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的「立場中立」該怎麼理解?
其實這個問題是由維基百科的一個回答引起的。開始查的阿克賽欽的問題,後面維基百科的一個回答是維基百科的立場是中立的,還打了一個比方:聯合國不承認中華民國,可是維基百科還是認可中華民國,因為聯合國不能代表全人類的觀點(大意如此)。
這個回答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其他人的看法。維基百科標榜中立,那麼維基百科終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自然人撰寫的,維基又如何保證這些自然人立場絕對中立呢?何況,聯合國都代表不了的全人類的觀點,難道維基百科就可以代表嗎?比方,對於種族滅絕的看法,全人類看法就一致了嗎?維基認為這個世界人就沒有哪怕一個人贊同種族滅絕了嗎?如果還有一個或者幾個人認為種族滅絕是正確的,維基是否也要中立的把這些人的觀點羅列出來呢?我認為,不存在沒有任何立場,絕對中立的觀點。如此標榜的看法,不過是企圖打著中立的旗號來讓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觀點罷了。總之一句話,「立場中立」不過一句行銷的口號。甚至「立場中立」本身就不中立,作為高等生物的人,對任何一個問題必然要有自己的立場。對於該支持的不支持,該反對的不反對,這種立場能叫中立嗎?所謂的中立已經有偏向了。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看維基的立場中立。
我比較務實,所以直接說「立場中立」這個規則的實際用途,希望能幫助到答主。另外此答案要放到維基百科有政治不正確之嫌,不過既然是在維基外,就隨意了。
說中立之前先說另一個概念。維基百科上記錄的觀點有門檻,就是經「可靠來源」(口碑很好的組織/出版社)之口的才收,一般的個人主張(比如編者自己的)就不記錄。因為就算能把全球75億人的觀點都出來,條目也長的不能看了。因此題主說的「還有一個或者幾個人認為種族滅絕是正確的」,這種觀點維基百科就直接忽略。然後聯合國的觀點不用說,自然很有分量,所以條目中可以介紹。其他「可靠」媒體組織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條目也會同時收入。
然後再說中立。維基百科的中立是指「不帶立場的記錄各種觀點」(當然只限滿足「可靠來源」的觀點,本段下同),並不是「只記錄持中立觀點的聲音」。舉個例子,編輯自己對種族滅絕可以持可以支持/反對/中立,但他應承認相左觀點確實存在,並按觀點佔據的比重書寫條目。比如:不能把小眾觀點寫得比大眾觀點還長;或者只因為自己的不贊成,就把相左的可靠觀點刪掉;再或者像張雨涵答主舉的百度百科。
總之翻譯成人話就是:為了避免編者在條目里推銷觀點和吵架,維基百科用」可靠來源「先卡住;再為避免編者借「可靠來源」刷屏推銷觀點,所以再「中立的觀點」來限制。
當然這個規則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如果編者就是為推銷觀點而編輯維基百科,他總是能找到辦法,比如指稱對方「來源不可靠」等等,這就不展開談了。但是至少,地球條目出現三頁文字,論述當代人如何如何支持地平說,這種荒誕的事情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
最後的最後,維基百科標榜的是「版權自由」,並不向讀者推銷「中立",也不是教導讀者「應該持『沒有觀點』的價值觀」。中立僅僅是對編者的要求,一種讓條目朝好方向發展的要求。只是編者比較喜歡拿這個去宣傳維基百科,而不編輯的維基百科讀者往往又誤讀「中立」。不選擇即使一種選擇,wiki的所謂立場中立讓我想起了吳大的這句話。其實題主說的都對,wiki採用了一種叫做「中立」的立場。
有時需要資料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先翻wiki,然後再尋找手邊可用的文件。為什麼?我認為wiki高於百度的一點就在於他的內部有對抗,有分歧。比如一個敏感問題百度會畏首畏尾的選擇官方立場,而wiki則會在眾多撰寫者的反覆較量中得出結果,這是某種意義上的集眾人智慧。在這個點上wiki還可以做的更好,就像安那其百科一樣最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