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年輕的卡爾·馬克思》?
我前幾天看了這部電影,除了全世界人民都說德語這一點比較違和之外,其他觀感都非常好。電影刻畫的馬恩比較符合我對於他們形象的印象,尤其是馬克思和燕妮的生活刻畫,把1843-1848年這段時間馬克思輾轉法國比利時英國的流亡生涯和艱苦但又充滿激情的歲月描寫得十分生動。電影有兩個細節給我印象很深,一個是馬克思剛剛收到恩格斯寄來的錢,第一件事就是去市場買了一堆龍蝦給家人吃。所以說,馬克思的生活困苦,和他與燕妮早年養成的生活習慣不無關係,所以馬克思問燕妮「你是想念特里爾了吧」,其實是說「你是想念馮.威斯特法倫家無憂無慮的生活了吧」,而馬克思又何嘗不想過這種生活呢?在影片後期,就在1848年國際共產者大會開幕前夕,馬克思對恩格斯說:「我已經三十歲了,我寫完這個綱領(指後來的《共產黨宣言》),就要回到特里爾,你也回到曼徹斯特,我們好好享受寧靜的生活。」當然,我們知道,這個願望他一生也沒有實現。這個細節讓我們看到,所謂革命家,並不是聖人,他們有自己的慾望,自己的脆弱和自己世俗的一面,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是一個偉人。
第二個細節是魏特林在與馬克思爭論時憤然說出的一段話:「你總是在批判,你的批判最終失去所有批判的對象時,它將會並只能批判自身!」這個激憤之詞卻恰恰擊中了批判哲學或者黑格爾辯證法的傳人的要害。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實踐者們卻很難避免最終將自身批判甚至解構的結果,這或許是歷史辯證法中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總之,這部電影非常值得有一定背景知識的觀眾去看,這樣你會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細節。比如恩格斯和馬克思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柏林大學,但那時候馬克思應該是對恩格斯沒怎麼留意。比如馬克思有夜間和朋友飲酒的習慣,他曾經在一次醉酒後砸了街上的路燈還差點被警察抓了。比如馬克思有著超強的語言學習能力(六十歲之後自學俄語),當恩格斯問他會不會英語時,他回答「我學得很快」。比如恩格斯終身沒有法定的妻子,但在馬克思到訪英國時,他會將自己終生的女伴稱為「這是我的妻子」。比如蒲魯東哲學在當時的法國如日中天,人們稱他為「master」,他只能擠出演講間隙與馬克思交談,而馬克思也不得不考慮里昂在國際共產者心中的地位。比如馬克思在爭論時毫不掩飾的展現了自負、尖刻與犀利,但他毫不諱言那些人是他的領袖和朋友,正如恩格斯所說,「他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對手,但卻沒有一個私敵。」而對於更多的觀眾來說,能重新認識這個哲學家的屬人的一面,而非被神化或妖魔化的一面,就足夠了。文章轉自馬列之聲公眾號。公眾號中有電影資源。
——
昨日,我從一位同志那裡拿到了一部德國人最近拍攝的傳記電影《年輕的卡爾·馬克思》( Le jeune Karl Marx)的資源。關於這部影片,我最初是在2016年8月的時候從外網上查到過一些電影截圖,感到頗有興趣。該片在2017年2月上映於柏林電影節,直到最近國內才有人給出了中文字幕版本。鑒於這部電影誕生於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並且主題又具有政治色彩,所以本來對拍攝背景予以一些充分的注意是完全必要的。不過,由於時間比較倉促,我並不能詳盡地去挖掘這部電影攝製的台前幕後、編劇的世界觀等等「花絮」。在此先就以這部片子的「純粹內容」方面,談談一些感想。
應該說,這部片子總體應該說還是不錯的。這個不錯倒不是指它的思想,而是純粹的體驗。驅使我看完這部片子的動力,與其說是影片本身的「技術效果」有多麼高超、情節多麼引人入勝——倒不如說是對於在21世紀被搬上銀幕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形象的一種好奇。我相信,這也是大部分左派同志對該片抱有較高期待的主要原因。從整部片子來看,應該說它是中規中矩的,既看不出明顯的「歪曲」「詆毀」,似乎也沒有表現對於馬恩的欣賞。這部片子的價值顯然不在於「傳記」(相反,對於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迹的真正了解,還需通過閱讀他們的著作、閱讀同時代人對他們的記述和後來的優秀傳記著作才能獲得),而僅僅在於一種體驗,它可以為我們感性地「復原」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期的生活和鬥爭提供以某種「想像的材料」。
片中幾處地方比較有意思,我認為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第一,經濟學問題和馬恩關係。
1844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正式會面,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曾產生一些不愉快。這純粹是由於個人交往上的誤解所致,不過很快,誤解和疑慮就消除了。影片忠實地反映了這一點。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關係上,不應該把恩格斯看做是跟在馬克思後面、僅僅追尋著馬克思的腳印前進的形象,在1844年他們正式成為戰友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分別以獨立的道路完成了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的過渡。甚至從時間上來說,恩格斯比馬克思更早地轉向共產主義立場。這種理論層次的同步和內容互補成為他們合作的重要基礎。「馬克思學」尤其熱衷於在馬恩之間製造無中生有的「對立」,但是馬恩長達四十年的完美合作和並肩戰鬥的全部成果(不僅是理論的,同時也有政治的),就已經給予了這種荒誕論調以毀滅性打擊。我必須強調,馬克思主義並不是某一個人的創作,它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作品,缺了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這個理論都絕不是完整的。沒有了恩格斯,馬克思也將不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馬克思。
恩格斯1844年就已經基於他在英國的底層調查和從事商業的經歷寫下了《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英國狀況》等等傑出著作,在這些文字中恩格斯所表現出來的對於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掌握和經濟分析能力,實際是遠在當時的馬克思之上的。其中《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更是標誌著建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初嘗試的第一篇文獻,直到數十年後,馬克思仍然讚揚它是「批判經濟學範疇的天才大綱」。大綱一出版,馬克思就對它進行了摘錄。後來馬克思決定獻身於政治經濟學研究,正是受到了恩格斯的決定性影響。影片中對此也有所反映:在酒館聊天的時候,恩格斯就鄭重地向青年馬克思建議:多讀一讀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亞當斯密、邊沁等人的著作,那是一切的基礎。
我尤其贊同這句台詞中的最後一句判斷:「經濟是一切的基礎」。可以說,這句話中已然包含了後來馬克思主義學說偉大革命的全部萌芽,也預示了後來馬克思一生工作的軌跡。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過從哲學、法學(副本)轉向經濟學(原本)的研究,穿透政治上層建築的、意識的、國家的、宗教的層層迷霧,深入到一定時代最隱秘同時又是最鮮活的「粗俗的物質生產」的經濟生活的根基里,才達到對於一個社會形態的深刻的、科學的認識,同時也才找到了用物質的手段(革命)變革現實的依託。這一變革的概括性的成果便是唯物史觀,對此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共產主義並不建立在對於「人的價值」「平等」「正義」等等道德、倫理的訴求基礎上——影片中的魏特林、蒲魯東等人就表現出這種「倫理社會主義」的很多特點,他們崇尚密謀,以為憑藉道德鼓動就可以翻轉世界。
當影片中的魏特林高談「博愛、幸福、地球上的基督王國」的時候,他沒有意識到這些道德訴求根本不能保證任何東西,它也不能實現任何東西。所以影片里的馬克思針鋒相對地指出:共產主義需要「需要切實可靠的理論」,需要對社會矛盾進行唯物主義的分析。影片中有兩個片段(1847年初馬恩參與正義者同盟制定綱領時的爭論、1847年6月在代表大會上恩格斯主持下改組正義者同盟)反映了在科學社會主義同非科學社會主義之間所發生的這種理論衝突。
現代無產階級的行動和行動的目標——共產主義,只是依託於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事實和它們揭示的發展趨勢,依託於對歷史運動的經濟必然性之領悟和運用。共產主義首先就是以經濟學為依託的、從對私有制和僱傭勞動批判中所闡發出來的革命訴求,經濟的徹底變革(廢除私有制)也是共產主義運動的首要目標。只是在經濟中,共產主義理論才建立起了自己的科學基礎。深刻理解共產主義的這種經濟性質是很有必要的。在人本主義哲學(如西馬、中國實踐唯物主義等)浪潮的衝擊之下,今天中國人對於共產主義的理解,不論是在官方政客還是在「有教養的理論專家」那裡,都已經從一種變革物質事實-經濟制度的激進政治理論蛻變成為了關於價值、自由、平等等等空洞說教的「哲學學說」。這種蛻變當然是有其理由的,它適應著資產階級統治的特殊需要。用一堆抽象的倫理信念代替經濟分析,就巧妙地避開了各階級物質利益對抗的敏感事實,同時通過將共產主義僅僅供奉為一種「理想」或者「精神宗教」,也方便於把它推遲至遙遠的未來,而拒絕它作為革命的當下實踐。
馬克思主義從誕生到現在,它關於經濟決定性、歷史規律性的學說就一直受到資產階級的抨擊;「唯物主義」也多遭曲解和抹黑,今天中國馬哲學界就有一批跳樑小丑聲稱馬克思主義是「超越」唯物主義的、不承認物質實在性的「實踐哲學」。但是,我們卻要公開申明我們的學說正是唯物主義偉大傳統的繼承人,歷史決定論、歷史必然性的堅決捍衛者。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關於科學規律的學說永遠是工人階級鬥爭唯一可靠的同盟;只有科學、關於客觀性的學說,才教會我們去真實地(而不是虛假地)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物質的利益及各階級圍繞它所進行著的鬥爭,從而,教會我們如何真正地為改變世界而行動起來。
在此,我也非常希望同志們能放下一些無用的、繁瑣的「純粹意識」的爭論,去認真讀一點經濟學的著作,去真實地了解我們這個時代,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統治下的中國現實。一個不懂或者不屑經濟學的「共產主義者」,是免不了因根底淺薄栽跟頭的。經濟之中蘊藏著一切的基礎,這是永遠不會錯的。
第二,重視參加社會活動。
關於馬克思恩格斯的「身份定位」,恩格斯1883年在馬克思墓前做總結時,認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毫無疑問,這一界定是相當準確的,同時它也適用於對恩格斯的評價。革命已經同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生平和事業如此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以至於任何把它們分割開來的企圖都只是枉然。在這方面,中國馬哲學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反例,他們一直企圖於並且也僅僅滿足於把馬克思看做是一位「學者」,把馬克思理論看做是一門「學科」來「研究」。儘管這群人也滿口馬克思,但他們從來沒有跨入過「馬克思主義」的門檻。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創作與環境之間,實際上存在著一種複雜的、深刻的互動關係。離開了工人階級的鬥爭實踐以及在這些運動中所產生的理論、路線分歧,僅僅從學說內部或從思想史敘述的角度,我們是完全無法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也無法理解那些以批判形式出現的、教育了後來一代代共產主義者的偉大著作的誕生。對此影片也有所反映:正是因為對困擾著社會主義團體的種種理論、實踐問題的深度介入,催生了馬克思《哲學的貧困》的問世。在影片中,馬克思沒有被展示為一個「隱世的思想家」,等著工人找上門來「乞求制定綱領」;相反,他積極地參與共產主義團體的籌建,只要看到現存社會有任何立即變化的可能,他就積極投身其中。
後來在60年代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時候,他這樣向恩格斯表達他的信念:「半輩子依靠別人,一想起這一點,簡直使人感到絕望。這時唯一能使我挺起身來的,就是我意識到我們兩人從事著一個合夥的事業,而我則把自己的時間用於這個事業的理論方面和黨的方面。」可見,馬克思是如此重視階級事業和政治實踐對於自己的理論的意義。很難想像,馬克思一生浩瀚著述只是為了「向學術界吐露」什麼「真理」;相反,馬恩一生的全部工作的追求,只是在於使現代社會那唯一一個革命的階級掌握自己的科學,並且自覺地在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中去實現它。事實上,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全部現實價值所在。如果偏離了這個目的,不論是官方的還是學究的「馬克思主義」,都只是假馬克思主義。
通過這部片子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論是馬克思還是恩格斯,他們的生活、工作活動範圍與社會交往聯繫都極為廣泛。他們從狹小的「個人世界」中走了出來,實實在在地參與了那個時代的群眾鬥爭,在革命運動中與勞動階級同呼吸、共命運。過去我們一提到馬克思恩格斯,眼前就只浮現出一副馬恩在書房內探討「理論問題」的畫面,這種形象是大有問題的。不應該把馬克思恩格斯視作是成天呆在書房裡的「教授型」的學者。馬克思之「學者身份」,事實上是由當今中國「馬主義理論專家」們按照自我形象刻意引導、塑造出來的虛構物。
比起那個時代社會主義者的熱情、活躍、群眾基礎的廣泛和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今天中國的共產主義者則多少顯得有些冷清和尷尬。也難怪,如今身處的是這樣一個反革命的時代,而在中國甚至沒有19世紀西歐國家所普遍提供的那種最基本的言論、出版和結社的自由權利。有人曾開玩笑說,持有如此激進主張的馬克思一生輾轉各國,多次被審查、扣押、驅逐,但資產階級世界倒似乎沒怎麼限制他的人身自由;要是馬克思活在今天的中國,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已身處牢獄之中。
儘管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社會主義的未來,恰恰取決於革命學說與工人階級的這種結合,取決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取決於無產階級組織和覺悟的成長。這就要求今天任何有志於馬克思主義事業的人們,都應該堅決地、廣泛地投身於社會實踐的洪流之中,與勞動群眾接觸,為了他們的利益而積極鬥爭。不少左派青年在理論方面頗有見地,也有為底層辯護的意願,但是,我們可曾像青年恩格斯那樣,「拋棄了社交活動和宴會,拋棄了資產階級的葡萄牙紅葡萄酒和香檳酒」,深入到工人階級中間去親身觀察他們的狀況、同他們談談他們的生活與疾苦,親眼看看工人們為反抗壓迫者的社會的和政治的統治而進行的鬥爭呢?誠然,為中國社會主義鬥爭重新塑造一個自為的階級主體,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任何「偉大的事業」都需要一個開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開始。
我認為青年馬克思和青年恩格斯的事迹,在這方面就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中國的左派青年們,少一點德國青年黑格爾派式的「幽靜孤寂、閉關自守並醉心於淡漠的自我直觀」,多一些「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並相互作用」吧!
第三,工廠專制。
馬克思曾經將資產階級的僱傭勞動制度抨擊為「工廠專制」,在《資本論》他中談到:「工人在技術上服從勞動資料的劃一運動以及由各種年齡的男女個體組成的勞動體的特殊構成,創造了一種兵營式的紀律。……資本在工廠法典中卻通過私人立法獨斷地確立了對工人的專制……奴隸監督者的鞭子被監工的罰金簿代替了。」在資本家的私人企業中,資本對於勞動有著絕對的、無上的統治權。資本家可以隨意剋扣工資、以各式規定懲罰工人乃至開除他們,資本家和監工對於工人的統治就猶如皇帝對於臣民的奴役一樣。恩格斯在根據親身經歷和實際材料寫成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也揭露道:「資產階級用來束縛無產階級的奴隸制的鎖鏈,無論在哪裡也不像在工廠制度上這樣原形畢露。在這裡,法律上和事實上的一切自由都不見了。工人必須在清晨五點半鐘到工廠……無論吃飯、喝水、睡覺,他都得聽命令……專制的鐘聲經常把他從睡夢中喚走,把他從早餐和午餐中喚走。」儘管在影片中工廠只是作為背景敘事式的存在,鏡頭不多,但如果我們認真觀察也可以發現工廠中工人的處境完全符合馬恩的上述論斷。
馬克思恩格斯對於資本家「專制」的批判,搬到中國當下同樣是鞭辟入裡的。無疑,21世紀的工廠比起19世紀的工廠來說,裝潢得漂亮些、環境整潔些、管理也披上了「人道」的溫情外紗,但是,只要基建於資產階級私有制基礎上的僱傭勞動制度還存在著,資本與勞動的對抗就是一條絕對的規律。工廠是資本主義的孕育地,也是現代生產方式的根基,它將數以百計甚至千、萬計的勞動者在時間和空間上前所未有地聚集起來,迫使他們在資本的指揮棒下為價值增值而分工、協作和生產。在工廠的基礎上誕生了現代的城市、商業和各式市政設施。工廠和城市是資本主義最為強大的地方,同時也是它最為脆弱的部位。因為在空前地聚集起來的工人階級的成長、他們彼此的交往、聯合之中,蘊藏著顛覆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力量。「數以千百萬計的群眾,——哪裡有千百萬人,哪裡才是政治的起點。」工人階級是需要政治的,他們起源於工廠的經濟鬥爭也必將上升至政治的層次,為此,一個全國性的、代表工人階級利益、集中他們的力量和意志的政黨就是不可或缺的。影片最開頭歐門-恩格斯工廠中工人罷工的失敗,實質就是工聯主義的失敗。
第四,關於資產階級的理解界限。
在影片中一個有趣的片段是發生在馬克思與恩格斯父親一個企業主朋友之間的談話。在這個談話中,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與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觀點的尖銳對立也表露得淋漓盡致。當馬克思問道工廠使用童工的狀況時,那個叫內勒的資本家不但絲毫不為此感到不妥,反而認為這是「市場的天然法則」「社會運轉的永恆規律」。緊接著馬克思便用「生產關係」嘲諷了資產階級冒充社會永恆正義的幻想。對此,內勒一時語塞,最後只好以一句「我不明白,您想用這『生產關係』表達些什麼。完全不知所云」結束談話。
事實正如馬克思後來在《資本論》序言中談到的那樣:「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們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惡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復仇女神召喚到戰場上來反對自由的科學研究。」資產階級在其作為歷史進步力量代表的上升時代,也曾是唯物主義、勞動價值論等等一系列進步和革命學說的熱烈擁護者,也曾湧現出一批傑出的理論科學代表。但當它掌握了政權,取得了在整個社會的壟斷特權地位後,它作為一個階級在眼界、認識和理論等方面的能力和興趣就迅速地墮落下去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從多少有著革命因素的古典理論向庸俗經濟學的蛻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天受到熱捧的「反本質主義」「反整體主義」「拒斥形而上學」一類的新奇辭藻,也大多表明了資產階級世界的深刻危機及他們對於認識這種危機的無能。在資產階級看來,資本主義生產制度當然是「天然的」、「社會公認的」,他們既不知道它的歷史,也看不到它的當下與未來的發展。在資產階級看來,唯物主義哲學當然也是不可理喻的,因為它竟然要求撇開意識和各類主觀觀念去客觀地考察現實,竟然聲稱「現象」之下還存在「本質」。資產階級的利益恰恰決定了他們是不可能並且也不願意理解現存社會、承認真實的經濟關係的。不但如此,資產階級還倚重由他們所豢養的文人幫閑集團來不遺餘力地阻撓、破壞無產階級獨立的、科學認識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科學歷來都滿足於在各類「現象」「觀念」「實證經驗」和局部的材料上打轉,在哲學上更是沉迷於「主客觀相互作用、相互決定」不能自拔。所以,今天我們在中國就看到了各式旨在調和資本與勞動力的「勞動價值論理論創新」、看到了實踐哲學的叫賣、看到了受雇於官方黨史編撰學的「國際共運研究」等等不斷上演著的丑戲。
恩格斯對這種資產階級的科學批判道:「包括哲學在內的歷史科學的領域內,那種舊有的在理論上毫無顧忌的精神已隨著古典哲學完全消失了;起而代之的是不動腦筋的折衷主義,是對職位和收入的擔憂,直到極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這種科學的官方代表都變成資產階級和現存國家的毫無掩飾的思想家。」應當說,今天中國的馬主義理論界之現狀,便是資產階級科學墮落的絕佳例證。
近來有一種奇怪的觀點,認為只有所謂專家教授才有資格討論馬克思主義,只有「學術研究」才有能力理解馬克思。這種論調,實質不過是資產階級歷來熱衷於向普羅大眾售賣的奴隸主義和等級主義的新近翻版,這一精神世界的劣質麻醉品甚至可以追溯到封建時代的「愚民政策」,中世紀教會壟斷下的「行為稱義」。當然,它的產生也與中國革命獨特的「上層性」有關,與我國民眾政治生活的長期空白、與對抗性社會關係下大眾精神的荒蕪相適應。它的要害在於否認無產階級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將馬克思主義學說的解釋權由勞動者那裡剝奪、並移交給一個看似中立實則御用的學閥集團手中,因而實質上也就取消了無產階級獨立地爭取自我解放的可能性。與這種奴隸論調不同,恩格斯強調他們的學說「一開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階級的,並且得到了工人階級的同情,這種同情,它在官方科學那裡是既尋找不到也期望不到的。」
當19世紀末德國工人階級愈來愈成為一支國內政治舞台上統一的、重要的反對力量時,恩格斯曾自豪地宣布:「德國的工人運動是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者。」這個判斷是一整個時代歐洲工人階級在政治和思想上力量上不斷增強的縮影。在此,我們同樣可以斷言:只有中國的工人階級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學說的繼承者。我國的工人階級,在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正反的經驗教訓與鬥爭歷練之後,必將逐漸使自己的行動建立在對自身地位和使命的深刻理解之上,通過一場1917式的社會革命將現存制度強加於他們的一切屈辱的、壓迫的關係一掃而光,同時將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從官方的、學究的「冒牌貨」之禁錮中重新解放出來。簡評:人物塑造生動立體,歷史場景還原度較高(全片德語,誠摯點贊),思想史細節…不敢恭維。
先有思想家的鮮活生活,才能有深刻的思想,這個邏輯是不可逆的。活躍在熒屏上政治家,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棋手,而思想家則當有所區別,他(她)一旦被「影視化」,便應該放入歷史綿延的巨大棋盤,用個體命運襯托其思想的崇高。
歐美有很多社會名流的傳記類電影,它們很難達到《飛行者》、《胡佛》那樣的投資與精良製作,低成本使之只能還原特定的歷史時期或歷史事件。馬克思一生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無疑就是1843-1848年歐洲革命時期,這部電影的視角十分精準。
身為研究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馬克思早期思想線索的學者,我看這部電影,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吹毛求疵的衝動也容易毀掉觀影體驗。電影對主題的把控上佳,即無產階級革命的生成過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讓理論教條鮮活起來的具體實踐。然而,既然要用影像立傳,就不該犯歷史常識的錯誤。這裡隨便列舉幾個點:
1.馬克思的猶太人身份,影片中被多次強化。燕妮說、恩格斯說,就連馬克思自己也說,這是不大可能的。馬克思一家向來避諱談及猶太人與猶太信仰,恩格斯也極少將民族標籤、民族主義訴求當回事(無產者沒有國家)。
2.青年黑格爾派的「妖魔化」,馬克思、恩格斯都曾經是青年黑格爾派的成員。鮑威爾是馬克思的老師,施蒂納與恩格斯私交甚好,赫斯直到《德意志意識形態》時期與馬、恩都有合作。鮑威爾和施蒂納的年齡,要年長於馬恩,電影里有所忽略。
3.電影里所處時代的馬克思,絕不是恩格斯口中的所謂「唯物主義者」,恰恰相反,他們當時熱衷的批判手段依舊是德國唯心觀念論,真正促成他們思想轉向的費爾巴哈(同樣是青年黑格爾派成員),影片中卻只提到了一句。不得不說是重大偏差。這就如同要給鮮花拍照,對著根莖葉片一通閃光燈,卻對花萼視而不見。
4.恩格斯的情人瑪麗·白恩士並沒有被歐門-恩格斯工廠開除。她的確是紡織女工,但並未受雇於老恩格斯。編劇玩了一個移花接木的把戲。
5.瑪麗一副無產階級先鋒女戰士的人設,簡直莫名其妙。她過世後,妹妹莉希與恩格斯結合,兩人也沒有後代。恩格斯無私照顧瑪麗的家人,並將他們大多數送往美國安居…不曉得電影里瑪麗的義憤填膺從何而來。
6.正義者聯盟到第一共產國際的歷程,馬克思和恩格斯從未像電影里那樣,愣頭青般的需要生造經歷來入會,二人在一開始就是骨幹成員。布魯塞爾通訊委員會,再到與格律恩論戰,馬恩始終在理論和實踐方面走在前列。
……
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困宥於學院派的狡黠心態去看待這部電影,真的就可取嗎?如果馬克思和恩格斯能走進影院看到這部電影,他們會作何感想?
兩位老友定會相視一笑。
雖有偶有瑕疵,但光影故事中,真切的演繹出了某種神似,馬克思青年時代的豪邁、激昂,他的彷徨、失落…都被很好的還原了出來。形似而神似,是此片的最大貢獻。眼下,資本主義異化已經滲透到所有的社會層面,制衡著每個人的衣食住行…乃至於思考與行為習慣,馬克思當年苦苦追求的革命理念,並沒有過時,反倒更加契合了。德里達曾經告誡世人,任何時代都不要忘記馬克思,因為他揭穿了浮華奢靡世界的真相。
我會把這部電影和另外一部系列紀錄片,打包刻成光碟,交到每一屆所教的本科生們手裡。若要紀念,前提是不能忘卻。
PS:
蒲魯東啊,你還是太naive了。看完了,很不錯的愛好圈內的粉絲向娛樂電影~情懷賣得非常棒!能夠感受到來自製作組的滿滿誠意。恩格斯的演員也太帥了把!!想睡prprprpr
這片子很好,先是說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走上革命道路的區別,又批判了蒲魯東的無政府主義的煽動,巴枯寧、魏特琳、費爾巴哈都有提到,馬克思從不是官方所說的五段論的結構,相反馬克思在中世紀的軍隊里就看到了僱傭制度的雛形。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概念也不是馬克思的概念但是馬克思把抽象的概念打的粉碎,然後用具體的生產關係的概念而代替馬克思不只是一個偉大的革命領袖還是一位思想家、經濟學家、批評家.......對馬克思的詆毀主要來自於一是資產階級對馬克思主義的掩蓋和掩飾一是來源於蘇聯正統對馬克思的篡改就比如圖中這句話,體力勞動是防止社會腐化的偉大消毒劑在蘇聯語境中卻成了勞動改造的理論來源 馬克思也從不是空想家,他一生花了大量時間閱讀經濟學、歷史學......
馬克思對藝術的評價更不是蘇聯的簡單粗暴的結論
其餘不多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人,不是課本里死的教條圖片:年輕的馬克思(右)與恩格斯(左)
該電影的許多情節可以讓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者與同情者產生共鳴;當然,對馬克思、恩格斯毫無了解的人也能在《年輕的卡爾·馬克思》里看到兩位對他們所處時期一切陳腐思想和制度進行批判鬥爭而且矢志不渝的年輕人及其經歷。在比現代社會要保守的多、苦難的多的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在封建思想、宗教思想、保守思想瀰漫的歐洲大陸;在青年黑格爾學派沉浸於空洞的信條而逐漸失去批判的鋒芒的時候;在一切無論是思想還是現實的鬥爭都被強力鎮壓的普魯士及其他國家;馬克思、恩格斯分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隨著他們成為至交,年輕的他們發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即對現存一切進行無情批判的一系列著作,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共產黨宣言》!
電影的敘事比較平淡,但觸動我的地方有很多,特別是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情,這些情節更加說明了馬克思與恩格斯是志同道和的,他們及他們的思想是不可隨便加以分割的。(以下劇透注意):
一是恩格斯在看到父親在他的工廠解僱伸張工人權益的帶頭工人的時候非但沒有「學習」這種管理方式,反而是跟著工人到他們生活的十分蕭條貧困的地區,和他們表示自己要通過撰寫一本描寫工人階級狀況的書幫助他們,而現在需要和他們深入接觸卻遭到誤會;
二是馬克思第二次見到恩格斯,對他有很大的誤會所以嘲諷時(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面在電影時間線之前,那次見面並沒有很多交集甚至讓馬克思對恩格斯產生了誤解),我還擔心他們兩個如何才能和好;結果下一刻的對話立馬讓他們兩個成為無話不談的親密朋友:其實他們早已經看過對方的著作並且彼此仰慕了。而後,他們徹夜暢談!
三是馬克思因為自己的批判言論而被各國驅逐,生活潦倒但連工作都找不到時,回到家中女兒卻出生了的無奈和喜悅;
四是恩格斯離開,叮囑馬克思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那份深厚友情;
五是恩格斯寄來的錢解決了馬克思家庭的燃眉之急;
六是海邊的場景,恩格斯讓馬克思振作起來,完成他們同盟急需的綱領文件(即後來的《共產黨宣言》)。
還有很多感受,就不再贅述了,總之推薦感興趣的人可以看一看,這正是兩位偉大導師的青春時代。
視覺效果上是成功的(畫面挺精細),劇情比較連貫;熒屏上的恩格斯和現實中的可能有些出入;…… 再有就是影片的史料問題的視角,不了解不做評價了
豆瓣的評論在這樣的一部電影下顯得極為偏見!小布爾喬亞們的狂歡么
昨天看完《年輕的卡爾 馬克思》,又想到今年是十月革命一百周年,有感而發。
19世紀,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資產階級逐漸取代土地貴族,勞資矛盾成為主要矛盾。馬克思,恩格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與工人運動提出馬克思主義。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
有哪一個反對黨不被它的當政的敵人罵為共產黨呢?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拿共產主義這個罪名去回敬更進步的反對黨人和自己的反動敵人呢?
從這一事實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共產主義已經被歐洲的一切勢力公認為一種勢力;
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並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
為了這個目的,各國共產黨人集會於倫敦,擬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麥文公佈於世。 」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848《共產黨宣言》
1871年,法國爆發巴黎公社運動,這是無產階級第一次建立政權的嘗試。
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爆發,蘇維埃建立。西方驚恐地看到,那個昔日的幽靈,變成了現實。
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二戰後,世界分成美國主導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
20世紀80年代末。東歐劇變,1991年,前蘇聯解體,國際工人運動陷入低谷。
現在,很多人高呼歷史已經終結,馬克思已經成為歷史,西方的普世價值會最終統治世界。
蘇聯的斯大林模式最後證實無法持久,中國的改革開放融合了西方與蘇聯。
資本主義面對工人運動,也進行了不斷完善,調整:從最初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托拉斯,再到羅斯福-凱恩斯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再到里根-撒切爾的新自由主義;從接受八小時工作制,提高工資,到福利制度,拒絕童工以及職工持股的人民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吸收了環保,和平反戰,種族平等,提倡女權等進步思想。
但是,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依然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威脅著社會穩定。
進入21世紀,當代國際資本主義世界有著新特徵;
1 信息化高速發展,高科技日新月異,傳統的工人階層可能會消失,機器人,人工智慧逐步取代人,未來可能會形成新的無產階級。
2二戰後的雅爾塔體系取代了之前五百年的殖民體系,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國際分工的加深,發達國家是資本家,憑藉制定遊戲規則,在資本,技術,管理經驗上的巨大優勢而佔據了大量資源,廣大發展中國家則是被剝削對象,淪為原料產地,消費市場與低端加工廠。
3 廣大發展中國家急需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很多國家經濟上還處於農業社會,政治上還有原始社會,奴隸制部落制殘餘,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緩慢,一些國家有封建,教權復辟的風險。
4 廣大無產階級沒有接受良好教育,啟蒙,社會矛盾會被引導至民族主義,宗教主義,世界上無產階級缺乏正確思想指導,缺乏組織,缺乏目標,會被列強資本家與軍閥教士利用。
未來何去何從?
挺好看的,如果想了解馬恩的可以看看,不過開頭沒多久就開車了。。。還有我對那個神聖家族的題目《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笑點不是很明白。反倒是馬克思寫了哲學的貧困來懟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很有喜感。
推薦閱讀:
※一部新的電影上映,片源是如何分發到各電影院的?
※攝影機和現在的A7SII等微單相比,到底強在哪?
※哪些因素讓電影《獨自等待》百看不厭?
※如何評價一部電影的價值?
※請真正看過《空天獵》這部片子的來評價一下,這部片子到底怎麼樣?
TAG:電影 | 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馬克思主義 | 年輕的卡爾·馬克思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