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月正圓》里提到的甑糕是什麼?要怎麼做?
最近一直在追劇,一直聽裡面提到一種叫甑糕的小吃。想知道是哪裡的特產?好吃嗎?在家有沒有可能自己做?
謝邀,甑糕是西安的名小吃,很好做也很好吃,味道醇厚,輕輕一咬,滿口的甜香軟膩,每一粒糯米都混有大棗的滋味,雖說傳統版製作起來比較麻煩,但這裡教大家一個簡易家常版的製作方法,先看下視頻:
- 難度 Difficulty -
▼
初級
- 時間 Time -
▼
30分鐘
- 食材 Ingredients -
▼
糯米 1碗
葡萄乾 適量
紅棗 適量
(註:適量為根據個人口味添加)
- 小貼士 Tips -
▼
1. 具體比例不需要這麼準確,只有保證最下面和最上面的兩層糯米較厚即可。
2. 紅棗可以用吸管去籽,比較方便美觀。
3. 將糯米等食材擺入碗中時,要將碗壁均勻塗油,方便蒸好後脫模。
- 做法 Steps -
▼
1. 用吸管插入紅棗,去核
2. 把去核的紅棗撕成小瓣備用
3. 將玻璃碗邊均勻刷滿油
4. 碗中鋪一層紅棗、葡萄乾,再鋪一層蒸好的糯米,再鋪一層紅棗、葡萄乾,再鋪一層糯米
5. 最上面一層鋪滿紅棗、葡萄乾
6. 待蒸鍋中的水燒開,將甑糕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
7. 蒸好的甑糕倒扣入盤中
8. 開吃啦!
(首先,甑糕是陝西的一種小吃。這個甑糕的「甑」,不念字本音(zèng),而是劇中少奶奶念的(jìng)是陝西本地人叫法。甑糕是陝西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放在鐵甑上蒸制而成,現在很多陝西人還習慣吃一塊甜蜜的甑糕來開啟新的一天。而甑糕的得名還源於它的古老的製作器皿,甑:一種底部有小孔的容器,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銅製、鐵制等,後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別有風味。
最近大熱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無疑成為身邊的小夥伴和小朋友時常掛在嘴邊安利的對象,小廚娘經不起安利也跟著入了坑。講真,小廚娘一開始是沖著孫儷和陳曉來的,沒想到卻被何潤東飾演的吳聘圈了粉。為什麼呢?我們直接看圖說話:
這麼善良體貼,溫柔善良的吳聘哥哥請給小廚娘來一打~
那麼做好一塊甑糕,邊品美味邊看電視劇,再享受不過。
陝西特產,渭南話叫jing gao ,貌似是糯米和紅棗,紅豆蒸的,很甜很香。小時候經常有走街串巷賣的,現在少了,不過西安還有挺多,回民街就有。家裡沒做過。
婆婆過年的時候會做一大盆,待客和自己吃。我不咋喜歡吃甜食,而且甑糕吃多了容易頂住。我見過婆婆做,也參與了。是拿粳米在鍋里先煮了,煮半熟吧,然後就是在盆子里,鋪一層米,擺一層棗,以此類推,還要放鹼水,這樣蒸出來顏色才是那種紅紅黑黑的。最後就是壓嚴實了,上鍋蒸就好了。大致就是這樣吧,我就負責擺了擺紅棗。
甑糕的歷史
「甑」念zeng 四聲,甑其實是一種很大很深、底部有小孔的容器。據傳,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產生後,又變成了鐵甑,近年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
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現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變而成的甑鍋蒸制而成,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時期發展為銅甑,以後又變為鐵制。從此,鐵甑這個炊具就世代沿襲,流傳至今。這種鐵甑形似圓筒,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我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粉糍」演變而來的。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並不放棗,到了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唐代,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現在的甑糕一脈相承。
看看這是古代的甑,上面是陶的,下面是銅的。
甑糕的做法
甑糕的原料是江米(傳統是無錫糯米)、大棗(以靈寶毛頭棗最好),其比例是每鍋江米10公斤,大棗3公斤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都有嚴格要求。
家庭如果嘗試做甑糕,可以參考如下:
材料:糯米+紅棗+芸豆。
米要用水浸泡至軟透,不能有硬心。一般3、4個小時,控凈水。豆子要浸泡後煮一下,七成熟。紅棗也要浸泡1、2小時。準備好材料後,跟蒸饃一樣,隔層上面鋪塊籠布,然後一層米,一層棗和豆子,根據蒸鍋大小決定鋪的層數與多少。蒸時先用旺火蒸1個小時,改用小火加熱,要每隔半個小時左右,向鍋底加一些清水,但每次加水的量不宜太多,以不幹鍋為度。聞到米香味到時候,加薄薄一層白糖。
電飯鍋跟蒸米飯一樣,水量要大,時間要增加。蒸到大約一般米飯熟了的時候,要加水,15分鐘左右加一次,水量不要大主要是防止干鍋,最後一次加水後,加薄薄一層白糖。
這兩種常見方法,如果有興趣,可是試試。
西安最地道的甑糕哪裡尋?
西安最出名做「甑糕」的當屬回民街的「東南亞甑糕」了,店門前經常人頭攢動,過年過節更是得排長隊才能買到。他家的甑糕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家的做法、原料跟傳統和其他家有所不同。
一是選擇腌制後的蜜棗,這樣甜度更好;
二是棗較之其他商販較多(當然也貴得多);
三是「甑糕」「瓷實」也就是密度大,米吃上去QQ的,含水量恰好。
他家甑糕最好熱著吃,一涼米就硬的干心了;另外他家的棗多而甜,不喜甜食的人可能會覺得膩。
除了西安這家地道名店,在陝西各地的沿街小巷,多能碰到賣甑糕的小車子,至於好不好吃,那得問當地人。
甑糕在陝西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地位
孫儷在劇中說,好的甑糕分七層,七層甑糕每層有每層的使命。作為一道工序相對考究的陝西美食,普通家庭鮮有經常做的。但它就像涼皮、肉夾饃一樣,隔一段時間就讓人饞一回。
作為一道陝西甜點,它在量大(泡饃)、味重(胡辣湯)等其它陝西美食里成功突圍,有一眾甑糕鐵粉兒。
(部分內容參考網路)
甑糕在西安咸陽各個小鎮的集市上都有,口感軟糯,以前五毛就能買一份,美滋滋的,現在沒有以前多了。不過,除了甑糕,鄉間還有好多小吃,感覺以後慢慢都要失傳了。
沒記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裡面好像有這個。。。
推薦閱讀:
※上海有哪些靠譜好吃的麵包店?
※如何做好吃的川味香辣花甲?
※為什麼水煮系列的菜品會取名「水煮」?
※如何製作三文魚親子蓋飯?
※自己一個人去吃烤肉是怎麼樣的一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