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指點量詞前置與後置的區別?

比如一斗米和米一斗、兩張表和表兩張,好像沒有重點之分,請大神指點量詞前置和後置的區別


古漢語里最初產生量詞的時候量詞是在名詞後面的。後來逐漸發展成量詞在名詞前。

現代漢語里口語正常句式是量詞前置,而量詞後置是一種凸顯莊重性的「復古」句式。


沒有專門研究過數量詞與名詞的語序,全憑語感來答。

現代漢語中,應該不存在數量詞放在名詞後面的情況了吧。

在文言文中,數量詞放在名詞後面,一般是在名詞作賓語的時候出現,比如「賜米一斗」、「損兵八千」。

但我感覺,與其把這種情況分析成「動詞 + 賓語 + 修飾賓語的後置數量詞」,不如分析成「動詞 + 賓語 + 賓語補足語」。


量詞的研究在漢語語法研究中是個大坑,任何一個量詞的來源、語法化、隱喻、泛化都能寫很多內容。

在現代漢語中出現的新名詞在選擇量詞時,其語義網路更複雜,詞義引申的鏈條更多、環節更複雜,經常給人無規律可循的錯覺。

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即使在語法研究界也是不存在量詞這一範疇的,早期在以《馬氏文通》開啟的採用西方語言理論研究漢語為代表的大量研究中,學者們將量詞當做形容詞或者名詞的同位語來看待。

一、「名+數」到「名+數+單位詞」

古漢語中也很少有量詞,古漢語中數詞直接跟名片語合,數+名結構,名+量結構常見。如:

  • 賜金一勻(鈞)。

  • 車不其氏十朋。

以上單位詞的使用和產生主要是為了表達稱量的意義,即「名+數」凸顯的是物體的數量,「數+名」結構凸顯的是名詞,即物體。

量度量衡量詞、容器量詞所出現的「名+數+單位詞」這一格式為後來的個體量詞的出現提供了空間,即為個體量詞的出現提供了類推模式

也就是說語言在長期的使用中,就要求有相應的規範框架來統一一種功能的使用。

那麼,相應地在計量個體名詞的數詞之後就應該添上一個計量的成分。由誰來填補這一位置呢?古人就利用就近原則,直接複製名詞來解決,所以產生大量的名量詞,量詞大多是由名詞、動詞、形容詞虛化而來,最早即是名詞虛化為量詞。

在殷代時,量詞極少,所有量詞皆為名量詞,無動形量詞。

發展到秦漢358個量詞中有338個名量詞。

二、「名+數+單位詞」到「數+單位詞+名」

有的學者認為「名+數+單位詞」後來在使用中發生移位,有可能是受了漢語修飾語一般放在中心語之前這個因素的影響,這種結構本身發生重新分析,由同位片語變成了偏正片語,形成「數+量+名」結構。

另外有些人認為,「數+量+名」這種結構的出現,即由「數+單位詞(+之)+名」中屬格標記「之」的脫落誘發「數+單位詞+名」獲得實際計量的功能。

「數+個體量詞+名」格式是仿照「數+單位+名」格式類推而來。

郭錫良認為,漢語在「數+量+名」這種結構出現後, 由於語言的遞推作用,名詞、動詞、形容詞才大量虛化為量詞。

三、量詞與數詞結合

量詞幾乎都是單音節的,甲骨文、金文時期的漢語辭彙系統還處在單音節詞佔優勢的階段,所以量詞與數詞構成的雙音節沒有大量出現。在漢唐時期複音詞的數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到魏晉時期它們在整個辭彙體系中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地位。

量詞與數詞構成的雙音節黏合體得到了大量發展,量詞也就得到了發展。

有點跑題~Merry Christmas!


推薦閱讀:

對外漢語教學與二語習得理論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選擇對外漢語嗎?
人大漢碩和對外經濟貿易漢碩選哪個?
聽說IPA證書在美國不被承認,那在別的國家能被承認嗎?如果要成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需要哪些證書或者條件?

TAG:漢語 | 語法 | 量詞 | 對外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