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能力在一個人的科研成就中佔多大比例?

最好不要用極端例子來證明或反證。


謝邀。

基本的答案是:社交能力在科研成就中的比例很大,但小於絕大多數其他領域。

有些著名科學家的社交是出了名的弱,例如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他深居簡出,拒絕採訪,論文不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連菲爾茲獎都不去領,記者上門都會被堵在門外。可是這些都沒有妨礙他證明龐加萊猜想,成為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陳景潤也常被當作不食人間煙火的典型,不過比起這位老兄來,還是「正常」多了,——至少結婚了不是嗎?而且陳景潤教了很多學生,寫了很多正規的學術著作,完全是學術體系中一個正規的形象。如果論在科學家群體中社交能力的分布,陳景潤大概在負的3個標準差左右,佩雷爾曼至少是負的7個標準差。

可是這樣的例子都是少數。媒體往往把科學家都塑造成這種「怪人」的形象,這其實是個天大的誤解。大多數科學家的社交能力都是不錯的。想想看,智商高的人,稍微注意一下情商,很困難嗎?我見過很多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科學院院士、大學講座教授等等,大都是笑容可親,言語流暢,既能表述自己的想法,又對別人有充分的尊重,令人如坐春風。智商高的人,情商也高才是默認值。

在科學界,跟在任何圈子一樣,認識人總是有用的。思想交流和項目合作這些「雅」的作用固不待言,在比較「俗」的方面,基金申請和論文評審,落到朋友手裡和落到路人手裡,肯定有區別,更不用說落到敵人手裡了。

最近有個很流行的說法,社交的基礎在於你的價值。這話普遍適用,而在科研領域,基礎就在於你的學術水平。所以一個成果很牛的人,即使笨嘴拙舌,別人也會對他很感興趣,他的成果不會被埋沒。而一個「會來事」卻沒真正可靠的成果的人(真的沒在黑三哥),即使ppt做得再漂亮(咳咳……),也不會得到多少真心的讚賞。

跟其他領域相比,科研的一個特點是,人人都在不斷地做評估:評估別人的工作,評估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一個工作還沒寫成文章,在做的過程中就要不時地critical thinking,把自己當成批評者,努力地給自己的想法挑刺。因此相對而言,科研人員對成果、對人的評價是最客觀的(當然也經常有爭議,這是必不可免的)。

結論:社交能力對科研人員很重要,但重要程度在所有的領域中是比較低的。如果你社交能力很強,可以幫助你更上一層樓。而如果你社交能力很弱,並不意味著你沒戲了,如果你的天資夠強,仍然可以實現驚世駭俗的成就。擅長社交卻沒成果的人,地位肯定在不會社交卻成果斐然的人之下。相對而言,科學界是人類最公正的集體之一。又參見如何看待現代版「方仲永」魏永康的故事? - 袁嵐峰的回答。

觀察者網發表兩個回答的整合版:袁嵐峰:魏永康遭退學,如何看待現代版「傷仲永」。


科研有大的子集,社交是科研子集的子集,不能直接做科研子集進而計算比例。

社交能夠嚴重影響獲取信息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是科研能力的第二位,如果分析信息是第一位的話。

但社交本身也包含很多子集,能夠用到科研的社交少之又少。發個狀態,貼個到此一游有害無益,但喜歡到專業網站和族群中間去討論,自然是多多益善。

社交當然還影響合作效率效果。

粗略劃分,可以氛圍,科研社交,科研動手,科研思考,按順序,分階段。至於比例,沒人知道。


廣義地說,論文寫得好不好也算是判定科研工作者社交能力強不強的一種指標。


社交在學術圈是交換idea的方式,能夠迅速找到新的融合點,有用的話是很有用,但前提是和你對話的人和你是同一層次。不在一個層次上,根本沒啥好處。而且全靠社交,就變成學術掮客。科研的根本還是靠自己。


在國內做科研,比重較大。


論文就是社交的硬通貨


以我在中科大的見聞,大概佔比是-20%。


費爾馬大定理是拉丁語寫的,不是日常對話用的,只能和同樣使用拉丁語希臘語的人討論,否則格殺勿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鄧紫棋拍自傳的做法?
「興趣」的作用被人們神化了嗎,為什麼很多成功者都強調「我只是做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新中國成立後建成了哪些系統性工程?
歷史上有哪些天分不高但成就非凡的人?

TAG:社交網路 | 科研 | 人際交往 | 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