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會為了保護群眾延誤戰機么?

電影《智取威虎山》的情節,解放軍這邊本來要開炮炸土匪,結果發現村長和孫女在目標區,就選擇了開槍,導致第二條防線失守。


戰爭中會為了保護群眾延誤戰機么 ?

當時要看哪個重要

共產黨處理問題,從來都是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會。

千古完人空一格蔣公扒開了花園口,水漫中原,使得日軍不得不為救助當地老百姓而延誤了進攻武漢的時機。

河南第一弓取湯公徵收走了所有當地老百姓的糧食,逼迫日軍在佔領後開倉放糧,耽誤了大量的推進時間,以至於1號作戰未能完全達到戰略目的。

那,你們要的花園口證據。


當然要看哪個重要啊,丘吉爾當年可是為了不讓德軍知道密碼被破譯,讓幾萬英國人挨德軍空襲啊。


考文垂事件


以色列定點襲擊前會通知加沙平民撤離

2014年7月30日,加沙,以色列飛機向加沙散發傳單,力勸居民遠離。以色列定點襲擊之前會通知哈馬斯武裝分子,避免平民傷亡,但哈馬斯則利用「平民戰術」,試圖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引起國際輿論的同情。


-

不一定會。

1950年6月28日,大韓民國國軍上層指揮官為了拖延朝軍攻勢而以炸藥炸斷了漢江大橋和漢江鐵橋。數千名滯留在橋上的官兵群眾大部分都被當場炸死或落水溺斃。

彼時有第2、第3、第5、第7等四個步兵師依舊在首爾前線奮戰,而第1步兵師在坡州阻擊朝軍,明明韓國軍在大橋事件之前依舊是有反攻希望的。可是在事件後前有惡敵後無退路,軍心渙散。最後導致了雪崩一樣的失敗,數萬人被圍剿殲滅。

當年九月份,韓國軍工兵監崔昌植大領被當作替罪羊而在釜山處決。

至於朝鮮戰爭時期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說也罷!

-


成熟的指揮官只衡量利益得失,不分損失的是平民和軍隊的。

舉個反面例子,我老家有一個八路的大墳。反掃蕩時期,一個連的八路為掩護村民撤退而打阻擊,結果全體陣亡。這群人知道必死,在開打前拚命的抽煙。後果是,老鄉沒事,但當地有一段時間因為沒有了正規八路,漢奸肆無忌憚的橫著走路,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難。


沒人提劉皇叔帶著百姓走長板橋嗎?


題主舉的例子是個臨場反應問題,而不是戰略決策問題。

類比情況:你在高速上開車,後面的車距離你100米左右。這時你前方突然竄出一隻小狗,你會怎麼做?絕大多數人下意識一定會大喊一聲卧槽,同時立即點剎車或者轉方向避開小狗。


感覺應該不會吧。。。早點結束戰爭也是在挽留生命。戰爭這個東西本來就沒什麼道理可講。


別往倫理學範疇思考,簡單的考慮這個問題,應該知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大事面前就要把面前的一切看作棋子,舍是為了得。舍不舍都說得清,功過自有後人論述,不在考慮參數。


丘吉爾當年不也放著居民挨炸沒動彈嗎……

榜首的老兵說話方式挺巧妙,看優先順序。


在戰爭中,時局瞬間變換的。

兵貴神速,兵不厭詐,刻意片面強調是不客觀的


這要看保護群眾所獲得的利益大還是抓住戰機所獲得的利益大,具體草鞋劉。


大多數理性的戰爭決策者都是根據具體情況權衡利弊行動。

保護平民百姓的目的是為了爭取輿論支持從而更好地把戰爭優勢轉向自己一方。

所以保的利益大,就保,並且大力宣傳。

不保的利益大,就棄,同時沉默,或者乾脆把污水潑到對方身上。

古今中外,大抵如此。


要是為了倆群眾犧牲三個戰士,那還是不要群眾了吧


保護群眾會為以後創造更好的戰機


推薦閱讀:

你看過的最好的反戰電影是什麼?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和聯合國軍付出如此巨大的傷亡僅為爭奪3.7平方公里的山地,是否值得?
電影《黑鷹墜落》里的行動目標在今時今日有更好的避免地面戰爭的方式完成嗎?
電影《愛國者》中的槍戰真實嗎?
如何看待包含喜劇和惡搞的元素的戰爭電影?

TAG:戰爭 | 戰爭電影 | 中國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