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進化中,R選擇理論與K選擇理論的分水嶺可以追朔到哪裡?
簡單概述一下r-K繁殖選擇理論,希望能夠幫到大家。不夠專精,也請專業大家斧正。r-K選擇理論根據生物的進化環境和生態對策把生物分為r對策者和K對策者兩大類。但是無論是那一個對策者都是生物繁殖策略種的極端。大部分生物的繁殖策略是介於兩者之間的。
r對策者有什麼特點呢?他們往往有高生育力,能快速發育,早熟,成熟個體小,壽命短且單次生殖多而少的後代。所以說,他們往往能夠擁有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足跡遍布地很廣。因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他們靠著基數大和生長快,拼概率總有一些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適應的那部分又開始更快速地發展壯大。其中,細菌,很多海洋魚類,昆蟲,各種蕨類和低等的動植物都是r對策者。地球演變的初期,環境是非常不穩定的,所以說那個時候的生物生殖對策基本都是r選擇。那樣更容易保證自己的種群和基因得到更大可能的存留。環境一旦穩定,生物們就不用害怕基因的突然滅絕了,所以也會選擇較為溫和的K繁殖策略——少生優生。
在氣候和地質非常不穩定的二疊紀和三疊紀,昆蟲是進化最快速,因為他們靠r繁殖策略讓自己的種群基數非常龐大,環境再惡劣總有倖存者,即使只有兩隻,那隻公的也能對天發誓:只要你肯嫁給我,我能和你創造一個民族。
不過,r選擇這種繁殖選擇策略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對資源的消耗非常大。如果說每種動植物都是這樣不自我約束地去發展,會是怎樣的一個場面呢?是的,就是人類現在的場面——環境惡化嚴重,各種生物災害。慘不忍睹!
所以,很多動物進化的個體越來越大,成長為成熟個體速度的周期也越來越長,這個時候仍然選擇r選擇策略,資源過少,種群密度過大,反而讓自己的種群不得不面對更多的內部矛盾——各種傳染病,各種資源惡性競爭。而且,個體較大的物種發育需要更多的資源,單個培養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個體較大,發展緩慢的生物種類也不適合r繁殖選擇策略。
基因才不傻,他會根據環境和自身的情況換戰略!那麼在自然的選擇過程中,是什麼時候開始從r決策者里進化出K決策者的呢?生物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樣靠人海拼概率了呢?
這個是可以反推的。什麼時候環境穩定了,r的進化優勢減弱了?而且那個時期物種的個體進化地也比較大?這裡就不做過多的分析,大家根據我在網上找的圖片,也自己去了解一下。也劇透一下線索:植物中可以認為喬木是K選擇策略者,而動物則是大多數脊椎動物可以認為是K選擇策略者。這個可以推出時間了。
文本內容參考文獻
1.《環境生態學》《行為與進化》《植物進化史》。
2.圖片來源於網路。
安利一下,學習新知的第一步:我想看書,但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 衛藍的回答
經濟學思維應避免哪些錯誤? - 衛藍的回答
只是問一下,r是什麼的縮寫?K是什麼的縮寫?
r對策與K對策是相對而言的,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就像美和丑一樣,「美」消失了,就沒有「丑」。1、就人群而言,農村地區的生育策略可以看作是r對策,廣種薄收型,生育的慾望強,教育投資相對很低。城市的生育策略就是K對策,生育的意願低,注重小孩的教育培養。
2、同一農村地區,富裕的階層的生育慾望(K對策)明顯低於相對貧窮的階層(r對策)。3、一般而言,越接近生產的底層,生育的慾望越強烈。比如,吃草的動物的生育能力明顯高於食肉動物,植物的生育能力高於動物。這個是由所能利用的能源的質量有關。越是底層,能值越低,越是分散,也越常見,轉化時間佔了大頭如陽光。高等級的能源稀缺,但是集中,收集尋找時間佔了大頭,如各類動物。
推薦閱讀:
※【元素家族——連載45】我們從哪裡來?(下)
※現在的生物課要如何講授進化論與轉基因?
※為什麼有人不喜歡吃甜食?
※沒有任何有力證據證明演化論為真,為什麼演化論還是這麼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