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解放軍的步槍很少裝備瞄準鏡?

不管是電視上還是網路上都很少看到解放軍的95上掛載瞄準鏡,就算是特種部隊看除了狙擊手也很少很少裝備瞄準鏡,這是為什麼呢


2016.11.21更新關於全息/紅點瞄具變有倍,可變倍瞄具的信息

---------------------------------------------------------

鑒於有人說我答不對題,那我就回答一下原問題:

解放軍現役的95式步槍配套有兩種帶放大倍數的光學瞄具,一款白光瞄具,一款夜視瞄具(詳情請見 QBZ95的附件 ――〖槍炮世界〗)。但有可能出於避免過多的訓練損耗,所以平時的訓練並沒有大量配發。而至於無倍數的反射式瞄具則並沒有列入公發範圍內,也沒有特別成功的研發品,所以現時有少部分軍區的精銳單位和地方特警自行採購海外品牌的軍規紅點和全息瞄具。只不過這一類的採購還是非常少數的,基本是自行試水的性質,而且還要看地方小金庫充不充裕,跟外軍成規模,系統化地採購電子瞄具情況完全不同,所以可以說我國現時的單兵瞄具普及率是非常低的。

至於最大的原因,無非就是TG不重視這一塊。當然,該不該重視還是要看時期,在軍費支出需要分輕重的情況下,目前我也覺得沒必要盲目超英趕美。只不過TG不重視的原因,除了資金分配問題,更多的還是對這方面不了解,所以長期形成「不重視,不了解」,「不了解,所以繼續不重視」的循環。TG對單兵裝備的不重視和落後,其實是一直以來的通病。TG過於」樸素「的思想,導致在單兵上過分強調單兵素質,而忽視了科技進步能帶來的戰鬥力,心裡或多或少依然保留著「土法勝洋貨」和「練神功」的滯後思維,就好像這個問題里不少人一廂情願的認為「瞄具都是樣子貨,還是機械瞄最實際」的思維,所以才有了下面這個吐槽答案。

-----------原答案

呵呵,一群連軍規紅點/全息瞄具都不知道摸過沒的人,在說機械瞄比紅點全息速度更快視野更好也是醉了。按這個理論,估計歐美俄等大國,還有作為TG老師之一的以色列買電子瞄具都是浪費錢裝逼的。

首先,機械瞄要形成一個正確的sight picture,需要經過」照門 - 準星 - 目標「這三樣。而且是否能達成真正「三點一線」還取決於射手自己如何手動控制,這意味著要先把前後機械瞄這「兩點」對準對穩了,再去對準目標這第三個點。而電子瞄具直接就可以把瞄準過程直接簡化成「紅點 - 目標」,將人手對準前後瞄具「兩點」的步驟直接簡化掉,從而減少了瞄準時照門和準星的對照速度,也最大程度降低了人手操作上出現的前後機械瞄具的對照誤差。

以國產95式步槍為例,用機械瞄瞄準就好比「大環套小環」,把大小環套正了然後再對準目標才能擊中。然而因為通過人手肌肉控制這裡面肯定會出現一定的操作誤差。而瞄具的意義就是直接把這一個過程簡化掉。

第二,兩者在完整的sight picture上,因為機械瞄的物理屬性,在瞄準時瞄具的體積註定會佔掉好一部分的sight picture,距離一遠就容易遮擋目標。而電子瞄具的原理是激光投射形成成像的,自然不會在sight picture中央形成遮擋。而且因為不需要靠人手對照形成正確的sight picture,比起機械瞄更容易空出輔助眼來觀察環境。

你們口中機械瞄,或許你們以為sight picture是這樣的。

而現實中的機械瞄sight picture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

又或者是這樣。

而全息瞄具的sight picture是這樣的,同時也因為全息投射技術,瞄準點的大小可以達到1MOA,更小的瞄準點意味著更容易精確射擊更遠距離的目標。

哪一種瞄具的視野更寬闊,遮擋更加少,相信有正常生理構造的人都明白了。

至於所謂的「電子瞄具不耐用」的說法更是荒謬,現在的軍用產品最強調的就是「軍規」,對應的就是防水抗震,極端氣候下不受影響,能經受常規作戰的使用強度。軍規瞄具起步已經是用航空級別的7075鋁材製造外殼的,電子元件的抗震能力經過幾十年的進步完全能應付各種作戰強度,同時隨著不同形式的夾具改進也讓瞄具的固定方式更穩固。這也是為什麼AIMPOINT和EOTECH的產品價格這麼貴的原因。而且全息的當紅品牌EOTECH一直都號稱被打爆了鏡片都能繼續使用的。

-------------------------------------11.17更新

有答主提出瞄具依然有可能出現失靈和被外力破壞,假設出現這種最極端的情況,戰士們依然可以馬上使用武器本身的備用機械瞄進行射擊,不存在使用瞄具就等於放棄裝備機械瞄。同時使用瞄具進行射擊訓練也不代表就放棄機械瞄射擊的訓練為前提條件,不要盲目地認為兩者在裝備和訓練上是衝突的。

KAC和MAGPUL所生產的摺疊式後備機械瞄,使用瞄具的情況下可以將機械瞄摺疊起來,避免視覺的遮擋。當瞄具失靈或損壞的情況下,可以快速撥起馬上使用。

另外一種瞄具與機械瞄同時完全共存的使用方式,就把瞄具和機械瞄串聯起來,讓瞄具紅點與機械瞄重疊,稱為「co-witness」。

當然,並不存在堅不可摧的裝備,在足夠的破壞力下瞄具也會被損毀。但如果出現瞄具都能被破壞的外在因素,那麼同樣是使用鋁合金做材料的槍身估計也不能倖免了。在槍身都爛掉的情況下,還需要對所謂的「瞄具耐用極限」吹毛求疵么?

軍事裝備從來就不存在絕對的可靠,一切軍備本來就是消耗品。但是我們應該從相對的可靠性去考慮裝備帶來的價值,對可靠性的評估,也應該在一個有意義的範圍內。一味以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一個裝備會不會損壞,來衡量一個裝備可不可靠的話,那自然沒有可靠裝備。極端的環境下,作戰服會被磨破,裝具也有被破壞的可能,阻燃服也不可能完全拯救所有燒灼環境下的戰士,但是降低了傷亡率這就是裝備的意義。

------------------------------------------11月21日更新

吃瓜群眾們表示全息反射瞄具不適用精確射擊,倍數瞄具視野太窄近戰有局限,那我也說說瞄具具體可以如何無倍變有倍,有倍變一倍。

首先反射紅點和全息瞄具可以通過和翻合式瞄具放大鏡(3X Magnifier)串聯,達到瞄具快速從1倍和3倍之間變化。而EO TECH所生產EXPS3全息瞄具和G33放大鏡,是目前美軍特種部隊公發的瞄具之一。原本美軍特種部隊只公發了553全息瞄具,公發EXPS3和G33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步槍的精確射擊和反應能力,同時3X放大鏡在不使用時也可以單獨作為望遠偵查用途。串聯瞄具整體精度取決於主瞄具本身,放大鏡只作放大用途所以沒有劃分,對精度並沒有實際影響。

紅點大廠AIMPOINT和全息大廠EOTECH都各自生產了對應自家產品的3倍放大鏡,上為EOTECH,下為AIMPOINT。

需要使用時只要將放大鏡合上,和主瞄具完全串聯即可達到放大的效果。不需要放大時將放大鏡翻向外側就變回1倍狀態。

將3倍放大鏡單獨使用來觀察戰場的MARSOC特戰隊員。

下面輪到介紹望遠鏡式低倍瞄具如何在CQB時變到1倍狀態(由於望遠鏡式瞄具的結構,實際上此類瞄具大多不能達到絕對的無倍,一般最低倍數為1.5)。

為了對應城鎮戰里室內戰鬥和戶外精確射擊之間無倍和有倍功能之間的需求,不少瞄具大廠都推出一些倍數可以在1.5 - 4/6之間快速轉換的望遠鏡式短瞄準鏡,如美國Trijicon的AccuPoint(美軍多年的瞄具供應商),德國名廠SB的SHORT DOT(三角洲和DEVGRU的最愛),再到加拿大的Elcan Specter DR(Elcan同樣是以鏡片技術聞名的加拿大廠家,二戰期間也有生產軍用相機)。而DR在大約在08年開始已經是美軍特種部隊的公發瞄具。

以Specter DR為例,DR是」Dual Role「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能扮演兩種角色的瞄具。DR可在1.5到4或6倍間變倍(視乎實際型號),具體操作是通過撥動一個調節扳手達到變倍,比起傳統撥動變倍輪的變倍方式要快得多。這種功能可以讓DR在室內環境用1.5倍成為能雙眼瞄準的近戰瞄具,在戶外變成6倍精確瞄具的兩種角色上快速切換。而DR本身除了使用劃分板以外,也具備紅點式和整體式的劃分照明,增加瞄具成像在室內或夜間的低光環境下的清晰度。

Specter DR的產品數據和具體變倍方式。

兩種劃分照明方式,紅點和整體照明。

------------------------------------------------------------------------

所以說到最後,機械瞄除了成本以外到底比瞄具哪裡有優勢?當然,該無視的人依然會以各種理由無視。仗我是沒打過,不過上面提到的所有瞄具,我都親手把玩過,甚至還有一部分是我自己擁有的。如果說沒打過仗的人就沒資格評論瞄具在戰爭中的優勢,那麼我也可以說沒玩過不同類型的瞄具的人,同樣不具備評論瞄具價值和優勢的資格。

我能理解我們的國家雖然強大了,卻仍處於發展階段,因為軍備支出有輕重之分所以單兵裝備不是國家優先優化的選擇。但電子瞄具今天早已成熟發展,各個軍工大國都已經用電子瞄具裝備自己的部隊。同時我們國內也在採購電子瞄具給精銳部隊和特警,為的就是提高作戰能力和執法效率。特別是特警,面對持槍的犯罪分子,更快索敵搶先打擊意味著更大的生存幾率。在這種環境下,一群不懂裝懂的吃瓜群眾還對「土法勝洋貨」的屌絲思維津津樂道,何嘗不是一種反智思維?好比我們當年穿著草鞋吃著炒麵扛著水連珠都能打跑美國人,那今天我們還配發軍靴,研究單兵口糧和新一代步槍是嫌錢太多嗎?

因為沒錢要吃糠可以理解,但是非要說吃糠比吃大米要有營養,是病,得治。


謝邀。 @豆腐膶 已經把關於瞄準鏡的內容說得很清楚了。總結一下就是:
1、95式/95-1式步槍的白光瞄準鏡和微光夜視瞄準鏡是隨槍標配;
2、為了避免過多的損耗,部隊在平時訓練時很少把瞄準鏡拿出來用;
3、錢是有限的,反射式瞄準鏡和全息衍射瞄準鏡在PLA受重視程度較低;
4、有需求、有閑錢、有眼光的部隊,像某些特戰單位,已自行購買反射式瞄準鏡或全息衍射瞄準鏡。

我這個答案主要是吐槽某些答主的——

2016年11月20日更新:

美國陸軍在1994年確實是優先給特種部隊和快反部隊裝備平頂式機匣的M4A1卡賓槍,然而美國陸軍2000年前後為常規部隊大量採購平頂式機匣和RAS皮軌護木的M16A4步槍和M4 MWS卡賓槍。

給了皮軌卻不給瞄準鏡?為了讓步兵拆提把玩么?

由普通步兵作戰距離較近,推斷出普通步兵配備瞄準鏡無用,明顯是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低倍率/無倍率的近戰瞄準鏡。

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陸軍第25步兵師,M4 MWS卡賓槍配劉坡爾德Mk.4 CQ/T近戰瞄準鏡。

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陸軍第3裝甲騎兵師,M16A2步槍配M68 CCO近戰瞄準鏡。就算是步槍上沒有皮卡汀尼導軌的部隊(還沒換上M16A4),也給步槍裝上了近戰瞄準鏡。

特地挑了兩個既不是特種部隊又不是遊騎兵、空降部隊等快反部隊的常規部隊的圖片。

近距離就不用瞄準了?是不是中東、非洲武裝分子交戰的視頻看多了,就忘了正規軍的戰法了?如果「步槍瞄準鏡無用論」是沒見識,那麼「步槍瞄準無用論」就是沒常識。

上面這幅圖摘自李少荃的答案,大概意思就是他比上面兩張圖的美軍更了解怎麼打近戰。

看來他真是這麼想的。

順便一提,海外持槍黨@Long Yu在他評論區發的乾貨我找不到了,應該是被刪了。

哦,還有李少荃的一位「信徒」:

建國幾十年,解放軍步兵從純粹依靠人力來機動和運輸、缺乏火炮和裝甲協同作戰的輕步兵,變成依靠卡車機動的摩托化步兵和依靠裝甲車機動的裝甲步兵,原來這叫「退化」啊……

我竟無言以對。

這位答主認為機械化步兵在大規模戰鬥中不需要下車戰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和西歐北約部隊之間不是治安戰吧?下圖摘自國家人民軍的戰鬥條令,可見BMP步兵戰車的七個乘員全部下車戰鬥:

機械化步兵在進攻中,要保護坦克不受敵方反坦克兵器打擊、為坦克開闢進攻通道、掃清坦克側翼和後方的威脅、鞏固陣地等;在防禦中,要加強前沿裝甲力量和反裝甲力量、殺傷敵方有生兵力和技術兵器、增援防線薄弱環節等。如果步兵只在「打掃戰場」時下車,顯然是不夠的;不僅坦克需要步兵協同,步兵戰車也需要下車步兵協同,大多數步兵戰車的防護能力只能抵禦步槍彈和破片。

還有,「裝亂七八糟的附件的步兵都是輕步兵」?西方發達國家那些搭乘步兵戰車的都是輕步兵?難道機械化步兵下了車就變成輕步兵了?麻煩把基本概念搞搞清楚。

另外,機械化步兵的步槍確實需要滿足乘車和上下車時的便利性,但是這和瞄準鏡有什麼關係?瞄準鏡那點大小能給乘車和上下車造成什麼麻煩?
帶不帶瞄準鏡又關帶不帶一次性火箭筒什麼事?
PF89式反坦克火箭筒重3.7kg,PF89A式多用途火箭筒重4.2kg,PF89B式反坦克火箭筒重4.7kg;95式步槍的白光瞄準鏡重0.25kg。區區一個瞄準鏡能增加什麼重量負擔?

(敲黑板)「筒子萬能論」是我最煩的之一,今天我要好好批判一番!

這張圖相當有迷惑性,給人感覺好像解放軍步兵分隊人手一發火箭筒了。但仔細看的話,圖裡都是PF98式120mm火箭筒及其彈藥。120mm火箭筒的定位是取代步兵營屬炮連的82mm無後坐力炮,所以我懷疑照片里是某個炮連的火箭筒排,而不是步兵排。

所以,照片里儘是火箭筒和火箭彈而沒有步槍不是因為步槍沒用,人家本來就是炮兵:

營用型120mm火箭筒沿用了82mm無後坐力炮的編製方法,一個標準的射組共有8人,其中4人是彈藥手,備彈8發:

如果是某些簡單粗暴地用連用型120mm火箭筒取代40mm火箭筒的裝甲步兵班,則每班只剩2發備彈(40mm火箭筒每班備彈6發),而且副射手繼續攜帶步槍將嚴重超負荷:

話說PLA早就取消機炮排這種編製了,連用型120mm火箭筒除了下放到步兵班就沒有其他去路了。真是尷尬。
另外,難道步兵班有了一次性火箭筒,步槍就用不著好好瞄準了?
PLA一個步兵班9人,去掉班用機槍射組和火箭筒射組,剩下5人最多攜帶5具一次性火箭筒;而且按照PLA步兵分隊對於反坦克作戰的重視程度,絕大多數都會攜帶PF89式/PF89B式反坦克火箭(適合殺傷人員目標的PF89A式多用途火箭只能擊破輕裝甲目標),而利用金屬射流的破甲彈對人員目標的殺傷效果相當不理想。
所以,毫無疑問,步兵分隊依然倚重槍支——尤其是數量最大的步槍——來殺傷敵人。

另外,許多人喜歡誇讚PLA步兵分隊的反坦克筒子多到變態,然而果真如此嗎?

他們的第一個論據是PLA可以人手一發PF89,然而其他國家也都有不佔編製的火箭筒,例如美國的M72系列和M136、俄羅斯的RPG-26。只要他們樂意,完全可以人手一發。

他們的第二個論據是PF98式120mm火箭筒很厲害,然而PF98完全是反坦克導彈的廉價替代品而已,其性能不僅比不過輕型反坦克導彈,在同類產品中也不算最優:瑞典AT-12T型120mm火箭筒,破甲深度為950mm(PF98為800mm),而且重量更輕。

縱觀PLA步兵營,裝甲步兵營只有步兵戰車上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或者炮射導彈;摩托化步兵營以及拿裝甲輸送車或猛士突擊車湊數的裝甲步兵營則一發反坦克導彈都沒有。

再看看美國陸軍的步兵營,且不論布萊德雷步兵戰車上的陶式反坦克導彈:步兵旅級戰鬥隊每個步兵排有2具標槍反坦克導彈,每個步兵營有8具陶式反坦克導彈(悍馬發射車);裝甲旅級戰鬥隊和斯特瑞克旅級戰鬥隊每個步兵班有1具標槍反坦克導彈。每具標槍反坦克導彈的彈藥基數為4發。

這樣一看,PLA步兵的反坦克火力反而顯得有點貧弱了。

算了,還是給他們一個台階下吧:PF98的多用途彈對人員的殺傷效果比標槍更好(笑)。


中國沒有航母時,一群人叫嚷航母是海上的鋼鐵棺材,核潛艇就能包打天下,遼寧號出現後閉嘴了;

海軍沒有現代化近防系統時,一群人嚷著雙37炮擁有"雙重命中體制",不知比密集陣高到哪裡去了,7301130陸盾2000出現後閉嘴了.

中國的反艦導彈彈翼不能摺疊時,一群人嚷著"中國飛魚"的箱式發射架不不知比美國捕鯨叉的桶式發射高到哪裡去了,鷹擊62出現以後閉嘴了.

同樣,當有一天我軍大規模裝備光瞄全息瞄準具了,認為機械瞄準具就是好的人也會閉嘴.


很多答主考慮層面太高。

不是沒有,是沒給用。

不是沒有,是沒給用。

不是沒有,是沒給用。

曾經服役南方某集團軍,04年入伍,恰好經歷了從舊81式換新81式又換95式。

換95前換過一部分81式,81式新槍抬過來的時候跟電視上抗日時期的一樣,木箱子,撬開,有一些稀碎乾草,一箱子十把還是五把,最下面是刺刀和彈夾,全用牛皮紙黃油封的。

而95式換新的時候,我當時去出公差領槍了(義務兵小羅羅就是天天出公差),一把槍一個塑料箱子,類似手提箱那種,很厚實的感覺,打開裡面有槍,彈夾,刺刀,瞄準鏡,一本使用手冊,印象中還有一盒油,大致這些東西,太多年了細節不太清楚,每個東西全是用密封袋封起來的,袋子裡面都有些許油,然後我們把袋子扯了,油大致擦一下,把槍和刺刀,彈夾領走,箱子和瞄準鏡留下。

為什麼時隔多年還有些印象,第一是一直用81式,一下子鳥槍換炮了,很激動,然而我沒有機會等到實彈射擊就退役了,有些遺憾。第二是當時很想用下瞄準鏡什麼感覺,可瞄準鏡的密封袋不給拆,也沒體驗成。

額,廢話這麼多,其實就一個意思,大家看見的95式,應該都是有瞄準鏡的。只是光學器材,造價高,又易損,沒給用而已。也有兵種的問題,親眼見過某兄弟部隊野外就是有瞄準鏡的射擊訓練。


如果有一天,你坐在了中央軍委的辦公桌上,面前有這樣一道題目:

軍隊需要在有限的預算內最大限度的提升戰鬥力 請問你如何分配資源?

選項A 殲20 殲31加速發展 儘早成規模形成戰鬥力

選項B 更多的經費用於國產航母的開發 提升未來的遠洋作戰以及外交威懾力。

選項C 運20 轟20等戰略投送以及戰略打擊裝備的研發

選項D 萬噸大驅的研發 用於粉碎島鏈計劃的中堅力量

選項E 量子通信 衛星通信以及導航技術 適應未來高強度電子戰

選項F 路基 海基 空基 戰略核武器的更新

選項G 大規模製造最新型主戰重坦,使陸地接壤國家永遠不敢興起和中國開戰的念頭

選項H 大規模為陸軍配發現金高精度光學瞄準鏡 提高輕武器射擊精度 重要的是看起來更屌

你說這題怎麼答?

最後說一下,中國軍隊的戰爭理念並非完全依靠某樣單獨的高科技裝備 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信息傳遞與干擾,偵查與反偵查,戰略投送和反戰略投送等等等等 所以關於光瞄這事 估計還沒提上日程表呢……

大家可以去找一下@蚍蜉王子早期的一個高贊答案,他對於武器這方面的了解比我高得多了…

最後廢話一句,真要等到中國軍人在戰時和別人拼光瞄才能取勝的話,這說明中國軍隊和中國軍隊的整個作戰體系已經輸了。


瀉藥,因為這幾年對合同戰術研究比較多,很樂意談談我的看法。

我看了下,這個問題下面回答的主要是軍迷,基本沒有來自一線指戰員的回答,分析問題的角度都與實戰有些脫離,很多都沒回答到點子上。特別是軍迷對於武器裝備性能參數比較精通,但是對戰鬥戰術和戰場環境不是很了解,我可以藉機簡單介(zhuang)紹(bi)一下。

過去我們打仗,講的是有什麼裝備打什麼仗,這個是很無奈的。現在TG有錢了,基本上可以做到打什麼仗裝備什麼武器,至少在陸戰場可以做到。那麼步兵為什麼不用瞄準鏡呢?很多答主提到了,TG沒這個習慣,這其實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因素,但絕不是根本原因。

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裝備需求源於戰場需求,戰場需要什麼,就裝備什麼,戰場需求不高的,就可以不裝備或者少裝備。(在評論中我還對一個網友說,考慮一個裝備是否配發,一方面要考慮是否作戰必需或者急需,另一方面要考慮部隊[單兵]負重和保障,兩者要達成平衡)

我從合同戰術的角度分析下這個問題

在合同戰鬥中,基本作戰單元是營。在裝備建設上,絕對不是這個營的火力越遠越猛越好,而是要合理裝備遠中近程火器,滿足在進攻縱深或者防禦縱深內具備全面的遠中近程火力配系。以一個摩步營/機步營/裝步營為例。他的火力配系是有梯次的,由遠至近分別是

【1】5000-2000米:各種口徑迫擊炮

【2】3000-1000米:步戰車、裝甲輸送車載的各種口徑機炮

【3】1000-500米:反坦克火箭筒

【4】1500-200米以內:重機槍和高射機槍(平射)

【5】1000-200米以內:槍榴彈

【6】800米以內:狙擊步槍、輕機槍

【7】200米以內:步槍

所以可以看出,瞄準鏡只能把步槍手的火力延伸到300-500左右的距離,而在這個距離上,有槍榴彈、有輕/重機槍和平射高機,有狙擊步槍,甚至步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的機槍機炮,火箭筒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上的目標,所以給步槍加個瞄準鏡,確實沒有太大作用。

對於步兵班的步槍手來說,我們講最重要的是「200米內硬功夫」,在200-100米這個距離上,步兵要能射擊、能躍進,瞄準鏡雖然能夠提高射擊精度,但是作用有限,用了瞄準鏡反而還限制了戰術動作、限制了視野,還增加了攜行裝具。

特別是如果200米內還用瞄準鏡,還極大增加了瞄準時間,射手要暴露的時間更長,因為打過實彈的人都知道,200米距離上要精準射擊,難度是遠大於100米的,射手的心理要很平靜才能做到手不抖的據槍,要瞄很長時間才能保證上靶。戰場上你還在那慢慢瞄呢,人家200米外一個短點射就把你幹掉了,至少一個連射就壓制住你讓你沒法精確瞄準了,甚至都已經衝到你面前了。依靠短點射的火力密度完全可以彌補射擊精度。所以現在包括美國在內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訓練大綱發展趨勢是減少射擊精度要求的。

因為如果陣地攻防已經打到在200米內接敵(其實現代戰爭中已經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了),說明戰鬥非常激烈了,各種火器交織,戰鬥員基本很難做到平靜的射擊,穩定瞄準肯定要被連續火力壓制而難以發揮精度。火力的強度密度要遠遠比精確性重要。有些高票回答強調全息衍射瞄準鏡,依然是這個道理,你用全息衍射瞄準鏡,還是得需要很穩定的據槍才能保證在200米的距離上命中目標。而在戰場上,200米的距離已經顧不上也很難做到穩定瞄準、穩定據槍、穩定擊發。雙方都會用短點射和連射去壓制敵人,用火力去驅逐敵人以奪控陣地形成有利戰場態勢。而不是追求神槍手一樣一槍消滅一個敵人。

突然想起個例子,二戰中因為日本的資源少,為了不浪費子彈,日軍捨不得裝備連發的衝鋒槍/突擊步槍,而是用三八大蓋的遠距離精度和提高射手的射擊水平進行彌補,甚至犧牲了步槍的殺傷威力。但是面對美蘇步兵的衝鋒槍,在近距離的衝鋒/反衝鋒中,日軍火力密度不夠,經常被打得抬不起頭。現代戰爭中火力主戰,火力強度密度更重要。有數據講一戰時平均幾百發或者幾千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二戰就上升到平均2萬多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越戰時達到平均20萬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這個數據並不是說明步槍精度下降了,而是步槍的作用已經不是追求靠精度消滅敵人,而是靠連續火力壓制/驅逐敵人。

總而言之,在以陣地攻防為主的步兵戰鬥中,由於重火器的發展和戰術的變化,遠距離精度已經不是步槍需要追求的重要指標了,所以裝備瞄準鏡的意義並不大。

PS,請朋友們在討論時不要總用靶場上的打槍經驗代替戰場環境,這樣溝通起來真心累。


看了半天沒一個答案說到點子上,這就是個策略問題,是站在決策層對軍隊建設的總體考量。

說白了就是目前沒必要,有錢肯定上!!!

軍費就那麼多,這麼多關鍵的國防工程明的暗的在開展,要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現在給你陸軍換了瞄具,也許海軍的航母就晚下水,空軍的20就要晚部署,你說哪個重要哪個優先順序高?

就像之前類似的很多問題,問陸軍為什麼沒有防彈衣?給黨國扣一個不把戰士的命當命的帽子…陸軍那多59,81等著換,你都要把瞄具提上日程了。海軍說給你全陸軍都換了99你能威懾南海?二炮說給你那些車軲轆破筒子你能威脅xxx?(這裡沒有貶低陸軍的意思)毛主席教導我們看問題要著眼全局分清主次。

當然一旦開戰,軍費翻番,這些東西會首先提上日程,有現貨的立刻配發,沒現貨的開足馬力生產,根據戰爭規模,優先配備前線部隊精銳部隊,再配備後備的梯隊。

總的來說瞄具包括防彈衣對於廣大陸軍同志(特戰的兄弟們早已有)來說不是決定戰局的關鍵裝備,真的要用時也沒有太多學習成本和適應過程,所以目前不需要。

錢這個東西多了當然好,但是更重要的是花對地方。


沒有啊,土鱉的白光瞄準鏡很多的。

雖然說因為軍費原因所以很多二三線部隊沒有列裝,但是一線部隊一把一把的。

瞄準鏡量是多,但是傻逼。

土鱉的白光瞄準鏡經常是只能白光,要是加夜視就得弄個專門的,不能和歐美一樣夜視加在白光前面就行

結果就是只能白天打打或者晚上打打,如果白天晚上都要打,那就得換瞄準具,這樣一來校槍根本來不及(新換瞄準具要校正)


1、技術問題,全息紅點ACOG製造技術與工藝都比較複雜,造不好反而是累贅

2、成本問題,一個好的鏡子就得好幾千,一把槍才多少錢

3、觀念問題,很多人不願接受這種新奇的洋玩意,認為這點東西決定不了啥戰鬥力,好不如多帶個手榴彈

4、習慣問題,實際上並不像遊戲中那麼美好,剛上手紅點時我強烈覺得這玩意不如機瞄好用,後來慢慢適應了之後才好,上手後會發現紅點全息在瞄準速度上遠勝機瞄,而且抬槍就很自然的鎖定兩點,無需三點一線校正,狹窄區域允許視線與瞄準基線存在一定夾角,非常方便

5、謎一樣的燕尾槽,固定強度不夠,耐久性不夠

6、我軍的槍械設計不像美軍AR那樣有換個護木可以隨便改裝的標準化模塊化設計,還是相對較老的理念,無托設計也限制了前部附件的安裝空間

7、實際需求,我軍目前主要的理念和需求依舊是大兵團作戰,與美軍在中東地區的情景不同,美軍時常面對一對多的近距離交火和室內狹小空間弱光照條件下戰鬥,這時紅點全息最大的優勢快速瞄準體現的很明顯,而在野外,這個優勢被削弱,全息紅點並不是為精確射擊而生的,野戰環境下這種設備本身也增加了維護和保障成本,也正因此,美軍提出ACOG

另外,對於說紅點全息不如機瞄的建議自己體驗一下,不用高端正品,弄個幾十塊的紅點弄把水彈槍BB槍裝上去試試,尤其是弱光照和狹窄區域,看看是不是快


魏同學今天私信我表示他記錯了他爺爺的職位和軍銜。考慮到年代確實久遠,這樣是合理的。之後我按照他給我的新信息查證了一下,出於他的要求我不能透露詳細內容,只能表示關於下面說的第一個問題,魏同學確實沒有偽造。他的爺爺的確是開國時的革命幹部。只不過不是開國時的將軍。而是後來升的將軍,如果沒有其他人提出證據質疑的話我覺得這個關於身份的爭論可以停止了。其他問題大家繼續討論就好。

——————————————————————

被大家提醒應該單獨發專欄,我之前不知道這個傳統,以為掛人和澄清應該可以在一個問題下面,打擾各位閱讀正常答案不好意思啦。下次我會注意的,這次請原諒。

——————————————————————

關於 @魏沈默 同學整個事件是這個樣子的。我昨天逛知乎,在老兵尹吉先先生的一篇回答下看到了魏同學罵人的話,當時我是無視掉的,但是魏同學在和他人的爭論中提到自己是開國將帥的後代。因為我也是大院子弟,從小雖然無法無天但是對老兵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尊敬,同時家裡對於我罵人之類的問題也責罰很嚴,導致我至今不會對罵。。

嗯,總之當時我感覺魏同學可能是冒充身份來黑人的。就點進了他的過往回答看。他回答中提到了自己的爺爺是26軍後勤部長,副參謀長,和自己姑父的父親是閻又文。我查了下資料發現抗美援朝時26軍後勤部長湯魯泉不可能是魏同學的爺爺,此外另有一篇文章提到93年時曾向閻又文的子女單位發過證明信,所以我認為這和魏同學說的他姑父在美國是矛盾的。然後我在評論中說了這件事情後魏同學和我吵了起來,但是沒有提供證據。所以我當時認為他在冒充。

然後@周明輝 同學把魏同學罵人的話截圖發到了這個問題下面。在這裡我先說一下自己的立場,我認為不論魏同學身份真假,在老兵答案下罵人都是不對的,但是個人意見是在互聯網上看到有戾氣的人自己屏蔽就好,沒必要發出來讓大家批判一番。只有身份作假這種事實問題才可以拿出來掛以防詐騙行為發生之類的。

總之周同學掛了魏同學之後來了不少人圍觀,其中@肛里拉出個電鋸 兄弟告訴我魏同學本來姓孫,父親是棉紡二廠的。因為當時魏同學沒有對我的質疑做出有效回應,所以我以為魏同學是早就被人戳破了假冒身份而我還不知道。但是之後電鋸兄弟又告訴他說的話是謠言,是為了釣魏同學的魚。所以在這裡我認為不論魏同學是真是假,電鋸兄都應該為自己的謠言道歉。不過電鋸兄表示他已經向人武部舉報了,所以官方回復也可以作為證明手段之一。

周同學發了答案以後,魏同學加了我,@付有 還有@BLACK槍騎兵 的微信。把證明自己身份的一些資料發給了我。還煩請以上兩位同學在評論里表示自己確實收到了資料。

之前說過,我對魏同學身份的懷疑就出於兩點,一是26軍後勤部長湯魯泉不可能是他的爺爺,二是閻又文的兒子閻綏文93年不在美國。第一點魏同學已經確認湯魯泉確實不是他的爺爺,並且向我提供了他爺爺的名字。網上的公開資料確實查不到魏同學的爺爺,我會用自己的渠道來確定,在查證之前我只知道魏同學確實不是在冒用湯魯泉後代的名義,至於魏同學向我提供他爺爺的情況是否屬實,還需要再確定,但是從魏同學給我的資料可以確認他的爺爺不論是不是開國將校,至少也是個老革命。所以還請各位不要繼續再用棉紡二廠來攻擊魏同學。

第二點,魏同學提供給我的一段摘自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系統工程引論》一書中的話提到了閻綏文和他的妻子魏勝利確實在美國。這裡和我在cnki上的文章相矛盾了,但是我認為系統工程引論的可信度高一點。所以這裡我對魏同學的質疑就不成立了。

當然,以上所有的證據都不能證明魏同學的真實身份,畢竟互聯網上是證明不了一個人的身份的。但是至少可以說明魏同學自己的敘述沒有漏洞並且還是有證據的,所以質疑魏同學身份的同學還請也拿出證據來。我之前的質疑都是基於魏同學對自己身份作假描述和公開資料的矛盾,我認為不能算無端指責,但是確實考慮欠妥。我會繼續查證這個事情。

關於魏同學身份的爭論我希望大家用證據來說話,直接開罵你這個騙子或者紅三代藥丸這樣的都是沒有意義的。疑罪從無,魏同學發給我資料後,我之前的質疑就不成立了。先為我的惡意揣測給魏同學造成的困擾道歉。(要是最後你還是假的這個道歉你得還回來)

最後說一下,魏同學在這個事情里最主要的錯誤不是沒有證明自己的身份,而是以一個紅三代的身份在老兵的回答下面罵了老兵。我認為這種行為是不妥當的,魏同學也向我說明了他的原因,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認為這是對的。上文說過,我也是大院子弟。從小說個md都要跪地板。我周圍大部分人都是在一個約束很強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的。然而我發現大家對這些人始終都有惡意,我之前在答案中寫小時候和爸爸去看航母都有人諷刺一句趙大人還要抬轎子嗎。我知道這種現象是因為你們看到或者聽到不少飛揚跋扈的二代,但要知道這樣的人實在是少數。

總之在這樣的背景下,魏同學的言論就很符合大家對飛揚跋扈的想像,你看,紅三代公然侮辱老兵。所以在這個層面上,魏同學無論如何是錯了。本來現在大家戾氣就重,你還非要給大家談資。不管魏同學同不同意,我替他向@老兵尹吉先 爺爺道歉。我們這群人對參加過戰爭的老兵絕對是有崇高的敬意的。在和魏同學的交談中我相信他也沒有侮辱老兵的本意,並且他和我交談時也是很有禮貌的。不知道為什麼魏同學在網上的時候顯得戾氣那麼大,希望他以後可以注意一下吧。

我知道這樣說還是止不了大家的討論慾望,但還煩請各位討論時盡量避免對各方的人身攻擊,畢竟人身攻擊除了徒增戾氣以外毫無作用。

總結一下。1.魏同學身份不是像我們之前猜測的那樣是偽造的,他只是敘述了自己的個人經歷,這個經歷是真的。其中有些需要考證的地方,我認為年代久遠,是正常的,如果有懷疑的同學可以舉證。2.魏同學罵人的行為不對,十分影響社會團結,我替他向各位道歉了,也希望他自己來道個歉。3.大院子弟中囂張的確實有,但是謹言慎行的也不少。希望大家不要給他們貼上飛揚跋扈的標籤,我不認為我們和大院外已經分裂成兩個世界了。

如有疑問歡迎討論,謝謝大家。


槍如何瞄準? - 魏沈默的回答 - 知乎

這是我原來寫過的一個回答。

首先,大家可以看出,光瞄不止只有「望遠瞄準鏡」(一般人印象中的「瞄準鏡」),還有「反射式瞄準鏡(reflex sight)」和「全息衍射瞄準鏡(holo sight)」。

這兩種光瞄都是沒有倍率和低倍率(圖2為acog)的瞄準鏡,所以不存在某答主說的「200米以內不需要光瞄」這種說法。

其次,資金充裕的美國,不光是特種部隊裝備了光瞄,最屌絲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全裝備了光瞄。很負責任地說,美國就不存在沒有大規模裝備光瞄的作戰部隊(當然也就包括了abct和sbct里的機械化步兵,不是說伴隨坦克和步兵戰車作戰的機械化步兵就不配備光瞄)。

隨手搜幾張abct和sbct的圖:

U.S. Soldiers assigned to 3rd Platoon, Bravo Company, 1st Battalion, 68th Armored Regiment

U.S. Army Soldiers from the 1st 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

所以不是只有輕步兵才需要裝備光瞄。

以上兩點可以得出,解放軍需要不需要光瞄?答案是需要的。沒有大規模裝備(只有望遠式,沒有cco;平時不用放倉庫)的原因我覺得有兩點:第一是沒錢,第二是思想落後於時代。

思想落後於時代不光從這個問題有些答主的答主的回答能看出來,從pla的輕武器設計思路也能看出來些許,對我要吐槽的就是95。

95從開始設計到後來改進到95-1,都沒有考慮安裝光瞄的便捷性。證據一個是被吐槽很久的燕尾槽,第二就是提把。燕尾槽不說了,來看看提把。為什麼美軍把裝固定提把的M16A2和M4換裝成了拆卸提把的M16A4和M4A1,為什麼現在皮卡汀尼導軌這麼流行?答案就是方便裝光瞄。拿m16系列舉例:

M16A2:提把不可拆卸

M16A4:平頂機匣

而95一直保持提把不動搖。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以上。


為什麼解放軍的步槍很少裝備瞄準鏡?

我認為,瞄準鏡 利少弊多。所謂利,相對的說,比沒有瞄準鏡準確一點,設用於巷戰。它的弊就多了:1、笨重,2、使用瞄準鏡必須心情穩定,3、槍支必須固定好,端著槍無法瞄準射擊,不舍和實戰。4、各種武器,因為受風向、氣候的影響,武器的新舊影響,最好的射手沒有絕對的準確。你發射100發炮彈不會落到一個坑。你發射100發子彈不會正打在一個眼。

中國軍隊 是根據今後戰爭的需要而裝備。

瞄準鏡是 用在陣地戰或者是巷戰上。今後的戰爭,中國不會出現巷戰,或是陣地戰。要有戰爭 就是閃電似的攻擊戰。現在戰士們都是裝備的連發槍,實戰攻擊中,敵我相遇,誰先開槍誰生存。沒有時間 再用瞄準鏡去瞄準,都是該略一瞄準 一摟機就是多發子彈打出去,這發子彈打不著,那一發子彈就可能打著、再打不著,再摟機。


1、你看看有治安戰和特種戰鬥現實需求的部隊練不練,用不用?

2、TG陸軍的戰鬥核心一直是反坦克火力。現在才闊起來幾年啊。

3、基層軍官缺乏主觀能動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豆腐膶 這個答主的答案非常好,我的答案其實就是給他補充了一點

☆☆☆☆☆☆☆☆☆☆☆☆☆☆☆☆☆☆☆☆

首先要說,這個回答不是給光瞄無用論的人看的。光瞄不僅有用,而且有大用。

答這個問題的之前,我沒看幾個別人的回答,多看了幾個之後,我驚訝的發現真的有人反對光瞄,是因為光瞄無用?!你們都沒有玩過COD么?!是,我知道COD有些地方挺扯,但是從來沒人說COD的槍支建模扯淡。玩過COD的人,最最起碼可以感受到了瞄具巨大的優點吧!???!

第一個優點,視野開闊,沒錯,你從一個圓形或方形屏幕上瞄準,比一個小洞瞄準視野開闊了不知道多少!!

第二個優點,那就是不需要精確瞄準!!!瞄具上的光點是會動的!!!會隨著你的視角的變化而動!!!但是紅點指向的方向永遠是槍口的方向!!!這個用傳統的三點一線機械瞄具根本做不到!!!因為反射式瞄準鏡是兩點一線!!!這是最重要的!!!引申一下就是,會讓你瞄準的非常快!!

紅點【反射】瞄準鏡的工作原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544755

第三個。。光瞄並不脆弱!!!並不會特別容易壞!!!這點在我回答末尾的一個測試視頻里,你會明白我說的!!!

☆☆☆☆☆☆☆☆☆☆☆☆☆☆☆☆☆☆☆☆

目前,我軍瞄具使用率不高是因為,我軍目前的發展側重方向不在單兵裝備上,無論是戰術背心,單兵口糧,各種軍服【對,勞保手套,說的就是你】,瞄具,輕武器,發展水平和力度都還遠遠不足。

造成這樣的原因不是因為沒錢,不是因為沒錢,不是因為沒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們有錢,真的有錢,但是啊,錢不夠花啊

我們要造坦克,99a才裝備了幾個師啊?還有殲20,怎麼著200架起吧,運20,這個至少400架才將將夠用。各種大驅,航母,潛艇做的餃子,做多少都不夠吃啊。

所以,單兵裝備,忍忍吧

這個時候你該說了,答主你丫有病吧,錢不夠花不就是沒錢么?這個,我覺得吧,不能一概而論,A君買了一輛保時捷,嫌油貴,天天喊開不起車。B君天天騎車上班,也喊開不起車。倆人肯定不一樣啊。

我軍的軍費比歐洲幾個國家高多了,但是人家就人人光瞄,人家單兵口糧就是比咱們好,問題是他們既不需要造坦克,也不需要造驅逐艦,更不需要造四代機,更別提這些武器歐洲還真沒幾個國家造的出來。可不一個勁的把錢用在單兵裝備上嘛。

當然,光瞄這個東西,03年美國打伊拉克的時候,裝備率也不高【不是胡扯,你去找紀錄片】,巷戰打的多了,光瞄率漸漸高了起來。

☆☆☆☆☆☆☆☆☆☆☆☆☆☆☆☆☆☆☆☆

我在最後給大家點正能量,光瞄我們國家造的出來,我國光電水平其實挺強的。【我女朋友就是北理光電專業的,吹個牛逼,人家看不上我,我還是單身狗。】

國產Holosun反射式小紅點瞄具耐力測試(Torture Test),加拿大買家測試

Holosun是國內某光電設備企業設計生產,並在海外註冊銷售的反射式紅點瞄準具,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受到了很良好的評價,其價格只有Aimpoint的1/3,同時還有多種型號,具備兩種劃分切換(紅點和EOtech式的圈-點)、雙模式供電(電池和太陽能)以及自動喚醒和關機功能。精確性和可靠性也都有保證,被認為是性能媲美Aimpoint又物美價廉的反射式瞄具。視頻中加拿大買家進行的測試,分別是衝擊、浸水後冰凍(48小時)

最後要說,哪怕價格只有Aimpoint的1/3,也得要1700塊一個。你們算算吧,我國陸軍一百多少萬人來著?陸軍人手一個不現實,至少海陸得人手一個吧。


諮詢了幾位正在服役和已經退役的哥們的意見,簡要轉述一下他們的看法:

他們認為就以現在官軍槍械和彈藥的質量現狀而言,配備光瞄就是浪費。現在官軍槍械和彈藥質量其實是非常一般的,除了專用的狙擊步槍,普通步槍在400米以外的精度都比較磕磣,槍和彈的精度不佳,用光瞄純粹浪費。我們國家著名的「黃河水」的軍標和鋼殼彈都決定了槍械精度不會太高,而且槍械設計追求的是廉價和簡單可靠(如果不算可靠性感動中國的92手槍系列),精度反倒是次要選擇(追求精度和廉價有矛盾,和黃河水也不大兼容)。

另外實際交戰大部分情況下射擊距離都在200米以內,這個距離光瞄優勢不明顯,所以沒必要上光瞄,而且還有視域狹窄的缺陷,得不償失。

總之大家認為要上光瞄,那先需要提高槍和彈的質量,提高其射擊精度,要不然光上光瞄,利益不大。

我說那麼全息瞄具近距離射擊不是比機械瞄具更有利嗎?這幾個哥們普遍表示沒有用過,無法評論。

至於現在還在把步兵當消耗品,不肯提高裝備質量的問題,大家普遍認為這個短期內無法改變,國情和體制決定的。其中有個哥們的意見我覺得很有代表性,大概就是沒有解決台海以前,中國軍隊都必須要隨時做好打大規模常規戰爭的準備,這種情況下,步兵就不能太精,太貴。另外就是現在陸軍的數量到底是太多,還是剛好,還是不夠,貌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打台灣來說陸軍是過剩,海空軍是不足,所以目前的趨勢應當還要再裁掉一些旅。不過這已經是另外的話題,就不展開了。


鏡子比槍貴


更新(拉到底有圖)

先上結論吧,免得人丑答案也沒人看,關於輕武器的討論繼續更新在下面。

題主問的是,在電視和網路上,很少看到解放軍,裝備的武器上有瞄準鏡。

1,我國國策,韜光養晦,軍事上模糊政策,所以很多曝光的並不是我國真正的軍事實力。如果你仔細找找,還是很多帶白光的照片的,尤其是各種魔改95和97。

2,體制問題,你說是乾淨利落的單95配筆挺的軍裝好看,還是一個加上了好像越戰時期的瞄準鏡好看?而且大佬們不重視瞄準鏡和輕武器也是顯而易見的,捨不得用,寧願光瞄在倉庫里堆著。這才是最重要的。

3,和外軍相比,美軍在日常訓練時也是以機瞄為主的,但是帶光瞄訓練比例大,而且美軍這幾年作戰的宣傳,給人的感覺就是,哇,美軍裝備好高大上啊,其實我軍也是有光瞄和夜視儀訓練的,只是訓練比例少,但是戰時現配發也是會用的。

4,我國輕武器觀念落後。95步槍的缺陷,沒有皮軌,燕尾槽質量差,瞄準鏡發展緩慢,種類少,都是制約發展的要素。這個在下文中有討論。

5,國產質量不過關。現在光學鏡批量生產的話也沒那麼貴了,尤其是單紅點和全息瞄準鏡,但是國內輕武器軍工的品控不行,領導不抓,所以在這一方面沒什麼大突破。

6,觀念問題。意識不到瞄準鏡給步槍手帶來的優勢,依然以輕武器「夠用」就行,所以,國內機瞄打靶才是考核的重點,用光瞄打靶?那個兵,說你呢,作弊呢!

強答

實在不喜歡一些人的言論,把步槍的作用放在戰略武器,高新裝備的後面。作為步兵最基礎的裝備,中國在對步槍的態度上一直是各大國里最不認真的。解放軍很少上光瞄,最主要的是中國輕武器設計思路落後。

從設計初衷講起,最初95式步槍的設計思路是為了適應世界小口徑步槍潮流,同時受某些局部地區衝突而改變作戰思路,為了步兵可以方便地在裝甲運兵車裡攜帶武器而設計成後置彈匣(無托),這也給日後瞄準基線過高而埋下禍根,同時將步兵作戰中心由野外決戰而改為城市爭奪,在這種背景下95式槍族出世。

提把問題是同期後置彈夾的步槍大都存在的。比如英國L86,AK系列的KAB(貌似是這個名字),法國的FAMAS,都是有提把的,直觀問題就是瞄準基線過高,頭部暴露過多。最主要的,不知道為何(我猜是考慮成本和設計觀念落後)95步槍沒有裝設皮軌,只有預留燕尾槽。那麼問題來了,挖掘機哪家強?。。。。阿布,問題來了,首先,全槍的可改裝性大大降低,其次,燕尾槽不牢固,射擊後光瞄因震動導致脫位,還有,基本只能裝備國產白光瞄準鏡,如果國家不做全息單紅點ACOG你一輩子也只能選擇機瞄和光瞄,你想自費買瞄準鏡裝都裝不上去。

還有就是中國軍工品控不過關,沒有領導抓,步槍軍工問題層出不窮,彈匣是時尚,採用工程塑料,結果破損很多,護木用工程塑料,但護木前後位置射擊完了會燙的要死,這是因為整槍設計和槍管材料不好。

一邊培訓一邊碼碼字,先發出來繼續寫。

繼續寫。

其實95不容易上瞄準鏡可以看看AK47和早期的AK74,也是很少配裝瞄準鏡,那時候蘇聯瞄準鏡產量小,價格高,而且AK上只能在機匣側面加固定槽,給機匣上當固定個皮軌,然而打不了幾十發瞄準鏡就歪了。後來的AN94和AK 12 AK 105(使命中的AK117),AK 107頂部都是有皮軌的了。為什麼老毛子可以從橋夾發展到皮軌,我們的步槍就不能從燕尾槽發展到皮軌或者更高級的介面?所以我國輕武器還有待發展。

關於光學瞄準鏡是否有必要

先說一下我個人經歷,我是業務真人CS玩家,2016年我們學生戰隊是廣西區第一名。在用機瞄時,我搜索前進需要稍微壓低槍口,遇敵時抬槍頂肩,單眼瞄準,射擊,而有一次CQB訓練時候用了隊長的國產全息鏡,就感覺想開了掛一樣,抬槍沒啥區別,但是我可以雙眼瞄準射擊,就是說我射擊時候可以不再局限於右眼,而且瞄準速度大大加快,平時對槍半斤八兩的朋友直接被我懟死。(這是我個人習慣,但是的確是對速射有很大提升。)這就是用途,各位誰覺得沒用我們再來討論討論。

關於步兵的地位

是,主戰坦克重要,J20重要,東風重要,先進直升機重要,但是步兵最重要(手動笑臉),城市戰坦克沒步兵保護早被對面反坦克導彈炸成篩子了,戰鬥機起降的機場需要步兵佔領么,東風發射平台需要步兵作為陸上保護么,先進直升機躲得過幾發攜帶型導彈?(這段純屬抬杠)

現代戰爭中,步兵除了仍須作為野戰和陣地戰的主力外,最大的作用是作為爭奪城市的主要作戰力量。現代步坦協同已經變成在城市裡步兵保護坦克了,因為現代反坦克技術太發達了,步兵在兩側建築搜尋敵方士兵,坦克提供火力支援,是主流的城市戰思想。而且對城市,機場,海港等目標的佔領,還是需要步兵長時間駐紮警戒來維持佔領的。

步兵之間的戰鬥就是需要步槍機槍狙擊槍,手槍,手榴彈,這些單兵裝備來定勝負。就像你玩LOL兩個ADC對A,是不是裝備好的贏得幾率大?所以不是光瞄沒用,只是中國輕武器發展和人們的觀念落後,還意識不到光瞄帶來的優勢。而且希望朋友們可以正視步兵的地位和步兵所需的裝備。

20161116更

評論某人說我裝逼?說真人CS不能對槍?說我都沒玩過在吹牛逼?

我也就是個普通學生軍迷,和老兵軍迷票友聊聊軍事,沒當過兵,只會打打真人CS撩撩小姑娘,讀書少,人丑,個子矮,還很黑。

不說了,上圖

廣西賽區

個人賽第七(同隊第5,我們倆首先上場,後面的人看我們打點,吃虧。)

雙人賽第三(同隊第一)

五人賽第三(差一點半決賽打過第一,我們還能吊打第二。)

團體總分第一(我們雙人賽積分太高了。廣西體育總局欠我們一個獎盃。)

就這樣。

201611161931

第一次感到知乎里低素質用戶深深地惡意,叫什麼,托卡列夫TT1933,你吐槽我真人CS技巧,然後又用美軍巷戰條例來說我是多麼可笑,而且是用實戰壓我明確說明的真人CS技巧,我沒打過實戰我說的都是我真人CS實戰的經歷,我也不知道你哪裡來的優越感,每次都是,美軍什麼什麼條例,第几几幾條,說了什麼什麼,然而好像你說的很有道理。引用你所說的,美軍條例里說,近距離先概略射擊,我想問問打過那麼多鐳射這麼厲害的您,您是怎麼靠概略射擊把一塊錢大小的光斑概略射擊打到對面頭上兩個一塊錢大小的接收器上的?可能您這種概略射擊的水平可以去參加IPSC了,停下來不用精確瞄準直接概略射擊就能上靶了,超一流水平。

知乎拉黑的第一個。

201611211633

不是拉黑就看不到么?為什麼刷答案還能看到觀點不和就罵人的那種低素質的人?既然你非要掛我打我臉,那我就貼貼圖吧。

95的各種瞄具

AK的橋夾

美軍的AR

高度比對怎麼樣?而且,注意一下貼腮位置的高度,你用95的直貼腮位置和56向下延伸的貼腮位置比?

還有,數學建模不錯。

關於眼睛,我身邊的確有朋友雙眼射擊,打的還不錯。而且,關於眼睛結構,就像有的人可以對眼有的人不能,是因為兩眼中間前方那個什麼點,專業術語忘了,不同,有的人會產生重影,有的人會兩眼視野不相互阻礙,就這樣。

文章來源http://m.tiexue.net/touch/thread_8685946_1.html

歡迎各位軍迷評論我的答案或者私聊來討論,前提是帶著友好的態度,畢竟如果意識形態不同還是可以做一些思想的碰撞嘛。

更更更更更新

國網考試推遲一周,又有時間水知乎了,更新一下

經過和各位大大的討論,和朋友的討論,更新一下。

首先,大家別上綱上線,先讀題,題主問的是瞄準鏡的問題,本答案只討論瞄準鏡對步槍手的作戰能力提升問題,關於軍費,重點發展高新裝備沒毛病,但是把這作為不發現制式瞄準鏡的主要原因就是你的不對了。所以請不要扯,有錢是給你買瞄準鏡還是去研發新坦克新導彈新直升機新飛機新航母,之類的論調,我只能說你略軍盲。同時也別再什麼什麼RPG神教,東風洗地神論,好么?

最重要的,我們炮灰步兵的命,也是命,而不是什麼消耗品!!!

1,章大大 @章易 指出,我文中所說的KAB其實是TKB-408,而且附件配裝是90年代才開始大規模流行的,之前設計可能也沒考慮這類的問題。

畢竟外軍從德三就開始發展瞄準鏡,中國早期狙擊步槍瞄準鏡都緊缺(一個照片,美軍繳獲中國的狙擊步槍沒有鏡子),所以中國設計槍的時候沒有這一層考慮,後來的改進型也沒相應的改進。

2,關於護木發燙,和老兵討論了一下,主要是因為,1,槍管厚度和質量不夠,吸收熱量少,2,包裹太緊,沒有空氣流通,不利於散熱,3,工程塑料優點是隔熱性好,同時也是缺點,熱了以後降溫也慢。

3,網傳95燕尾槽固定不牢的原因:應力集中,多次射擊和復裝後磨損加大。再加那個什麼輪的質量問題,不牢,容易脫落。

4,關於體制問題,「猩猩都知道不能金手指」,你們內行人嘲笑我們軍迷瞎說,我就想問問,知道26萬的高精狙是懸浮槍管么?掛水壺很開心吧?

5,也是和老兵討論的,練機瞄需要兩到三個月才能練好,單練光瞄的話一個月就能形成戰鬥力,易用性在這裡也算是一個體現吧。還有最主要的,我們都認為練好機瞄和光瞄同樣重要!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肯定不是軍費的問題,我說一個現象吧。這兩年開始整頓軍隊腐敗問題後,各部隊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預算用不完,以前是不夠用,現在嚴查軍費後,是怎麼都用不完。所以你知道以前的預算有多少水分了吧?我就不展開說了。

這個問題有兩個原因。

一,以前軍費不夠用,不會花錢到這方面。至於為什麼不夠用。大家都明白。

二,領導根本不在意。有時間花這方面,不如多訓練體能。對於領導來說,用三倍時間訓練你用機械瞄具,是合理的。首先這樣能消耗你的時間,減少管理難度,讓你一趴一下午多好管,其次換裝需要培訓成本,既然原本的方法夠用。何必再做計劃。反正也不出去和其它國家的比,自己內部大家都用機械,那就用機械唄。要是出國比自然有人負責再培訓,到時再來也不晚。

這個問題沒什麼可以洗地的地方。就是腐敗加懶政。根本原因就是以前不以實戰為導向,決策層有問題。


scar
16s使用m262子彈和SpecterDR1-4倍瞄具可以在450米上打進直徑10cm的圓里。一把scar大概2000美元,一個好點的鏡子大概2000美元,武裝100萬士兵大約40億美元,匯率算6.6吧,摺合人民幣264億元,你們知道以前每年三公消費多少錢么?少說幾千億人民幣了。


95式步槍標配白光瞄準具一般都堆在倉庫

訓練時見不到主要是因為這玩意太金貴 損耗大 除了必要時根本不會拿出來 其實你只要自己搜搜就會發現很多帶著白光瞄具的圖


推薦閱讀:

為什麼手持機槍,後坐力會使槍上抬,但是支開支架放在地上以後,就不會上抬了呢?
越南軍隊槍械?
為什麼現代步槍儘管使用大量先進材料卻依然越來越重?
二戰影視作品中,用布條纏繞槍支的做法是為什麼?
《士兵突擊》成才在草原五班用的是什麼槍?

TAG:軍事 | 中國軍隊 | 軍事裝備 | 軍事迷 | 步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