我就很高興地看著我的儲蓄逐月上升。
活期。後來隨著不斷出現的大消費,例如換手機、買電腦,我發現定期存款管理起來不太方便,例如需要用錢時可能沒有到期,有存款到期時又得去規劃要續存多久。於是我開始把定投標的換成了活期存款。
貨基。活期存款雖然解決了流動性問題,但幾乎沒有利息收益,令人心痛!但後來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一系列貨基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這絕對可以算是一個里程碑,由於貨基可以T+1甚至T+0贖回,又有不低於1年期定存(當時)的利率,所以很好地解決了流動性和收益率的兩難問題。
基金。貨基雖好,但收益卻逐漸下降,當儲蓄和月收入越來越多時,我發現沒必要全買貨基,只需要留足夠應急的金額在貨基里就可以了。於是我開始嘗試債基、股基、QDII、另類基金(如商品基金、絕對收益基金等),它們每一類又細分為更多子類,各自包含眾多可選擇的具體基金。
總結一下,可選的定投標的大致包括:活期、定存、貨基、債基、股基、QDII、另類基金這幾大類,細化下來大約4000多個品種(截止20160404)。你還可以對不同品種做合適比例的混合,例如「20%股基+80%債基」,這樣可選組合就有無窮多種。在眾多選擇中,定投什麼最好呢?
答案當然是因人而異的,但一個通用的思路是——比較出真知。例如,如果你要問定投貨基和定投股基的優劣,那就畫出兩種標的對應的凈值曲線,然後根據自己的偏好判斷哪一種更適合自己。下圖我們給出幾組定投比較的例子:
例1:定投一隻貨基(南方現金增利A)與定投一隻債基(鵬華普天債券A)比較
例2:定投一隻貨基(南方現金增利A)與定投一隻股基(嘉實滬深300ETF聯接)比較
例3:定投一隻股基(嘉實滬深300ETF聯接)與定投另一隻股基(嘉實研究精選A)比較
對於指定的定投標的,計算相應定投凈值序列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科學投資網站提供了一個便利的網頁工具。只需選擇一個基金標的,就可以自動計算並顯示相應時期的定投凈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嘗試:網址。
附錄:對定投凈值的說明
我們將定投凈值定義為
定投凈值 = 定投賬戶資產凈值 / 累積定投金額
例如你5年前開立定投賬戶,每月投資1000元,至今60個月,累積定投金額是1000*60=6萬元;由於定投標的在這5年中大幅上漲,你的定投賬戶當前資產凈值已達10萬元;那麼按照我們的定義,你的賬戶當前的定投凈值等於10萬元除以6萬元,即1.6667元。
注意到當替換定投標的時,定義中分子(定投賬戶資產凈值)可能變化,而分母(累積定投金額)不會變化,所以在橫向比較不同定投標的時,分母其實並不影響結果。我們這裡選擇用累積定投金額做分母,主要是為了調整定義出來的定投凈值的量級,使它的增速與基金本身凈值的增速在差不多的量級。實際上選擇其它其它分母,例如常數1,即定義定投凈值等於定投賬戶資產凈值,也是可以的,不影響橫向比較的結果。
歡迎關注「科學投資」微信號:kexuetouzi
推薦閱讀:
※同樣是虧錢,為啥炒股就 「死扛」,定投就「投降」?
※定投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以及均線定投策略
※為啥都說定投好,但真正做定投的人卻很少?
※別比了!定投,玩的是另一種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