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對耳機品質的鑒別能力?
窮學生黨,手上只有一個300塊的AKG頭戴,但是對耳機挺感興趣,想知道好耳機是什麼樣子的,想提高自己對耳機的鑒別能力,謝謝大家的回答。
300塊的AKG,是k420?那款聲音確實不好。不同意@Lawrence Li 的意見,論壇對剛入門或尚未入門的人還是有幫助的。耳朵未必需要訓練,但需要體驗好的聲音。就好像你沒聽過古典樂,以為new age就叫「高雅音樂」,在這個階段就需要一定的指導。耳機大家壇和imp3會幫助你了解有哪些注重音質的耳機品牌(魔聲絕對不在其列),各個價位的推薦型號(是的,耳機的性價比有高低之分),以及一些基本概念(如果你用iphone聽歌就不用考慮耳機問題了,另外有些耳機需要加耳放才能發揮正常水準)。對於hifi耳機有基本概念以後就可以果斷撤離論壇,直奔實體店了。由於做過功課,你可以列出幾個品牌和型號,防止老闆拿candy skull之類貨色來忽悠你,還可以大大縮小試聽範圍。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用耳朵收貨。
奔跑吧少年,破產在前方等待你……
既然預算有限,建議先練習對音樂的鑑別能力。300 塊的 AKG 真的那麼差嗎?至少不會比 iPhone 自帶的耳機差吧。
最好不要去耳機或音響論壇,那裏實在太容易吵架了,待久了很容易亞健康。慎之。總結起來就是:多花錢、多聽、多交流。
很不幸,多花錢是最重要的。除非你家和耳機店離得特別近而且能厚著臉皮天天去蹭,不然還是買「力所能及」的、品質最好的耳機為好。只有自己的耳機才會和自己陪伴最久的時間,才能充分認識到自己設備(或系統)的特點,建立自己聽音觀的一個標準。
然後重要的是多聽。這裡不全指多聽自己的東西,更多是指可能的話多參加聚會、多去耳機店試聽什麼的,接觸不同的器材。除非你特別壕能買下這個領域大部分知名的器材,不然最好還是多去耳機店——如果你想在這個領域玩深的話。
最後是多交流。這裡涵蓋的是比如說去貼吧、罈子之類發貼潛水灌水,搜索產品的測評等等。交流是你了解一件陌生產品最快的方式(私信大觸、發貼詢問、看別人的測評),有時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沒有前兩項的支撐的話,這樣的交流只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這也是我把這種方式放在最後的原因。買預算範圍內最貴的monster beats除外
沒事研究耳機品質幹嘛~除非你準備當耳機發燒友,否則就弄個將就的耳機聽你的音樂就是了~耳燒雖然談不上無底洞,但是沉迷進去一樣花錢。我一高燒的哥哥光耳機就扔進去了20w,還不算周邊設備。
04年就混跡大家壇,算是偽老燒了。鑒別耳機的素質,無非就是那幾個方法:
1、看頻響曲線,一般說明書上都有。比如高低頻曲線衰減快,聽感上兩頻延展性自然一般。對比兩個耳機的頻響曲線,也能大概看出點素質高低來。但這個不代表聽感。2、器材AB對比,這是絕大多數燒友採取的辦法。但這個也只能說明A比B或者B比A更對你胃口。同一級別上的耳機,不同品牌往往是風格的差異,比如AKG701、HD650、DT990這些定位差不多的耳機,聽起來也就是哪個聽交響更好聽,哪個聽小編製更好聽而已。而在同一品牌下,往往就是價格越高,越代表了更高的素質。比如森海塞爾的奧菲斯(連放大器一套20萬,頂級)、HD800(萬元級旗艦)、HD650(曾經的旗艦)等等,所以參考素質的時候盡量高標準吧,如果你聽得到奧菲斯的話……當然,所有的AB器材都離不了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耳機的充分驅動,這個離不開音源、耳機放大器、線材等前端設備。所以AB往往是兩套耳機系統的對比,而不是簡單的兩個耳機間的PK(下面那張圖就是各類耳機放大器之間PK)。3、大量聆聽音樂。這條就有些經驗主義的意思,聽的多了總能形成一點正確的聲音觀。多聽也有助你認識一個耳機的素質,比如007等靜電耳機,出狀態往往是在數小時以後。另外燒友里所流傳的「煲機」,就是認為一隻新耳機必須經過上千小時的「磨礪」後才能達到最佳狀態,個人倒是覺得煲雞效果不是某些人說的那麼「誇張」。既然都聽不出來,那品質好壞就無所謂了吧。你應該為了能夠聽出差別才去比較品質好壞,而不能為了品質好壞硬要去聽出差別。本末倒置.
一、了解評價耳機品質的項目
可以看看劉漢盛《音響二十要》,上耳機大家談、耳機俱樂部之類看看評測文章。主要不是看哪個耳機好,而是看別人用什麼項目、標準來鑒別、評價耳機的。在看的過程中,可以拿自己現在的耳機對比著聽,尤其是評價的曲目,網上下載聽聽和別人評價的是否一樣。逐步形成自己的評價項目。
看多了,拿自己耳機對比聽著,大概知道什麼頻響、延伸、細節、動態、瞬態、聲場、結像...等評價項目了。二、多聽不同種類的耳機、音樂到比較大的耳機店蹭聽各種耳機,包括平頭塞、入耳耳塞,大耳機。尤其是一些標杆性耳機,例如大耳機的森海、拜亞、AKG的旗艦、2000~3000檔次耳機、入門級耳機。聽的過程中,要多聽不同種類的音樂,古典、流行、搖滾、newage、民樂等,人聲、樂器等都應該涉及。這樣每個耳機對不同音樂的表現力能有更綜合的感受。聽熟悉幾張所謂的發燒碟、測試碟是一個方便的做法,然後就是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結合第一條,自己邊聽邊總結耳機的各評價項目。一般做到這樣,對各種評價項目會有感覺了,也會知道耳機的風格、和音樂類型的適配程度等。基本可以比較好的鑒別了。三、有機會聽一些現場聽聽現場,就知道現在的耳機和實際差異是很大的。如果喜歡忠實呈現的人,也可以拿現場和耳機做個對比。也可以提高自己對耳機的品鑒能力。但不要拿現場要要求耳機。四、最後,還是花錢買自己喜歡的耳機對比著聽
蹭聽器材、環境影響很大。有條件還是應該自己買或者借,兩個耳機對比著靜心聽一段時間。另外解碼、耳機放大器等周邊器材對耳機播放的影響也很大,盡量找適配的周邊器材,配合著耳機來聽。要看你在哪個城市了,如果附近有賣 hi-fi 產品的店,去聽聽又不要錢的。。。聽的多了,就大概有個概念了。不過要小心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對歌曲有要求的話,自帶碟吧。要聽便攜的音源,SD卡總不難弄吧,記憶棒也不貴。
最後聽多了也就退燒了,發現耳機的品質也不是那樣的重要了,因為你出街聽,再好的耳機也是白搭,環境噪音太大啊,而且出門天天帶個磚頭是防身啊?所以我現在出門都很少帶 PCM-D50 了,也不是那種喜歡天天掛個耳機的人,想聽了就坐下來啥也不幹只聽歌,平時很隨意的出街就手機聽吧~ 既然都用手機聽了,也沒必要上多好的耳機。很簡單,跟玩鏡頭一樣,給個預算,上專業論壇比較,買最貴的,然後呢運氣好就是自己特別喜歡,甚至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前端限制,聽起來1000的比2000的好。運氣不好呢覺得跟以前幾十元的區別不大,那就當交學費了,折價出掉,換品牌,嗯好像毒了不過還是一般,交學費,換品牌,嗯太毒了女聲不過男聲一般,交學費,換品牌,嗯都毒了就是樂器不好,交學費,換品牌,唉,根本沒有完美的,還是拿回iphone自帶的輕鬆
除了花錢你別無選擇。
提升對耳機品質的鑒別能力?說實話,這個問題不是那麼好回答。
在我看來,對耳機品質的鑒別能力只是個輔助技能,最最重要的,還是要聽音樂或者說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吧。
但是這樣一個技能,又顯得很重要。尤其我始終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觀點。簡單說說:首先你要愛好音樂,並且你聽的比較多。包括聽很多不同風格的音樂,也有比較多的時間認真的聽音樂。這個時候,你應該已經能聽出幾十塊錢的耳機和幾百塊錢的耳機有什麼區別了。這種能力與生俱來,有人強一些,人們說他有金耳朵,有人差一些,自嘲為木耳。聽音樂,只是給你一個分辨耳機的契機。接下來你要熱愛音樂,懂音樂。有一個好耳機,你就可以輕鬆分辨出每個樂器,每個人聲。更進階一點的,你能把握整個曲目,「小提琴音色不夠亮,小號不夠突出,短笛太刺兒」等等。恭喜你,你可以在千元耳機當中進行鑒別了。最後一個就是廣度,如果你只聽一種音樂,那麼你只能針對一種音樂風格去選擇鑒別耳機。多聽,多交流,比較不同的耳機以及不同的音樂,慢慢的你就能夠成長了。簡單放個外掛:越貴的耳機在素質上的差異越小,越傾向於風格差異。另外,你對不同風格的音樂喜好差異越明顯,鑒別耳機時候會越偏激。說說我自己對耳機品質的看法吧。
首先耳機只是表達音樂和情感的工具,關注這個傳達媒介的本身意義不如關注你所接收的信息內容(音樂)來的重要。所以拋下對那些品牌潮流,那些所謂性價比的價值判斷非常重要,注意:享受音樂才是正事。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提高對耳機品質的鑒賞力。
第一,音質是個很抽象的東西,有的人耳朵敏感,有的人有能力消費高品質的耳機、前端、音響和各種音源,所以他們對音質有能力進行判斷。可關鍵是你是個窮學生,現階段是沒有那個經濟實力的,也就是資源匱乏,解決方法是先掙錢,有錢啥都玩的起。再一個方法就是結交一些這方面的實力派(土豪),混聽蹭聽也能提高你對音質的判斷力。
第二,耳機是產品,品質高低在於產品的用料和用心。
用料:好的耳機在工藝上的打磨是非常講究的,森海的ie800用的陶瓷,k3003用的高品質金屬,為什麼賣得貴?難道完全是品牌和潮流么?我看不見得。用心:同樣的價格的產品,在質感上差異卻千差萬別,舉個例子吧,我朋友有條魔聲,在價錢上和我自己的BeO A8差不多,可是一拿到手我就覺得這貨不值這個錢,塑料感以及粗糙的色澤,做工在第一時間就把兩個字傳達到我腦子裡了—廉價。所以提高鑒析水平實際上靠純聽是不夠的,還要看你對工藝設計以及審美素質。如何提高呢?這對你來就很容易做到了,多去發現美,欣賞美,思考美。我的建議是:看兩本設計書美學書,對耳機這個產品的認知能力立馬就能提高。第三,不要迷信任何文章、論壇、人的觀點。都是一家之言,也必然狹隘片面,對產品的感知,對美的鑒賞,誰都有自己的看法。你要做的事就是塑造你自己的看法和鑒賞力。
當你了解了,深入了,看淡了,你會覺得其實耳機也就這回事。我自己投入了不少時間、精力和錢,雖然失去了一些,但也享受了耳機帶給我的快樂,享受美的魅力,當然,最重要的是—享受了它所表達的音樂本身。請查看台灣劉漢盛《音響二十要》,理解其意思,並通過不同的對比試聽,慢慢練習
多看多聽
多看看各種評測,每個寫評測的人的感覺不同,優點缺點一起看,等把頭看暈了覺得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買這耳機但是知道一堆優缺點,消磨了對「神器」的熱情..差不多就大概懂了一款耳機的本質
多聽,有條件店裡蹭聽或者參加聚會之類的都行,聽完之後要自己總結聽感,再看評測注意一下評測內容和自己感受的異同.不要盲從評測.自己耳朵的反饋多數是挺準確的..坐著聽一下午各種不同的機器收穫是很大的
我個人18K以上頻段幾乎聽不見,耳朵硬指標絕對談不上好看,要聽多之後才好評價自己耳朵如何如何.很多人說什麼自己聽不出就不要買那麼好耳機啊,說什麼要關注音樂本身啊..這都對提高耳機鑒賞能力沒任何幫助,因為他們不願投入體會不到,就也勸你主動放棄對一個很有意思的美好事物的追求
生來對古典音樂無感的,漸漸鑽研進去才越來越喜歡的人絕不在少數買的話一步到位是比較沒意思的,一點點提升的過程會對各個等級產品的品質有更清晰的了解
發燒要力所能及,在得到一個之後不要躁動地過多關注下個目標,這段時期多關注關注音樂本身,熟悉自己已有的東西..
逛了幾年大家壇覺得討論氛圍挺好的啊.. = =
好耳機聲音一定是比較正的,越高端的就應該越正,不是優點更多,是缺點更少..(德奧系死忠)
最後..不要買beats其實我覺得不用怎麼特別研究,正常人都能聽出來,聽不出來的原因,一是沒有條件多個耳機實時對比,畢竟這玩意自己買都不便宜。二是相近價位的耳機差別真的不大,而且相同價位差,越往上差距越小,那些高中低頻如何如何,我相信大部分人聽不出來。
不過話說回來,燒耳機的趣味就在於一點一點的升級進階,也許會遇到讓你退燒的耳機,也許會一直燒下去,關鍵是量力而行的燒。
忘了問題是什麼了……可能答非所問了吧,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流行音樂中和聲一般都是三度,而不是和諧度更高的純四純五度?
※現代和聲是否還有錯誤(或者說不良?)的和聲進行?
※如何評價綠日新單曲「Bang Bang」?
※陳慧琳在香港是怎樣的地位?
※如何評價香港歌手何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