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沒有一個統一的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信仰究竟是萬惡之源還是民族之幸?

宗教是與資本權利政治權利長期博弈的第三股力量,爭奪的是對世俗世界的領導權和對財富分配的控制。在中世紀歐洲取得輝煌戰果,力壓其它兩種權力。而在古代中國則是政治權力有壓倒性優勢。

獲得壓倒性優勢的原因是壟斷,歐洲政權分裂,教權統一,中國反之。中國皇帝地位等於中世紀的教皇,而非國王,中國的宗教領袖類似於西方大公領主

邪惡與幸運與否,和宗教信仰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首先說一下對漢族宗教的看法:

第一,漢族是有傳統宗教的,而且一直存在。

第二,漢人在宗教觀念上有二元性,兼具理性和神秘色彩。

先說漢族的傳統宗教

漢人古代的傳統宗教其實是和希臘,羅馬類似的多神教的政教合一,而非基督教,伊斯蘭教那種一神普世宗教的政教合一。

中國古代君主承受天命,貴為天子,本來也是一種君權神授,只是皇帝(天子)君主與教主身份合二為一,反倒讓很多人沒意識到中國其實是政教合一的。天壇祈年殿里供的牌位就是「皇天上帝」,再加上地方神祗(土地神),還有百姓家裡供的都是「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我們看古代中國國的標準配置:天壇、地壇、社稷壇(農神),太廟(祖先),然後還有次一級的各地土地神(一般是由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和祖先演化而成,比如說四川就是祭祀李冰父子的川主寺,全川各地都有),還有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文聖,武聖等),行業始祖,地方特色神祗(媽祖等)。皇帝每年的重要禮儀活動就是作為大祭司祭天地農神等等。次一級的大祭司(太常)也一直居於九卿之首。

中國這種泛神論色彩濃厚的多神教一直佔據國家政教的核心位置,釋道等宗教大家也信(多神論的特點就是對外來宗教不排斥,可以同時信多個神祗,甚至全部的神祗),但是國家政教的核心還是傳統的多神教。因為中國古代高度政教合一,教職基本上和政治職務重合,又是不排斥其他信仰的多神論宗教,再加上承載這種宗教體系的封建王朝垮台,所以反倒後來被淡化成民俗,而非宗教了。其實我們上元節狂歡,中元節給祖先燒紙,下元節拜月。。。這些都是脫胎自古代的多神宗教。

中國這種泛神論的多神教在周邊民族也很流行,比如說北方游牧民族崇拜騰格里(天),西部的羌族等拜天地君親師牌位的同時拜白石,漢族很多的神祗(尤其是鄉賢)也是從周邊民族中學來的,比如說所謂李冰的兒子二郎神其實也是從古蜀國宗教中發展過來,這些應當是大家在發展過程中彼此相互影響和交流的結果。甚至某種程度上說明大家在文化上是同源的,比如說我們要燒紙祭祀,遊民民族也要燒藩祭,說明根源上應當是一致的。

再說漢族宗教信仰的二元性

漢族從起源上來說,可以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來源,這種混合的起源其實對漢人宗教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華夏系各部落宗教觀念上偏理性,雖然沒有否定鬼神存在(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產生唯物主義的),但是也並不迷信,孔子是這種思想的代表,所以說"子不語怪力亂神",《詩經》裡面對於宗教的描述也較為理性,更多是歌頌先祖蒙神恩開疆擴土的偉業。而東夷和苗蠻都偏好神秘信仰,喜歡鬼神之說,商代喜好占卜和人殉就是典型,屈原的浪漫色彩也是這種文化的產物。這種二元文化發展下來,儒家宗教觀念就偏理性,主張「敬天法祖」,道家則神秘(道家起源也是在南方),喜歡各種咒符法事。

這是這種二元性,所以從古至今,漢人一方面有理性的一面,反對各種淫祀和迷信之風,另一方面又難免各種迷信和淫祀,尤其是東夷和苗蠻文化影響比較大的區域,淫祀就更濫,比如說香港人要拜黃大仙,福建人要拜五通神,在傳統儒家正統來看都是典型的淫祀。

========================================================================

總結一下,咱們漢族多神論的宗教傳統和二元性的宗教觀念,好還是不好? 我覺得不好評價。

優點肯定是有,我認為最大的優點就是思想上的開放和包容,漢人能夠比較容易接受外來文明,和其多神信仰是分不開的。從開放性來說,多神論肯定優於一神論。過於封閉的宗教其實並不利於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高度自閉的亞伯拉罕系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其實是非常反世俗,反科學的。西方文明能夠走出停滯的中世紀,很大一個原因恰恰在於古代希臘、羅馬的多神信仰,以及人文和科學精神通過文藝復興的方式革了傳統天主教的命,甚至倒逼天主教也進行了改革,包容了很多多神論的內容在裡面(這個是漸進的過程,基督教初期就開始把各種異教的神祗打包成本教聖人,同時把異教習俗吸收到本教傳統之中)。基督教世界完成了世俗化的改革,在思想上開了質疑神權的口子,才促成了西方文明在近代科學和文化上的突飛猛進。

缺點也存在,首先華夏文明雖然比較理性,但是迴避談論鬼神的這種態度直接導致了缺乏孕育科學精神的土壤。談論鬼神其實也是研究世界本源問題的方式,古希臘的科學精神恰恰產生其熱愛談天說地的文化土壤之中。華夏系部落的工具理性迴避了本源問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古代中國科學精神的孕育和發展。其次,東夷和苗蠻喜歡淫祀的特點又導致各種怪力亂神的說法特別容易流行(底層老百姓和高層統治者都熱衷各種神秘信仰和巫卜之術,所以氣功大師,各路仁波切才有生存的土壤),一些明顯看起來缺乏基本合理性的歪理邪說也能招攬大批信眾,就和傳統上見神就磕頭,見廟就燒香的淫祀習俗有很大關係。


(一)印-穆衝突歷史

  今天印度所面對的印-穆糾紛,其嚴重性僅次於旁遮普邦錫克人要求獨立問題。印度人口10億,82%為印度教徒,12%則為穆斯林。印、穆不和,其源出於英國人「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逐步演變蔓延的後果。1947年,印、巴分治,觸發兩大宗教的流血衝突。1949年後,衝突暫告平息。尼赫魯執政後期直到1960年,兩大宗教對立衝突局面又再興起,一方面是受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思潮興起的影響,另一方面,印度經濟發展,形成富有階層,准帝國性的右翼勢力壯大,使得流血暴亂不斷發生,1970年達到第二次高峰。據印度政府統計,在1961-1970年期間,共發生7964宗宗教對立騷亂,數以千人死亡。1971——1977年期間,甘地夫人執政,樂觀幻覺使印度人民沖昏頭腦,故局面仍然維持平靜。1977年甘地夫人敗選,右翼政黨執政,局面改變,新的衝突不斷爆發,宗教性敵意代替了宗教和諧,流血無日無之。

  1.1979年賈姆謝德布爾暴亂。4月中,穆斯林慶祝節日遊行,在街上受到印度教徒阻止發生衝突。印度教原教旨主義極端政黨領袖介入煽動。穆斯林先發動襲擊,繼之印度教徒反擊,縱火焚燒住屋,印度警方卻站在印度教徒那邊,衝突演變成戰爭。4天過後,城市陷入於火焰之中,整個地區變成灰燼,1600座房屋要全部重建,大批無辜男人和婦孺被燒死。

  2.1980年莫拉達巴德屠殺。該地以生產銅製品著名,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各佔一半。8月13日,當4萬名穆斯林正在慶祝新月節在清真寺禱告時,突然受到該省公安武裝開火襲擊。穆斯林控稱,這不是一場印-穆宗教衝突,而是警方策劃的冷血屠殺,數百名穆斯林遇害。起因:禱告期間,街上有一隻豬走過,穆斯林不滿,認為這只不潔動物會破壞禱告的神聖性,這猶如把一條牛放在印度教寺廟前一樣的不敬表示。警方受到質詢為何不阻止豬上街,雙方發生爭執,數分鐘過後,警方突然開火,數十人被射殺。隨後,穆斯林報復,襲擊燒毀當地警局,5名警員遇害。

  3.古吉特拉省的艾哈邁達巴德市,1986年1月中由於幾個小孩放風箏引起口角,觸發大規模宗教對立騷亂,隨後蔓延至BIHAR等地。在1-6月期間,145人被殺,這是第2次騷亂,是85年7月間第1次騷亂的繼續。86年7月,在艾哈市第3次印-穆仇恨爆發,整個星期內,死亡恐怖籠罩街頭,商店被燒毀,穆斯林男人和周圍環境也得不到任何保障,67人喪生,暴亂蔓延至古吉特拉各地,印度教徒之間似乎沒有政府控制。據稱,艾哈市是印——穆衝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在1950-1991年期間共有1119人喪生。

  4.卡納塔克地方,86.7.23又發生騷亂,手持武器的狂熱分子經過2天的仇殺縱火後,於8.19第2次暴亂和8.23的第3次騷亂,造成10人死亡,價值萬元盧比以上的物業受到破壞。

  5.1992年印度教狂熱分子在印北AYODHYA地方將一座清真寺夷為平地,聲稱,該地原為印度教最受尊敬的RAMA神的出生地。在印度全國觸發一場印——穆衝突,2000人死亡,大部分為穆斯林。

  6. 1993年在孟買市的一次印——穆衝突中,800人遇難。

有宗教信仰就高人一等?


這是民族之幸,天朝之所以為華夏不是沒有原因。狗屁宗教成為信仰也是二戰後西方大搞極左運動的結果,在聯合國人權宣言,宗教和信仰是分開的兩個東西。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必然會去崇拜虛擬偶像,有信仰的人才會頂天立地做人。

愚昧的人啊,為什麼當他們憑藉自己的意志就可以獲得夢寐以求的力量的時候卻偏偏要捨近求遠甘心充當諸神的玩具呢?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

咱們先祖,自從出道後,

天破了,自己鍊石來補;

洪水來了,不問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

疾病流行,不求神跡,自己試藥自己治;

看到門口兩座大山不爽,子子孫孫都要挖平搬走;

在東海淹死了就把東海填平,被太陽暴晒的就把太陽射下來;

誰願意做揀選的石子就讓他去吧,誰願意做俯伏的羔羊也讓他去吧;

誰願意跪天子跪權臣就讓他去吧,誰想不問蒼生問鬼神也讓他去吧;

斧頭劈開的天地之間,到處都是不願做奴隸的人。

這就是這個民族不可褻瀆的東西。

這就是我們祖輩躲在坑道中,

聽著上方密集的大口徑炮火,

默默收拾著手中的步槍,

等待著出去跟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的海軍陸戰隊,

怒吼著剛正面!

王侯將相,相寧有種乎?

別的地方見到的,雖說有些小白,但很合適


我不知道對整個民族來說是幸還是不幸。

但我在看到穿長衣游泳的婦女,齋月不能吃飯每個人都無精打採的穆斯林,在傍晚的海灘上做晚禱的人群時,我深深的覺得,沒信仰真好,真自由。

可是想到結婚沒法去教堂,在神父和親友面前宣誓,又覺得有點遺憾。

我周圍信教的朋友,好像信教前後的人生截然不同,好像突然就有了精神支柱,痛苦磨難一切都有了原因,禱告時感到心靈的溝通然後大哭。

我想這是新世界的大門啊,但自己沒有觸碰的慾望,好像怕那扇門後會有什麼東西把我幾十年建立的價值觀打碎。好像那是一條不歸路,我大概沒必要去走的路。

自己足夠強大,大概就不必去依靠信仰。可是國內有個詞叫信仰缺失,說是一部分人唯利是圖的原因。我想不過是借口罷了。究其根本,提高國民基礎教育比推行宗教重要的多。


首先我不認為漢人沒有宗教

再者,如果『漢人沒有宗教』這個前提成立

那我認為,這既是幸運,而也是不幸,取決於你怎樣看待這個事情

我個人認為

宗教跟科學都是對物質世界進行解釋的一種系統

而宗教跟科學對於人的本質區別在於

宗教你需要一個『權威』來對各種現象進行解釋——聖經、塔木德、佛經、古蘭經

這些東西對於我們個人來說都是外在的

你可以學習如何進行解釋經文,但是這種解釋只能建立在『信』和『權威』(迫使你信)上,跟你自己怎麼觀察這個世界相關,但不是因果

而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破四舊(待考證)則是打破了這種『宗教權威解釋』的範疇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開始證明這些我們所觀察到的東西

我們自己開始擁有工具,對外在世界進行解釋

科學的意義,在於我們作為個體,在提出有依據的『異見』後,不再受到別人的迫害。

科學的意義在於,解釋我們所感受到的東西的權力,回歸到我們的手裡

漢人不是沒有宗教,漢人的宗教已經被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

考試周碼字,待我考完補全


當年的歐洲人乘船去全世界劫掠冒險,殺害了無數土著人的時候。宗教信仰並沒有讓他們更仁慈,而是讓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原諒,和上帝的保佑。

當西方的文化統治了世界,我們反過來問自己,為什麼我們沒有人家這樣強烈的宗教信仰?並且把任何身邊不好的事情,從坑蒙拐騙,到隨地吐痰,都歸為沒有宗教信仰。


先講一件小事,昨天妻子跟我講,她帶的實習生問她:」老師,我們聖誕節放不放假?「,妻子很詫異地問她:」你們學校現在連聖誕節都放假了?「,答曰沒有,妻子回來跟我說起這件事,覺得實習生怎麼會問這麼可愛的一個問題,你看看,我們對別人的宗教是多麼的寬容。聖誕節要過,宰牲節要去看看,各類佛、道的活動也要圍觀一下,沒有宗教信仰,但不排斥,甚至總想著參與一下,這種寬容是一種文化的包容,我不信,但我不妨礙你信,你有些宗教信仰影響了我的生活,我也盡最大限度地忍受(比如小區里的紅白事,半夜放炮仗也不稀奇)。

反觀有些宗教信仰者呢?我的地盤我做主,你不信教就得下地獄,近年來,還有一批人把宗教信仰等同於信仰,動搖中國人基於家庭生活的傳統信仰。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因為地理和歷史的原因,宗教分布有差異,如果不是有大量無宗教信仰的漢人作為緩衝,我不認為會有什麼好結果。


1920年,少年中國學會發起宗教問題論戰,廣邀學者和知識青年就「人是否宗教的動物」、「新舊宗教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新中國是否還要宗教」等問題發表意見。該會傾向於宗教已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而它原有的社會功能,亦可由其他東西所取代。


就知道這種喜聞樂見的問題下面會充斥著很多熟悉的面孔。中長文,不預警了。

  • 題目中的槽點先不說了,我有一文,請諸位靜聽。

其實我在另一個問題說過,為什麼西方人基本都不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人,而我們很多主流認知還是講成吉思汗放在「中國」這個圈子來講的,我有我的「國」,你有你的「nation」,其實這東西本身就是個「雙重標準」的東西。所以是不是還得說下信仰和宗教是怎麼回事啊。

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 - 安森垚的回答

關於信仰這個東西就是了,可以說大多數信仰還是源於原始對未知的敬畏,就像那些「跳大神」的巫師一樣。很多人也會奇怪,為毛原始社會那些巫師看起來那麼不靠譜,大家怎麼都信的五體投地的。其實啊,大家可以換個方向去想,如果有個外星人社會,它們也會想,你們的那個「科學」那麼不靠譜,你們怎麼還信的五體投地的。

圖 我們可能在更高文明來看就是這玩意

  • 所以說信仰從本質來說,都是一個時代最智慧的人對於世界儘可能的解釋,我們面對著溫柔且殘酷的自然,總會想用儘可能正確的方式來調和彼此之間的關係,那麼「神」這種東西的出現也就順理應當了,所以說無論任何民族都有這個東西,無論是日耳曼人的奧丁索爾,還是閃米特人的耶和華彌賽亞,雅利安的大梵天以及諸小弟,或者是日本人的八百萬神,當然還有個神奇的華夏人的八卦易學。

但是,要是說到宗教,中國還真的沒有完全意義上西方世界定義的那種「宗教」,更沒有西方意義上那種完全的「哲學」,有人說你胡說!中國道家哲學多牛B!

我前面搞的那個排比句,唯獨裡面的「八卦易學」和其他的小夥伴顯得格格不入,其實可以說很多宗教在誕生的開始,都有「二元論」的特性,這個也很好理解,世界的本質都是對立的統一。

  • 舉個例子吧,就比如有一個神奇的宗教,是米底(伊朗高原古王國)最先出現後來被波斯繼承的瑣羅亞斯德教(中國一般叫祆教,伊斯蘭人蔑稱為拜火教),這個宗教可能在這個時代不是很有名了,但可是人類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是個對基督教以及佛教都有一定影響的教派,並且從中直接脫生出了摩尼教(中國叫明教)這種後來的大教派。

這個瑣羅亞斯德教的核心就是有一個叫做「阿胡拉馬自達」的(像不像阿拉伯和日本人的合體),創造火的「光明神」,以及一個掌管黑暗的神「阿里曼」的對立,兩人帶著自己的天使馬仔和惡魔馬仔搶山頭,在波動中塑造出了這個世界。包括閃米特人赫赫有名的猶太教(基督教),上帝耶和華第一天就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下一句就很神奇了,上帝覺得光是好的,於是就把它和黑暗分開,於是就有了白天和黑夜。很神奇哈,全知全能的上帝覺得光是好的,卻沒有刪除黑暗,而是「分開」而已。於是「光」這個神奇的東西,也就成了後來耶穌的彌賽亞真身。也就是說無論任何宗教,都有著人類最開始對於寒冷黑暗和溫暖光明並存的自然的矛盾情懷,水可載舟,亦可xx,所以這種對於二元論的膜拜就產生了,我們也叫「一元神,二元論」系統。

圖 祆教(瑣羅亞斯德教)

  • 但是回到東方,其實華夏人就變得很省事,什麼亂七八糟的神,世界本質不就是黑白對立么,黑白來源於一個混沌狀態的「無極」,那麼黑白對立就是「太極」,太極的組成是陰陽「兩儀」,兩儀分成「四象」(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分成「八卦」(乾坤兌艮離坎震巽),八卦再一排列組合,就變成了64個卦,但是就算這麼多卦,本質上還是由六個「陰陽爻(音搖)」組成的,就是大家看到的那個長橫和斷橫,如果陰爻是0,陽爻是1,乾卦就是111111,離卦就是101101。

圖 八卦

可以說就這套理論,就算不看後人包裝出來的什麼「伏羲制八卦」「文王演周易」,就單單說戰國時期的成熟的「易學」,還有那時因為讀不懂易學而製作的「象傳」「彖傳」,就可以推斷出這東西不可能晚於西周,而且還很有可能早於商。

其實我在很多回答里是在抨擊吹噓中國在古代「遠遠領先於西方」的韓國病理論的,但是不得不說,這種牛B的理論,還真的是領先了西方太多,西方在同等時代還真的沒出現過這麼「理性系統」的理論,也包括後來津津樂道的古典希臘。

問題是這種BUG一樣的思想是怎麼出來的。

很多人都說我們沒有信仰,大搞祖先崇拜,實際上大家熟知的三皇五帝等傳說,成熟時間不早於戰國時代,可以說每一種「民族思想」,都是對一個民族發展的最優解選擇。

華夏人作為一個從青海甘肅羌人游牧民中脫離出來挑戰泛濫的華北平原的種族,有著對於農耕文明無條件的崇拜,農業民族也不能像農耕民一樣逐水草而居了,只能在某地形成大型聚落,所以為了凝聚部落,就有了很強的「祖先崇拜」特性,這也是導致了後來這個民族的「神話」傳說,全部都是某某大神祖先,在某某地方,發現了某某有利於種田利於維護部落團結的好辦法,所以部族越來越團結,最後以至於戰爭了更發達的三苗,吞併了東夷,然後通過自己的力量和洪水共存下來了。不過神奇的是後來這個農業文明還是被物質能力更發達的「東夷」給搞下來了。

  • 所以其實中國並不是沒有西方那種「神」,商代是個很明顯的「東夷商業系統」的時代,他們有著很強的商業民族的習慣,商業民族的不定性,往往塑造出了極強的「浪漫主義色彩」,無論東西,所以他們往往在精神信仰和手工藝上都要領先一些,所以也有了後人津津樂道的甲骨占卜,後母戊鼎,這種狀態也很類似於日本以及雅利安人,是一種對於萬物原始崇拜的「泛神論」系統。但是也就是在商代,才有了「帝」的這種思想,商人塑造出了個自己的老祖宗「帝嚳」,並且融合了曾經被他控制的華夏人的思想,加了點華夏的大首領,搞了個「帝」的祖先崇拜,也就有了後來五帝傳說的雛形。

一部分華夏遺民在陝西悶聲發大財,並且和強悍的羌人大量融合,派了個間諜姜子牙放到商部落,終於推翻了東夷系商人的控制,也就是後來的西周。

  • 西周上台後也是迫不及待的恢復了 華夏人一脈相承的農耕祖先崇拜,啊我們的祖先后稷最早跑到了哪裡哪裡耕種什麼的,但是商人的「精神文明」對這個民族已經產生了刻骨的影響了,一種農業民族「有用就行」的經世致用思想,和這種精神文明碰撞的結果就是,產生了一種成體系的,「神」性極弱的「玄」性信仰,其實我們會發現對於東方人來說,一直是「能用好用」「能幫助種地並維護統治」就是王道,和支離破碎的歐洲,和沙漠綠洲的西亞的商業文明們都不一樣,西方陰晴不定的動蕩商業圈總是徘徊在「抽象」和「具象」兩個極端之間,他們一方面對未知充滿抽象思辨,一方面又局限在具象的物質以及人文中,對自然的解釋產生人性的神也就不足為奇了,就像前文說的,這種「浪漫主義」情懷,本來是來源於充足的物質生活,直接催生出了後來的希臘哲學,但是對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要比東方差很多,甚至還造成了邁錫尼的崩潰,埃及的底比斯神廟割據。
  • 相反東方的思維既不具象也不抽象,是一個很奇怪的「意象」,這東西在兩方面中間,既有農耕文明實實在在的生活經驗,卻又有一套對於未知的辯證法,這種思想淵源沒有商業民族的思想以及信仰那麼「浪漫」,而是實實在在為了解決問題存在的。逐漸出現了成熟的「易學」系統,也就不奇怪了。

  • 包括後來的諸子百家,沒有哪個能真正脫離易學,易學對於諸子百家,就是諸子百家的諸子百家。

儒家把易學列成指導思想,但是卻選擇了更適合維護階級的一部分思想,禮教、經世致用等農耕集權社會的思維被發揚,只認階級不認鬼神,社會高於自然等一系列思維也徹底的形成。同時也包括就像受到諸子百家最有「哲學」味的道家,道德經大多數在論證樸素辯證法、無為治世理論,本質上不能歸為西方的那種「philosophy」,同理受到道家思想、祖宗崇拜、泛神論影響的「道教」,本質上也不是什麼宗教。

宗教一如閃米特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有著對於「世界本源」的絕對探討,包括古典希臘哲學也是一樣,世界的本源或者是泰勒斯的「水」,或者是赫拉克利特的「火」,甚至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最起碼都是個世界本源,這些「宗教」甚至「哲學」,最起碼還是回答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問題」,尤其是猶太教基督教,洪荒時代的殘留記憶,給他們帶來了強烈的原罪感,這種對天生的敬畏是「治水英雄」輩出的東方沒有的,所以可能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就決定了兩個部族的歷史,所以洪荒時代的蛇成為了華夏的伏羲,在閃米特卻成了教唆夏娃的惡的源頭。

所以這麼來看,道家算不上那種「本源」性的哲學,卻在某種程度超越了哲學,因為老子的辯證法,生克論,也是那個時代最明亮的一點。所以,道教、甚至後來深受道教影響的中國佛教,全部都沒有真正脫離泛神論、儒家的「經世致用」,等一系列的「中國特色」。諸子百家直接控制了中國兩千年的思想,儒法加上佛道,間接維持了兩千年的穩定,以及對於皇權祖宗的最高崇拜。就是因為集權農耕文明的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讓東方省去了很多無用的爭端和內耗,逐漸華夏這個民族擴張成為後來的漢唐帝國。

而最古老的老大帝國埃及、叱吒風雲的居魯士波斯、閃爍著浪漫主義和思想解放的希臘羅馬,最後都淹沒於歷史長河中,包括後來基督化的羅馬末期直到割裂黑暗的中世紀歐洲,構成了西方更迭、破碎世界的命運。

  • 所以我們可以說東方沒有宗教,但是絕對不能說我們沒有信仰。*3

可是也是風水輪流轉,我們茅草屋打仗時西方在修通天塔米諾斯宮,我們漢唐盛世歐洲在黑暗中撕逼,等到我們衰落的時候,西方又起來了。

圖 米諾斯宮復原圖

圖 比米諾斯宮晚500多年的殷墟復原圖

羅馬後期接受基督教,以至於蠻族日耳曼人為了控制領土皈依基督教並讓歐洲陷入黑暗,就是這種「浪漫主義」留下的後果之一,但是基督教和後來所謂的「科學」形成了硬幣的正反面,逐漸讓「神」性回歸人本,並用人本探討神的意志,這也無非就是科學的源頭了,希臘和羅馬的東西被挖墳,抽象的思辨開始和物質自然結合,直到「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誕生,歐洲就要逆襲了。

  • 所以我們神奇的發現,我們沒有任何一神論的宗教,卻沒有產生科學,而被基督教控制近千年的歐洲,卻產生了自然科學。

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來,要是論信仰,整個西方世界的換血是非常嚴重的,完全不同於東方的一脈相承的,從古而來的東西,不過也正是這一套理論後來越來越僵化腐朽,最後造成了停滯不前乃至被吊打的命運。

所以我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直接的回答題主的問題,但是其實我覺得大家應該心裡有個答案了吧。

我們的這種所謂的信仰,既不是萬惡之源,也不是民族之幸,甚至可以說就沒法直接和西方去比較,每個民族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自己要走的路,今天你領先一步,我領先一步,但是中國會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中國人自己的信仰,或許就是自己、和自己腳下千年的土地

以上

當然了要是覺得說的還可以還是歡迎點贊關注的,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認為 漢人沒有宗教信仰這個事情在歷史上來看,是一種幸運。

其次,我要說的話是,漢人實際上也不是一夜就憑空出現的。漢人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融入了很多民族,逐漸形成起來。這些民族其實各有一些古老的宗教信仰。不過這個不屬於本問題要探討的。

再三,我想說我們要對什麼是宗教信仰做一個簡單的定義 。基督教和佛教其實就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構。 而反看到漢人,其實早期人們是道教,後期有佛教,並不是完全沒有宗教的。但是這些宗教和基督教或者是穆斯林教派有很大的差異化。 如果從我這個外行的角度上看,我稱古老的道教為一種神鬼方術,和日本的神道教差不多,是一種實用主義教派,談不上信仰,而後期經過發展特別是佛道儒相互影響後的道家以及佛教,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哲學 。深入研究,會發現和傳統的基督教以及穆斯林差異很大,可以說教旨的邏輯構建都是不同的。

-------------------------------------------------------------認真回答的分割線。

所以,現在認真回答一下問題。 為什麼說是一種幸運。

原因很簡單 ,一個有著堅定信仰的民族,其實很難融入其他的文明,也很難融合其他的文明。 猶太教,基督教以及穆斯林教派都是這樣的一個問題。 由於上帝是一神論者,因此與其他的教派都需要建立對應關係 。這種對應關係是宗教林立時,戰爭發生的重要原因。 相反,越是古老的宗教體系,彈性越強大,越發具有包容性。

包容性這個東西,確切點說,帶來的最大價值就是成長。當一個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吸納別的文化的時候,它自身就可以快速的成長起來。就像雜交能夠產生更加優良的品種一樣。

如果把漢人當做中國的主要人口群體,基本可以代表中國來看。中國在很早以前,有人說是從秦始皇就開始統一了。但是實際上,我們的文化淵源傳承,從三皇五帝就有一些共同所在。 在這樣的一個結構下,各種文化和信仰全部被包容進來,並激化了無論宗教還是文化的發展。

大家普遍都認可這樣一個說法,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其最偉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無論是誰,都將在文化上被其吞併。 近代歷史中,清王朝就是一個重要的成功案例。作為關外的游牧民族,以戰勝國的姿態,統治九州大地,卻不得不最終放棄了大部分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成為中華民族。只有被中華民族的文化所統治,才能從物理上統治中華大陸。從早清的幾朝皇帝開始,早就清楚的認識到,如果不搞滿漢融合,早晚要亡國。

反過來,元朝就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錚錚鐵騎橫跨亞歐大陸的巨大帝國,自世祖定國號元開始,不足百年歷史。元人就是完全不搞蒙漢融合,很多元朝的貴族,到了亡國還不會說漢語,不會寫漢字。

漢人也許是上天寵幸,從一開始接觸的無非就是儒家道家的思想,這裡絕對不是說宗教信仰。所以,漢人是從思想和哲學方面來彌補宗教信仰的不足。

另一種討論的角度是,實際上漢人或者中國人對宗教信仰一直就保持實用態度,而不是理想主義。只有實用的宗教信仰,才能在民間生根,才能得萬眾之心。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國度下,很難誕生那種類似穆斯林或者猶太教之類的相對比較極端的宗教。 我們可以粗略的以為,由於在那個歷史時期,中國的文化已經發展到一個極其強大的程度了,已經在考慮的是一個更為宏觀的社會問題了。 比起來,穆斯林宗教和基督教等很多宗教,更容易用來管理一個小規模的人類族群。因為它沿襲一種不需要非常合理的理論基礎的宗教內容,如果理論技術不足夠合理化,就需要有強有力的人推行或者灌輸他。所以,基督教很難像佛教或者儒家思想一樣,迅速的廣泛流傳,而是要靠傳教士一個點一個點的各個擊破。這種灌輸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很大的依存度,這就導致這種宗教對規模影響力一定不足。

中國的儒家你可以說是一種宗教,但是他更像是一種思想。當我們把思想的本質告訴人們的時候,人們自行可以理解,可以傳播。 這是他厲害的一個部分。另外,就是作為思想,就存在變的空間 。我們不會因為我遵從儒家思想,你是道家的,我們就開戰。 而是會觀察其中的各自論點。在中國,宗教之間的論道是非常常見的。佛道儒三家論道很多開明的朝代很盛行。說白了,在這個開放的民族體系下,大家嘴噴噴就行了,完全不用少林寺十八武僧大戰逍遙七子的事情發生。

所以,一個文化的包容性很重要。 就像一個杯子一樣,如果你始終認為這杯水是滿的,你就什麼都倒不進去了。如果你始終認為不考慮文化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的東西永遠都是對的,你找出的證據說,世界不是平的,我就燒死你,那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大作為的。


反正我覺得如果世界上缺少這麼一個沒有固定信仰的民族,世界挺遺憾的。


有信仰,在西方人眼裡,儒家和道教都屬於宗教範疇,在著名電子遊戲《文明5》中,宗教是可選儒教和道教的,儒教的旗幟是一個水字。


其實中國的國民性衰弱和宗教無關,宗教和中國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根本原因是皇權的集中導致人變成了「奴隸」。具體的討論可以見《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一書,我正在讀.

中國的國民性是分成好幾段的,每一段的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是完全不同的,春秋秦漢,魏晉風骨,隋唐,兩宋這幾個的國民性雖然變化很大,但是基本上都是不錯的,各有千秋。

1.春秋:好禮,輕生死,貴族風範。

2.秦漢:皇帝的出現消滅了貴族風範,但是去古不遠,勇敢好鬥,輕生重義的風範沒破。

3.魏晉:世族和皇帝共天下,穩定的士族階層和好清談的風範使得那個年代的人有一種特別的風範,縱情任性,藐視禮法,人性覺醒,但是骨頭硬,不屈服權利,動不動就歸隱(明清不奉詔做官的要死人的),皇帝也就是尊重。

4.隋唐:雄健有力,開放多遠。女權,外國人,各種想法都是容許存在的時代。

5.兩宋:內斂含蓄,甚至有點病態美。兩宋開始讀書人變得文弱了,之前的讀書人的氣質不是這樣的,李白就是劍術大師,喜歡武劍。但是兩宋是官家和讀書人共制天下的,所以讀書人關心時事都是真心的,」先天下之憂而憂「這種皇帝一樣的話,明清的讀書人是不能說的,那是只有皇帝才能說的話。

6.宋以後:麻木不仁,植物化,人格附庸化,漸漸地流氓了。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朱元璋這個流氓,他禁錮人民,恨不得把國民植物化,後面他這個想法被歷代皇帝不斷加強,打斷了讀書人的風骨,到了清朝連忠臣都不是褒義詞了,因為你忠是應該的,而且皇帝的想法是忠臣好亂政僭越,他們喜歡的臣子是「純臣」,明白了吧,他們基本是直男癌晚期了,恨不得全中國的人愛他,而且是無條件地愛,不能有獨立人格。宋之後儒學真正的統一了天下,導致思想的枯竭。


宗教信仰,不是指的某個具體的神。漢族有宗教信仰,而且極其嚴厲極其虔誠。春節,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回家,因為我們信仰家鄉。無論男女,過了二十幾歲就要結婚生子,否則就是沒完沒了的相親,因為我們信仰多子多福。。。懶得打字了。自己體會吧!


把宗教信仰當做民族之幸的才是萬惡之源吧~~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