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提升文化軟實力,繼承比創新更重要 這個辯題怎麼辯?

辯論賽迫在眉睫,我已絞盡腦汁,求助……


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接觸辯論已經是第三年了,在之前的比賽和訓練中也曾經思考過類似的問題,但由於從樓主提供的信息中我看不到樓主已經想到哪裡了,因此就把我能之前找到的黃執中先生的文章稍作修改發給你(執中先生是台灣人,寫文章用的是正體字,看起來有點吃力,期間也加了一些我自己的觀點,就不註明了,凡是覺得寫得不好的都是我寫的),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p.s.所有申論稿都是用的引用格式,這樣看起來更舒服些)

第一層次:

大家好,在討論今天的辯題「提升文化軟實力,繼承比創新更重要」之前,我方先要釐清「文化」的定義。所謂文化,就是指 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行為方式、思考習慣、價值觀念、文學藝術等包羅萬象(百度隨便來的)。文化軟實力,則是指文化影響力、意識形態影響力、制度安排上的影響力和外交事務中的影響力的綜合體現(這麼噁心的定義很明顯也是百度來的)。

至於文化繼承,則是一個將過去優良的文化加以學習、保存,好讓下一代的子孫得以繼續接觸,使其不致斷絕的過程。

我方認為在提升文化軟實力時,繼承會比創新更重要,理由有三:

一、文化是情感的歸屬,一旦失去了過去的文化記憶,人們就喪失了歸屬感。

二、文化是溝通的憑藉,沒有了共同文化做橋樑,人與人之間就缺少熟悉的符號與記憶,無形中疏遠了彼此的距離。

三、文化是知識的積累,文化失傳,就像是拋棄了一筆繼承自先賢的精神財富。

從第一點來看,我方認為……

故基於以上三點,故我方認為提升文化軟實力時,繼承會比創新更重要 ,謝謝。

一是不厭其煩的,對所有關鍵詞語下精細定義;二是單方面列舉己方優點,想藉此論證辯題。

於是正反各據一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贏誰輸?比技巧

這種申論方式,新手最常見。

第二層次:

大家好,在討論今天的辯題「
提升文化軟實力時,繼承會比創新更重要 」之前,首先,必須要確認比較的標準。我方認為對文化而言,傳承很重要,創新也很重要,兩者都是不可少的,故若要比較孰重孰輕,那就得看看「現在缺乏的是什麼」。

譬如說,維生素A跟維生素C,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養分,兩者都很重要,但對一個患有夜盲症的人來說,維生素A就顯然比C更重要。相反的,如果你患的是壞血病,則維生素C,就會比A更重要。

那回到辯題,在當今這個信息日益發達、觀念日益多元、器物日新又新的現代社會,文化軟實力的困境,究竟是出在缺乏創新的條件?還是缺乏繼承的意願呢?當今的問題,究竟是因為大家都墨守成規,所以該鼓勵創新?還是因為大家都喜新厭舊,所以該提倡傳承呢?

我方認為是後者,因為……

看問題,不看單點,看架構。對於比較型辯題,一開頭,先切戰場(比較標準),接著反覆比喻解釋,全力爭取認同——等戰場到手了,順勢而下,後面的單點(缺創新或缺傳承)自然水到渠成。

這種申論方式,看起來清晰明了,比較之處較第一種更集中突出,有經驗的選手慣用。

第三層次:

大家好,在討論今天的辯題「
提升文化軟實力時,繼承會比創新更重要 」之前,我們要先釐清一個觀念:那就是所有創新的源頭,其實都來自過往的傳承。而所有傳承的內容,其實都是當年前人的創新。故不傳承,就沒有創新;不創新,也就沒有什麼東西好傳承。這一點,我方承認。

所以,如果我們雙方,老用「不傳承,便怎麼怎麼」或「不創新,會如何如何」這種全有全無,或孰先孰後的方式來爭論孰重孰輕,都是有沒意義的。

其次,我方談繼承,自然是指傳承文化優良的部份;就像對方談創新,也一定是指對文化有利的創新一樣。所以凡是文化中偏激、有害、過時的,雙方都不用討論,以免浪費大家時間。

如此一來,既然兩者都重要、都不可少、都只談好的,那該怎麼比較,今天的辯題才會有意義呢?我方認為重點,應該放在「現在缺乏的是什麼」。

譬如說,維生素A跟維生素C……

雖然定義辯題,卻不是對「文化」、「傳承」這種跟勝負無關的詞語咬文嚼字(對方的定義只要不誇張,都接受)——而是將雙方要討論、能討論、常討論的範圍,逐項篩檢,先做限縮,好讓己方的比較標準,逐漸成為該辯題之所以有意義的理由。

知道什麼「不用辯」,比知道「辯什麼」更重要。切戰場時,先封住自己的退路,讓大家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雙方都會輸;再提標準時,你的標準看起來就不會那麼突兀,就不會那麼象是為了贏比賽而提出來的套路。

這種申論方式,會用的都是好手

陳述立論,永遠從戰場切入,等比賽打到單點時,多半勝負已定。

單點攻防,容易有笑料,光切戰場,怕枯燥;於是多用譬喻,盡量講的有趣一點。

與戰場無關的攻防,能大方就大方,好讓裁判把心思放在你唯一要爭取的那個點上。

大方,不是怕「這點吵不贏」,是因為「這點吵下去沒意義」

說吵下去沒意義,對方未必會理你……自己得提醒大家,姿態要漂亮。

但是,辯論賽不同與辯論,辯論賽,是要分輸贏的!對於自己搞不定的申論框架,與其拼死拼活塑造高大全的形象,不如直接使用簡便上手的套路去操作,因為思想盡可以在天空翱翔,語言一定要腳踏實地,否則,再優秀的理論,沒人聽得懂,也是


作為一個打了幾年辯論賽,也去做過一些辯論賽評委的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你來這裡問的應該只是問題的思路,而不是對這個辯題中詞語的定義,更不是一篇一辯稿。

否則,我覺得你不是一個合格的辯手。你應該知道,討論辯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建立,然後推倒,再重建的過程。在這裡給出的定義和所有的觀點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因為你的對手早已經將這些只需要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就能想出來的觀點研究透了,拿這些觀點上戰場,只有挨打的份。

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議:

一: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定義。本來對於一個詞語,是有一個準確的定義的,但打辯論賽,你的定義標準就是:讓評委和觀眾覺得還算中立,在這個前提下,盡量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靠。

二:這是一個「更」的辯題。你在辯論賽中一定可以用到這句話:對方辯友一直在強調創新有多麼多麼重要,可我方也從未否認創新的重要性,可辯題是哪個更重要,對方剛才的表述根本無法體現出「更」字啊?

三:定標準。這是第二條的延伸。既然是更,那麼就一定要有標準,如果沒有標準,就無從比較,如果沒有比較,哪裡來的更呢?我給出的標準就是:繼承與創新哪個能更快、更好的提升軟實力。

不要小看更快,更好兩個字,這可是我們國字型大小文件經常提的字眼。更快,更好其實合併為一個詞就是:效率。更快就是完成同等工作量,我需要的時間更短。更好就是在同等時間下,我完成的工作質量更好。

四:找差異。標準找出來之後,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差異。為什麼需要找差異?因為只有出現了差異才能形成明顯對比。舉個例子,現在有個辯題說男人和女人誰更重要?你提出了標準:男人和女人誰更能推動社會的發展。然後你的論證是:女人善良,女人心細,女人有耐心。但對方辯友會說:難道男人不善良,男人不心細,男人沒有耐心嗎?於是,你們接下來的發展就成為了比較男人和女人誰更善良,誰更心細,誰更有耐心?但如果你這樣論證:女人能生孩子。這時候就是我有你無的情況,具有極大的摧毀力(這個例子僅僅作為講解,實際上,這個辯題是不成立的)。

那麼,我的建議是:

1:繼承能更好的提升文化軟實力。因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啦,源遠流長啦,基礎深厚啦,歷史悠久啦,所以質量很高啦。 對方辯友可能會反駁說:難道對方辯友認為我們創新之後的文化就不好了嗎? 你就這樣回答啦:我們繼承的文化已經是存在的,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基本上是無風險的提升軟實力的手段,而創新是具有一定風險性的,難道對方辯友能夠保證創新後的文化就沒有質量變低的風險?即便二者是同等質量,一個基本上沒有風險,一個充滿了未知,對方辯友作何選擇呢?

2:繼承能更快的提升文化軟實力。就講我國文化起點高啦,什麼唐人街,功夫啦,已經成為潮流了,在原有基礎上發展能夠更快啦,阻力更小啦。反之,創新需要一個過程啦,見效慢啦,等等。

對方可能出現的漏洞:

一:沒有對比。只講創新多麼多麼好,好得不得了,吹得天花亂墜。你只需要一句:對方辯友一直在強調創新有多麼多麼重要,可我方也從未否認創新的重要性,可辯題是哪個更重要,對方剛才的表述根本無法體現出「更」字啊?

二:有對比,但沒有標準或者標準模糊。對方講了創新好,繼承不好,但根本沒在一個標準線上討論。舉個例子,對方辯友不斷強調男人多麼多麼牛逼,歷史上多少多少的英雄豪傑,然後又說女人比不上男人,無情的貶低女性,但這個辯題的標準居然是:男人和女人誰更能好的生孩子(僅僅舉個例子,理解一下意思)。抓住這個點使勁攻擊,不停的問:對方辯友剛才說了這麼多,請問對方辯友判斷繼承與創新在提升文化軟實力上的標準是什麼?

三:對創新的定義偏頗。對方辯友如果在定義中將創新定義為好,那一定要狠狠攻擊。如果他們有創新一定會讓原有事物變得更好的意思,毫不留情的攻擊再攻擊!你是辯論隊的,這個應該沒有問題。

你方可能出現的誤區:

一:繼承是創新的基礎,源泉,所以繼承更重要。這是最弱智的邏輯錯誤了,一定不能犯。基礎不代表更重要。

還是那句話,我這裡十幾分鐘敲出來的字對方早就研究透了,但辯論的思維對方是研究不透的。

不知不覺答了這麼多,瞬間回到了當年的熱血辯論時代啊。


「軟實力
」 這個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奈於十年前利用統計數據和圖表,對美國的軟實力資源進行一些量化分析: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出口國;美國吸引了6倍於德國的全球移民,居世界第一;美國的外國學生達44萬,佔全球160萬留學生的28%,英國則以14%居第二;僅2002年,在美國教育機構工作的外國學者,達86000多人;美國的出版物居世界首位;美國和日本,在音樂、網站方面同居於世界前列,但美國的音樂製品卻是日本的兩倍,電子網址是日本的13倍;美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科學論文數量,是日本的四倍;美國在物理、化學和經濟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數量,居於世界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數量,也僅居法國之後而排名第二。美國文化軟實力的強大,還體現在對世界各種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上,體現在美國政府和美國人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國民的整體素質,更體現在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和志願組織數量居世界第一。因為志願組織和志願者的發展是一個國家人類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體現。

從中可以看出:

一、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就是目前社會展示給世界的除硬實力(資源、經濟、軍事和科技四大因素)之外的狀況。如果講提升,最明顯的就是設法增加每個項目的數據(繼承傳統優勢)。創新不是不可能,但所佔比例和影響力必定非常小。就算阿根廷人創新出一種介於踢踏和肚皮的舞蹈,對於整個國家的軟實力微不足道。

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說到影響力必須包括民族因素。印度、中國或伊朗的電影如果沒有鮮明的民族性很難對其他國家有影響力,文學繪畫音樂舞蹈戲曲莫不如此。這其中不是沒有創新的空間,但是難度太大。難度不僅來自於創新者本身,還來自社會。例如最近若干年有多少新劇種誕生呢?反倒是傳統戲劇有失傳的危險。所以繼承本身就責任重大。一個國家丟掉優秀傳統只會被人看不起,對提升軟實力來說是負分。

三、國家文化軟實力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和國民的整體素質,以及志願組織和志願者的數量。正像好男人不是排第一肯定排第二的素質是「有責任感」,一個國家對世界有責任感顯然具有可怕的殺傷力。這裡即使有再多的創新(黃十字會?)也必須繼承前人的責任感。謝邀。


推薦閱讀:

孫藝珍在韓國女演員中長相和演技分別是什麼水平?
想深入了解古希臘史應該看些什麼書好?
為什麼字母需要大寫和小寫?
古代武將需要像影視作品中沖在最前面,親自帶頭殺敵嗎?
關於山口組有什麼奇聞軼事?

TAG:文化 | 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