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眼中所謂的「庸俗經濟學」,具體「庸俗」在什麼地方?


把資本主義當作永恆的經濟體制來看待,缺乏對歷史演進的研究,導致很多理論實在表面現象裡面打轉。比如絕大部分貨幣理論都只研究利息率是怎麼決定的,但是鮮有人去問利息哪兒來的,馬克思就明確說利息是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再就是商品拜物教讓一切「以倒掛的形式出現」,導致交換成為研究的中心,忽視了生產這個「閑人莫入」的領域。

簡單點兒講,庸俗就是說把現存的當成永恆的,最好的。


1,就研究範圍來說,庸俗經濟學認為所有的生產消費活動和「買賣」活動都可以納入經濟學研究範圍,比如生產可以用「打獵」替代、消費可以討論「水與鑽石」,「買賣」可以討論性交易、毒品買賣等等。

2,基於第一點,既然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理論討論」,那必然需要可以解釋一切行為的「理論基礎」,於是「庸俗經濟學」很神奇——馬克思肯定不會支持這種神奇的(對價值論的反對就認為馬克思的價值論自相矛盾,不像效用論那麼完美——這完全沒錯。)物理學和化學歷史上有以太說和燃素說「完美的解釋學說」,然而完美的解釋並沒有什麼用。

3,基於一二,既然可以完美的解釋「存在」,那麼這種「存在」就不會「不存在」,當前的社會也就「永恆」了。

4,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馬克思認為制度源於技術,比如18世紀以來的社會進步由於科技進步,而庸俗經濟學把社會進步甚至是科技進步歸於「自由主義制度」。

庸俗經濟學是馬克思定義,冤有頭債有主別噴我。


最簡單地來說,馬克思所謂的庸俗經濟學無非是具有以下兩點特徵。

注重表象而忽略本質。比如談論商品交換,就只看到商品交換,沒看到商品交換背後的生產過程。比如談到價格,就只看到供求,沒看到裡面的價值規律。一個物體就只看到物體,沒看到物化在內的人類勞動。

為資產階級辯護。比如西尼爾那個最後一小時理論,工人每天勞動11.5小時,其中10小時生產的產品價值補償了預付資本價值,0.5補償工廠機器的損耗,最後1小時生產的利潤,所以他說減少勞動時間資本家就會虧成狗……真是能把人看醉。別說一個經濟學家,就連現在的小學生許多都明白應該按比例變動~~~


不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都庸俗。


上面各個回答都有道理。我也加一個回答:「庸俗經濟學」之所以庸俗,歸根到底,是屁股坐在了資產階級一邊。

當然,古典政治經濟學除外,那個時期的資產階級還是革命的進步的階級。


把金錢(價值)關係,這種人支配人,人玩人的權力關係變數,硬要說成是財富、蛋糕,這就是馬克思批判的商品(貨幣)拜物教,並把價格說成是如何配置資源的變數,而不是人支配人權力關係。正如商品的物質外殼下掩蓋的確是人與人的社會(權力)關係,這也是貨幣拜物教的謎。而古典經濟學是說勞動要素與實物產品的勞動決定價格的理論,把勞動價值論與技術生產率聯繫在一起。

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完全不同於古典經濟學,因為價值概念在馬克思那裡,根本就不是什麼均衡價格,而是取代的實物產品的一個與總量相關的概念。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說「價值是某種異化人類勞動本身。」在這裡權力關係上總量價值與技術生產率的關係被馬克思完全剝離。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是資本家,我驅使一個女工1小時的勞動,我可以讓她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還可以讓她脫了衣服給我跳裸體舞1小時,即女工在這1小時內行為(勞動)屬於我使用,而不屬於她,這就是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在這種權力關係中,根本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因而找不到像新古典那樣生產具體蛋糕的邊際生產力。而剩餘價理論邏輯中,假設資本家支付工人的工資,即勞動力的價值假設是4小時勞動,而資本家實際驅使了工人8小時勞動,那麼剩餘價值=8-4=4小時勞動,在這裡同樣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和技術生產率,只反映資本無償驅使工人剩餘勞動的權力關係!(虧損時,剩餘價值未能轉化成利潤,但系統整體的總剩餘價值=總利潤)

馬克思通過分析了商品生產中,勞動的二重性,區分了技術關係上(自然力引導上)的勞動(人類勞動也屬於自然力一部分)同人與人權力關係上勞動的不同,從而澄清了李嘉圖的混亂,即把技術關係與金錢分配的社會關係相混淆。馬克思批評斯密、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把勞動價值論聯繫到勞動生產率,表明總量價值與技術是完全無關的,而取決於社會關係。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用了三章的篇幅表明,技術或勞動生產率只與使用價值(實物生產)有關,而與價值(被支配的人類勞動)無關。馬克思表明,與總量價值聯繫的支配只和抽象勞動有關,而與技術無關,勞動生產率的增加的變動與價值量成反比,勞動生產率的增加與使用價值量成正比。

因而像決定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不是代入到與產品數量的相對關係或者說代入到供求關係中,而是代入到商品之間按相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交換比例與平均利潤率的均衡關係中進行推導,對於資本家來說,低於平均利潤率的金錢積累速度,資本隨時會破產縮水,資本隨時存在著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競爭。這樣價格等代表的就不是什麼與產品數量的比例或者供求曲線關係,而是交換比例,這個交換比例直接涉及的就是資本的利潤率。

這樣馬克思以外的經濟學幾乎就可以看作是庸俗經濟學,無論是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都可以看作是商品拜物教,即庸俗經濟學。說得直白一點,馬克思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的邏輯,可以用來攻擊「實際GDP的含義」,證明實際GDP概念所代表的含義的是邏輯錯誤,實際GDP(錢)代表的不是財富,而是人支配人權力,即資本主義特有的權力關係的總和!

如:自1929年現代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開始應用和隨著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實際GDP成為經濟學中的最重要的概念和統計指標。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首先教給學生的就是這裡有一個衡量實物產出的指標——實際GDP。當然,同時還有一個價格指數表示物價總水平,實際GDP是用名義GDP減去物價指數。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學會了這個概念並被所有的人所認同,隨後這個概念就成為教條而加以應用了。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以充分說明這個實際GDP作為實物統計的觀念對人們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在GDP的統計時,首先得到的是名義GDP,但是在所有的國民收入核算的統計表中(如《中國統計年鑒》),竟然沒有名義GDP的增長率這一指標,而是告訴你實際GDP的增長率和物價指數,要想得到名義GDP增長率指標,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沒有名義GDP增長率這一指標,因為經濟學家認為GDP就是為了衡量實物產出的,名義GDP的增長率沒有用。

  但是,實際GDP這個指標很不好用。例如,在實際GDP的統計中,美國1820年時人均GDP是1600美圓,中國現在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圓,更要命的是中國宋朝時的GDP相當於20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中國人現在的生活水平比美國1820年或中國宋代的時候還要差呢?這顯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國或者中國宋代當時有的那些產品的人均產量和現在中國的人均產量作個對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說我們現在消費的東西絕大部分是當時美國或宋代沒有的。如人們經常說的,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包括汽車和民用飛機的擁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國出口大量的消費品,怎麼可能比美國1820年的生活水平還要低呢?

在一本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中有一個應用實際GDP的例子,作者在講到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時寫到,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努力工作和技術進步,使實際GDP的增長率連續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這段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接下來又說,這種7%的增長率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從戰後到90年代發生了巨大變化[b],日本的人均GDP從戰後的130美圓增加到30000美圓,韓國從50美圓增加到12000美圓,台灣地區從80美圓增加到16000美圓等等。當我們把上下兩段話放在一起就出笑話了,因為GDP每年增長7.2%,10年會增長1倍,這些國家和地區怎麼可能按7%的增長率在40年的時間裡增長這麼多呢?[/b]上面的數字當然是名義GDP,要解釋這些數字當然也要用名義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超過15%,同時日圓對美圓的匯率提高了3倍,而韓國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接近30%,而在目前採用實際GDP來說明實際產出的增長,同時分離出物價水平的變動和匯率的變動是經濟學家做不到的,這裡可以肯定的說,這在將來也做不到,那麼這樣使用「實際GDP」的統計指標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我們還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來說明使用實際GDP比較實物給經濟學家帶來的尷尬。比如要說明中國的GDP究竟是多少美圓就必須先解決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問題,經濟學家試圖用購買力平價的方法進行計算,結果怎麼樣呢?從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主張人民幣貶值時的低估到現在主張人民幣升值的高估,經濟學家從2美圓到14美圓之間竟然給出了十多種計算結果,這種誤差可能達到7倍的計算是不是還能應用呢?

再者也馬克思批判的商品(貨幣)拜物教邏輯似類,凱恩斯在《貨幣論》一書中針對這種國民收入的統計含義提出疑問,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麼可以加總在一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一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指數的。這一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5%,顯然不如說去年生產的是5噸的卡車而今年生產了10噸的卡車更清楚。

 對於物價指數的統計也是如此,這種統計只能在單一產品和穩定狀態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蘋果和梨的價格都增長了10%,可以確定的說物價上漲了10%;但如果蘋果的價格上漲了15%和梨的價格上漲了5%,或者價格同時上升而蘋果和梨的產量比例變化了,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物價指數的。前面所舉的用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人民幣的匯率出現的尷尬結果就是一個例子。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也說,物價指數的統計可能忽視了產品質量的變化,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如果物價指數的統計考慮產品的質量變化,由於產品的質量變化太快(比如電視機),那將使物價指數的統計失去意義,因為只要質量變化了就要把它視為一種新產品而不能與原來的產品構成時間序列的指數。聯繫到國民收入核算的實際,現實中物價指數統計的困難遠超出前面的例子,不僅產品的質量經常在變動,而且新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舉一個例子說明這一問題,目前我國物價指數的計算是以1990年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場上幾乎難以找到與1990年完全相同的產品,更不用說占消費支出很大比重的新產品。顯然,這種物價指數的計算與實物量的統計相差甚遠。

    就人們通常所說的物價指數是指消費者價格指數(即CPI),這種消費者價格指數經常被作為計算實際國民收入的依據。然而,這種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然不是全部產品和勞務的統計,比如資本品的價格變動被排除了,資本品的價格變動是用單獨的指數來表示的,由於資本品在我國GDP統計的全部產品中要佔到30%左右,所以GDP並不能表示實物量的變動是顯而易見的。就消費品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所包含的產品也不是全部消費支出的構成,比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在我國居民消費中已經佔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時才考慮將其加入到物價指數的計算中。顯然,用這種物價指數的方法來計算實際GDP是大有疑問的。

    從上述分析可見,這種實際GDP作為表示實物的統計變數是主流經濟學創造的一個神話,之所以把它叫做神話,是因為這種異質實物產品的加總和統計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在實際應用上也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實際GDP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主流經濟學卻使它成為人們頭腦中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並被用於所有的經濟學應用領域。

    當然,這種假的實際GDP和物價指數的統計在現實中並不是毫無用處的,正如這種實際GDP和物價指數一直是宏觀經濟分析的重要指標,但只要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分析有所了解的話就很容易發現,經濟學家實際上是把實際GDP和物價指數的變動加在一起考慮宏觀經濟波動,但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名義GDP,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名義GDP呢?名義GDP正是我們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指標,但這種名義GDP絕對不是實物產出的數量和它的貨幣價格單位,而是與實物或技術完全無關的。 什麼是GDP

    我們現在來討論名義GDP。在國民收入核算中,名義GDP是一定時期中(如1年)新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這一定義中的關鍵是價值,這裡的價值概念即是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從而是可以加總的,但這樣加總的名義GDP已經不表示任何實物,而是一個貨幣交易增加值的概念。如計算國民收入的一種方法就是增值法,即把各個企業新增加的價值加在一起,由此構成企業的總收入,這種收入必等於人們的總支出,因為收入和支出是貨幣交易的賣和買,二者必然相等。這樣,從總支出的角度看,人們花1美圓一定有1美圓的GDP。由於GDP所統計的是貨幣交易值,凡不是貨幣交易的產出(包括勞務)將不會被計入GDP。比如,足球明星的高額報酬被計入了GDP,而農民自己生產和消費的農產品只要不通過市場交易,就不會計入GDP。

    由於GDP是一個經濟中全部貨幣交易量的增加值,我們可以用貨幣的交易方程式來表示:MV=PT,即貨幣數量(M)和貨幣流通速度貨幣(V)相乘等於全部貨幣交易值PT(T表示交易的實物量,P表示價格),而名義GDP的計算則只是所有的交易量的增加值,或從企業會計帳戶上考慮的增加值。因此,當假設全部交易值與企業的增加值之間保持一個固定的比例,即GDP在PT中的比例是穩定的,再假設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則貨幣交易的增加值或名義GDP和貨幣供應量之間將保持穩定的比例,即。

    上述對名義GDP的說明似乎是多餘的,因為這些定義在教科書中都可以找到,但我們這裡重述這些定義是為了說明與教科書完全不同的含義,即這些定義可以清楚地表明,GDP根本就不是實物的統計,而是一個貨幣值。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這個貨幣值是沒有意義的,從而要用實際GDP和物價水平把這個貨幣值拋棄掉,然後用生產函數去說明實際變數。但正如前面所表明的,這在邏輯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經濟學所拋棄的貨幣和名義變數則正是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最本質的東西,即這些名義變數所表示的正是資本主義經濟關係。

在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一個最典型的特徵是競爭,這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無時無刻都感覺到的。在競爭中人們想要得到的和為之奮鬥的是什麼呢?不是任何實物,而是金錢或貨幣這種純粹的價值符號,普通人為了生活和發財的夢想整天忙碌著,企業家和資本家在殘酷的商戰中沉浮,甚至一些government官員為了金錢而喪失良心和道德,他們所考慮和追求並不是實際變數而是名義變數,即貨幣本身。在這樣一種比誰掙錢多的遊戲中,出現了GDP或名義GDP,這個名義GDP包含著一組由貨幣量值構成的名義變數,其中有工資、利息、利潤、資本、折舊和儲蓄、消費、投資等名義變數,由這些名義變數構成了企業為獲取利潤而產生的財務帳戶,即貨幣量值的成本收益計算。這種成本收益計算完全是以貨幣價值的投入和產出進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實物的考慮。正是這一點,使名義GDP成為重要的統計變數,如果假設企業的成本不變,則名義GDP的增加意味著企業贏利的增加,而企業贏利的增加則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我們現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加總問題,即在國民收入的統計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過千萬的高額收入怎麼會和麵包加在一起構成GDP。為什麼麵包工人的微少工資可以和球星、影星的收入加在一起構成GDP總量呢?原因只是在於他們都是資本家僱用的,假如利潤率是10%,資本家付給麵包工人100美圓的工資,就要把麵包賣110美圓而得到10美圓的利潤,而付給影星的1000萬美圓的工資就要從出售電影中收回100萬美圓的利潤,正是這種性質才使不同質的產品和勞務得以加總。自20世紀30年代人們使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以來,並沒有從理論上考慮它的性質和意義。

馬克思對生產勞動的定義,及勞動價值論似乎可以作為GDP等國民收入統計的理論依據,在批評了斯密把物質產品的生產作為生產勞動的定義後,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中,只有能夠為資本家帶來剩餘價值的勞動或僱傭勞動就是生產性勞動,生產性勞動就是價值,在這裡只要把馬克思的價值量用貨幣計量即可聯繫到GDP的統計。如前面所表述的,當採用貨幣交易時,假設所有的企業都是資本主義企業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資本家所僱用,則馬克思的生產性勞動的定義是與國民收入的統計相一致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經過貨幣的買和賣兩個過程,以使貨幣增殖,在這裡只有人支配人權力關係上對人抽象勞動支配的剩餘價值(剩餘勞動)關係,根本找及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的具體形式。即馬克思的邏輯中,價值確是某一種人類勞動本身,那麼價值代表的就不是財富,而是權力。所以對於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來講,所謂的經濟增長,只不過就是資本主義的權力支配關係的拓展。但悲劇的是在資本主義中,只要這種權力關係不再增長、拓展,資本主義就得癱瘓,經濟危機就會引發大量的失業。

而我們的現代經濟學家確要把金錢(GDP)當成財富、蛋糕。如果價值(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而不是權力。如:30年前你父母為你存錢,30年後你錢出來夠買MP5、手機、個人電腦等,如果金錢(價值)代表的是財富,難道30年前生產了這些來庫存?再者醫生為癌症病人做手術,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那麼健康人爭論的是不是要去分配幾刀,要知道勞動使用方式不同,財富的形式就不同,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么?還有,現實庫存的消費品多數,幾周或者幾個月生產,少數的一年以上(機器的折舊時間稍長20年),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那麼停止生產幾個月試試,看看這麼多金錢是否按物價指數能兌現所有的實物。

也就是說馬克思經濟學是權力與西經的實物的區別,即社會(權力)關係與財富的區別,即然它不是財富,那麼價格、利潤等代表的就不是資源配置的變數,而是人與人社會關係或者說權力關係上的變數。

也就是說追求分配金錢的實質就是追求分配他人被支配的勞動本身,它代表的不是財富,而是權力,而金錢增值源於剩餘價值生產,即製造出多數人更長的活動時間不屬於自身的異化。而現代人拚命的要把它說成是蛋糕,而恥掩蓋人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人遠比古代人愚蠢,至少古代沒有這麼強大的媒體洗腦。

所以說除馬克思之外,一切經濟學都是錯的,因為根就錯了,馬克思是對的,但多數所謂的馬克思經濟學家及馬克思經濟學確是錯的,因為統統把馬克思所說的價值概念搞錯,即使沒搞錯,只是背書式的概念上沒有錯,而代入相應的邏輯中,還是會不自覺的拋掉這種概念,可能連他們自己也發現不了,這也是商品拜物教的社會關係誤導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的結果。

我們生活一個觀點認識高度商品(貨幣)拜物教化的社會,這個社會的各種媒體上的宣傳已經把人們大腦格式化了。用《資本論》里的一段話來結束這個回答吧

「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化學家在珍珠或金剛石中發現交換價值(價值)。可是那些自命有深刻的批判力、發現了這種化學物質的經濟學家,卻發現物的使用價值同它們的物質屬性無關,而它們的價值倒是它們作為物所具有的。在這裡為他們作證的是這樣一種奇怪的情況:物的使用價值對於人來說沒有交換就能實現,就是說,在物和人的直接關係中就能實現;相反,物的價值則只能在交換中實現,就是說,只能在一種社會的過程中實現。在這裡,我們不禁想起善良的道勃雷,他教導巡丁西可爾說:「一個人長得漂亮是環境造成的,會寫字念書才是天生的本領」。」


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沒有發現剩餘價值理論。


只及現象,不顧本質。雖然馬克思自己也未必揭示了本質,可是他還是努力過。所以他有資格批評庸俗經濟學。


1.價值是在物的交換中體現出來的,交換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對方商品的使用價值,即獲得對方勞動成果的支配權或者說對別人的支配的權利。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在這個層面上講就是權利支配的關係。

2.GDP是一個相對的比例關係,並不能代表實際的物的量(使用價值的量)。使用價值的量的多少與價值的量的多少不是一個維度,沒有直接的聯繫。只能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國家、地區、生產力)下才能發生關係。


推薦閱讀:

共產主義社會裡,生活資料是私有還是公有的?
什麼是共產主義,當今世界如何才能實現共產主義?
有人說價值觀沒有對錯之分,請結合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係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並論述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如何評價?
如何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TAG:經濟學 | 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政治經濟學 | 現代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