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里對善的解讀是怎樣的?
就我知道的,利益大眾是善。那其他的比如畫了一幅很美的畫,作了一首動聽的歌,競賽裡面得到了冠軍,這些算不算善呢?
很簡單,也很不簡單。簡單:有助於佛教修行的就是善,無助於甚至有害的就不是善。不簡單:因此,需要了解佛教是教導我們如何修行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初:諸惡莫作等四句,包括此一部止觀(按:指小止觀),並且賅羅一代之佛法;三藏十二部經,無不於此包括殆盡。此四句,文淺義深——諸惡莫作,即是止;眾善奉行,即是觀;自凈其意,即是止觀不二,止觀不二,即是諸佛之聖教。於佛法中,最為切要。無論學何宗、學何法,倘能依此而行,即名學佛。否則諸惡仍要作,眾善不奉行,縱有聰智明達,精研三藏,亦是入海算沙,於佛法上,毫不相應,終成佛法中之外道耳!
然諸惡二字,須分眉目,惡法雖多,約有十種:所謂身三、口四、意三;身則殺、盜、淫,口則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則貪、瞋、痴,如是行者,則名為諸惡。
若身不造殺、盜、淫,意不起貪、瞋、痴,口不綺語、兩舌、妄言、惡口,此之謂:諸惡莫作;再言之,將已生之惡令滅,未生之惡令不生,然後稱之謂諸惡莫作,方可以謂之學佛。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即此義也。
此為消極方面言,乃佛法之初步。由此進言之,不特諸惡莫作,而且眾善奉行;不但不殺生,而且放生;不但不偷盜,而且進行布施;不但不邪淫,而且修梵行;不但不惡口、兩舌、妄言、綺語,而且言柔軟、和合、真實等語;不但不起貪、瞋、痴心,而且起布施、慈悲、智慧之心。諸惡莫作,止十善,即是消極;同時眾善奉行,行十善,即是積極。即消極成積極,然後自利利他,救己救世,方可謂真學佛者之初步。
故此二句言之最易,行之極難,所謂三歲孩童都識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能諸惡莫作,則意地安靖,不顛倒、不妄狂;能眾善奉行,則心地光明磊落,心平氣和,柔軟善順,而不粗暴,是謂自凈其意。
(可修:以上是通常的解釋,以下依天台四教三觀解釋,有點難度)
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二句,義理幽深。自凈其意一句,徹性徹相,義賅一切,理通大小。
何謂自凈其意?吾等眾生,凡一舉一動,所做所為,念念起於執著,如一布施,即謂我為能施,彼為所施,中為所施之物,三輪之體未空,憎愛之心難忘。思量分別、是非憎愛,即見思煩惱:六道凡夫,迷於真空之理,妄起分別,即見煩惱;對一切逆順境界,起貪瞋憎愛,即思煩惱。由此起惑造業,以有漏因,感有漏果。故知縱行世間十善,心念著有,未凈其意,皆有漏法也!
若修觀練熏修之無漏止,將見思煩惱消除,即可謂諸惡莫作。進修生滅四諦慧、無漏戒定慧、能成生空智,真空慧現前,是可謂之眾善奉行。是知有漏之善,若心生染著,報盡還墜,終不能逃脫生死之樊籠,故亦是惡。如是世間十惡、有漏十善,皆是見思二惑之惡所攝,皆摒棄而不作,能不著相,則世間十善,當然須奉行,乃至無漏戒定慧,一切諸善,更須精進奉行。自凈其意者,將心中之有漏見思妄想掃盡,觀一切法,當體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復執滯於有,即是諸佛之無漏教。
經云:「若人慾識佛境界,當凈其意如虛空。」吾等眾生之心地,自無始來,被煩惱之塵垢所染污,須將一把鐵帚,掃除自心之煩惱,掃得乾乾淨淨,方名自凈其意。當知鐵掃帚者何?即止觀是也!修此止觀,則將此心中之空有二邊,但中等執著,掃除殆盡,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止觀者何?止即諸惡莫作,觀即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即是斷德;眾善奉行,即是智德;智斷二德,即是福慧二嚴,福慧二德圓滿,即名如來,所謂皈依佛,兩足尊。又福德莊嚴,即是萬善緣因;智德莊嚴,即是智慧了因;緣了二因有功,即顯正因。
此諸惡莫作等四句,乃為下文之提綱挈領。義理層層深入,務須微細研究,明白之後,身體力行,遵而修之。唯願諸仁者,實踐諸惡莫作:初則莫作粗而易見之惡,進而除細而難見之惡,乃至斷二死三惑之惡;努力眾善奉行:初則奉行淺易之善,進而行深難之善,乃至克修六度萬行,中道妙善之善。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如是除惡修善,斷惑證真,尤須二邊不著、中道不安,自凈其意而後已。
以上節選自 寶靜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文章最後總結:義理層層深入,務須微細研究。的確是層層深入的,從五戒十善,到回歸心性,導入理觀,破煩惱,證真理。其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有深淺差別。因此天台立四種教,來總結佛陀的教法:藏、通、別、圓。學四種四諦教: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修四種觀:析空、體空、次第三觀、一心三觀。證四種理:偏真、無生、但中、不但中……所以要求「微細研究」,在道理上通達之後,便能正確地「遵而修之」了。何謂善,隨順法理,於此世他世順益於自他者,謂之善
對自他乃至現在未來都有利益的,稱為善
善十一者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嗔六無痴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開曰。此顯善位十一心所。唯善心俱名善心所。故信慚等定有十一
展開說,是有十一種心所,所以,畫畫聽歌時是否具備以上這些心所,是的話就算,否則就不算。
謝邀。以下內容完全為答主個人理解,不保證對,僅供參考。
佛法中的善分很多層次,最基礎的層次為「十善」。
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婪,不嗔恨,不愚痴。」
詳見《十善業道經》。
或者也可以說,有一個基本原則:
「非己所安不加於物」。
詳見《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回到答主的問題,藝術創作或者文體活動,如果起的作用不是誨淫誨盜之類,那麼我認為其與佛法提倡的善的標準是吻合的。
換句話說,你精心創作一篇小說,讓看到這篇小說的人都樂於為失學兒童或節約用水盡一份力量,那麼這毫無疑問是善。
你精心創作一篇小說,讓看到這篇小說的人銷魂蝕骨,不管身在何時何地,都想馬上來一發,這就與佛法中善的標準不相吻合。不邀自來。上面兩位回答得已經很充分了:視具體情況而定。《優婆塞戒經》中講:「一切善不善法,心為根本。」
「一切善法,悲為根本。」
所以,善惡與否,是看發心的。另外,還要看結果。@如其本來
佛教是怎樣定義善惡的呢?我從三個方面來回答吧,分別是:一、五戒十善;二、世間最大的善行;三、八戒;到第三點時再來回答,美妙的畫或音樂是否是善行。一、五戒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戒煙酒,不琦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嗔;這些都是不善的行為,戒絕了這些行為就是善的行為。有句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我們自己被殺害,被偷竊,或家人被他人姦淫時,我們會不開心,會憤怒,同樣的,當我們對其他人做出這種行為時,他們也一樣會受到傷害,所以,戒除這些行為,就是善行。二、世間最大的善行莫過於掌控我們的心。
不殺生,不偷盜這些還好理解,但貪和嗔可能就會讓人有所疑惑。因為一切的根源在於心:我們心中升起了念頭,才會逐漸被強化,從心中的念頭演化成口語的行為或身體的行為。而念頭或語言或身體的行為只是衡量你念頭強弱的標尺。舉個例子:有人看我在胡說八道,他很憤怒,於是他想要辱罵我,可是出於理智,他把憤怒壓抑下去了。但是他看到我胡扯的越來越多,於是他的憤怒也不斷的累積,於是他開口辱罵我;我聽到辱罵後和他對罵,他更加的憤怒,於是他開始毆打我。
心是一切的先驅,有了念頭,才會有口語和身體的行為,當我們的心產生了貪愛和嗔恨時,我們的行為就會產生出對應的行為來,當點滴之火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會如燎原之火,衝破我們的理智。
而世間最大的善行,則是掌控我們的心。
如果一個人不斷在自己的四周挑起戰爭,那他必然也不得安寧;所以,脫離貪、嗔,通過佛陀教導的禪修方法,脫離貪嗔,發展對心的掌控力就是最大的善行。
三、八戒
題主的問題,可以用八戒中的不做感官享樂這條戒律來解答。對於在家人而言,在五戒的基礎上還可以繼續曾持三條戒律:過午不食;
不做感官享樂,不裝飾身體;不睡高大、或太舒適的床。佛陀教導的修行是為了開發對心的掌控力,而發展對心的掌控力就需要去除貪、嗔,若是一邊修行,還一邊做著感官享樂,那是沒有意義的,就猶如一個要減肥的人,一邊減肥,一邊暴飲暴食,毫無意義可言。為什麼不能感官享樂呢?因為感官享樂會增加我們貪愛的慾望,而貪愛的增加是痛苦不斷累積的開始。譬如:我們在玩LOL或者王者榮耀,甚或魔獸世界,我們非常專註的投入了進去,突然到了關鍵時刻,隊友掛機了,因此我們滅團了,或遭受了損失,人慣性的就會開始產生憤怒,嗔恨,開始指責,開始謾罵。再譬如:我們在公司被領導罵,之後有和男女朋友產生了矛盾,心中很是苦悶,憋的難受,可又說不出來,人慣性的思維就會開始想要找點樂子,轉移注意力,或者尋找某些感官享樂來緩解痛苦。
人們心的慣性就是如此,不斷的在貪愛和嗔恨中盲目的反應中,就如在牆上搖擺的掛鐘,而貪愛的欲強烈,那嗔恨來臨時也便欲強烈,這時痛苦的也就欲強烈,而不斷累加貪愛的慾望,就是痛苦不斷在積攢的過程。
感官享樂是什麼?
我們有六個感官根門: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的享樂:通過畫面來享受快樂;耳朵的享樂:通過音樂來享受快樂;鼻子的享樂:通過氣味來享受快樂;舌頭的享樂:通過食物來享受快樂;身體的享樂:通過接觸來享受快樂;意根的享樂:通過小說或遊戲,全部精力的投入到一件事物中來享受快樂;而這些享樂會不斷的增加人們的痛苦,如果想要從痛苦中出離,那我們必須要學會慢慢的斷舍離這些娛樂,甚或慢慢的減少。
就我們的最終目標而言,我們是為了斷除這些感官的娛樂,但很多時候我們在俗世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至少要不放縱自己,同時隨著修行的進步,這些娛樂會慢慢的較少。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脫離了這些快樂,我們或者還有什麼意義?但是有些事物如果你未曾體驗,那永遠也無法理解。譬如:心靈的平靜與祥和時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譬如:心中被滿滿的善念和愛意所充盈時所帶來的快樂。隨著我們修行的進步,這些慾望在減少的同時,要求也會進一步提高,就是不要引起別人同樣的慾望。要知道,不斷在四周挑起戰爭的人,不可能獲得快樂與安詳,同樣的,不斷勾起別人慾望的人,自己也必不能獲得快樂與平靜。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也盡量不要去滿足他人的五欲之樂。
講到這裡,想必題主也會有答案,這一切的基礎都基於你有一顆想要修行,改變的自己的心,在這個基礎上,你自己的束縛會不斷的減少,你的心會趨向於平靜,你做此事的動力也會越來越強,對於這些的理解的也會越來越靈活,越深入。
不要試圖把這些變成條條框框的道理來約束自己,否則只會為你帶來痛苦。
就如有位漁夫在捕魚,他發現漁網裡還有一個長狀的動物,他不清楚是鰻魚還是水蛇,如果是水蛇就會咬到他,但他控制不住心中的貪慾,於是他把它抓了起來,在他看到水蛇花紋的一剎那,他趕忙送開了手,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他再不放手,就可能會被咬傷,而他快速鬆開手的那一剎那,不需要有人來提醒,不需要經過心理鬥爭或思考,這一切趨向於本能,因為清楚的知道,水蛇是有害的。
同樣的,對這一切的理解也必須基於體驗,對於貪愛和嗔恨帶來的痛苦的過患深刻的體驗,來自內心深處深刻的體驗!佛法里是這樣定義善的:毫無自私自利地發心為了他人解脫輪迴早日成佛的一切行為都為善。
所以他人的表現、結果不重要,發心才是最重要的。但一般人沒有足夠的智慧看清楚他人的發心,所以也很難判斷他人是在行善還是在作惡。那最好就是別輕易評價他人,管好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這個問題太大,當年我問一個老師,什麼是善。老師只回了我一句。這句話就不說了,我當不起這句話。我思辨整個社會歷史,雖然人類有很多很多的究極疑問,如生命是什麼,宇宙本來是什麼。但是拿到社會來講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人如何與他人相處的問題,實際來講就是什麼是善,為什麼要行善,如何是行善的問題,只有把這三個問題解釋清楚,人類才能有真正建立起命運共同體的社會結構的文化思想根基。沒有這一點人類將永遠在自私自利的相互鬥爭中掙扎。而要理解什麼是善,為什麼要行善,就必須要到佛法中去,深入佛法,實際證明到生命的本來是什麼,宇宙是什麼,眾生的關係是什麼,深刻體會到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真實含義。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善,為什麼要行善的意義,那麼如何行善也自會有答案。--------------------------------至於你提的這個問題在佛法中的善,是一種光明、無私、展示自我的境界,或者說一種人的品行修養。你說的則應該是擅長之意。自私之人也能有很高的技藝,也能做出很好的作品,與人的品行修養,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希望你能沿著「什麼是善」這個問題,繼續探索下去。
分好幾層吧。初是聽聞佛佛法隨喜讚歎是善再者借戒律去惡從善至極究竟成佛,登至善地。我們一般依戒律分別善惡。
謝邀。何為「善」?這真是一個宏大的問題,尤其對佛教而言。因為佛陀一上來開說緣起就是打破了一切依緣起而建立起來的人們對善的理解和觀念的絕對化,而佛教又是智信理性的宗教而非因信稱義的神啟式宗教,必須探究背後的邏輯義理,佛教歷史上圍繞義理的爭論一多半和這個問題有關。比較著名的如大乘的自我指涉,禪宗的不昧因果。限於篇幅,我在此還是從簡了說。題主所言利益大眾為善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在宗教的語境中「善」的概念要寬泛得多,善往往和真理、正確/正義是同義的,所以簡單的回答正信佛教中的善就是指八正道。《相應阿含經》第45道相應第1無明品 佛陀開示「諸比丘!以明為前,因生善法,隨生慚愧。諸比丘!隨明於有智者則生正見,有正見則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則生正語,有正語則生正業,有正業則生正命,有正命則生正精進,有正精進則生正念,有正念則生正定。」 佛陀在道相應經中多次明確強調唯八正道為善法。之前有答主回答十善業也即是包括在八正道以內的正業。為何?因為唯八正道能導向心清凈,導向涅槃,「就像水流向大海一樣」(佛陀語)為何?佛陀之法是苦集滅道之法,所謂苦集滅道就是要消除人和自己內心世界以及人和外部世界的衝突,怎麼消除?就是斷我執,信因果。人和世界結緣面對兩大類對象,一類是有情生命,一類是無情物質,對無情物質只要斷我執就可以心清凈了,而對於有情生命除了斷我執還需要信因果,因為拿人和人之間舉例,這兩個有情生命是互為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的,是互為影響作用的,這就產生了因果,這個果是果報而不是結果。人在社會中要想心清凈不能光自己覺得自己善,還要別人覺得你善,才能相互間不起衝突。而佛陀是把所有導向心清凈的,導向涅槃的正信的修行方法都歸納在八正道內。所以八正道是佛陀建立的善的標準,或者說是佛教的道德標準。再具體到題主的問題,如果是正命的職業,你工作優秀,做出成績,當然也是一種善,反之如果是邪命的職業就是惡。
推薦閱讀:
※有哪些善有善報的故事?
※如何既能表現善心又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人善 被人欺?怎麼辦?老實人一個,被人欺負又不會反抗,吃了啞巴虧,又覺得很不爽。怎麼辦?
※上帝如果是「全能」的,那是「全善」的嗎?
※一位高僧發現一隻蚊子正在叮他吸血的時候該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