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權衡文學類學術論文的學術性與可讀性?

知乎首問。本人本科畢業,即將讀現當代研究生。本科所寫論文,老師都評價為「文字乾淨而太過散文化」。現在感覺自己遇到了瓶頸。一方面,知道自己如果想在學術界走下去,論文應該更具邏輯性;一方面,克服不了自己的感性色彩,覺得文學研究類學術論文應更具可讀性。那麼問題來了,中文系前輩們有沒有遇到類似問題的情況?請指教。


感謝邀請,這還是第一次能被邀請回答自己能回答的問題。我也並不算什麼前輩,也不是」長者「,僅僅就是分享一點」人生經驗「。想到哪就說哪,行文略散漫,當然肯定也「解決」不了你的疑惑,見諒哈 &<(?????)&>

看了你的問題描述,以小人之心揣測下,可能你就和咱們中文系的很多人一樣,熟讀大量作品,有靈氣,有感悟力,能夠觸及到作品中的那種細微之處。但是缺乏把這種感悟用邏輯化的語言表達出來的能力。

在外人對中文系的想像中,我們應該都是能吟詩作賦的浪漫文人。然而事實上,如果你打算做走研究這條路,恰恰與之背道而馳。作為一門學科,我們專業研究與其他任何專業一樣都實現了學科的「科學化」,即嚴格按照邏輯思維來進行研究。舉個例子來說,比如一個地質學研究者(幾個好友都走此道,所以拿來舉例子),他們的研究過程一般是:通過各種手段對地層進行調查,得出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和分析,通過分析發現某種特性,然後形成成果。這種研究通過論文表現出來就是數據→分析→結論。

對我們來說,我們不面對地層,我們面對的是文本/刊物/史料等等,但同樣的我們需要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這其中過程抽象一下可以歸納為文本→分析→結論。這其中就需要抽象的邏輯思維,簡單說就是歸納——演繹這樣的一個過程。

然而問題出現了,人文專業的特點是我們面對的東西不跟理工科那樣,面對著確定的,「冰冷」的研究對象,有一套極為嚴謹的體系。在他們那裡,同樣的數據必定指向同一個方向,而我們則不然,面對同樣的作品,研究出來的內容南轅北轍也是正常不過。但只要分析過程按照邏輯體系能推導出你的結論,就是完全合理的解讀。

這其中的差異在於我們研究的對象不同。「文學即人學」,我們的研究始終超脫不了人,人的內心,人的活動,人的歷史。然而這材料本身就是感性的,所以我們展開研究的第一步必定是感性的理解。而當我們生成研究結果——論文的時候,同樣也免不了某種「詩性」和「修辭」的內容,畢竟我們的世界裡沒有必然的公式與定理,絕對的客觀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在寫作過程中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置身事外「。

因此我們的研究是感性與理性的混合體,既需要感性的理解,有需要理性的邏輯分析,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研究者,兩者必須兼而有之。

回到你本身,顯然你的「邏輯——演繹"能力有所欠缺。當然,作為學生這是必然的。當年我跟導師說自己文章寫不好啊、思路不清晰啊、分析不透徹啊這樣那樣的問題,她的回答是:廢話,要是你什麼都做到完美了,你還來這讀書幹什麼?

所以這一點你不要太過擔心,研究生階段的課程跟本科完全是兩個概念。研究生時期將極為重視我們的研究思維和研究方法訓練,經過各種課程的」折磨「後,你會發現你會有脫胎換骨的變化。剛讀研的時候我完全不適應,因為我竟然聽不懂老師的講課的內容,然而現在再看則思路非常清晰;我們同學研一很多都不會寫論文,但是畢業論文都做的相當不錯。所以只要努力,這並不是太大的問題,而且你的優秀的感性思維卻有可能成為你的最大優勢——在我看來,作為方法的邏輯思維固然重要,但是對文本的感悟力和文字表達力才是決定一個文學研究者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至於論文學術性與可讀性,關於學術性的話其實相關的文章蠻多的(昨天我還分享的一篇),都比我這兒的廢話要好的多,可以去搜下。至於可讀性么,我想需要兩方面,一方面是要有良好的邏輯分析過程,這樣是保證別人能讀懂並且接受你的結論;另一方面也需要」文采「,像前面說的,文學論文並不排斥」詩性「和」修辭「,我們不是理工科,太過乾癟的論文讀起來毫無味道。好論文應該是豐富的材料、嚴謹紮實的思維過程,深刻而獨創的結論以及優秀的文筆的綜合體。

以上算是回答,另再給一點點建議:

1、多看看歷史。作為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學生,除了作品和研究著作外還要多了解歷史,特別是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等方面,因為二十世紀的文學,或者說90年代」祛魅「之前的文學,與以上內容的聯繫極為緊密,如果缺乏一定的了解,僅僅就文學談文學,恐怕會顯得單薄些。

2、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問題,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去尋找答案。並不是說向別人請教不重要,但是我的經驗是能解決你自己的疑惑的,只有你自己。在思考的過程中,你會收穫遠比你的問題更多的東西。

3、培養自己搜集資源的能力。我們現在的研究已經極其方便了,各種資料庫、網路等等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如何在浩如煙海的資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這個能力很重要。

4、不要死讀書。枯坐書齋自然是值得敬佩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進去還要能出來。人是社會的動物,一個人悶頭做學問是沒有前途的。我認識的大牛們都是既會做學問,又會交際。你的人脈會極大幫助你,而且不止是學術這一層。

零碎說了很多,如果還有問題我們還可以再交流。


哈哈我就是純粹來看看學姐噠,作為一個開學大三的,我就姑妄言之,學姐姑妄聽之咯。

第一,樓上的大神也提到了,中文系的培養目標是文學研究者,尤其是研究生階段,不是吟詩作賦的浪漫文人。散文和論文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建議多閱讀經典論文。南大有出版現代文學研究導引,現當代文學比較著名的期刊有《名作欣賞》等。我是古代文學領域的,有一段時間,看多了專著和《中國韻文學刊》這種期刊,普通說話聊天都帶著論文腔。。各種嚴肅。如果學姐是想了解某一個固定領域的,如學姐提到的魯迅與左翼,可以上中國知網搜索。搜索結果太多時用核心期刊篩選,這大家都會。還有可以在作者單位上輸入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一般名校的文章質量還是能保證的,我的經驗是北大往往論證嚴密,南大全面深刻,復旦獨出機杼,在冷門領域多有高見。對於你喜歡的論文可以列印,可以用ipad閱讀,因為在電腦上閱讀太費勁啦。另外中國知網有博碩士論文資料庫,博士往往就是一部書,你覺得比較好的話就可以看看圖書館有沒有這本書。而碩士論文最大的優點就是會在開頭概說論題的研究歷史和現狀,讓你全面地了解這個論題。如果多篇論文反覆引用同一篇論文或同一部論著,就為學姐解決了圖書館不知看哪一本書的困惑。閱讀經典論文是在形式上讓自己的語言論文化,帶有學術味和學理感。

第三,豐富的各領域知識儲備。現當代文學是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的寧馨兒,尤其是受外國文學影響很深,學習外國文學的知識自不待言。我的現代文學老師談鳳霞是現代文學本碩博和劍橋的博士後,她對歌德、波德萊爾這些人都是如數家珍。曾經請兒童文學的世界級大牛做講座,自己擔任翻譯。。。英語好才能深入研究外國文學嘛。至於古代文學的聯繫,出於個人愛好,我比較偏重古今詩歌的比較,李怡的著作,復旦出版的古今文學演變論文集值得推薦。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以及文學理論可以幫助自己在內容上有縱深的發展,有創見,發現別人不曾注意的角落。

後記:我是古代文學領域的,所以對現代文學了解不多,說的淺薄之見可能學姐都已經知道了,多包涵。只是看到知乎上中文系的很親切就任性地說一點咯。學姐致力於學術真是特別好的事,我在這個暑假做出了棄文從法的決定,研究多了後發現法律的嚴謹更適合我,期待有一天可以回答法律的問題。與君共勉。


推薦閱讀:

ian的讀音?
在中山大學讀中文系是怎樣的經歷?
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本科讀中文,畢業想繼續深造中文怎麼辦?

TAG:學術 | 中文系 | 學術論文 | 中國現當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