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馬普所」搞科研是什麼體驗?

有機會博士或者博士後畢業想去傳說的馬普所看看,這裡科研環境,科研設備,科研的待遇,生活水平,生活節奏,生活質量,對自我發展,對個人職業的影響,進馬普所的門檻等與科研和生活方方面面都想了解


研究所內平靜的一天

前後在馬普所學習、工作了近八年,給個當時的日記做參考吧。

有圖有內容。


還沒有在馬普所搞過科研,講述一下參觀馬普鋼鐵研究所的經歷以及平時和馬普所的一些科研人員接觸的經歷。

何謂馬普所,其實就是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由國家政府科技部及各州政府出資扶持的德國最大的研究機構,在世界上享負盛名,其下有眾多的分支機構,分布在德國的各個城市,幾乎涵蓋了所有主流的基礎學科。當然除了馬普所,在德國還有亥姆霍茲協會,弗勞恩霍夫研究中心以及萊布尼茨學會,俗稱德國的四大研究機構。據我所知,馬普所以前沿的基礎自然學科研究為主,弗勞恩霍夫中心則最為偏重應用的。

馬普所在原則上為獨立的研究機構,這就導致了德國很多大學在排行榜上並不入流,一是資金扶持一部分流入研究所,二是研究所的成果不歸入大學科研實力的統計。但實際上,馬普所無論在科研還是在教學上都與大學聯繫十分緊密,這裡以位於杜賽爾多夫的馬普鋼鐵研究所和亞琛工業大學為例,計算材料學和金屬學的部分課程都是由馬普所的工作人員負責主講,總體而言,在馬普所工作的人水平都非常之高,給我們上過課的都是group leader,講起課來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就不要指望在他的領域能問倒他了,能聽懂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Zaefferer是負責金屬學的老師,在學期末給我們提供了到馬普所參觀的機會,為了保證參加的人數,「畫重點」的課也安排在了馬普所(真是機智到不行)。馬普鋼鐵所大樓的外觀十分普通,沒有想像中的浮誇的設計,在進門的地方可以看到簡介,於1917年建立,目前主要由馬克思普朗克協會和德國鋼鐵協會資助,所研究的領域涵蓋能源、醫學、汽車等方面的材料問題研究,研究所的名字雖為鋼鐵研究所,但後來一位阿拉伯博士小姐姐告訴我,所內現在大部分都在研究合金、半導體之類的,課題是鋼鐵的已經很少了。

先是領到了一個教室,開始給我們畫重點,誰能想到一待就是兩個小時,從SEM到TEM到EBSD,再從Thermalcal到Dictra到Micress,能在不同主題間任意切換不帶停的,這點我還是服氣的。終於,寫滿了幾頁紙後,終於開始了實驗室的參觀,先說說大廳里的布局,最顯眼的當屬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的銅像,緊接的是鋼鐵所各代領導人的銅像,雖不盡識得,卻讓人頗有一種遊歷在美國拉什莫爾山公園總統山的感覺。有意思的是還有一處懸掛著聖芭芭拉的雕像,看模樣似乎是與宗教有關,但不知置於此有何特殊的象徵意義。之後是參觀各個電鏡實驗室,在這裡工作的博士給我們從頭到尾講解了各類電鏡的原理和操作步驟,說難倒也不難,但就是操作起來千萬要小心謹慎,因為這玩意真的很貴!尤其是有一台最新購買的解析度在原子級別的TEM,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培訓是不給上崗的。有一點體會特別深,馬普所的博士說起自己的課題就像講故事一樣,是那種內心由衷的喜歡這個事的感覺,難怪也有人能三年就在這裡畢業,那是真的熱愛啊。

最後講一下如何來馬普所做科研,在德國上學的學生可以申請到馬普所做畢設,事先需要自己到官網上找到合適的課題組,然後發郵件聯繫,會有一個小的篩選程序。除了看學生的課程成績以外,最重要的是之後的面試表現,可能會問到一些畢業的專業知識,但有人透露,最看重得到其實是情懷,即一顆愛科研的心。在開啟畢設之前,還有有一個短期的research internship,主要是熟悉相關的實驗設備,因為馬普所不像大學,有很多技工,絕大多數的東西都要靠自己。通常如果做畢設的時候表現出色,是很容易留下來繼續做PHD的。


我現在在馬普學會攻讀博士。我來實驗室已經一年,總體感覺節奏很快,彙報很多,比一般德國大學要累。 當然讀博士這東西,累點、苦點就可能會早結束點,成果也可能會多一點。


在馬普所呆了一年半,也在大學裡呆過。組與組之間的差別大於研究所之間的差別。總體來說大牛多,錢多,但比較官僚化,博士博後自主性比大學裡低。比較接納權威科層化會比較習慣馬普,喜歡獨立自主的不適合。但已經說了,組與組之間的差別大於研究所之間的差別。


推薦閱讀:

請問科研成功是勤奮重要還是智商重要?
如何獲得nature Science等雜誌的最新文章推送?

TAG:德國 | 科研 | 留學 | 科研社交網 | 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