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由於需求方招標等工作運用越來越頻繁,服務企業丟失原有業務的幾率比以往要大很多,而丟失的這部分業務可能危及企業的生存
- 全球一體化
- 質量管理達到6sigma標準
- 敏捷運營
- 信息化(資料庫與移動互聯網
) - 供應鏈一體化
- 與金融整合,金融物流方興未艾
- 市場更細分,服務更個性
- 徹底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
物流企業是為各類用戶從事各種後勤保障活動的經營者,是具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性質的經營單位。物流企業的範疇較廣,其中包括經營各種貨運站(中轉站)、集裝箱碼頭(多式聯運中轉站)、車站、港口、機場、各種物流設施、配載中心、倉庫、各種貨物運輸方式及多式聯運、各個物流要素以及貨運代理、配載服務、物流信息服務等企業。其中,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並與用戶建立現代經濟關係的物流經營者,當他們既不是物料、物品的所有者、銷售者(代銷一般不在此列),也不是消費者、用戶企業時,均可劃歸於第三方物流企業。
第三方物流常稱之為契約物流、合同物流或物流外部化,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出現的概念。簡單來說,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間商提供服務,中間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企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個為外部客戶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務作業的公司。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一般由過去的運輸公司或其他服務企業發展而來:供應商逐漸認識到市場需要從他們那裡購買的不止是運輸和銷售服務,因而開始提供額外的倉儲、速遞以及其他物流服務。在關注核心業務的90年代,許多製造和商業企業將物流活動全部或部分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縮減勞動力的數量,可以節約資源(設備)投入,那些困難的、骯髒的裝卸、搬運等物流工作將成為令他人頭疼的問題而僅僅顯示為公司預算和會計報表中的一行數字。第三方物流概念從20世紀90年代進入我國,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第三方物流熱」,物流實業界和學術界都在津津樂道這種現代物流方式的成功案例和誘人前景。實際上,有人在將我國第三方物流業與其他利用這種運作方式較好的國家進行比較之後發現,我國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舉步為艱,難以令人滿意。
一、我國第三方物流與發達的歐美國家的差距
相對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在其崛起的歐洲,第三方物流占整個物流市場份額的10%-35%,如德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營業額為八十多億美元,佔到德國總的物流市場份額的23.33%;美國的第三方物流每年要完成本國57%的物流量;而在日本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0%。作為第三方物流服務發展比較成熟的歐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所有公司都力求使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惟一物流供應商以吸引更多的客戶群。大型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藉助其雄厚的實力和遍及歐洲乃至全球的網路而在競爭中明顯佔有優勢。相比於這些國家,我國第三方物流業卻是相當地冷清:我國從事第三方物流的企業屈指可數,整個物流市場不成熟,服務面窄,傳統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功能較弱。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數量較少,規模較小。多數企業缺乏實踐運作經驗,已有的第三方物流與發達國家從組織生產到流通整個供應鏈式服務相差很遠,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三方物流中的一個層面、一個環節。 二、那麼,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為何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第一、市場對於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目前我國尋求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主要還是跨國企業。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缺乏現代物流理念。恪守計劃經濟時期「大而全、小而全」經營思路,自建物流體系,採取傳統的自營物流方式,致使我國整體物流水平徘徊不前。而第三方物流在發達國家得到發展的直接原因就在於市場的需求。全球經濟一體化、分工專業化使得許多企業意識到自營物流成本過高而紛紛選擇專業物流企業,通過專業企業的規模經營和標準化作業降低自身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正是有了這種要求才帶動了第三方物流業的極大發展。 第二、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正處於起步階段,自身的局限性也影響了發展。這些局限性是阻礙物流企業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因為與傳統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一般需提供全部的勞動及存貨管理,生產準備,組裝/集運等多項服務,這對是供應商還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不少物流企業觀念落後,設施簡單、功能單一,管理效率低下,難以提供完備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令一些想尋求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退避三尺。 第三,我國的物流企業在認識上與第三方物流概念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第三方物流強調提供最有利於用戶的服務,強調與供應鏈中其他成員的聯繫和合作,認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來自於委託物流成本節約的一部分,兩者間的利益是一致的。物流企業不僅承接的是物流業務,更重要的是提供給顧客一種嶄新的資源。這種資源是為顧客所特定的,是顧客無法從其自身內部可以獲得的,而只能藉助於專業社會生產力資源提供者才可汲取的。目前大多數的專業物流企業還沒有形成這樣的管理策略,在認識上還沒有意識到第三方物流應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第四,建立一個高速暢通,動態互聯的標準化信息系統,是第三方物流企業保證其各項職能相互協調並保持高效,實現與其他企業聯盟使得物流服務整體化的必要條件。由於我國的網路普及情況較差,EDI技術還很落後,難以實現不同計算機系統之間數據的傳遞和交換,我國大多數的物流企業信息數據系統都是相互孤立和靜態的。一些現代化的物流手段:計算機網路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衛星通訊、射頻識別裝置(RFID)、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管理信息系統(MIS)等等的使用還不是很廣泛。這直接影響了物流中心與用戶各方的溝通和協作,阻礙物流服務質量的提高。 第五,我國物流中心的設施設備普遍比較落後,未達到第三方物流的條件。智能化、自動化倉庫還比較少,倉儲運輸系統的整合效能比較低,信息流通不暢,不能保證隨時隨地的資產可見,也不能形成對物流服務需求全面及時的了解,更難以達到對物流過程合理、有效的控制,難以滿足貨主企業的要求。 第六、第三方物流是操作性較強的管理活動,同時又是高新技術支持下的策略,它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是管理類和技術類相結合的複合人才,既要掌握物流優化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同時還應具備計算機和網路,自動化技術方面的知識。但是目前我國的物流企業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較低,難以達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綜合物流業務的要求。我國物流企業普遍管理效率低下,基本上還是經營管理和粗放管理,不能滿足第三方物流對於物流企業有較好的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的要求。
最後,缺乏政府部門的引導和規劃也是我國第三方物流業發展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在日本政府與我國政府的比較中尤為明顯。日本的第三方物流業之所以在短時間之內有如此迅速的發展,與其政府的合理管理和有效促進是分不開的。日本政府在1997年頒布了《綜合物流施政綱要》,明確了在物流領域裡進行改革的一系列舉措,該綱要的實施大大降低了日本物流企業的成本。相反,我國政府雖然意識到物流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作用,卻遲遲未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及綜合治理舉措,以打破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的格局。我國目前物流的行業管理仍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部門分割體制。與物流相關的各部分分別由鐵道、交通、民航、內貿等不同政府部門進行管理。 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現代第三方物流業。這既需要再造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促進它們轉變觀念、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又需要國內企業真正根據經濟效益與規模化原則,建立適應本企業實力與發展需要的物流系統,支持、促進與監督專業化物流企業的成長。同時,國家應儘早建構流暢的物流體系,出台物流運作標準及相關扶持政策,以促進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三、相對與我國第三方物流行業現狀,本文認為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應該注重如下方面1、調整發展戰略。進入21世紀,我國將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在這一個時期,我國的綜合運輸體系將基本形成,中國物流業將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面對在物流需求和提供能力之間的差距,為加速我國運輸業向現代物流的發展和融合,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調整和建立新的物流發展戰略。相對於傳統的儲運而言,第三方物流是一個新興產業,在經營形式上運輸業要根據物流的運作規則調整自己,有條件的運輸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抓住機遇,調整經營策略,學習物流管理,擴充物流技術,迅速進入客戶的物流系統,完善物流信息系統,從本業出發,提供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務。2、觀念轉變和理念創新。由於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們對現代物流的認識和實踐,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我國工商領域中,採購、製造、運輸、倉儲、代理、配送和銷售等環節彼此分割,造成一方面生產企業的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過大,佔壓資金較多,產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運輸、倉儲等企業有效資源不足,現有設施能力未能充分利用。因此,大力推進現代化物流發展,把彼此分割的環節有機地連接起來,優化企業物資供應鏈,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企業要積極轉變觀念,要善於依據形勢的客觀規律分析研究經營活動,確定符合實際的目標,在擴展空間、節約時間中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努力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競爭方式和增長方式。3、加快網路和信息化建設。信息系統對於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已突破其原有的內涵和外延,它更加要求信息的高容量化、高速度化、高替代化。信息系統不再只是企業自身的某個功能部分,它覆蓋了整個物流企業及周圍環境。建設高度發達的信息系統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要求,把原有的信息系統全面優化是加快第三方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斷前進的保證。物流網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用網路可以支撐、優化、改造和提升物流實體。企業要根據實際,建立高安全的內聯網和外聯網,實現信息共享,並充分利用這些網路逐步開展電子商務活動,藉助網路走向世界,參與競爭,開拓市場,提高物流企業的生產、銷售和管理水平。
4、優化物流管理系統。物流服務工作環節多,涉及面廣,往往需根據客戶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並通過供應鏈管理提供特色服務。國內目前大多數運輸(或倉儲)企業受傳統經營方式的深刻影響,仍按照傳統單一的經營方式設立其營運機構,這已遠遠不能適應開展現代物流服務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物流系統,對內統一指揮、協調和管理運作過程,對外受理業務,提供信息服務,擴大影響力,樹立品牌服務形象。物流系統就是指在企業活動中的各種物流功能,隨著採購、生產、銷售活動而發生,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統。這種系統大致可由作業系統和信息系統兩個系統組成:作業系統就是在運輸、保管、配送、裝卸、包裝等作業中,引入各種技術,以求自動化和效率化,同時,使各功能之間能完滿連接形成的系統;信息系統也稱物流信息系統,在企業活動中與其他功能,即採購、生產、銷售以及業務輔助系統等有機地聯繫起來,從而使從訂貨到發貨的信息活動更完整化,從而提高物流作業系統的效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管理要有一個組織系統來支持,管理技術與管理手段都要以這個系統作保證,物流的系統化將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取之不盡」的源泉。5、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物流配送是流通部門連接生產和消費,使時間和場所產生效益的設施,提高物流配送的動作效率是降低流通成本的關鍵所在。物流又是一項複雜的科學系統工程,涉及生產、批發、電子商務、配送和消費者的整體結構,運作類型多種,布局需要規劃。配送中心通過購銷功能,可以疏通流通渠道,協調產需矛盾;合理化的配送可以消除重複運輸,提高運輸工具的利用率;而集中庫存則能減少倉庫基建費用,壓縮社會庫存,減少倉儲費用和資金佔壓;引進網路技術將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效率。一些發達的國家早就開始重視對商品配送整個流通進行優化組合和高效配置,並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配送在我國發展近十幾年,但進展緩慢、設備落後、信息化程度低。具體表現:配送規模小,物流網點沒有統一布局;配送中心現代化程度低,機械化水平低,整體物流技術水平比較落後;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其中信息沒有得到充分的加工和利用等等。因此,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是縮短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的有效途徑。6、加強隊伍建設,重視人才培養。加強物流管理人員物流業務知識培訓,提高物流管理運作水平是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的重要工作內容。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物流管理與發達國家比較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現代化物流也只是處在發展階段。今後,物流人才培養應圍繞現代物流發展目標,拓展用人渠道,強化員工培訓和繼續教育,重視培養「複合型」人才,逐步形成一支高級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進一步適應我國現代物流管理需要。同時,對現有的業務流程、資源進行戰略重組,建立物流業務新機制,形成具有特色的物流服務品牌和經營理念。 我們認為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必須首先實現從傳統的產品營銷策略向現代服務營銷策略的轉變,必須儘快按照現代物流服務業的要求建立起服務營銷的思想和觀念,進而根據自己企業的需要和市場環境,選擇和確定企業的服務營銷策略及其組合。我們認為現階段中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應該首選關係營銷策略,儘快建立起自己的直銷服務網路,通過合理的競爭去獲得發展和提高。另外,對於中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而言,現在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積極幫助我國現有工商企業從傳統的自給式物流系統中退出,從而去創造出一個較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市場,並在這個市場上能夠通過規模經濟去獲得發展。世界經濟正加速全球化,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統一大市場正逐步形成,必將推動我國多方位大開放局面的出現,促進我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生產要素和資源的雙向流動和融合,使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互接互補。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潛在市場,必然會形成一個或若干個能與世界經濟相連接的紐帶城市。歡迎登錄長風網獲取最新物流資訊。
1、加快產權改革,激發企業活力。2、大力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物流集團。3、提高信息技術應用,加強物流結點建設。4、要高度重視物流人才培養。5、發展第三方物流是系統工程。供參考。第三方物流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利益相關:第三方物流市場從業者,微勢物流創始人】
國內第三方物流服務起步較早,像寶供安得外運招商等企業在早期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包括引進SAP等系統與500強客戶對接,制定企業深度細化的各類SOP,加強供應商管理、也做了不少軟硬體的投資、升級工作,但近幾年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多數客戶對成本的要求逐步增強,3PL企業很多時候只能在壓低自己利潤率之餘再去「壓榨」各方供應商,大部分區域市場往往哀鴻遍野;當然,在精益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也出現了一些諸如北京普羅格供應鏈等企業,用SaaS及智能化軟硬體及各環節雲服務的部署幫不少企業完成了供應鏈端的轉型升級,在類似方向上進行創新和探索應該是未來第三方物流發展一個繞不過去的點;其次,如何對傳統三方物流企業的人效及組織結構進行創新嘗試,也是一個可以探討的方向。
最近有接受下媒體的採訪《被搶風頭的企業物流外包市場 會被微勢物流喚醒嗎》,核心內容就是第三方物流及 如何為海量中小企業去做物流優化和外包託管,其中關於3PL未來發展方向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國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行業內較早走上規範化、信息化道路的一個群體,但由於種種原因,近年各大三方物流企業似乎紛紛遭遇業績增長瓶頸,大有被新興互聯網物流平台乃至快遞、快運市場搶過風頭的趨勢。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又會有哪些積極的改進措施呢?
微勢物流服務中小企業非標準化綜合物流外包市場,現狀是中國國內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告一段落,傳統製造業增速放緩,中小製造企業、貿易商成本壓力增大、期待效率提升,打造精益供應鏈的需求日益增強;中小企業往往缺少專業物流團隊、而行業內中高級物流人才供需又不均衡,人員流動性強,而多數傳統外包企業創新供應鏈認知滯後時代、有待進一步轉型升級。相比產品線相對標準化的快遞、快運行業,客戶需求個性化,較難進行標準化;多數物流外包項目之間不易複製,較難實現系統性的規模化增長;因無法解決成本中心單一的問題,傳統三方物流公司多通過堆砌團隊設立運管中心和分層管理設立子公司模式支撐業務增長,似乎公司規模越大越難管理;大型客戶招投標頻繁,項目源相對不穩定;項目源不穩定又導致服務商團隊不穩定,從業者待遇低,物流與供應鏈價值被普遍低估。第三方物流市場目前現狀是什麼樣?存在哪些痛點呢?大致存在以下幾個痛點:①成本高:物流占企業成本比重高,多數企業物流成本有較大優化空間;②外包難:中小企業物流規模小需求雜,成本優化及物流整體外包難;③缺團隊:缺少專業物流團隊及穩定高效的資源、運價獲取渠道;④耗精力:企業為個別需求常對接多個物流供應商,時間精力佔用多⑤無渠道:中小企業幾乎沒有物流諮詢與供應鏈方案優化的渠道;⑥不透明:傳統物流外包服務公司往往以固定團隊服務固定項目,成本中心較為單一,外包服務差價多、不透明;⑦被無視:優勢第三方物流公司「抓大放小」,集中公關大型企業;⑧體驗差:現有外包服務體系相對原始、隨意性強,用戶體驗相對較差。該領域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是什麼?機會:中小企業成本壓力日益增大、期待效率提升,打造精益供應鏈需求增強;經濟新常態下,共享經濟成經濟發展新趨勢,國家提出實施「互聯網+」,發展分享經濟;物流與供應鏈價值被普遍低估,物流與供應鏈從業者待遇相對較低,以專業技能換取額外收入意願較強,有需求也有供給。挑戰:1、物流市場規模較大且供應商資源較為分散,整合海量物流行家存在一定難度;2、各細分領域平台發展尚處中早期,物流外包市場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還待時機成熟;3、國內中小企業的物流外包意識較弱,引導此類市場行為任重道遠。提供的服務如何解決行業痛點?微勢物流通過物流經理共享模式完成中小企業綜合物流服務的眾包,以海量成本中心代替傳統第三方物流市場成本中心單一的痛點,實現物流外包商的規模化增長;通過物流眾包方式為企業匹配專業物流經理,實現企業彈性用工;通過SaaS服務支持物流行家眾包與多級承運商協同作業,一定程度上解決服務、成本透明化問題;通過降低管理顆粒度,實現大流程標準化,一定程度上緩解客戶服務個性化,服務難標準化的問題;傳統第三方物流市場往往定期招投標,導致服務商項目源不穩定,通過方案眾包解決成本中心單一的問題、微勢物流有能力服務海量中小企業,服務黏性較強、使項目源總體趨於穩定,進而降低團隊流動性。你覺得物流外包行業這些非標的因素有可能通過什麼信息的手段顯著提升效率嗎?短期內較難,可參考其他諸如軟體開發、平面設計等個性化程度較高的外包服務行業(因需求方要求各異);但未來通過外包服務平台與一個個相對成型的細分領域物流巨頭(此類巨頭當前還較少,細分領域物流平台仍處於類似2010年左右的「餓了么」狀態,在摸索到快速增長模式、形成絕對競爭壁壘的爆發前夜,大家需要積累的技術、資源都還很多)的深度鏈接、共享達成項目需求的無縫分包,以及外包服務平台本身在基於歷史服務數據、用戶所在行業特點等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匹配最合適的物流專家、一線服務商可以實現。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就是儘可能去促成這個「顯著提升」,但短期內憑技術完全代替人的條件還不成熟,先提高人效、再用更完善的新技術與資源共享輔助人、最後是技術和數據應用占絕對比重而人稍加引導,或許是這個發展路徑。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老生常談,作為企業!不管是什麼類型!這個就是基本準則
全球一體化、質量管理達到6sigma標準、敏捷運營、信息化(資料庫與移動互聯網)、供應鏈一體化、與金融整合,金融物流方興未艾、市場更細分,服務更個性、徹底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具體的還可以來長風網知道板塊了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