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結構工程師的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負責的項目出事故?

謝邀。並不是建築結構工程師,所以不會有危及人員生命的事故。但是還是會擔心自己設計的東西產線員工抱怨不好操作,客戶抱怨使用體驗不好。設計者是匠人,對產品負責。


出結構性事故的可能是微小的,計算只是一個方面,經驗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話說好的建築,定出的結構尺寸,都不用結構專業操心改圖,算完之後完全符合。

以軌道交通為例,大型設計院內審程序-複核-專業審核-處審核-院審定,總體審定,外審:初步設計審查,施工圖強審,有的項目中間還有諮詢。由於出圖時間問題,出小問題的概率會有。方案性的顛覆性的事故隱患極少。


正常來講,設計院出施工圖需要經過校對校核審核,以及審圖單位審圖等幾個流程,這樣基本保證圖紙滿足規範要求了,至少關鍵點不會有多大問題。

另外規範要求是具有一定可靠度的,計算又需要考慮各種不利情況,也就是說按照現有規範設計是有一定富餘度的,由於設計的原因出事故並不多見。

退一步講,即便設計出現一定失誤,事故也是逐步發展的,很少突然發生,反應及時也可避免事故惡化,減少損失。對於易發生事故的工程則需要加強各種監測。

所以我覺得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只能儘力做好本職工作,然後通過必要的流程,盡量避免設計失誤的發生。


一般情況下是不擔心的


擔心的。


還是有些擔心的


謝邀,我進設計院的時候建築已經開始下滑,所以前兩年基本是當學徒、畫畫樓梯梁板柱啥的,當時基本沒啥擔心,連設計圖上簽字的權利都沒有,查不到我身上的。

後來轉正其實有點擔心的,因為參與的項目質量太差上了電視,被報道過,當時慌得不得了,但是過了一個星期都沒人查我,才有點放下心來。

其實沒啥好擔心的,現在項目出事基本都是施工方偷工減料才有問題,我們結構工程師把pkpm的數值往大點調整一下基本就不會出事。再說還有審圖辦審查呢,聽說好多工程因為要限制成本,所以設計院各數值大部分按照最小值取,結果審圖辦沒給通過的例子,我想這也是一個定心丸吧。


工程師應當有責任感!但是在出圖之前必須有一定的把握保證設計沒問題!再好的商品都沒有100%的質量,問題是必須把質量做到最好!


瀉藥!擔心是肯定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和工作經驗的累積。這種擔心的程度會越來越小。

一是 對於工作方法和設計經驗,設計流程的的不斷深入。對於風險的把控能力會越來越好,對於自己設計的產品風險在哪,有多大的風險心裡是有自信的。

二是心態上,沒有完美的產品,沒有不出問題的產品,我經歷過產品小批量出來以後,因為某些原因進行全部返工。這是目前我遭遇的最壞的事故。我想也就是這個樣子了。關鍵是啥,是你要對於自己產品有足夠的了解,能夠有解決方案。這才是關鍵。至於商業上的考慮就交給老闆吧。

產品前期大部分可能設計原因,後期大部分是供應商品質或者交貨時間有問題。

一句話,事故每時每刻都有。不過我還是挺痛恨半夜把你叫起來跟線。簡直了!


作為通信結構設計師,對自己的設計一般都是很有自信的,因為現在完善的開發流程和軟體模擬的應用,很少出現設計的大缺陷,頂多只是一些對質量的趕緊和成本的改進問題。

設計結構是很直觀的,模擬軟體的模擬加上大量的測試工作,其實出現大的問題的概率已經很低很低了。當然任何流程和軟體都需要靠譜的人來執行。所以合理的流程加靠譜的人是不二法門。

對自己設計的擔心很多源自設計師自己對設計本身沒有完全參透,或者專業能力所限,是對不確定性的一種下意識和自然的擔憂。

我工作前5年的擔心是逐漸減少的,也是越來越自信的過程。


當然會擔心,隨著工作時間越長擔心的程度越高,剛開始工作時不懂,根本無所畏懼,現在發現搞不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再加上單位審核機制不完善,出圖速度只求快不求質,每次做完一個項目都在懷疑自己懷疑人生,很想早點脫離這個坑,很想換個工作!


瀉藥,但是我還沒有畢業。反正寫論文的時候感覺如果算出來的結果不是安全餘量的兩倍都覺得危險,所以出事的概率還是蠻難得的。


如果有較合理的開發周期,可以大大降低出錯的風險,如果客戶過度壓縮開發周期, 可能會導致部分細節遺漏,或者問題點不能及時暴露。So,主要還是取決於時間。


結構計算都圖紙一般都會經過校對人及專業負責人一到兩次校對,再經過註冊人及專業總的審核審定。還有審圖機構的審查。最後圖紙到工地,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還要審查。原則性的錯誤,出現影響結構安全低級錯誤機率微乎其微。一般出現結構的安全問題大多與施工質量有關。而且規範對於結構的配筋是有一定安全儲備,尤其對於抗震設防的建築,所以不必太擔心。


謝邀。

樓主問的應該是建築上的結構問題吧。因為我從事的是消費類的電子產品,所以只能說說產品結構相關的。一般來說,安全性的問題,只能安規認證能通過,都不會出現較大的漏電、起火、爆炸等事故。而這些安全隱患,在設計時都會通過一系列的方法進行驗證,自己驗證OK了才會提交進行安規認證,他們會幫忙把好最後一道關口,這樣能大大地提高產品的安全性。當然,提交前的驗證也是很重要的,總不能一直靠第三方來發現問題吧。

總得來說,產品結構這塊出現其他功能性問題的概率較大,如按鍵不靈敏、容易開裂這些;而出現事故的概率偏小,就像手機,大家也只聽說三星NOTE 7爆炸而已。


已經不做結構工程師了…………


我想我會糾結的,但不會經常擔心。糾結的原因在於,每個工程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自己是否能夠去很好的應對與解決。剛畢業那會兒什麼都不懂,遇到問題就丟給專業負責人和工程負責人,不需要擔心工程事故發生。隨著接觸的工程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而雜,自己要求按專業負責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時,腦中會想著怎麼去解決和避免下次同樣的問題再犯,現在畢業快6年了,在成長的道路上,希望自己專業技術夠強硬,所以偶爾會擔心。


不會。因為常作的都是普通的民用建築,地上結構,體系沒問題,受力沒問題,符合規範和構造,就不擔心。往往擔心的應該是一些特殊的項目,比如改造、加固、地下特構等,這時候你得防著了,別把別人不敢做的挖個坑讓你做了。如何避免呢,還得學習,把規範和理論搞懂,我也是在複習考一級的時候把很多結構本質的東西弄的很明白了,所以避免了一些這樣的項目,最終這些項目落到水平較淺的人的手中了,因為他們不懂結構的本質,只能看懂PKPM。當然,即使這樣,一般也是不會出問題的。所以,不想擔心的前提就是,每一個項目都要在本質上有把握,不能心裡沒底。


瀉藥,個人認為大部分參考標準或者經過強度校核的結構都可放心。如果說不放心,多半是擔心工藝生產和質量控制。

另外,感覺自己年齡越大越慫,越來越保守。


瀉藥~本人所在設計院,審核比較嚴格,基本不會出大的安全問題,而且基本都按規範來,要抓就抓編規範的吧


本身自己入職不到兩年,一直沒擔心過項目出問題,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但是同事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不得不有所考慮,同事負責做一個項目,結構設計期間識別出產品結構某方面有風險,各大領導經過評審後認為影響不大,最終產品流入市場後被客戶投訴,售後挨家挨戶上門整修幾萬台產品,同事被通報考核,所以說做設計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而且不能有唯上的心態,不要領導同意就沒問題了,只有自己被說服了才可以,個人短時間工作的感悟,僅供參考


會啊,不過只要嚴格按照設計院的審核制度,至少兩個人以上把關,圖紙不會有太大問題。


推薦閱讀:

一座橋樑的設計難點有哪些?
多米諾體系中柱和樓板是如何銜接的?
假設這種 U形「別針」大樓能建成,面臨的最大技術難題是什麼?
產品結構連接時都有什麼方法?

TAG:結構工程 | 工程事故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