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台灣來拍一部抗日戰爭電視連續劇,劇本大致會怎樣?


原材料鏈接:看台灣抗戰電影

第一、題材上明顯不同。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名字很邊緣,比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李向陽》。而且反映的抗戰多半是鄉村的抗戰,非城市正面抗戰,比如《敵後武工隊》。而台灣版本的抗日電影起名較宏觀,比如《筧橋英雄傳》(空軍跟日本人激戰),《大阪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還有《千秋英烈》(講張自忠),《梅花》、《香火》等等。他們多半選取城市正面抗戰題材。

第二、人物身份選取不同。中國大陸寫的全是窮人的抗戰,比如鄉下老百姓、窮人參加革命抗戰,地主老財是漢奸。而台灣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戰,比如《梅花》,講的是紳士、大鄉紳的抗戰,家裡幾代同堂,生活很好,很體面,小孩都是國外留學等等。《筧橋英雄傳》里的空軍家裡老太太也是很有身份的人,他老婆是上海大學畢業的校花。人物角色全是有錢人家出生。跟我們大陸原來觀念不一樣。大陸原來就是窮人抗戰,富人是漢奸。但國民黨在大陸代表有產階級的政權,價值觀系統對富人是正面的,對窮人是負面的。在抗戰里全是富人,比如張自忠,大家族士紳,受教育程度很高。

第三、國恨、家仇的先後順序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多半是國恨在前,家仇在後。但在台灣電影里順序恰恰相反,往往家仇是一個故事的引起,國恨是一個背景。

第四、抗爭的出發點不同。大陸版本反映抗戰最主要是從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對抗出發,多從正義、侵略等角度來闡釋。而台灣版本更多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出發來闡述一種文化的抗爭。

電影第五、階級和人性的處理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往往重階級性、鬥爭性、反抗性,比如展現日本人的殘酷性和中國人的鬥爭性。而台灣版本著力反映了很多在抗戰過程中微妙複雜的人性。比如《梅花》里老大的父親被日本人殺了,老大決定去從軍,臨行前他跪下來給母親辭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我要參軍」的台詞,而是很簡單說了一句:「孩兒不孝,長子不能保全家安全,所以我應該去從軍。」,老太太站在台階上送他,含著眼淚說了一句話「打贏了回來」。


手撕鬼子等大陸片都是台灣導演的我能說


大陸電視劇因為黨的教育和管理,電視劇總有一些階級化傾向,大部分人物過於臉譜化,兇殘奸詐的鬼子,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國民黨總是高貴出身卻更計較黨派得失;台灣拍抗日劇的話,應該會著重描寫正面戰場,英雄主義色彩濃重,主角不像大陸劇這麼接地氣,多為世家公子,像偶像劇(這也難免,畢竟國民黨是依靠大商人和資產階級起家;共產黨只能去尋求廣大貧苦人民的幫助),作為敵人的日本人應該更偏向嚴肅的軍人,而正面戰場後面的共產黨,應該是像小人一樣在背後偷偷發展的嘴臉。以上純屬臆測,並無多少根據,況且,這還是按照國民黨口吻來說,按民進黨現在主政來說,估計抗日劇根本不會讓拍吧


現在滿屏的功夫打鬼子就是從港台流過來的


想多了。。。某些人不會給它上映機會的。


推薦閱讀:

請評價一下韓國戰爭電影《高地戰》?
求一部二戰潛艇電影名字?
戰爭中會為了保護群眾延誤戰機么?
你看過的最好的反戰電影是什麼?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和聯合國軍付出如此巨大的傷亡僅為爭奪3.7平方公里的山地,是否值得?

TAG:電影 | 電視劇 | 戰爭電影 | 抗日戰爭 | 想像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