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請問敢為天下先,與不敢為天下先對現實社會有什麼意義?我們更應該做哪一種人?

今天突然看到這兩個觀點,就不禁想要思索一下,網上的論述又覺得太深奧了,難懂。謝謝


補充: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著眼。

================原答案=====================

不敢為天下先,而不是避為天下之先。

是在為天下之先的時候,心存畏懼,深感責任重大,而不斷自惕自省,慎重行事,以免貽害天下。

老子任何時候都沒說過逃避應該做的事情,逃避應該盡的義務。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輕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等等等等。

老子什麼時候勸人逃避現實的責任和義務了?


這個簡單,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為 即敢為天下先 有所不為 即不敢為天下先

可以參考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是,敢為天下先的進取精神


我個人覺得…………二者皆錯…………二者皆對…………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是相對的…………對於一個上進的人而言…………嘗試新東西引領新潮流是理所當然的…………敢為天下先適合於那個人…………那個人會把敢為天下先的效果發揮到十成…………而韜光養晦不敢為天下先則會被這個人的行為限制發揮個四五成…………反過來一個保守的人而言十成的不敢為天下先反倒是能比四五成的敢為天下先來的有好處…………社會也是一樣的…………另外敢為天下先賺得多但風險大…………即使為的是對的也會被人質疑…………需要機緣和勇氣…………不敢為天下先適合明哲保身…………但隱含的道理是可以落後一步但眼界要高…………要看中大勢…………借勢而為…………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不論是道家之前的隱士思想、道家的思想、道教的思想,離開具體修鍊的「術」,是無法理解其中含義的。

簡單地說這句話是給修行的人的一點建議,對普通人意義有沒有,取決於普通人個人的志向。

至於敢為天下先,就是字面的意思,就是給人民群眾的意見。


推薦閱讀:

老子是怎麼成名的?
為什麼道家思想沒有被帝王引用為治國之道?
怎麼能夠學習道家?
歷史上有那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典型?
老子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到底是什麼意思?

TAG: | 世界 | 社會 | 老子人物 | 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