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華文化稱得上「博大精深」?


感謝 @澗卿 指出原回答的謬誤:

賦文是要求押韻而不要求平仄對仗的,駢文則相反;既押韻又平仄對仗的稱為駢賦。《滕王閣序》無韻,平仄對仗工整,是典型的駢文。

……………………原答案…………有修改………………

兩句駢文: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人傑地靈,徐儒下陳蕃之榻。

第一句,「龍光」兩個字指的什麼,是比喻嗎?是神話傳奇嗎?不花幾百個字的功夫,解釋不清楚。

「牛,斗」分別指的又是什麼?答案是一整套的天文理論,簡述也要幾百字。

為什麼「龍光射牛斗」呢?答案又是一套哲學思想,最簡單的話說叫「天人感應」,要詳細解釋不知道會是多少文字。

第二句,徐儒是誰?陳蕃又是誰?他們是什麼角色?又一起幹了什麼?傳了什麼佳話?也是要幾千個字才能說清楚前因後果的故事。

這麼大的信息量,通通濃縮在兩句話里,要真去細琢磨,滋味無窮。

這叫精深。

但是,即使上面這些問題全部不知道答案,也不要緊,作者不在乎你懂不懂,他告訴你了,引經據典只是手段,根本不是目的。你能感受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八個字的含義,就夠了。

而且,原文格律之工整,用字之精巧,氣勢之磅礴,意境之深遠,即使讓完全不了解典故的人一讀,也能體會到文字之美的力量。

這叫博大。

如果一個人,先去了解那些典故由來,再來品味這兩句駢文的遣詞造句,勢必會感慨作者非凡的文學才華。如果一個人,先去細細想像這兩句駢文可能表達的意思,再去了解典故歷史,又勢必會對作者的博學欽佩不已。

往複之下,歷史,天象,人文,地理,文學,風流人物,盡能品評。

博大和精深,是互為表裡相得益彰的一個整體。

只有華夏的文人,才有此等文字。

而且,這還不是這篇文章里最好的句子。

好了,現在請嘗試將原文翻譯成任意一種外文。


上帝被創造出來前幾百年的音樂

公元7世紀的文字

傳承6000多年的龍的信仰

公元5世紀的畫作

神秘的遠古文明

神秘的文化

公元前的科技。(戰國齒輪)

耶穌還沒出生前就擁有的兵法(孫臏兵法)

——————————————來條分割線下面系統簡單的說一下——————————

畢竟中華文明確實非常博大,在一個回答中也就只能簡單淺顯的介紹。真要了解精深可能窮盡一生也學不完。

起源

在起源上。華夏文明擁有多個的源頭。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而兩個源頭文明中又有眾多複雜的文化起源。而除了起源之後華夏文明又不斷吸收兼容了草原文明,古蜀文明,東北文明,百越文明等。總之每起源和分支都足夠學者們研究一生了。

黃河文明(代表有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

仰韶文化

龍山文化

長江文明(代表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

大溪文化

良渚文化(一個很萌的文化)

思想

中華文明兼容多種思想流派。

儒(儒不單只是孔孟一派的儒學,漢代之後,融和多種學派思想。也發展出了多種學派,心學,理學等。)

釋(佛教雖然外傳而來,但經千年的漢地佛教在思想,習俗方面已自成體系。已經完全融化在中華文化中。)

(主要分為老莊派、黃老派、楊朱派三派,其中老莊派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政治理想是至德之世,體現了「離用為體」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等;黃老派主張因俗簡禮、兼容並包、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刪繁就簡、休養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統,體現了「離體為用」的特點,成為了歷次大亂之後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駢、環淵等;楊朱派主張全生避害、為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屬於道家的別支,代表人物楊朱、子華子。春秋戰國後,因不容於世,後湮滅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盤繼承。)

既有順時而變的改革思想

從管仲改革

到改革開放

又有恆古不變的反抗精神

從大澤鄉

到南昌

即熱愛和平和安穩

又懂得進取與開拓

再深的深淵。

我們也爬的起來。

文化

中華文化是由各種獨特璀璨優美文化的融合而成的。

精美的陶瓷文化

古老的青銅文化(青銅文化雖然沒落。但其中的鼎文化卻一直流傳下來。)

獨特的玉石文化

優雅的茶文化

黃白的酒文化

名山文化(代表三山五嶽,道教四大名山,佛教四大名山)

泰山

武當山

宗祠文化

草藥文化

節日文化

花鳥文化

名文化(地名,人名,物名,字型大小,尊號,謚號等等)

子文化(中華文化內部還存在著璀璨的子文化。)

吳越文化

嶺南文化

巴蜀文化

徽文化

楚文化

西域文化

建築

極其豐富的傳統民居建築文化。

北方民居

四合院

南方民居

窯洞

客家民居

西南民居

嶺南民居

碉樓(出現時間較晚)

藝術

樂(代表傳統音樂包括:箏,琵琶,古琴,二胡,笛,簫,各種民歌,曲藝,等等等)

技(包括,雜技,戲法,傳統特技等。)

文學

賦(圖為洛神賦)

駢文

古典散文(包括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說、箴銘、頌讚、辭賦、哀奠等。)

近現代散文

戲劇文學

《長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廂記》

《雷雨》等。

(其實很多古典戲曲都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比如改編電影,電視劇這些。)

儒經代表有:《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

道經代表有:《道德經》、《天樂集》、《道德真經》、《南華真經》、《沖虛真經》、《周易參同契》、《抱朴子內篇》、《老子想爾注》、《老子中經》、《黃庭經》、《太平經》、《玉皇經》、《黃帝陰符經》、《清靜經》、《悟真篇》等

佛經代表有:《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八吉祥神咒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

史(中國史書除了官方正史二十六史外還有眾多的史家典籍,像《資治通鑒》《春秋左傳》《漢紀》《通典》《文獻通考》《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子(諸子的思想文學著作,代表有,《韓非子》《墨子》《管子》《列子》《屍子》等)

古典小說

近現代小說

近代小說代表有:《邊城 》《阿Q正傳》 《駱駝祥子》 《圍城 》《子夜》《呼蘭河傳》《寒夜》《四世同堂》等等。

現代小說代表有:《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著》《紅高粱》《三體》《蛙》等等。

雜書

還有數量眾多的醫學,學術,百科類的書籍代表有。

救荒本草》《本草綱目》《水經注》《文心雕龍》《天工開物》《齊民要術》《九章算術》《文心雕龍》等等等。

另外還有自成體系的神怪文化(在現今文學影視動畫漫畫中是非常優秀的創造素材。只可惜有某電礙事。)。

另外飲食文化上還有

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蘇菜

閩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除八大菜系外還有一些在中國較有影響的細分菜系,潮州菜,東北菜,本幫菜,贛菜,鄂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客家菜等菜系。

除了菜系還有各種地方特色小吃和糕點

上面這些應該可以簡單的說明中華文化的博大了吧,至於精深只能自己去研究體會了。


親妹妹、親妹妹和親妹妹?

親弟弟,親弟弟和親弟弟?

以上純屬搞笑

這麼說吧

低頭撿一片碎紙

都能寫一本書


這個問題下的大部分答案真教我越看越火!

本來昨晚打了些字想罵罵諸位答主,想想還是刪掉算了

結果今天看到一些回答,又氣得我不得不站出來罵粗口:

你們說的都是些什麼擊八玩意?

拿什麼「甲借乙五萬元」、「干姐姐」、「親妹妹」這種文字歧義為證,恕我直言,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體現在這種方面,我只能說它低等、惡俗、膚淺、無聊、垃圾、糟粕、恥辱!中華文化趁早斷絕算了,別給世界文明遺毒無窮,別讓別人知道我是中國人,說出去怕丟人現眼!

你們這些人所理解的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干姐姐」?就是「甲借乙五萬元」弄不清究竟是誰借了誰的錢?

也煩請諸位不要拿什麼詩詞對仗壓韻這種事情為例,不要拿什麼「季姬擊雞記,雞雞雞雞雞」這種東西出來,不要拿什麼千字文萬字文,不要拿所有這些只能體現中文獨特性的東西出來。獨特不是博大精深。「雞雞雞雞雞」這種文字遊戲玩得溜一點也體現不出來這種東西有多博大多精深。

這種東西的本質上與一個德國人吹噓德文中一個單詞能寫好幾行那麼長一樣,得意個屁啊。

還有拿玄學的東西出來講,好得意啊!人家西方一個放血療法一樣可以弄出一大堆理論專著,卷帙浩繁,用什麼方式放血、什麼時候放血、放多少血、在哪個部位放血、人家能研究得精細無比,開你所不能開之腦洞。這能體現西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說句不好聽的,好多中國人在拿中國版本的「放血療法」證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自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誰都會這麼說,但我敢肯定,問一句博大在何處,精深在哪裡,絕大多數人回答不上來,只會鸚鵡學舌般地念叨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罷了。他們對中華文化只知道個皮毛,然後拿這點皮毛去論證博大精深,每每看得我一邊怒火攻心一邊忍不住發笑。

看他們答案的千篇一律就知道了,但凡有人問中華文化有什麼優勢、有什麼有意思的方面、有什麼高明啊、有什麼深不可測、有什麼什麼的,底下一定會出現「施氏食屎」 「季姬雞雞」

看到其他人的回答把我氣的……

--------------------------

依我的標準,所謂的博大精深:

一、你的文化中是否關注到某些其他文化中不曾涉及的知識,並且這些知識必須是有價值的(放血療法和測字算命就不屬此類)——博大

二、這些知識是否具有普適性。有些知識對你自己的文化本身有價值,但一出了你的文化圈,對其他文明而言沒有價值,例如音韻的平仄,對聯的結構這樣的問題,只在中文的語境中有價值。一個蒙古人研究蒙文即使研究出一片天來,蒙文的一百零八種寫法,某個單詞的一百零八種變體,那也是他內部自己玩自己的花樣,對其他文明而言沒有價值,就難稱博大。但如若他對蒙文的研究能研究出一些語言的普遍性結論,這些研究就具有普適性。

三、對於同樣的知識,所涉及的深度是否超越其他文明——精深

四、對於同樣的知識,是否有獨特或廣大的研究視角——博大

以上是我的標準,當然你可以不同意。但以我的標準觀之,大多數人的回答都被我的第二條標準否決了。

------------------------------------

更:

謝謝點贊的朋友。

我想補充一些東西,廓清一些誤解。這些誤解廣泛地存在於許多回答和許多朋友的腦袋中,那就是:

博大精深≠豐富+細緻

豐富只能說明多,不能說明大;細緻也未必就精,與深不深也沒什麼關係。一神教徒們可以把拜上帝該怎麼拜,拜多少下,聖水該怎麼喝,一口該喝多少毫升這種問題鑽研得極其細緻,但這一點也談不上精深

詩詞格律可以嚴格複雜,但並不精深

對聯這種東西,可以定一大堆規矩,一副對聯可以妙到極處,可以令人擊節讚歎,但改變不了對聯本身本質上是個膚淺的文字遊戲

問大家個問題:中國的史料的豐富程度全世界無出其右,述史之精確詳盡無可比擬,這能夠證明其博大精深嗎?

答曰,既不能以此證明其博大,也無法證明其精深

舉個例子,你可以寫本日記,從你會寫字開始就寫起,把吃飯拉屎都寫得毫無遺漏,但這沒用,你寫再多也與博大精深沾不上邊,因為:

一、寫的都是你平常生活的瑣事,格局極小,眼界狹窄,寫得再多,也只是多,並不博大

二、只有記述沒有分析,只關心記載不總結規律提出理論,寫得再詳盡也只落得個膚淺

舉這些例子是想說明,中華文化豐富無比,精彩無比,也未必與博大精深沾邊(我這裡沒做判斷,只是說不能用豐富證明博大精深,沒有說不博大精深)

說到底,博大精深涉及的是理論和思想這個范籌。

從這一點來說,中國傳統的史學研究就一點也不博大精深,它可以把許多歷史事件研究得細緻繁瑣,但來來去去,總無法脫離道德 天命之類的東西,把王朝的興衰社會的更替都對接到皇帝或統治階級的道德問題上,幾千年跳不出這個狹窄的認知框架,這就很偏狹。真正博大精深的,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

一部《道德經》則或許可以稱得上博大精深,因為這裡面有宇宙、有政治、有權謀、有社會圖景

包羅萬象,謂之博

視野廣大,謂之大

摹情述理精細入微,謂之精

義理深刻,發人思維,謂之深

一部書試圖囊括天地宇宙的規律,著眼點極高,格局極大,義理精深。一部書可以讓人研究幾千年,仍能不斷從中發掘出新東西,這,就可以稱博大精深


回應一些質疑:

1.為什麼詩詞格率不博大精深?

因為,詩詞格率本質上只是一些規則和原則而已,它規定了一句詩中哪裡要押韻,哪裡要對仗,哪個字要用平用仄,哪裡可拗哪裡可救,如此而已

普通人花些功夫就能學會,學會之後,也並不存在多少發揮空間和拓展空間,學會之後也只能幫助你寫詩時格率不出錯,如此而已,並不能有任何其他的作用,它既不會指導人生,也帶不來新知識,更不能幫你寫出好詩。它就是一個框框,規定你必須在這個框框內寫詩,這個框框沒有多少變化的自由,也並不生產任何內容,它可能非常複雜,但與博大精深沾不上邊。

2.對聯為什麼只是膚淺的文字遊戲

有沒有好對聯?——當然有

有沒有內涵深刻,文思精到的對聯?——估計有

但這根本不能說明什麼,因為對聯的根本目的在於,有人出了上聯,你能夠對得上。

這就像有人出了個難題,你答上來了。有人拋出個任務,你完成了。——文字遊戲

為什麼說它膚淺?

因為——對聯的內容不重要,內涵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形式正確

大對小,人對狗,大人對小狗。(有什麼內容和內涵嗎?)

以此推演出去

細雨家禽磚後死,粗毛野獸石先生

有什麼內容和內涵嗎?

你硬要說有,啊,是有,紀曉嵐的老師姓石,石先生就是他老師。紀曉嵐說上聯是他老師出的,下聯是他對的,他這是在譏諷他老師呢。

可是,這也沒有什麼內涵啊,依我看這就是打打嘴炮而已,耍點小聰明把老師罵了一番。也並不說明真實的石先生真的是什麼野獸般的壞人,就是圖個好玩,嘴欠罷了。

更何況,依我看,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紀曉嵐編的吧,石先生根本沒出過什麼上聯。是紀曉嵐先有後面那句粗毛野獸石先生,然後硬編了前面那句細雨家禽磚後死(你看這句多牽強)

可見,在對聯機械的規則限制之下,紀曉嵐為了說一句粗毛野獸石先生,不得不作弊,硬編了一句牽強萬分的上聯,又為了這句上聯,硬編了一個故事:某天下雨,一隻雞死於磚後,石先生見了,遂出此上聯云云……

這就是對聯,本質上說,它並不限定內容,只要求你能在形式上符合。當然,如果你在此基礎之上能更有點氣韻,文思什麼的,自然更好一些。但這並非硬性要求,對聯的本質不要求這些東西。

嚴格的規矩也使得對對者沒有什麼發揮空間。你能做的基本上就是,在對方出了上聯之後,搜腸刮肚,從腦海中的詞庫內挑選出合適的詞或事例去填空。

出對者的根本目的在於,出一個盡量難的題讓對方對不上來;對對者的根本目的在上能對得上。

因此,對聯是一種很機械的東西,不是有人弄出過對對聯的軟體嗎?把上聯輸進去,它就會給你對出一串下聯出來。其中很多下聯對得還很好,比大部分人都好。

所以你看,對聯這種東西,儘管偶爾會出現一些有意思,有趣的對子,但改變不了它本質上是個文字遊戲。


我來更新一下自己的答案。之前想到榫卯就說了榫卯,現在突然又想到幾個別的點,寫在下面。

榫卯結構。我國傳統木製建築和傢具可以不用一枚釘子、一滴膠水、一根繩子,完全靠木製零件之間的合理組合而成型。關鍵是成型之後還特別結實。西方人用釘子釘出來的木椅子和中國榫卯結構的木椅子相比,實在太容易變形了。而且,榫卯結構還可以拆開、重裝,這種過程是完全可逆的。這使得清洗、修理、運輸都變得很容易。你想一下,如果把釘子拆下來,拆開部件,再重新釘上,和以前能一樣么,那不基本上就是毀了一次么。

外交政策。這裡主要說漢文化,不包括少數民族那些用本民族傳統思想治國的君主(比如元代那些)。漢文化自古以來對待外國的態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看看中國的歷史,中國幾乎沒有主動攻打過外國,和外國打仗都是因為被外國惹了。中國古代曾經是世界上GDP第一的國家啊,要侵略別的國家有足夠的實力,可是中國就是不侵略,而是讓周邊小國歸順成為附屬國,和平共處。當代中國也延續了這種態度,對別國內政從來不干涉。除了響應聯合國號召外,根本沒興趣把自己軍隊放到別的國家土地上打仗。和西方那群世界警察一比,不是顯得很有智慧么?

繪畫。國畫不利用透視,卻依然可以造型準確,依然可以營造出遠近高低的真實感。想要細緻的,有工筆;想要粗獷的,有寫意。這還不夠獨特么?

城市規劃。西方的古城基本上都是放射狀的,而中國的古城,尤其是都城,都是棋盤格狀的。你問好處在哪兒?很明顯,棋盤格不那麼容易讓你迷路啊!街道都是橫平豎直的,很容易讓你分辨方向,你如果知道起點在哪兒,那麼你走一段路,會很容易估計出自己在這座城市的位置,畢竟你是走在一個大坐標上嘛!


毛澤東是中國人。是個全方位的偉大人物。別的國家出不來這樣的人物。

政治家很少還有哲學著作――毛的哲學著作,哪怕不是德國古典哲學風格的著作,也是類似柏拉圖或者培根一樣風格的著作。

軍事家很少有政治哲學著作――世界軍事家有的是,而能夠建立一套新政治制度並能親自寫政治文章和政論的幾乎沒有。

哲學家很少有領袖――這個好解釋。中西方哲學家們都呼喚有「哲學家皇帝」「內聖外王」的人出現,毛就是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是我們中國人。

別的國家沒有全面擁有「改造思想,處理政務,保家衛國,建立體制,擅長文章,研究學問,精通歷史」這麼多能力的。

我覺得中國能出毛澤東,能夠證明東方這片大地格外深邃。我能和毛澤東做同一個國家的人,我覺得很自豪。


我整理了一份中文四級考試卷

參考文獻:貼吧。

聽力部分

一:錄音:「小明,窗台上落了鳥屎,去擦一下好么?」「我擦!!我不擦!!」—

問:小明擦不擦窗檯?

二:錄音:「小明,今晚上有思修課呢!你去不去??」「我去!!我不去!!」

問:小明去不去思修課?

三:錄音:「小明,你餓不餓?我們晚上吃什麼好呢?」「額。。。我不餓。。」

問:小明餓不餓?

四:錄音:「小明,你要他那個禮物呢還是我這個禮物呢?」「那個。。。這個吧」

問:小明要哪個?

五:錄音:「小明,你想好了么?」「想好了」「你先說還是我先說?」「我說。。。你說吧。。」

問:誰先說。

六:錄音:「小明,昨天下午你抱著的是誰啊?你女朋友吧?」「你妹!!!我妹!!」

問:小明抱著的是誰?

七:錄音:「小明,這碟是小紅的嗎?」「你大爺的!我的!」

問:這碟是誰的?

八:錄音:「小明,今天我妹妹來看我,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見她啊?」「見你妹啊,不見」

問:小明到底要不要去見人家妹妹?

九:錄音:「小明,今天上課用不用帶筆啊?」「帶毛筆啊」

問:小明意思帶不帶筆?

十:錄音:「小明,要大掃除了,趕緊去幹活。」「干!!我不幹!!」

問:小明到底要不要去幹活?

十一:錄音:「小明,你能不能不靠在我身上?」「我靠,我不靠!」

問:小明到底靠不靠?

十二:錄音:「小明,去倒一下夜香!你倒不倒?」「我倒!我不倒!」

問:小明倒不倒夜香?

十三:錄音:「小明,明天六級考試考嗎?」「我靠!!我不考!!」

問:小明會去考試嗎?

十四:錄音:「小明,你的睫毛好漂亮,真的假的?」「假的」「真的么?」「真的」

問:小明的睫毛是真的假的?

十五:錄音:「小明,你吃早飯了么?」「吃個蛋!!!」

問:小明早上吃了什麼?

十六:錄音:「小明,毛老師和我掉水裡先救哪個?」「救毛老師啊!!!」

問:小明救了誰?

十七:錄音:「小明,你小腿上有腿毛嗎?」「有個毛啊!」

問:小明腿上有毛嗎?

十八:錄音:「小明,你不愛她為什麼要跟她結婚?」「***的!!我**的!!!」

問:誰逼小明結的婚?

十九:錄音:「小明,你長大想幹什麼啊? 」「你。」

問:請問小明長大想幹什麼。

二十:錄音:「美女,滾床單嗎?」「滾!!」

問:美女答應小明了嗎。

二十一:錄音:「小明,這個題你考完之後對答案了嗎?」「對了,但沒對。」

問:小明這個題究竟做對了嗎?

二十二:錄音:「小明,工具箱里有沒有鎚子」「有個鎚子!!!」

問工具箱里有沒有鎚子

二十三:錄音:「小明,踢球去么?」「我去,踢個球啊。」

問:小明去不去踢球?

二十四:錄音:「小明,幫我切一下黃瓜吧」 「切,我才不切!!!」

問:小明到底切不切黃瓜?

二十五:錄音:" 鬧太套。"

問:小明到底多高?

二十六:錄音:「小明,出去玩帶上我妹吧」「帶你妹!!!」

問:小明到底帶不帶?

二十七:錄音:「小明,你腫么了?」「腫么了???」

問:小明到底腫么了?

二十八:錄音:「小明,那個馬蜂窩你戳不戳?」「我戳!!!」

問:小明要不要戳馬蜂窩?

二十九:錄音:「小明,走,滾雪球去啦。」「滾!!!」

問:小明到底滾不滾雪球?

三十:錄音:「小明,這個死者你認識嗎?」「我的媽呀!我爸!」

問:死者到底是誰?

三十一:錄音:「小明,你今天早晨吃的是雞蛋還是鴨蛋啊?」「吃毛蛋啊!」

問:小明今天早晨吃的什麼?

三十二:錄音:「小明,你有《時間簡史》嗎」「沒時間揀屎,我忙著《時間簡史》呢」

問:小明到底有沒有《時間簡史》?

三十三:錄音:「小明,你煙掉了」 「你丫才閹掉了!!!呀,我煙掉了!!!」

問:小明煙掉沒?

三十四:錄音:「小明,你舅趕我走了。。。」「我就不讓你走!」

問:到底讓不讓走?

三十五:錄音:小芳:「你妹啊,老娘這個月大姨媽還沒來,愁死姐了,簡直就是坑爹啊!」

問:短文中誰很著急?

A. 小芳她妹妹 B. 小芳她老娘 C. 小芳她姐姐 D.小芳她爹 E .小芳她大姨媽 F. 小芳。G.小芳的男友小明

三十六:錄音:小芳:「小明,***的快把書還給我」 「哦 奶奶的,我把這茬給忘了」

問小芳的書現在在誰手裡,

A 小芳 B小明 C 小明的媽媽 D小明的奶奶

選擇題

 1、老趙:你說咱們那個處長……   老錢:什麼處長,那是畜生。  老趙:那不是你外甥嗎,你咋這麼說呢?   老錢:別說他是處長,就算是外長我也不認這個畜生外甥。 

 問題:老錢的外甥是什麼職務?   

A、外長  B、外生  C、處生  D、處長  

2、老趙在動物園的猴山閑逛,看到樹陰里有四個猴,筐里捂個猴,樹下溜個猴,樹上騎七個猴。

老趙一共看到了多少個猴。 

 A、4個  B、22個  C、13個  D、7個  

3、「麻煩您幫忙給我捏一張!」  

 問:這是求人家幫自己做什麼?   

a.按摩 b.照像 c.剪紙 d.買票  

4、趙:作業怎麼還不交?   錢:我忘帶了。  趙:你長腦子了么?你怎麼忘不了吃飯呀?  

 問:趙的身份是什麼?   

A、神經病  B、老師  C、流氓 D、** 

5、人民解放軍( )守在邊關。 

 A.戊  B.戌  C.戍  D.戒 

 

6、下列哪個詞語是屬於加工工序?  

 A、套瓷 B、搓火 C、念秧 D、掐絲 

完形填空

 

床前( )光,

 A.檯燈  B.禿頭  C.明月  D.沒有 

疑是地上()

A.筐 B.霜  C.贓  D.缸  

舉頭()明月

A.望  B.看 C.瞧 D.瞅  

低頭思( )

A.成雙 B.姑娘 C.故鄉  D.尿床

簡答題

一:

小明送給領導兩個紅包,

領導:「你這是什麼意思?」

小明:「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

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

小明:「小意思,小意思。」

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

小明:「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

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明:「是我不好意思。」

Q:分別解釋每個「意思」的意思

夜黑風高,荒郊野嶺,小木屋。

男:來了?

女:來了.

男:來?

女:來!

男:來了么?

女:還沒!

男:還沒來?

女:來了!

女:還來不?

男:不來了,來不了了。

請分別解釋每個「來」的意思。

作文題(2選1)

1

請根據圖文,寫出中國文化如何的博大精深,不少於800字。2

請用14字評論林則徐。


孔子說南方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北方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我看說的到今天大體還是準的。


《論語 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忠恕」之「忠」,不是效忠皇帝的「忠」,其本意是盡心竭力,《說文》盡心曰忠,《疏》中下從心,謂言出於心,皆有忠實也。今天引申為赤誠無私,又特指對君主忠誠的人(《新華大字典》)。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這個「忠」就是說認真做事,所謂的認真做事,就是實事求是,一絲不苟,做出的事能讓每個講道理的人心服口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樣的態度,當代有一個詞可以描述,叫「科學精神」。

再說「恕」,「恕」不是今天所謂的「饒恕」,「恕」,如其心,《禮·中庸疏》恕,忖也,忖度其義於人也,《論語》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就是以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多替人考慮,這在今天也有個新詞,叫「普世價值」。普世價值在今天,最直接的制度體現就是民主。

先秦所謂的「忠恕」和五四所推崇的德先生賽先生差不多的內核,說五四運動是反儒運動,毋寧說是一場企圖恢復先秦時代諸子精神的文藝復興。

中國文化從孔孟以降,到朱熹、王守仁、王夫之,從范仲淹到左宗棠、曾國藩到太祖,實質的東西一以貫之,忠恕而已,此為博大精深


之前題主在問題描述里說的是 「在學習當中,感覺西方「科學」文化更引人注目,其「博大精深」之處更為明顯那,我們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在哪裡呢?」 所以我回答的時候側重了一下中西對比。

----------------------------------------原答案----------------------------------

我個人覺得,題主的比較很像是蘋果和香蕉的比較。

首先,中西方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但是側重的方面是很不同的。這不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文明的起源處,哲學思想的不同

西方文化,從一開始就是自然為基礎的,有點類似於「唯物主義」的意思。比如畢達哥拉斯學派,無比地推崇數學,將數學貫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音樂都要按照數學的規律來創作。阿基米德對物理的研究,比如槓桿定律,比如浮力定律,也是基於這樣的哲學思想發展出來的。雖然中世紀進入到神學的控制之下,但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笛卡爾,牛頓等等一批人,接過這樣的哲學的接力棒,將以這樣思想為基礎的文化發揚光大,一直走到了今天。帶來了以自然為基礎的科技革命,這個成果是耀眼的。

東方文化,當然在一開始也有很多的萌芽,百家爭鳴時期的各個派別,法家,儒家,道家,每一個可以說都是比較完備的一套哲學體系。這樣的燦爛的哲學思想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任何文明。在後來,為了方便帝王統治,推行了儒家,「禮義廉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變成了中化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又衍生出了各種各樣門類龐雜的文化體系。從小的方面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每一個,都對應著人們精神文化享受的方面,題主要感興趣,每一項都可以研究大半輩子。從大的方面來說,中國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政治著作(治國平天下)。對於如何發展一個國家,維持社會的安全穩定,我覺得沒有哪個國家的歷史可以比得上。如果沒有外來力量的打破。中國的這個超穩定性結構,甚至可以維持千百萬年。與自然和諧相處,完全不會有當今的各種各樣自然問題。也許從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會覺得現在過得生活更好。但是從自然角度來說。我覺得以前的人與自然的相處,可以算是傑作了。科技在古代永遠都是處在一種服務的地位。中國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題主覺得西方文明好,西方文明的確有他的可取之處,中華文化同樣需要吸納優秀的文化,創造出一個更加優質完善的社會不無可能。希望題主在學習西方文化的時候,不要太妄自菲薄了。「要有文化自信」

感覺能認真看我這乾巴巴答案的朋友是真愛啊。送個小白靈


零錢找整。

外加兩千多年前就孫武點兵,雞兔同籠了。


璇璣圖

圖自人民網微博三月廿三


大概最有說服力的,還是 1999 年朱相遠先生所作的《中華世紀壇序》吧。

第一次去北京遊玩的時候,景點裡面就有中華世紀壇,而導遊向我們介紹的這一篇,無論是文筆還是內容,字裡行間,無處不體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今,我已從頭至尾背下來了!

附全文: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聖賢典籍,浩如煙海;四大發明,寰球共享。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萬六千日,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烽火硝煙,江山激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梁。

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登壇遠望:前有古人,星光燦爛;後有來者,群英堂堂。

看乾坤旋轉:乾恆動,自強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載物之氣量。繼往開來,浩浩蕩蕩。立民主,興文明,求統一,圖富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定將舒天昭暉,磅礴東方。

世紀交匯,萬眾景仰;共襄盛舉,建壇流芳;昭示後代,永世莫忘。


局長:「你這是什麼意思?」

小王:「沒什麼,意思意思。」

局長:「你這就不夠意思了。」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局長:「你這人真有意思。」

小王:「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

局長:「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翻成英語試試看?

不過精深也不體現在這裡。

精深體現在,會中文的人都可以看懂這段話,這才是文化精深之處。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暗,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使白馬乃馬也 ,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異馬也。所求不異,如黃、黑馬有可有不可,何也?

可與不可,其相非,明。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為句,日高為股,句股各自乘,並而開方除之,得邪至日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周二十二。

隙積者,謂積之有隙者,如累棋、層壇及洒家積罌之類。雖似覆斗,四面皆殺,緣有刻缺及虛隙之處,用芻童法求之,常失於數少。餘思而得之,用爭童法為上位;下位別列:下廣以上廣減之,余者以高乘之,六而一,併入上位。假令積罌:最上行縱橫各二罌,最下行各十二罌,行行相次。先以上二行相次,率至十二,當十一行也。以芻童法求之,倍上行長得四,併入下長得十六,以上廣乘之,得之三十二;又倍下行長得二十四,併入上長,得二十六,以下廣乘之,得三百一十二;並二位得三百四十四,以高乘之,得三千七百八十四。重列下廣十二,以上廣減之,餘十,以高乘之,得一百一十,併入上位,得三千八百九十四;六而一,得六百四十九,此為罌數也。芻童求見實方之積,隙積求見合角不盡,益出羨積也。

=====

應當指出,中華文化在某些方面確實跟西方有差距,不過某些地方也早於西方。

至於拿多音字歧義句玩文字遊戲的,是把缺陷當優點。


中華文化當然即博大也精深啊。看到很多答案只是淺淺地分析,不禁感到捉急。這裡答主稍微深入地分析一下,算是拋磚引玉。

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首先在於文字和語言。遠古文明創製的幾種文字,除開漢字以外,都被其後人拋棄了。漢字的首創,就是博大;而漢字源遠流長,就是精深。這個地球上除了中華文明以外,沒有其他文明,在如此長的時間跨度上,這麼執著地維護並改進其主創的文字。從甲骨文到篆書,從篆書到隸書,然後又從隸書到楷體,歷經千年不斷絕。此外,漢字之博大精深還在於其統一性。漢字統一了各大方音,維護了民族和國家的統一,善莫大焉。這是其他文化沒有想過也未曾做過的事情。有一些人不知何目的,積極地為自己的方言創製文字。雖然這些人出發點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人確實是好奇,有的是為了保護方言。但在答主看來,這些都是千百年來域外文明玩剩下的,一點都不標新立異。反而是中國的漢字才是做了其他文化/文明未曾做過的事情,是值得肯定的博大精深之體現之一。

其次,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於其綿延不斷的獨特的向心力,大家只要看歐洲文明的發展就知道差別了。歐亞大陸,大概以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為界,以西是歷史基本上是分分合合,但以分為主;而以東的歷史,則是以合為主。這是為什麼?中華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異就在這裡。記得知乎上有人鄙視華夏,說埃及人在建金字塔的時候,華夏人還在玩泥巴。但我們看埃及人玩金字塔玩出什麼花樣了?埃及人和周邊的民族打打殺殺,打到最後被希臘人搞定;記得有人在知乎上鄙視華夏人沒信仰,我們看現在執著於玩一神教的還有哪些文化?無非是不可描述之不可描述教以及熱衷於玩邪教的某半島奇葩國家(這裡預先提醒一下某些人,不要提歐洲,歐洲已經開始玩雙教遊戲了。至於結果如何,讓歷史給出結果吧)。

華夏文化在民族融合方面的博大精深,在於其對於東亞的普適性。在這一點上,實際西方也是一直在做的,但在歷史上不是很成功。為什麼羅馬帝國要以基督教為國教?無非就是為了彌合帝國內部的分歧並統一其臣民的精神。但問題是,帝國的拉丁化西部和希臘化的東部還是因為語言和文字不同而最後分裂了。語言和文字就是文化的根。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首先就在根的層次上奠定了民族成功融合的基礎。在這一點上,域外文明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數。所以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是自我的吹捧,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事實。

再次,華夏文化之博大精深,在於其寬容。當然,有的人會說這是因為華夏文化偏居一隅,沒見過世面,所以才寬容。拜託!只有見過世面的才會寬容好不好。偏居一隅的文化才容易不寬容。大家看那幾個所謂的不可描述一神教,妥妥地不寬容。為什麼?因為沒見過世面啊。比如現在世人皆知的所謂 Exodus(出埃及),其遷徙的距離不過是從北京到石家莊。想我華夏先人之一部,從陝北高原一直遷徙到嶺南丘陵,再往南走就要下海,於是就停下來了。這種遷徙距離是西奈半島那些人難以想像的。大家見過華夏先人把這些遷徙記錄下來當成史詩嗎?沒有必要啊。華夏人世面見得太多了,非偏居一隅的小國寡民所能比。

還是來說寬容。華夏文化對於異域文化從來都是歡迎的。從印度佛教到西方景教,從不可描述教到波斯拜火教,來者不拒,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本地化。趙武靈王看到胡人的衣裝利於騎射,馬上下令學習;千年席地而坐的華夏人,因為有了胡人的椅子就改了起居的習慣;佛教僧侶引進了梵文,學者們馬上學以致用,造出了給漢字注音的反切法。相反,我們看其他文化/文明是如何處理內外之別的?中世紀歐洲的宗教法庭給所謂異端判死刑啊;歷史上不可描述教對東歐的統治是赤果果的壓迫;在美洲,白人對土著那就是種族屠殺甚至滅絕了。用一句話評價: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最後要說的就是,中華文化當然是有缺陷的,而且還很明顯。但這些缺陷不應該成為否定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論據。只看以上三點就知道, 「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不是虛言,因為中華文化之博大,在於其體量大範圍廣,源遠流長;而精深在於根植於人之內心,作用於人之一切活動;這些都與域外文化/文明形成鮮明對比。如果這還不能讓我們自豪,那還有什麼能讓我們自豪呢?!


白居易.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XX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消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清衫濕。


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中國的對日常用外交話語。彷彿是在形容中日是一對一展衣袖共帶春水的友好鄰邦。當然這是水平不夠的人的看法。

如果書讀的夠多就知道一衣帶水這四個字出自隋文帝欲滅南陳,譏諷所謂的長江天險不過一條衣帶般的溪水而已。後果然遣水路大軍五十萬攻滅南陳。

中華文化對日本影響頗深。日本聽到這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到底是在認為在共敘友誼。還是中國在暗諷東海雖寬,亦不能擋華夏雄兵百萬。呵呵,他心頭自知了。


有人說這是文字遊戲,我只想問一句,你有看過千字文全文嗎?你理解了嗎?淺了講是排疑解難,包含了天文地理社會歷史,深了講是教你做人的道理,君子之道,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否則古代要求背誦的意義何在?文字是載體,請勿捨本逐末。

不假思索地批判一切誰都會,但是請你學會尊重。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

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敲重點),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

古時經典孩童啟蒙讀物,仔細品味,千字文里包羅萬象,朗朗上口,據說作者周興嗣只用了一晚上就編好呈給了武帝,作為皇子們的讀物,人才啊,去繁化簡是最難的。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 玉出昆岡

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鱗潛羽翔

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讓國 有虞陶唐

弔民伐罪 周發殷湯 坐朝問道 垂拱平章 愛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邇一體 率賓歸王 鳴鳳在竹 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 賴及萬方

蓋此身發 四大五常 恭惟鞠養 豈敢毀傷 女慕貞潔 男效才良

知過必改 得能莫忘 罔談彼短 靡恃己長 信使可復 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 詩讚羔羊 景行維賢 克念作聖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傳聲 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 福緣善慶 尺璧非寶 寸陰是競

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 夙興溫凊

似蘭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 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 籍甚無竟 學優登仕 攝職從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詠 樂殊貴賤 禮別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婦隨

外受傅訓 入奉母儀 諸姑伯叔 猶子比兒 孔懷兄弟 同氣連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規 仁慈隱惻 造次弗離 節義廉退 顛沛匪虧

性靜情逸 心動神疲 守真志滿 逐物意移 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華夏 東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據涇 宮殿盤郁 樓觀飛驚

圖寫禽獸 畫彩仙靈 丙舍傍啟 甲帳對楹 肆筵設席 鼓瑟吹笙

升階納陛 弁轉疑星 右通廣內 左達承明 既集墳典 亦聚群英

杜稿鍾隸 漆書壁經 府羅將相 路俠槐卿 戶封八縣 家給千兵

高冠陪輦 驅轂振纓 世祿侈富 車駕肥輕 策功茂實 勒碑刻銘

磻溪伊尹 佐時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營 桓公匡合 濟弱扶傾

綺回漢惠 說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實寧 晉楚更霸 趙魏困橫

假途滅虢 踐土會盟 何遵約法 韓弊煩刑 起翦頗牧 用軍最精

宣威沙漠 馳譽丹青 九州禹跡 百郡秦並 岳宗泰岱 禪主雲亭

雁門紫塞 雞田赤城 昆池碣石 巨野洞庭 曠遠綿邈 岩岫杳冥

治本於農 務資稼穡 俶載南畝 我藝黍稷 稅熟貢新 勸賞黜陟

孟軻敦素 史魚秉直 庶幾中庸 勞謙謹敕 聆音察理 鑒貌辨色

貽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譏誡 寵增抗極 殆辱近恥 林皋幸即

兩疏見機 解組誰逼 索居閑處 沉默寂寥 求古尋論 散慮逍遙

欣奏累遣 戚謝歡招 渠荷的歷 園莽抽條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陳根委翳 落葉飄搖 游鵾獨運 凌摩絳霄 耽讀玩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屬耳垣牆 具膳餐飯 適口充腸 飽飫烹宰 飢厭糟糠

親戚故舊 老少異糧 妾御績紡 侍巾帷房 紈扇圓潔 銀燭煒煌

晝眠夕寐 藍筍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舉觴 矯手頓足 悅豫且康

嫡後嗣續 祭祀烝嘗 稽顙再拜 悚懼恐惶 箋牒簡要 顧答審詳

骸垢想浴 執熱願涼 驢騾犢特 駭躍超驤 誅斬賊盜 捕獲叛亡

布射僚丸 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 鈞巧任釣 釋紛利俗 並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顰妍笑 年矢每催 曦暉朗曜 璇璣懸斡 晦魄環照

指薪修祜 永綏吉劭 矩步引領 俯仰廊廟 束帶矜莊 徘徊瞻眺

孤陋寡聞 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 焉哉乎也


題主這個問題很好。我們經常聽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需要明白什麼是中華文化。

每一個文化都有精華,也有糟粕,文明的傳承就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中華文化用四個字可以概括,就是經、史、子、集,這四個字在學術意義上涵蓋了中國文化的全部內容。

一、經

經,專指儒家文化經典。自漢武帝時期以來,儒家文化度越諸子百家、成為了中國古代社會中的主流意識形態。今天,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中國化的馬列主義,本質應該說是與儒家文化結合的馬列主義。

中華文明沒有像西方和伊 斯蘭世界一樣被宗教支配,正是由於有儒家經典。相比如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與現代科技的衝突,儒家文化能夠更好的與現代科技結合。這難道不正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嗎?

經的代表是十三經。

雖然在現代已經很少有人專門去學習這些經典。但是,其中很多精髓是在潛移默化影響每個人的。比如有很多經典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對很多大道理概括的言簡意賅。列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出自易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出自禮記)

多行不義必自斃。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出自春秋)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出自中庸)

三思而後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

(出自孟子)

二、史

所謂史,就是歷史,歷史記載下來便是史書。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史書上的表現就是,一直毫不間斷的記錄到現在。中國歷史上的「正史」,從漢代的《史記》開始,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史書《清史稿》。

這可說,在世界文明中獨此一家。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縱橫捭闔,不就是今天世界各國的一個預演嗎?什麼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我們早已用的滾瓜爛熟。

西方今天還在崇尚貴族的高貴血統時,我們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

這些難道不正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嗎?

三、子

子就是指人們常說的「諸子百家」。

在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雖然漢武帝獨尊儒術,定儒家為綱。但是,諸子百家思想並未因為儒家的獨大就從此寂於無聲,它們都成為了儒家文化的必要補充和互動平衡。

上善若水;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等道家名言,我們能夠信手拈來。

子包括道家、法家、兵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素數等。

四、集

集,泛指一切文化藝術,包括詩詩詞歌賦等。

今天,只要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都能隨口來上兩句。就沖這,難道還不夠牛逼嗎。

最後我們再看一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自古以來,

中國人信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西方,天地是上帝創造的。

中國,天地是盤古劈開的。

天漏了,女媧上,補天。

太陽多了,后羿上,發光的,一個就夠了。

西方,發洪水,上帝憐憫,給了一艘諾亞方舟。

中國,發洪水,大禹親自上陣,帶領人治水。

三千年前

武王伐紂, 用龜甲占卜,卦象不吉。

姜子牙跳出來說,怎麼能靠枯骨決定自己的命運。

於是把龜甲摔碎。

這還不解氣,還用腳踩了又踩。

直接出兵。

所以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請你配一句話。

網友:狗利裹夾生死依,豈因虎禍避屈志?

意思是:

狗為了爽利,裹夾虎屁,不顧死亡風險,以求生出小虎狗。

哪能因為母老虎兇狠危險,而埋沒委屈自己的志向呢?

詩文用暗示的手法,充分表達了當代社會屌絲單身狗對女權壓迫的強烈反抗精神。

為了生育下一代,他們不顧危險苦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明知道女權母老虎危險,而為了振興中華民族,繁殖昌盛而奮不顧身的獻身精神。


文化:道上的文與話。(習慣/黑話)

中華:亞洲第一黑道。(朝貢/保護費)

博大:黑話多又廣。(典故/故事多)

精深:黑話細又久。(解讀/引用多)

附:

霸道:想碾誰,碾誰。

王道:誰不乖,碾誰。

孔孟之道:碾前,告知。

人道:誰弱,碾誰。

天道:隨機碾。


春秋時期寫就的道德經

多少年過去了,還是讓人心馳神往

博大——涵蓋人文社會科學各種哲學道理和規律

精深——現在來看,時間和社會經驗進行檢驗,絕大多數都是對的,而且異常深刻

當時的人,怎麼會有這麼深刻的思想呢?難道不應該整天忙活著今天吃啥嗎?


堅持看完,結尾有驚喜~

若是對博大精深真心敬仰,我很高興分享我眼裡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皮毛來拋磚引玉。

以前初高中時喜愛玩文字遊戲,什麼都想沾著點,雖然水平很次,架不住愛好這個。

其中單有一種文字遊戲,中國人從古愛到今。

名叫做 「絕對」 。

每次看到千古絕對,總是不由得感慨語言之精美,以下內容不管喜歡不喜歡,但請讀出來,抑揚頓挫間感嘆一下古人的無上意境。

1.【歧義聯】

一副對聯可以不同解讀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餘財(終年倒運,少有餘財)

2.【缺字聯】

缺字形成要表達的意思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

孝、弟、忠、信、禮、義、廉(無恥)

二、三、四、五(「缺一」同「缺衣」)

六、七、八、九(「少十」同「少食」)

橫批:南北意指(無「東西」)

3.【鑲字聯】

對聯里暗藏地名或事物

塔樓亮燈,層層孔明

荷塘摳藕,節節太白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4.【謎語聯】

上下聯分別為一個謎面

你共人女邊著子

怎知我門裡添心

上聯謎底:好 下聯謎底:悶

吳下門風戶戶盡吹單孔簫

雲間勝景家家皆鼓獨弦琴

上聯謎底:吹火筒 下聯謎底:彈棉花

5.【戲答聯】

下聯對上聯進行巧妙回應

上黃昏下黃昏黃昏時候度黃昏

東文章西文章文章橋上曬文章

天當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當絲,哪個能彈

6.【諧音聯】

利用諧音,一語雙關

檐下蜘蛛一腔絲意

庭前蚯蚓滿腹泥心

眼前一簇園林誰家莊子

壁上幾行文字哪個漢書

7【數字聯】

對聯中出現多個數字

萬瓦千磚,百日造成十字廟

一舟二櫓,三人遙過四通橋

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講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8.【疊字聯】

同一個字反覆出現

天近山頭行到山腰天更遠

月浮水面撈到水底月還沉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

9.【迴文倒順】

上下聯文字順序相反

僧游雲隱寺

寺隱雲遊僧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10.【拆字聯】

按偏旁部首把字拆開

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
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
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凍雨灑人東兩點西三點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11.【難聯】

歷史上有名難對的絕聯

上鉤為老,下鉤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過天

游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湖

過南平,賣藍瓶,藍瓶得南平,難得藍瓶

12.來下面一口氣念完,不要停頓,感受呼吸間的抑揚頓挫,千年豪情。

昆明大觀樓有長聯一副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作者為孫髯,此聯堪為絕唱,第一次在語文教科書看到時,念了好幾遍,我服了。

嗯。。。。以下為抖機靈時間


「中華文化」是一個僞命題,所謂「中華文化」其實就是我朝民族政策下包裝起來的華夏文明(俗稱漢文化)


有句老話,感覺有些不合適。林子大什麼鳥都有~中國地理位置,歷史更迭,造成的就是鳳凰到麻雀一應俱全,而且還能各分出不動的品種……


那大概就是漢語言使用者的文字功底了。

在我懂事兒之前,以為只有南朝的矯情小公舉(誤)才喜歡駢儷文彩。像徐陵《玉台新詠集序》也許就是極致了。簡單摘幾句: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五陵豪族,充選掖庭;

  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亦有潁川、新市,河間、觀津,

  本號嬌娥,曾名巧笑。

楚王宮裡,無不推其細腰;

衛國佳人,俱言訝其縴手。

閱詩敦禮,豈東鄰之自媒,

婉約風流,異西施之被教。

弟兄協律,生小學歌,

少長河陽,由來能舞。

琵琶新曲,無待石崇;

箜篌雜引,非關曹植。

傳鼓瑟於楊家,得吹簫於秦女。

至若寵聞長樂,陳後知而不平;

畫出天仙,閼氏覽而遙妒。

至如東鄰巧笑,來侍寢於更衣;

西子微顰,得橫陳於甲帳。

陪游馺娑,騁纖腰於結風;

長樂鴛鴦,奏新聲於度曲。

妝鳴蟬之薄鬢,照墮馬之垂鬟。

反插金鈿,橫抽寶樹。」

愚蠢的我便以為,這就是繁文華飾之極致了。可是,母上大人卻告訴我——還是你讀書少。

時至今日,我才發現,特么古代人簡直是不用典不會說話、不對仗不會寫字啊!來來來,咱們隨手到書架上抽本書,嗯,《東京夢華錄》,這可是寫社會風尚的的正經閱本,跟《玉台新詠》那樣的小黃詩合集不一樣。想必語言也是樸實的——吧?

「舉目則青樓畫閣,棱戶珠簾,

雕車競爭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

金翠耀目,羅綺飄香。

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

會寰區之異味,悉在皰廚。

花光滿路,何限春遊,

簫鼓喧空,幾家夜宴。

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

瞻天表則元夕教池,拜郊孟亭。

頻觀公主下降,皇子納妃。

修造則創建明堂,冶鑄則立成鼎鼐。

觀妓籍則府曹衙罷,內省宴回;

看變化則舉子唱名,武人換授。」

我:喵喵喵???沒想到啊沒想到,孟元老你這個濃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你看看你看看,這寫的都是啥(擦鼻血)

不行,一定是我打開方式不對,換台!這次選一個正經的,《武經總要》,我就不信一部軍事著作還能花到哪兒去!讓你們這些利欲熏心的地主階級感受一下兵哥哥的憤怒!真是的,來,咱們且看——

「傳曰:有必勝之將,無必勝之民。又曰:君不擇將,以其國與敵也。由是言之,可不謹諸?古者國家雖安,必常擇將。擇將之道,惟審其才之可用也,不以遠而遺,不以賤而棄,不以詐而疏,不以罪而廢。」

嗯,你看,這就很舒服,就討厭你們這些知識分子,窮酸氣,你看人家寫的,多實在,嗯?這……

「故管仲射鉤,齊威公任之以霸;

孟明三敗,秦繆公赦之以勝;

穰苴拔於寒微,吳起用於羈旅;

張儀之遊盪,樂毅之疏賤,

孫武之瓦合,白起之世舊,

韓信之懦怯,黥布之徒隸;

衛青人奴,去病假子;

諸葛亮不親戎服,杜預不便鞍馬;

謝艾以參軍摧石虜,鄧禹以文學扶漢業;

李靖用於罪累,李勣收於降附:

是豈以形貌閥閱計其間哉?」

我:血槽已空……

所以啊,中華民族上輩子可都是折翼的天使呢!不讓我用典,不讓我聯句,倒不如一刀殺了我。仗可以輸,氣勢不能輸,人可以窮,筆墨不能窮。再落魄的秀才,拉出來也能跟你說道一二。這也許就是命吧(笑)

還有,什麼《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我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東西。別問我了,無可奉告!


諸葛亮,在中國受人崇拜的地步,無可復加了吧?

這個詭計多端、半人半仙的丞相,在崇尚騎士精神的任何西方國家裡,都不至於被人信奉到如此高規格的位置,說明了中國人對詭詐的認可,以及詭詐在中國人生存中的極端重要性,對吧?

美國國務卿威廉·H·西華德以$1/平方公里買下的阿拉斯加,被人揶揄為「西華德的冰箱」;結束一戰,組建國聯的威爾遜總統,被美國國會否決加入國聯,氣得中風癱瘓。這些擅長縱橫捭闔的人,在普通美國人心目中是不大入流的。梅特涅、俾斯麥之類的我更不說了。

可就在這樣崇尚詭詐的國度,就在諸葛亮同一個單位的同事里,中國人民又挑選了關公關老二,作為忠義之神,而且居然是主要的一位有信有義的財神爺,比諸葛亮的香火要繁盛得多,也備受尊崇。

你能想得出來,輕諾vs重諾之間的Balance,普通中國人已經對人性及宇宙的堂奧窺探到了多麼深刻的地步了,這還不叫精深嗎?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這個問題體現了


自己去看元素周期表中英文對照:)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涵蓋太廣,博大輕鬆勝任。很多知友也在回答精深之處,我感覺長篇大論都說不完一個角度。

我隨口說一個點——成語。成語和古詩詞都有突出的特點,精鍊,會意,普通人心中皆有口中和筆下無的獨特美感。

我在中學幾乎同時接觸三言二拍,古今小說和莎士比亞故事集(把戲劇編譯成青少年版中短篇小說),雖然被古今小說的定場詩驚艷,雖然我心中明清小說比一千零一夜多很多很多層級,我還是更喜歡莎士比亞極其精準的心理描寫,後來閱讀如暢銷書,自傳,勵志和休閑雜誌等文章也偏喜歡國外譯文不太喜歡「中式」的教訓式,總結式,平鋪直敘式,強行煽情式等類型,那時我心中的觀點是中華的文學裡除了優秀古詩詞,文學創作能力弱於西方的文學精品。

隨著年紀變老,生活境遇,感悟,體驗,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清楚,小學時學不明白的成語卻極其精準的和我產生共鳴!很多時候只能用這個成語的寓意來表達別無他法無可替代,如:

以前做生意實體店紅火的經驗讓我自信和固執,導致我在網路時代判斷一錯再錯,時空已經變換我卻在——刻舟求劍。

做事心浮氣躁急於求成結果反倒更坑——揠苗助長

懶惰拖延找借口逃避造成負面連鎖反應——掩耳盜鈴,唇亡齒寒。

等等實例無窮無盡,這只是中華文化無數細小分枝中的一個點而已。


讀一下:

唇,齒,喉,舌


干姐姐和干姐姐是兩回事……

親妹妹和親妹妹是兩回事……

愛上她和愛上她是兩回事……

長得不行和長得不行是兩回事……

你不懂什麼叫做愛和你不懂什麼叫做愛是兩回事……

我喜歡一個人和我喜歡一個人是兩回事……

漢字博大精深,三觀重啟……

吃我一棒、吃我一棍、吃我一鞭、吃我一槍,竟然都是一個意思!!!

(°?° ╬)…………

本想在題主這裡開個小玩笑,但收到題主認真回復~「文字遊戲不算」,嗯……不妥!好吧,那就講一首我非常喜歡的虞美人!

迴文詞~清代女詩人張芬的《虞美人》~寄懷素窗陳妹

順讀為詞,倒讀是一首七言律詩。

順讀

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隨腸斷。

欲將愁怨賦歌詩,疊疊竹梧移影、月遲遲。

樓高倚望長離別,葉落寒陰結。

冷風留得未殘燈,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倒讀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別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梧竹,疊疊詩歌賦怨愁。

將欲斷腸隨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__─)┌

吊不弔?

…………分割線………………添加內容……

評論里有人講迴文詩詞這玩意就是文字遊戲。

這真不是單純的文字遊戲……

迴文詩為漢語獨有,由漢字順序顛倒,組成新的片語,新的詩詞,意境一新,還要合轍押韻,形成再創作,堪稱一絕。

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全詩通押一韻,一韻到底不得換韻,常壓平字韻。

博大精深這成語~

是形容思想和學術廣博高深。形容理論、學識、思想、作品等廣博豐富,深奧精微。

然後我們來看「集大成者」是什麼樣的一種存在,然後~你也文字遊戲一把看看。

蘇蕙,字若蘭,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迴文詩之集大成者,傳世之作僅一幅用不同顏色絲線綉制的織錦《璇璣圖》。

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綉,十二歲學織錦。

「璇璣圖」總計八百四十一字,縱橫各二十九字,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當前統計可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詩。

感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各種讀法,與之所表達的意境,這裡就不再啰嗦了!

┐(─__─)┌


答案排名第一的說:我喜歡一個人和我喜歡一個人是兩回事。

其實,喜歡上一個人有四種理解。

斷句和強調的詞不同,有時候能製造不同的理解。

————

前面都是抖機靈,下面是認真回答:

「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明,最發達的就是人文社科領域,古代文學,歷史,思想等著作及其豐富。順便說一句話,看見標籤裡面有一個哲學二字,哲學從某種意義上是西方概念,西方哲學依賴於自然科學的發展,而中國的思想和人文科學關係密切。

從一個角度去看,我們僅僅詩歌來說,清代編修《全唐詩》就找到了五萬首,而現代編撰的《全宋詩》也有27萬首,這個數量絕對是相當大了。更不用說其他朝代,其他文學類型的數量了。

而歷史資料也是及其豐富,二十四史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這也只是正史,其他方面的史料也是浩如煙海。清代乾嘉學派的考據學跟西方的蘭克史學方法上很像。

先寫這麼多,回來補充。


日月為明,萬國仰大明天子。

丘山為岳,四方頌太岳相公。

此對聯寫的精髓足以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萬分之一


聽說四大菜系的其中一系僅菜譜記錄的湯的種類就有五萬種。

不知真假,歡迎糾正。


看答案說了好多,亂七八糟的。

難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不能說明問題嗎?

附屠呦呦獲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高中時背的,現在還記著。)


此回答很長,題主說想要看短小精悍的回答,這裡就總結一下結論吧——博大精深的文化有兩種參考標準,一是文明的超越性價值(即包容和推廣),二是民族的開創性價值(即獨特和底蘊)。而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實一開始是從歷史角度和政治角度講的。從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阿拉伯到美利堅,中華始終在,對手棋友幾度改。中華把一統思想銘刻在了靈魂里,又不仰賴神權統治,從天子分封到中央皇權,從獨尊儒術到一黨專政,甚至在小小圍棋之中就展現出龐大的大國格局,乃至天地格局,中華文化始終在文化向心力和文化多樣性之間達到微妙的平衡,這才是世間罕有、博大精深的最重要原因。

不過千萬不要就以為自己是天命所歸、世間僅有、最博大精深了!

從中華文化基礎方面來說,幅員遼闊決定了「博大」,歷史悠久決定了「精深」。

中華文化,斷不是一個漢語可代表的,否則也不會有轟轟烈烈的白話文運動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包容性,縱有挫敗,如今中國科技也已逐漸實現反超列強了,並敢於和美利堅論政。西方萌芽的科學文化,為什麼中國不能佔有?難道只有古代的才是中華文化嗎?我們現在不就是中國人嗎?漢文化里早有胡服騎射的故事,為何至今還要拘泥於西方東方傳統現代呢?從古至今,遇強則強,又不離文化本心,這才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生命力所在。

說到底,指出其中一點局部的文化現象來論證,其實都是虛的。一個國家縱使文化色彩斑斕(某些人認為的博大),精緻典雅(某些人認為的精深),然而格局狹小,我們也不會以其為博大精深。漢語亦是如此,漢語因中華而強,而非中華因漢語而強

正是因為你無法真實具象地表達中華文化,其卻又確實存在且富有生命力,中華文化才顯得博大精深。

———————————————————————

原回答:

我很不喜歡把漢字漢語的嚴重歧義性(注意這句話並不是說漢語是歧義嚴重的)當作支持「博大精深」的一個論據。但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提這個?因為這是個笑話,玩玩文字遊戲沒什麼不好,不過天天把笑話掛在嘴邊,忘了其本身的諷刺性,可就不對了。

——漢語本非如此,卻在歷史進程中慢慢成了強迫症的文字遊戲狂歡,重美感趣味而不重智識,後人讚歎可以,推崇備至就過了。不要聽風就是雨,你們啊,是不是有點太小看中華文化的格局了?

因為歷史底蘊深厚的原因,中國單個漢字的戰鬥力很強很強,形、聲,義間皆有乾坤,然而組成一整句漢語後,簡單的句意變得千形百狀,這使得漢語的博大精深具形而不備意,志趣有餘而嚴謹不足,作為文化博大精深的論據尚存在點問題。

(好多過度吹捧漢語的回答讓人看著好尷尬啊……在抱怨外邦人不懂我國古典文學之美的時候,自己又是否有去了解西方文學、西方古典拉丁語的高深呢?)

———————————————————————

漢語比起西方諸語,詩性有餘而理性不足,藝術性重於工具性和邏輯性,相比而言太重視形式上的整齊和音律上的和諧,這是一把雙刃劍,不適合以其詩性作為認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理由。(這也的確是因為漢字太美、太有趣了,讓人不忍心將其工具化,不過這有違文字語言的工具性)

先回顧一下高中時候所學的官方的說法(虧我一個工科生到現在還記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四個方面——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當然,這說法帶有很大的政治色彩,不能盡信。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看到「獨特性」沒有?所以,「博大精深」本身不具有橫向對比性。不存在什麼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這類說辭本就是圈地自擂。所以,千萬不要因西方文化強勢而自卑,更斷不可因東方文化深遠而自傲。出於「獨特性」,「博大精深」不可在整體層次上互相對比,但是可以在局部層次上自我襯托。

——這意即,在整體上,不可因誰過時誰先進來判斷誰的文化更博大精深;在局部上,必須要嚴格對比,剔除糟粕,中國不行的就是不行,不要強行開骨董店,否則博大精深這詞就完全沒有了任何意義,誰都能說自家文化博大精深了。所以,很多中國人宣揚的、教科書中宣傳的傳統事物,我這裡不會提到。

然後,我們先來想想,近幾年,是什麼讓人工智慧的關注熱度爆炸開來?是圍棋博大乃文明超越價值,精深乃民族獨創價值,而圍棋,可謂盡享真名實譽矣。中國這個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遊戲,至今依然大放異彩,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一般來說,一個古老的事物被打敗了,並不會讓人有什麼感想,頂多就是感嘆一聲而已。而人工智慧這個二十一世紀最尖端科技之一,征服了古老的圍棋,竟讓世界沸騰,其反映的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可見一斑。

再來談談中國方言。其實我認為世上沒幾個國家真的有「方言」這個概念,Dialect不能與方言等同,在我看來,很多國家頂多就是有XX語言區或XX口音。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絕對是少數,一種語言,無數種方言,不存在什麼語言區(粵獨分子你好,粵獨分子再見),還能形成一統之勢,尤其是還能馴服我家鄉溫州話這匹桀驁的狼,其博大精深可見矣。所以我一直認為,把國際語言學的規則隨隨便便往中國語言體系上套,是很懶惰且沒有主見的做法。(順帶一提,個人認為方言不是語言,這就像沒有人會把口音當作一門獨立語言一樣。方言確切來說應該叫地方話,但是,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有時會將方言當作語言,這就是方言與口音微妙的不同之處,而外邦人似乎無法理解這種邏輯……也真難為他們了)

最後談談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文學」。其實我不太喜歡談文學,中國文學內核其實挺死的,千百年來沒有什麼進化,頂多換換形式。這也有先秦格局開得太大的原因,導致後人無處發展,只能玩玩文字遊戲。中國的文學定義其實很寬泛,頗具有中國那烙在靈魂里的一統精神,什麼哲學、語言學、歷史學、政治學都被囊括其中了。

「文學」博大之處在於,中國的文獻記錄卷帙浩繁,這還是在用精簡至深的古文言文寫成後的結果。二十四史數千萬字,這還只是正史而已。一脈相承的歷史文獻,是中華文明極其重要的寶物。各路百家經典更是數不勝數,讓所有後來者眼花繚亂,拜嘆不已。

同時此博大之處又在於胸懷博大,包容性強。中國文學涵蓋廣泛,天象地理人文皆入文章,而文章風格又變化多端、相當豐富。喜仙氣者讀詩詞,好靈氣者讀駢賦,愛求道者讀散文史書。是故讀者著者,皆有其樂。

「文學」精深之處在於,一字百義,一義百字,而又字義皆有源,意蘊深沉。先秦經典,字字珠璣,後來者的註疏、解讀,早就遠超原文數百倍數千倍了。漢字,是非常精妙深沉的。

而自秦後,六朝初唐駢文,極好用典,此風亦延續到唐詩宋詞,字句皆可溯源,意蘊直指時事,無心者不可盡其義,有心者亦難究其質,精深至矣。

不過話雖這麼說,我還是不喜歡用「文學」來說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因為漢語體系里的文字遊戲現象太嚴重了。文學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何嘗不是臃腫混亂、歧義多變呢?

所以我不喜歡漢語語法體系,歧義太嚴重了。我喜歡的是漢字本身——表意文字,贊!

特別是在醫學生物化學領域,一個元素周期表就充分展現了漢字獨有的風範。一些用表音文字一寫就一長串的生物專有名詞,有些時候在表意文字下可以大幅度精簡。雖然表音文字可以使用縮寫的方式,但是這就帶來了極其極其嚴重的歧義。

也可惜中國人取名字總是落入俗套了,不然命名優勢也是相當值得一說的,這裡只好拿他國作對比襯託了。日本人取名的多樣性其實很差很差,但是利用了漢字的書寫形式,多樣性一下子上來了,雖然用五十音寫出來讀出來依然有大量的重複問題。

西方諸語,因為工具性強以及囿於表音文字,如果直接將兩三個單片語在一起作為姓氏或名字,會顯得相當生硬,所以他們一般都直接用神話中的人物名、社會中的職業名、人物形容名等當作姓氏名字。像Black、White這類姓,在中文裡也不會寫作黑和白,因為這樣看起來太機械了,所以我們會選擇直接音譯。而漢字就非常靈活,因為一字百義一義百字,任君挑選,花樣搭配,起名優勢很大。當然,這裡的靈活是對取名上限而言的,如果是下限的話,哪國取出來的名字都一樣糟糕。

而位於東方的日本,其日文亦是表音,起名本該和西方諸語一樣機械、容易重名的。日本人重名率之所以低,除了姓氏繁多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多虧了使用漢字。同樣的假名,同樣的發音,卻可以對應多種漢字書寫方式。誇張點的情況下,一種假名一種發音甚至可以對應數百種漢字哦!

不過你仔細看看又會發現,日本人用的多是非常簡單的漢字,單是如此,命名水平就有這麼大的提升,我國國人的優勢更是不可想像。

現在你應該已經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了吧?還是沒有的話我再補充。

———————————————————————

看到有人提到榫卯結構,我覺得不太合適。雖然我不懂建築,這個詞我還是略知一二的。

討論一件事物是否可以作為支持某種文化博大精深的論據,一種根據是在現當代的文化中是否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深度實用性(即應用價值),另一種根據是在古代時的文化中是否具有地方獨有性和民族開創性(即歷史價值)。很可惜,關於前者,傳統的榫卯結構自然是不符合的,而關於後者,木材作為一種原始建材,從來不是古中國的專屬,榫卯結構也不是古中國的專利。

對了,如果飲食算文化的話,中華美食是不得不提的。不過這方面本人了解不多,對食物的要求也是能填飽肚子就行,就不獻醜了。

———————————————————————

我愛中華的過去,更愛中華的未來。化西式先進文化為己用,深信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棄文從理,斷不抱殘守缺,卻常為同胞所誤解。為避有漢語黑之嫌,放上自己人生寫的第一篇古文,諸君自可品鑒雅正——

《森海泛卷史略》

素日有記,未得虛化;今期無工,終可真達。綴其字百廿萬餘,襟其史五六年度。付志之概敘,其無作古骨枯痕;察生之須臾,其具疏敬謹警慎。倍添道敲新科門,不加點成今式文。其讀者宵無其心,其書者夙有其意。

滄海韶光短,風霜五翳長。漸甌曩酒客,文國先雅主。專愛無用,別心有功。鱗介櫟樗之輝,龍光鴻翼之燼。清濯十載,濁酒三尊。論說評於史,通天下之脈絡;漫漂游於世,曉諸國之語符。憂樂君士之儀,文正心念;扇琴將臣之氣,武忠躬行。或相思,常苦戀。萬絳仙窺一紅醉,千弱水見雙魚追。羞兮幽夢,前塵之溯難回首;惜哉雲生,末路之淌易閑愁。

後欺盜篡奪世名,繼權貴扼殺寒門。厭文國之政,偽焉虛擁;崇科國之制,榮然法公。因是棄文,而從諸理。孑然飄零唯物島,煢煢單赴無神城,萬民睥睨冷視之。孤寡清苦,甘若飴蜜;眾合宴狂,遠如垢污。及至上京,雖疲乏至,然心喜極。習親王之儀禮,得掘井之鍬鎬。

然終無所獲,因酒失馬。失而復得,得猶無獲。久鑄成疾,親王令逐。狼狽流離,名亡失所,毅然無悔。求而不得,實乃天性。雖然,愛數之素秀如故,仰理之奇偉照舊。晝漁江渚上,夜訪哲國邑,猶徘徊不離,不思返文國。

及末柳肘花目,隱園田居。科哲接壤之處,幸尋芳華樂土。春有漾夢,秋不喜摘實;夏有繁生,冬不悲語枝。無復有所失,本固無所有。致文國所學之用,盡哲國美器之能,始創速釀之技藝,終事清酒之術業。自飲自樂有餘,余即運諸諸地,主賓共酌花月。偶有咨諏世事者,遂自號漸甌狂人,笑飲科國事,拒不為人師。

及至其身死,適掘一深井,氣絕於其里。遺有一信曰,誓為科君死,死未可竟願,願求神國至。待見所通數井,後人無不拜驚。橫可游訪二聖,縱可扶入一門,移權自秉,究有無人別境。

傳道者嘆曰:「神如寂林,公之泊魂。古今獨步,世本孤心。哲塑脊骨,文注血肉。科乃公願,心念所向。亟求不得,天性致也。國之載者國性,人之承者人性。二者兼之,是為天性矣。骨煉金觴,血瀝清醴。狂人既逝,仙酒方活,聖英輒飲,慕者乃問:『公可渡人,緣何無所渡己?』哀哉,皆已矣,鎮命歌響,知行輪轉。其生固未止,其酒醒世人。」

附駢文部分之馬蹄律: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虛-仄,--仄-仄-平;

平-虛-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虛平--平,--虛仄--仄。

-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平虛平,-平-仄虛仄。

-平-仄,-仄-平。

仄平平虛仄,平-仄虛-仄;

仄平平虛仄,仄-平虛-平。

-仄-仄虛平,-仄-仄;

-平-平虛仄,-平-平。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虛-仄,-平虛-平-仄;

-虛-平,-仄虛-仄-平。

據我觀察,有心熱愛並學習中華文化的人,大多是心境淡如水的。倒是一知半解半瓶醋的人,最喜歡大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文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文學,唐詩宋詞的高度世界第一。歷史,有史記,資治通鑒,戰國策。春秋等,戲曲有京劇,越劇,崑曲等。繪畫,書法名家名作數不勝數。


小明給局長送禮物。

局長:你什麼意思?

小明:沒什麼意思啊,意思意思。

局長:你這就不夠意思了。

小明:小意思,小意思。

局長:你這人真有意思。

小明: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

局長: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明:是我不好意思。

請問這些意思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豈止是博大精深,簡直比馬里亞納海溝還深。


網易雲音樂用戶蜥蜴沼質的歌詞翻譯


36年前的缸中之腦

2300多年前的莊周夢蝶


你還能看懂兩千多年前的書


我我說一個我高中語文老師和我們說的一個例子吧!

我們平常使用的筷子,用來夾菜的一邊是圓的,而末端卻是方的。

因為

天圓地方

用圓的那一端夾菜,正是說明了

民以食為天!

這樣一個小小的筷子都有這麼多門道,中華文化確實博大精深。


《施氏食獅史》

趙元任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 氏時時適市視獅。 十時,適十獅適市。 是時,適施氏適市。 氏視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 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 石室濕,氏拭室。 氏始試食十獅屍。 食時,始識十獅屍,實是十石獅屍。 試釋是事。

以前做過一次閱讀題,講的就是趙元任先生,後來才知道這首偉大的《施氏食獅史》就是他所作。


「轄」字 管轄,轄區。隨處可見習以為常的字吧,這個字在古代就是一個零件,功能是卡住車軸上防止輪子掉出來。就一車軸卡子到我們這裡就是文化,牛不牛逼。

(圖片來源百度侵刪)


月落烏啼霜滿天

好收吾骨瘴江邊

垂死病中驚坐起

談笑風生又一年

山重水複疑無路

遙知兄弟登高處

飛流直下三千尺

絕勝煙柳滿皇都

請大家自由發揮~


先給你講個笑話,本人曾有一個四川的哥們兒用四川話口音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聽起來就像是在說中華文化「波大精深」,當時笑的我肚子疼,當然嘍,波大了才能射的深嘛!不過就目前的中國文化現狀來說,在我看來他說出的顯得有點搞笑,但又好像顯得有點諷刺,具有一語雙關的意味。

以我對人類文明史的認識,中華文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文明,與西方文明二分天下有其一。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也曾有過輝煌,阿拉伯數字、天文曆法、巴格達一千零一夜的童話故事,都曾傳播開來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東那塊兒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就在他們現在佔據的那個地方,因為那塊是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人類最初分批走出非洲都是經過他們那裡,那裡是個中轉站交流頻繁,因此那裡最先誕生出人類文明,古埃及文明有八千年之久,兩河文明有上萬年之久,為人類文明歷史之最。各路最初的人類在那裡彙集然後兵分兩路分別走向歐洲和亞洲,最終形成西方歐洲文明和東方中華文明。如果把文明史作哲學觀,中東就是地理和文化上的太極,太極生兩儀,生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這兩個儀,如果把人類文明看作是「道」,則道生一,一生二,道生中東原初文明這個「一」,中東原初文明這個「一」又生西方歐洲文明和東方中華文明這個「二」。但是太極和「道」都只是一個虛擬的根基,它的性質只是負責衍生「他者」,並負責制約和調節衍生出來的「他者」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它本身並不是舞台上演員,真正負責表演的是它衍生出的「他者」。考古學對人類古文明最重要的認定標準之一的冶鐵術,就是由中東傳向西方和東方的,中東原初文明在培育了西方和東方文明後,就等於是完成了歷史使命化為無形,退出了主宰世界的舞台,而它的後繼者就是個提供場地和動因供東西方兩個「他者」表演的舞台,現在看這種趨勢很明顯,這也許是它的文明史宿命。

世界號稱有四大文明古國,但在我看來更為正確的看法應該是,中東原初文明孕育出了四大原生文明,他們是發源於古希臘的西方文明、以中國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發源於阿拉伯文化的伊斯蘭文明以及印度文明,其中伊斯蘭文明目前衰敗,印度文明被中斷,因此目前西方的歐美和東方的東亞是世界的兩大重心,所以我說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二分天下有其一。

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這個「博大」,在我看來主要博大在中華文明是個重視社會倫理並以倫理學起家的文明,因為塑造了和主宰了中華文化的是孔子開創的儒家,而儒家關注的重心就是哲學分支中的倫理哲學,它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治國平天下。在我看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不信你抱著你的手指頭數數這個星球上有幾個是有濃厚倫理傳統的文明?只有四大原生文明才是,並且伊斯蘭文明現在衰落,印度文明被中斷,現在還強大的就剩西方文明和中華文明兩個了。但是與此同時,說中華文明「波大精深」也波大在由於過於偏重社會倫理,而導致的深厚的治人和鬥爭哲學,這種偏重治人的傳統使得現在的很多國人,誤把幾千年來江山輪流做的家天下權力爭鬥史和謀略文化看作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現。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就是歷史和文學詩歌,而這些文化又總是直接的跟政治和倫理緊密相關,而其他的音樂、繪畫、雕塑、建築文化顯然不如其他文明那樣的豐富多變和技藝高超。而由於馬哲教育的原因,中國的初等哲學教育顯然沒有教會國人應該如何在哲學層面正確審視自己文化的特點,大多數國人不能在整個人類文明的整體框架中對自己的文化產生一個客觀的印象和定位,導致很多人也因此不能正確理解普世價值的觀念本身對於中華文化和中國社會的意義,除非你自己有意去了解和思考。因此諷刺的說是波大精深,以目前的狀況似乎也不算冤枉。

西方文明生長的地理範圍就是整個歐洲那一塊,它發源於古希臘,當古希臘衰落以後阿拉伯世界保存了古希臘的文化,雖然歐洲經歷了所謂黑暗的中世紀,但是在以宗教文化為主宰的中世紀,哲學雖然淪為了宗教的婢女,但哲學在為神學辯護的過程中依舊延續了古希臘重視邏輯的傳統,從而並不曾真正中斷了自古希臘開始的邏輯訓練和邏輯學的發展。直到文藝復興,當歐洲人重新從阿拉伯商人那裡接過古希臘文化的薪火以後,就迅速找到了研究自然的正確方法並誕生了現代自然科學,並且通過對古希臘城邦民主的溫習和論證,產生了現代政治學理論和社會學理論,進而創造出了現代工業文明,從此領先世界三百年直到現在。

因此在我看來西方文明其實也並不曾真正中斷過,它中斷的只是表象,而延續的是內核。而回到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化,它與中華文化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它一起源就產生了以理性的方式去探討世界構成的哲學,並誕生了邏輯學和《幾何原本》這樣的學術著作。而相對於古希臘同一時期的中國春秋時期,則誕生了以儒家為代表的關注社會治理的倫理哲學和四書五經這樣的文史專著。因為塑造了東西方文化不同的是古希臘時期和春秋時期,因此如果把春秋戰國和古希臘作為東西方文明的真正開端,那麼東西方文化的發展方向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人類最重要的能力無非就是改造自然的能力,而要想改造自然必先要能正確認識自然,在人類一無所知的時候,認識自然的能力能依靠的僅僅是人類自己的智力,要想把智力轉變為智慧,首先要能正確運用人類的智力,因此思維本身的規律就是發現世界時能夠發現的第一條真正的規律,研究思維的規律的學問就是邏輯學,因此邏輯學極其重要,邏輯學是人類能夠運用的第一個大殺器,僅僅依靠邏輯學就能發現《幾何原本》這樣的客觀規律,而以邏輯學為基礎的哲學就能一直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會穿跑偏,直到人類積累的經驗知識和材料豐富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從哲學中分離出自然科學。古印度時的佛教也曾產生過邏輯學,不過曇花一現後就被中斷了。

邏輯學的特點使得邏輯學有一種陽剛之氣,以邏輯學為基礎的哲學作為西方文化的內核,就好像使得西方文化的知識結構中有了筋骨,西方文化的這種特點就好像是一個男人,而中華文化的基因里只是稍微有點這樣的苗頭但並沒有成為主導。因此有不少人擬人的把西方文化看作是男性文化,把中華文化看作女性文化,我知道有不少國人不贊同這樣的看法,他們可能覺得是對自己文化的一種侮辱,不過說實話我認為這種比喻確實是有道理的,並且接下來我所說的自己的一些看法可能更會有人想要罵我。

如果把人類文明徹底的擬人化,那麼西方文明就好比是一個男人,中華文化就好比是一個女人,一陰一陽組成了整個人類文明的框架。西方文藝復興的特點就好比是人的青春期,青春期是一個思維海闊天空的浪漫時期,是開始真正認識世界重塑世界觀的時期,文藝復興的特點很符合這個性質。西方文藝復興是十六世紀,就好比是處在十六七歲的少男,經過兩三個世紀的啟蒙和探索進入了工業文明的西方,好比步入了成年該到婚配的時候了,而這時的中華文明還是一個完全保持自己文化傳統的農業文明,年齡與西方同步,就好比是一個到了婚配年齡的少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性的婚姻即便是在最美好的情形下女性也會伴隨著某種痛苦,顯然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這次婚配對於中華文明來說並不愉快,中國近代與西方文明的碰撞造成的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就是表現。如果細究歷史你會驚訝的發現,英國人來中國最先是想和清政府和平溝通希望清政府同意通商,無奈清政府因為天朝上國的自尊並不同意,然後英國人就來硬的發動了鴉片戰爭。這好比英國人最初就像一個求愛的少年,無奈清政府這個少女因為少女的自尊心不願輕易答應,然後英國這個少年就硬來了。西方文明的這次入侵就好比是文化層面的一次性侵,它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痛苦,不過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的文化精子——現代國家的建立、科學、現代社會倫理和工業文明,既然發生了兩性關係那接下來就是懷孕生子了,誕生的這個孩子就是現在的已經融合了西方文明基因的實現了工業化並且強大了的新中國,而新中國的建立者中共為建立新中國所運用的理論和大旗馬克思主義也正是來自西方文化。

按照以上的擬人邏輯推算,如果把整個人類文明史的時間長度和一個人的人生相對照,把古希臘和春秋時期的起始時間作為人類文明史的真正誕生時間,把文藝復興時期作為人類文明史的青春期開始時間,那麼人類文明現在所處的後工業化時段就相當於一個人初步成熟時的二十五歲左右的成人階段,這意味著人類文明的壽命也就還有五六千年時間而已。不過這並不一定是指人類文明在五六千年以後就會終結或滅絕,也可能只是指在目前這個層級的人類文明將會終結,而之後人類將會進入一個我們現在還無法想像的更高層級的文明階段。比如,會進入星際文明階段,或是由行星級文明階段進入恆星級文明階段,或是由生物智能文明階段進入人工智慧文明階段,或是由工業文明階段進入生態文明階段,人類和自然可以融為一體天人合一,當然也可能真的是指人類文明會從此終結和滅絕,我也不能確定。但是如上所述,如果我以上的哲學觀和推理能夠成立,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和作為個體的人的成長曆程為什麼會具有這種高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這種相似性和一致性到底意味著什麼?到底暗示了宇宙的什麼秘密?我目前也還不知道,但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現象。

現在的中國在我眼裡是一個特別的國家,它是一個不同以往的嶄新的國家,它既是一個老國家,又是一個新國家,說它老是因為它是一個文化完全沒有中斷還保持著自己傳統的老國家,說它新是因為它又是一個新建立的現代工業國,說它特別就特別在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整個人類文明中都佔有極重分量的,還不曾文化中斷保持自己傳統的原生文明,並且現在又成功的融合吸納了西方文明的世界第二強國。看看有幾條,1 是個原生文明,2 佔有及重的分量,四大原生文明之一併且那兩個還殘了,3 文化不曾中斷,4 還保持著自己的一些傳統,5 成功融合了另一個重要的原生文明,6 還是從重要的農業國成功跨越到了重要的工業國,7 又重新崛起為世界重要大國 ,並且剛好又再次處在東方文明的領袖位置。這種特殊性,人類自誕生文明史上萬年以來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看待自己的這種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是否暗示著中華文化在人類文明的未來中的某種歷史使命?我也還不確定,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過在思考未來前我們應該先根據以前和現在思考一下中華文明是處在什麼位置,思考一下我們未來將會和應該走向哪裡,這才是在現在的時代背景下關於中華文化應該關注的最重要問題。我們現在特殊的政治體制似乎不會再有大的改變,而我們的民眾的觀念跟世界是同步的,我們已經學會了西方的科學和工業,但我們的內在靈魂和文化基因依舊保留了我們的一些傳統特點,這種特別的模式以後將會導致中華文化會有怎樣的演變?這種文化演變在未來又將會對人類文明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是一個即非常有趣又非常重要的課題。

以上所說有些是公認的基礎知識,有些是我自己的認識和哲學觀,不保證一定有道理和正確,歡迎所有看到的人討論。


舉個比較好理解的例子。前幾年一個新聞,某外國小伙苦學中文小成,沉迷武俠小說,想把金庸的小說翻譯成英文版給小夥伴看。然而翻了一小段就翻不下去了,只能翻一些土豆 三少 他們的網路寫手的小說,結果發到網上,很火,甚至有人靠這些爽文成功戒掉了毒癮(???)

最近讀完天龍八部,覺得如果真要把金庸的小說翻得特別到位,確實是為難這個小伙了。

把劇情寫得曲折而合理、把人物寫得豐滿而多面,已經很不容易。更厲害的是金庸把中華文化滲透到全書每個細節中。

一開始,作死少年段譽離家出走,不會武功偏偏要搞事,別人要和他打架,他不打,嘴巴里念念叨叨講道理,全是佛經和儒家學說里勸人棄惡從善的話語,把岳老三忽悠得一愣一愣。

段譽每逢身處險惡境地,便用《周易》里學到的占卜大法,給自己卜卦。又偶然進了山洞學習了逍遙派武功,而這一段又是與道家學說(逍遙遊)息息相關。

和木婉清被段延慶關到一起,被下了春藥。段譽口中依然逼逼叨叨,試圖教木婉清學《周易》。

曼陀山莊被王夫人抓住,段譽憑藉對茶花的獨特見解,保住了小命。

(之後切換主角,文化內容就少了一些,畢竟蕭峰和虛竹沒有段譽的家庭教育背景,內容就偏重於江湖武鬥了,不過函谷八友的登台,也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濃縮表現。)

光這些,就已經包涵了 佛、儒、道、周易、賞花、(函谷八友:中醫、機關、戲曲、彈琴、讀書、種花、圍棋、繪畫)以及零星穿插在劇情中的詩詞歌賦

書中這些關於傳統文化的內容,一般的中國人讀下來也就只能理解個大概,沒有在中國文化教育熏陶下的外國人又如何懂,又如何準確且不失美感地翻譯好,且讓外國人也能理解呢?

然而全書在傳統文化方面的描寫,最亮眼的,是圍棋,作為一個棋盲,就不瞎分析了,可參考這個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07074/answer/65570428

書中圍棋的幾段描寫,借圍棋談人生哲學,看不懂棋一樣覺得精彩

最後個人一點愚見:

外國的名著,要做到語言優美,劇情感人,人物形象豐滿,思想深刻 ,符合歷史背景 等等

而中國,做到以上幾點,則可以稱為優秀文學作品,在這基礎上把傳統文化的內涵滲透到書中,才能成為名著。


中華文明如文科,西方文明和理科。理科重術,文科重道,有術無道,止於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之所以沒有中斷,正是以道為本。


既然題主想看短小精悍的回答!

那就是它了!

巭孬嫑嫐嫑嬲嘦娚咬


《說文解字》,博,大通也。博大並列,指的是範圍的廣度上寬大;

《說文解字》,精,擇也,引申為優秀或選取優秀。

《說文解字》,深,水,出貴陽南平,西入營道。《爾雅》,深,測也。《說文解字》的解釋有點倒因為果,先秦的典籍中深淺對應已很廣泛,深作為河流的用法反而看不到。可見,深的本意是指水底到水面的距離大或厚。水層厚而不可見底,引申為厚重。

精深,就是專項的深度上厚重。

博大精深,本意即指在學識淵博高深。

很多人僅僅說的是承載中華文化的工具---漢語的博大精深。

然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個非常寬大的概念,包含哲學、歷史、藝術、科技等等。

談一個文化,首先應該從哲學入手。其哲學思想,會深刻的影響到其他的方方面面。

中國人的哲學,大致需了解天人合一(始於易經,但儒家和道家是有所不同的)、陰陽五行(這是中國古代唯一的自然哲學理論。雖然本人認為五行實屬垃圾,但其影響很大,甚至遠超儒道)和實用主義(在各種文化中通行)。

從周朝開始,中國的祖輩們堅持不懈地用文字記錄歷史。形成了浩瀚的典籍和典故,並由漢字獨特的凝練性縮寫成經典的典故短語,這些短語在口語、藝術作品中廣為流傳。形成了獨特的文字藝術,駢文、詩詞、對聯等。

歷史厚重,說博大精深正是源於此。


冬天是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是能穿多少穿多少

忘了在網上哪兒看到的了。。。

瞎抖個機靈吧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約7000年前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約3100年到2600年前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約2500年前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約2500年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道德經》約2500年前

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也

━━━《孟子》約2400年前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禮記》約2500年前

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

━━━《史記》約2100年前

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民共有其憂者,人必拯其危

━━━《三國志》約1700年前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

━━━《與孟尚書書》約1200年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約800年前

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吟》約500年前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約100年前

夫母誕一子,必哺育使之活;天生一人,必給食使之活。

此天道之存焉,亦人道之存焉。

豈有以一二人奪百人千人萬人之田地使之饑寒而天道不淪人道不喪者!天道淪,人道喪,則大亂之源起。

民失其田,國必失其民,國失其民則未見有不大亂而尚能存者!

━━━《大明王朝1566》約10年前

——————————————————

隨手處,處處皆是博大,浩瀚只一瞥,還有更多更多。。。

很多話老祖宗早就講的很清楚了,什麼叫博大精深?

深邃且精準、理論且實用、紮根廣泛、影響深遠。

讓你潛移默化而不自知,實例是這一切、你的存在、包括你現在還能用現在的漢字去看就是博大精深的實例。

送上一曲《龍文》,雙擊666、老鐵沒毛病

分享譚晶的單曲《龍文 (央視《開心學國學》主題曲)》: http://music.163.com/song/26217044/?userid=35618870 (來自@網易雲音樂)


好多答主所說在我看來更接近於博大,而不是精深。精深這一修飾,表明精美和深度。

作為一個農業古國,我認為稱得上精深有三個方面:曆法、農業和建築。

首先是曆法,這這涉及到對天體的長時間觀測。

眾所周知,農業生活需要一套精密的曆法。而編纂曆法離不開的就是太陽月亮和地球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測定。有了這些才能製作出一份太陽/月亮運行表,從而制定節氣,預測日月食等,指導農業生產。

而在日地月這三體系統中,不僅存在地球和月球對中心天體的公轉,地球和月球的進動,以及二者的章動。各種天文現象與這三者緊密相關,比如日月食就涉及到三者公轉,軌道平面夾角等。

首先是周朝,不晚於戰國初期,古人就已經用土圭測定冬至夏至,確定回歸年365日,並採用十九年七閏方法置閏。

西漢《太初曆》,測定了朔望長(即月盈虧周期)29又43/81日。並採用無中氣(二十四節氣靠近月末的稱之為中氣)法置閏(即此月沒有中氣即為閏月)。而且還首先測度了行星的會合周期(即行星與地球相對位置重合周期)。比如說水星的會合周期為115.87日(今測115.88日)。

東漢《乾象曆》定365.2462日為一回歸年。並發現黃道與白道有6°左右夾角,並由此推斷只有月球在黃白交點15°以內才能發生日月食。做出了基本的日月食預測。

東晉《大明曆》,虞喜發現並引入歲差(冬至點的變化),認為其45年11個月向西偏移1°。祖沖之確定了交點月(月球經過黃白交點的周期)長27.21223日(今測27.2122206日),並藉助此預言了一場原曆法不存在的日食。

隋《皇極曆》,歲差被定位75年差1°。在編排太陽運行年表時,考慮到日月運行不均勻性,發明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

唐《大衍曆》和《宣明歷》,利用定氣法編排太陽運行,提出了日食三差,使預測日月食更加精準。並給出近點月(月球通過近地點的周期)長27.55455日。和交點月長27.2122060日。並在編排過程中使用了不等間距三次差內插法。

宋《統天曆》,定回歸年365.2425(與現在同行《格里高利曆》一致),並指出了回歸年長度變化。

元《授時歷》,堪稱集中國古代曆法之精華,並加之諸多改進,一直沿用到明末,使用了363年。標誌著農業生活曆法的巔峰。

明末,西方傳教士來國,由於有大殺器牛頓力學、微積分等,並採用更加現代的觀測技術,之後的曆法基本都是傳教士編纂的了。

第二是農業。農業方面一直是我國長處,在此僅舉一例:嫁接。

農業生活的基礎就是有馴服的動植物。而對於小麥、水稻等作物而言馴化是方便的,因為其繁殖方式簡單,子代能夠很好繼承親代性狀。但對於薔薇科的一些植物,比如說蘋果、梨等。雖然說這些是有種子,但長出來不一定是我們期望的。比如說杏,自然界幾乎所有的杏仁都是苦的(內含有毒的氰化物),但也存在不苦的變異種,但如果直接種植種子,是無法得到有不苦性狀的杏樹。馴化一說就無從說起。對於蘋果梨柿子柑橘杏李等這些植物,嫁接成為了當時唯一的馴化途徑。

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就已經成功馴化了本地的蘋果:萘。實際上嫁接技術的操作很複雜,要注意嫁接時的溫度適度,還有相關的切口方向位置性狀,以及包紮的技巧等。據我經驗,即使在今天一個村子會嫁接的也寥寥無幾。

嫁接技術的掌握標誌著農業社會育種方面的巔峰。從此才能有所謂「果珍李柰」的說法。

關於動植物馴化,可以參考《槍炮、病菌與鋼鐵》。

第三是建築,所謂「蜀山兀,阿房出」其實很大程度是寫實的。(坑太大,暫時還沒想到怎麼填。)


讀大學時一個留學的老外和我說,學中文的時候,學到兩句話,中國隊大勝美國隊,中國隊大敗美國隊,居然都是中國隊贏,於是他就覺得中文特厲害。


聽以前的化學老師說的:夏天,能穿多少 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很簡單,就拿誰都學過的一首詩來說,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來來來,你給我翻譯成其他語言,而且意境意思要一樣。還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還只是詩詞,其他的多了去了,就說下面的圖,你知道多少。

我問一下,你看下來這些,你知道多少?這還只是最有代表的70個,其他的沒算上的呢?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並不只是說說而已,只是很多東西被傳承的很少,但是,並不是沒有!!


看了七集《我的前半生》,有一句話感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扮豬吃老虎。


不太同意 @甘十九郎 的一部分回答,雖然很多人用了比較不雅的例子,但是我認為這些例子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漢語的高語境。

一般認為東方的文化圈是高語境,西方文化圈是低語境

高語境傳播的指的是,在傳播時絕大部分信息或存於物質語境中,或內化在個人身上,極少存在於編碼清晰的被傳遞的訊息中;低語境正好相反。

在高語境的環境下,句意會因為環境,說話的對象方式語氣都不一樣。雖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溝通成本(高語境和低語境各有優缺點),但是用更少的實際語言(文字)來傳遞更多的信息。

博大精深在百科上給我的解釋是形容思想和學術廣博高深。多用於形容理論、學識、思想、作品等廣博豐富,深奧精微。

因為漢語的高語境,文化作品傳播的時候用更少的語言(文字)來傳播更多的信息,為了完全理解這些內容,需要有與之匹配的知識,和更多的除文字以外的信息。我認為這大大提高了作品內涵的「廣博豐富」。

其實你的回答裡面已經用語言證明了這一點

依我的標準,所謂的博大精深:

一、你的文化中是否關注到某些其他文化中不曾涉及的知識,並且這些知識必須是有價值的(放血療法和測字算命就不屬此類)——博大

二、這些知識是否具有普適性。有些知識對你自己的文化本身有價值,但一出了你的文化圈,對其他文明而言沒有價值,例如音韻的平仄,對聯的結構這樣的問題,只在中文的語境中有價值。一個蒙古人研究蒙文即使研究出一片天來,蒙文的一百零八種寫法,某個單詞的一百零八種變體,那也是他內部自己玩自己的花樣,對其他文明而言沒有價值,就難稱博大。但如若他對蒙文的研究能研究出一些語言的普遍性結論,這些研究就具有普適性。

三、對於同樣的知識,所涉及的深度是否超越其他文明——精深

四、對於同樣的知識,是否有獨特或廣大的研究視角——博大

把博大精深這四個字翻譯地如此詳實,並且與我理解的略有出入,說明「博大精深」這四個字已經足夠博大精深了,需要好好地討論研究一下它的定義。

當然,我也贊成,比如「乾妹妹」這種回答粗俗而又簡陋,抓住一個點抖機靈而不探討其本質內涵,實在是有些褻瀆中華文化。


應該是 中華窩裡鬥文化 博大精深 論窩裡斗 中國人最厲害。


堂堂中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中華文明的氣質就是自信。因為自信才天下之才為我所用。我們的文明才生生不息,繁花似錦。

春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戰國時各國人才互相流動,並不因為交戰而疑人不用。於是秦統一後,巴蜀,楚,吳越融入中原文明,擴大了我們文明的規模。

漢武時期,武帝開通絲綢之路,中華農耕文明與草原游牧文明激烈碰撞,然而漢武託孤重臣中卻有世仇之子金日磾,這就是漢武精神,大漢精神。於是我們的文明來到天山腳下。

魏晉時期,華夏文明的第一次危機,衣冠南渡,然而留守北方的士大夫和門閥們再一次用堅持和文化自信使得車同軌書同文不斷發生,遭遇了這次磨難後,唐如同新羅馬帝國一樣超新星般爆發,景教,佛教,摩尼教來了都被強大的改造,任你色目還是世仇高句麗,東渡來的西天俘虜來的,在我大唐都可以當文官做武將,可以去我們國家圖書館閱覽你想看到的,這份自信帶來的就是西域人沙坨人可以和蜀人坐在一起把玩詩歌,可以使得西域原材料進入中原被改造後成奢侈品亞歐瘋搶,可以使得楊琴琵琶二胡成為中國民樂的代表,可以使得小乘佛教變成主流的大乘佛教,少林和尚成為中國的文化符號。

即使遼金都要像世界證明我才是中華文明的代表。南宋海關都可以是色目人掌管。這份自信使得胡人無百年國運。

我就想證明一點。在冷兵器時代,國與國之間沒有巨大技術代溝的時代我們都一次一次的涅槃重生了,且每一次都比之前領悟到更大的小宇宙。現在我們再一次一路向西時,你看看是誰在不自信,是誰在恐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海外華人用繁體字的居多,而簡體字用的相對較少?
清朝是否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馬來西亞華人對自己的國家和中國的認同感是怎麼樣的?

TAG:文化 | 文學 | 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