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經歷讓你「在某一瞬間」真切地意識到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請勿蘋果刷屏……


出獄後挖出以前偷的一箱BP機時。


現在三甲醫院平均住院天數在10天左右,根據中央的要求,到了2020年,三甲醫院平均住院天數要壓縮至8天。這個任務並非難以完成。採用微創手術可以縮短手術病人的住院日,採用信息化手段和新的檢查、檢驗技術可以提高病人接受各類檢查的效率,縮短住院病人的等候時間。通過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水平,小醫院和大醫院之間實現雙向轉診,進入慢性病期和恢復期的病人可以從大醫院轉入小醫院治療,實現大醫院資源的高效利用……北京、上海等地收治疑難危重病人較多的知名醫院實際上已經提前實現了這個目標。

然後,這是一家全國排名前20位左右的大醫院的統計數據。現在人均不足10天就可以達到出院標準的病人,過去人均住院20餘天。現在國家對三級醫院提出了服務質量標準,要求住院病人死亡率低於0.8%。在過去,住院病人死亡率超過5%。與此同時,全國人均預期壽命近三十年間提升了六歲,回溯到建國初,進步更是明顯。

當然,我認為這一顯著變化的原因不是醫學進步,而是我國與發達國家的醫學差距在縮小,這是發生在我國的社會變化帶來的進步。同時,我認為現有的醫學發展方向帶來的進步正在放緩,應該考慮研究如何讓人類文明放棄人類肉體。


正月里聽我爸說,現在出去打麻將沒支付寶人家根本不帶你。一是耍賴不了,二是警察來了也抓不到,三是轉來轉去就是一堆數字,輸了不像以前那樣心痛。


相信70後和80後,是對科技帶來的變化最有感觸的年齡群,因為這兩代人經歷了科技飛速發展,現在的生活與小時候相比,用翻天覆地四個字來形容都不算過分。

我說我要回答這個提問,老婆笑了,打趣說你是不是又要列舉一堆你整天研究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其實由於智能產品的普及度以及成熟度還沒有達到相應水準,它們很難讓我產生「哇這個東西太便利了」的感覺,多半是覺得新奇好玩。

真正改變我們生活的,還是那些在不經意間已經融入日常的科技。就從通訊、娛樂、支付、出行四個多數人每天都要處理的方面來說下科技進步帶來的巨大變化。

一.通信技術

90年代初,家裡和外省親戚聯繫多半還是靠寫信,寫完要跑很遠的路去郵局買郵票寄出去。

後來鄰居家裝了電話,我們偶爾會去借電話用。而你打電話的對象卻不一定有電話,這樣一個簡單的聯繫要驚動四個家庭,即便是這種不方便的聯絡,在那個年代也很不容易。

後來上大學,買了一部老式翻蓋手機,它成了我和家裡聯絡的主要工具。那時候覺得真神奇啊,這個小東西居然就能隨時隨地聽到他人的聲音。

現在呢,幾乎是全民都會用微信,連家裡所有的長輩幾乎都會使用微信聊天,還建了微信家庭群,沒事就各種分享「夏天吃這個再也不用擔心上火!」「晚睡十大隱患!」等文章,不亦樂乎。

還記得我第一次教父母玩智能手機玩微信時,尤其告訴他們有網路發微信視頻不要錢還可以直接看到對方,他們那種發自內心的驚訝和讚歎:現在都可以這麼方便了啊!

現在他們每天都用手機看看視頻、看看新聞,沒事兒的時候還會和我微信視頻。想想古代遊子思鄉時也只能鴻雁傳書,而今科技的發展使距離不再成為思念的障礙。

二.娛樂節目

80後的朋友們對收音機可能還會有點印象,對於現在的新生代來說簡直是古董或者是收藏品。

而對於70後、80後來說,家裡有台收音機還算是很牛逼的,儘管它實際上笨重、用戶體驗差、價格不便宜,對小盆友來說幾乎是童年最大的娛樂來源。

後來家裡有了第一台黑白電視機,19寸,在當時算是最貴的家電之一,晚上再也不用去鄰居家看電視了。後來家裡置辦了大彩電,現在也更新為了智能電視,東西越來越高級、功能越來越豐富,但使用頻率逐漸降低,因為有了手機、電腦,電視的娛樂性已經被比下去了。對於現在的小學生和年輕人來說,無一不對手機表現出痴迷的狂熱。

以前吃完飯會打牌下棋的人們會湊在一起來兩盤,不會的就拉拉家常聊聊鄰里,現在科技的進步讓人們能夠更近距離接觸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更多人也願意把時間花在電子產品上。鬥地主、打麻將都可以用手機來解決。

不能簡單判定這種現象是好還是壞,但是科技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三.支付

小時候的零花錢基本都是五毛一塊,偶爾會有五塊十塊,父母做點小生意,收到一張假幣就會上火很久。上高中的時候第一次把錢充進飯卡,那時候學校超市、食堂、開水房都可以直接刷飯卡,感覺很方便。

大學時雖然有了銀行卡,但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刷卡,不可能去店裡買一瓶水也刷銀行卡。所以出門還是帶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合起來叫「伸手要錢」。

後來微信、支付寶推動掃碼支付,出門只帶鑰匙和手機就可以,日常消費幾乎都是通過移動支付完成。商場、超市、便利店、路邊小攤也都支持掃碼支付,不用擔心假幣、不用擔心錢丟失。

而且移動支付對於老人來說也很方便,指導下就能很快上手,老人現在也越來越多傾向於用手機支付。

近期也正在研發在埃微手環中增加支付功能的手環,這樣做公交、支付、打卡之類的,直接刷手環更方便,比掏出手機都要更為便捷。

四.出行

有個段子叫「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算是父母那一輩的真實寫照,父親年輕時出遠門,幾十里路背著鋪蓋走回家。後來有了公共汽車,出行依舊麻煩,需要掐好時間在路邊等著,若想要去遠一點的地方可能還得轉好幾趟車。即便打個計程車,也要在路邊等,時間長短純屬看運氣和人品。

現在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飛機、高鐵、滴滴、計程車、公交等極大方便了我們的日常出行,藉助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一系列的出行問題。有次出差看見旁邊因第一次坐飛機而興高采烈的小朋友,再想想自己小時候,不得不說生活「改頭換面」得太快了。

這裡想提一下行車記錄儀,就在碰瓷、交通事故認證等糾紛不斷的時候,行車記錄儀作為汽車黑匣子,在記錄汽車安全行駛狀況、路況信息等方面提供了巨大幫助。而且後來我發現行車記錄儀對我這種喜歡自駕游的人來說,它還能記錄一路的旅途風景,可以說是非常實用了。

五.購物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趕集和過年,因為會有好吃的。趕集的時候,一條街從頭到尾都是小攤,擠滿了人,賣衣服賣鞋子賣零食賣文具,反正各種賣賣賣都有。跟父母要上幾塊錢,在集市上四處閑晃,看看這個、吃吃那個,感覺那就是孩子的盛會。

還記得剛開始往支付寶里充錢時有多小心翼翼,生怕支付寶把存進去的錢給私吞了。從一開始老婆的買零食、買衣服,到後來買手機、電腦,再到現在買生鮮、家電等。網路提供了和線下購物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選擇更多、速度更快,也更省心。網購現在變得稀鬆平常,想買東西手機上操作幾下等著收快遞就行。

六.健康

三十年前家裡人即使身體不舒服也很少去醫院,主動檢查身體的意識更是低到幾乎全軍覆沒。那時候工資低,靠譜醫院少花費高,很少有人願意去醫院看病。三十年後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從最初的追求生存資料消費到當下追求發展資料、享受資料消費,目光也從滿足物質需求到關注自我。

尤其是有些年紀較大的人退休後,就開始對自身進行健康管理。

這也是我為什麼創辦埃微手環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人在重視自己的健康;而我也希望會有更多的人重視自己的健康。

扯個題外話,前幾天在瀏覽微博時看見一條新聞,一位66歲的色盲老人在生日會上收到了家人送的一副矯色眼鏡,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多彩世界的他激動地哽咽,這種感覺正常人肯定是沒辦法完全體會,但大概這就是科技能夠改變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在科技面前,更多人有了感受幸福、邁向健康的機會。

科技改變生活的例子還有很多,溫室大棚、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地圖導航、人工智慧、百度、電子書等等,這些科技對生活品質的提升和推進,是幾十年前的人無法想像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其實裡面都包含著科技進步的影子。

最後,願生活越來越好。


某星期六早晨,正在睡懶覺的我被一個電話驚醒,接通後,電話里傳來領導溫柔的聲音:「你在家還是在公司?!有個XXX文件你現在能給我發過來嗎?!」

我盡量調整自己的聲音以掩飾我還在睡懶覺這個事實,對領導說:「好的,領導。」

然後我掛了電話,在手機上打開Onedrive客戶端,找到那個文件,下載,然後打開郵件客戶端,添加附件,發送。然後翻身繼續睡覺。

然後睡了不到五分鐘,領導又打來電話說那個文件有幾處需要修改。這下真的睡不成懶覺了,於是我爬起來打開電腦,win+e呼出資源管理器,進入Onedrive文件夾。

找到那個文件,修改,然後添加附件發郵件。

修改後的文件會自動同步到雲端。

Win10把Onedrive整合進資源管理器這個做法,真是亦可賽艇。

公司電腦裡面所有工作相關文件我都放進Onedrive文件夾,全程自動同步,就像操作本地文件夾一樣。周末假期如果需要加班,在家裡就能完成,再也不用往公司跑了。雖然離線副本會一直保存在本地,但是我還是寫了個批處理,每天點一下,把Onedrive文件夾里的所有文件都複製到另外一個硬碟或U盤上。

@echo off
echo "Onedrive文件本地備份"
xcopy /e /f /h "C:Users用戶名OneDrive" "目標文件夾路徑"
pause

文件丟失的風險又降低了。


小學數學課上常常遇到這樣一種坑爹的應用題:

一個蓄水池,只打開進水口2小時注滿,只打開排水口4小時排完,問同時打開進水口和排水口多長時間能注滿?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就想吐槽:國家用水這麼緊張,有你這麼浪費的嗎?

根本就不、合、理、好嗎?!

現在,隨著科技發展,這種應用題終於有救了!

你可以問:

一個智能手機,只充電2小時充滿,只刷知乎4小時用完,問如果一邊充電一邊刷知乎多長時間能把手機電量充滿?

超級合情合理有生活有沒有?!

深深感受到了科技進步帶來的巨變~~~

安利個回答:請問「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如何解釋? - 安然若楓的回答


如果當年有微信,我和異地戀的老婆可以省出一輛BMW。

樓下很多人回復很調皮,不過還是解釋一下:

1、我用微信從來不用搖一搖,微信只是一個與朋友的聯繫工具,僅此而已。

2、沒有經歷過異地戀的人,你們不懂我們經歷了什麼,付出了什麼。

3、我和老婆是初戀,15年後我們結婚。


昨天Uber打車,遇見一位大媽車主。花白頭髮,衣著樸素乾淨。開的車十萬出點頭的樣子,但纖塵不染,讓人舒服。照例要和車主聊聊的,這是用Uber的樂趣之一,你不知道你會遇見誰,而很多人都有故事。

聊到專職做Uber司機。大媽講年紀50多歲了,找過工作,都不要自己,但日子還得過。有輛車,有Uber這樣的平台,現在這樣認認真真跑著干著也挺好。

說有點趕時間,在路況允許的情況下大媽踩油門,又能提前適當減速......行雲流水,從容自信。作為乘客我很舒服。就在這一瞬間,我覺得Uber這款即時用車軟體真TM是一款偉大的產品:三方各取所需,誰也不欠誰的。大媽不再被審視,被拒絕,有尊嚴、自信地工作生存並獲得尊重——科技進步帶給普通人春雨潤物細無聲式的綜合改善。


我們公司在中關村,有個合伙人是上海人。

他回上海的家一般這樣:中關村坐地鐵 4 號線去南站,然後從南站坐高鐵到虹橋;虹橋再轉地鐵到自家樓下。

最令我吃驚的是,他從進入地鐵站的一瞬間開始,一直到差不多 1500 km (鐵路距離)外的家,全部都在人造建築/物體裡面,根本沒有露天的地方。

4 號線到南站都在一個樓里、虹橋和地鐵站走一個長廊就到了、然後地鐵能到家下面的地下廣場,最後地下廣場坐電梯直接到家。

人類終於解決了下雨還不想打傘的難題。

這麼一看,最落後的地方反而是號稱「中國矽谷」的中關村XD


幾年前,正在中二的以為自己特牛逼腦洞大開根骨清奇的時候,總覺得自己莫名冒出來的一個點子能改變世界。直到有人給我發了個專利查詢網,才發現無論多麼劍走偏鋒的點子,早好些年就有人想出來了。

然後他們還申請了專利。


前兩天買了雙鞋,於是想把之前的球鞋洗一下……於是 把電動牙刷換上舊刷頭 開始刷球鞋……那叫一個乾淨方便…………還有一個舊刷頭是用來刷文玩核桃的。電動牙刷確實比普通牙刷刷起來方便乾淨太多!


這是我外公外婆,他們有兩個女兒。因為以前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大女兒(我姨媽)很早就去了海外謀生,很遠,路費很貴,對於當時來說應該基本就是「下一次再見不知道是多少年後了」。在那個電話普及但網路依然不發達的年代,她會買好打折的長途電話卡每周一固定和外公外婆通話。

後來某年過年回老家探望外公外婆,當時3g信號剛剛普及,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餐館直撥了微信視頻通話,視頻接通的那一刻就是下圖。我小小的手機屏幕對於兩位老人來說簡直就是黑魔法,每每看到這張照片我都覺得,通訊科技真好。

再後來姨媽有一次回國內,直接就給外婆配上了手機微信,現在建了個「外婆的後現代生活」微信群,現在就是每天狂飆各種養生知識,防範詐騙信息了,而且還經常@我....


很多年前拉著箱子,坐著普快來千里之外的北方某大城市讀大學,手裡只有一部諾基亞直板機和一張學校平面圖。周邊情況,在哪買東西,在哪打開水,在哪報到住宿統統不懂,一切現打聽。那年還發生了某些事情導致大學類百度貼吧被百度統統封殺,連在網上找個諮詢的前輩都找不到。

(很感謝報道那天自願幫我把箱子搬到宿舍的那個學長,我至今不知道你的名字,但要沒有你我這路痴估計找宿舍都要再花一個小時……)

當天晚上為了買生活必需品從東校區跑到北校區,因為沒買到蚊帳(去晚了脫銷了)被咬了兩天;第三天辦了當地電話卡,因為不懂稀里糊塗選錯套餐多出了好幾十塊;半個月以後才大致搞清楚學校教學樓以及校園周邊情況,以及把班裡和專業里的人認個差不離,兩周時跑著去辦寬頻,營業網點離學校三公里走著去的,一個月一百的1M 網路,已經是當時最快了,還只能一個人用(接路由器就被封號);一個半月以後才第一次和很多人一起擠一輛破中巴車進了一趟市裡——當時從市裡到這個郊區學校的公交車只有一班,一小時一趟。趕不上只能等,或者和那些帶大金鏈子紋著帶魚的大叔們談談一個人四五十的黑車……

那時候的感覺不比第一次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好多少,後來和老爹聊天,他談及了他八十年代背著鋪蓋卷上大學的經歷,也是這麼一下車兩眼一抹黑。

去年,我一個妹妹也去了北方上大學。她的整個報到經歷是這樣的——她是坐高鐵去的,比我當初快了一倍多;下了車直接叫了個專車拉她到了大學;按照學校微信公眾號里的報到攻略,她很快辦完了所有手續;然後開地圖導航到了宿舍樓;當天下午挨個宿舍串門加了一圈微信好友;找到一個學校旁邊的超市的網店下了個單,很快東西送到樓下;晚上團購了個市裡的自助燒烤,和新室友吃飯去了……

每次想到這個,再想到當年剛上大學時的種種麻煩,我就感嘆如果我晚生幾年就好了_(:з」∠)_


我正在看電影《2012》,之前一直沒看過。這部電影上映時間是2009年,講述的是三年後的事情,按理說這種時間跨度,電影中對未來的描述應該八九不離十吧?但我發現一件事,電影中2012年,人們用的手機還是功能機…三年,僅僅三年時間,蘋果和谷歌橫掃中高端手機,智能手機以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標配,真讓人感嘆啊。


我發現好多字我寫不來了


在性文化節上面看到一款新型飛機杯,很好奇用手指放進去試了一下。然後發現這感覺真是碉堡了!想像一下以自己的丁丁作為支點,然後整個人像直升機的機翼一樣旋轉起來的感覺!分分鐘要飛上天的節奏啊!新型硅膠不僅更接近通往女人靈魂的通道的感覺!回過神來,我的手指已經濕了,在場所有人看得我目瞪口呆,嘴巴張開的幅度至少能塞下兩根電動棒。

於是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回去,現在我已經解放了左手,可以一邊挖鼻屎一邊拉進度條,一箭雙鵰。感謝人類文明的智慧,感謝科技的進步。


晚上9點多,昌平區五環外的一個地兒。

公交乾等不來,心想能早點回家,那就用滴滴打輛車吧……結果手機沒電了,挨個路邊商店借充電器,找了半天沒有一個合適的

反正等不來公交也借不到充電器,差點賭氣大晚上走回家……(距離5公里)

結果走到十字路口,突然意識到,原來伸出胳膊,擺擺手就能打出租


更新一下,回復一下反對意見。

首先,我沒有否定社會進步的意義,我只是反對空喊口號,瞎搞運動。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魚是社會進步,網是技術進步。

其次,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政治主張的自由,我持什麼樣的政治觀點不是你們罵我的理由。對持異見者如此刻薄,你們當權了能尊重別人的自由?只怕又是一個羅伯斯皮爾吧。

最後,明確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技術能讓人所有人以更低的花費獲得更好的產品或者服務,技術讓人更自由,更易獲取知識和見識,對社會進步的意義遠大於政治運動。是非對錯,不做無意義的爭論,看看未來到底是什麼樣就好,如果你們所持的觀點,能來繁榮和自由那更好。但是,看到問題沒有意義,人人都看得到,解決問題才有意義。

我說完了,以下是原來的回答:

大家說的都是技術本身,我說一件別的事。

2013年的某天我做動車,從成都到重慶。我上車習慣睡覺,旁邊是個白領,一直在用筆記本看資料。睡了一會,有東西碰到了我,我一看是一個農民工,背了一個塗料桶還有刷子等工具,他的東西好像碰到了那個白領,白領抱怨了一下,就是這一件小事。

開始我也有點不高興,我覺得工具和塗料桶應該直接放在車廂連接處,不然蹭的到處都是很不好。不過,我突然非常感慨。

從上學開始,每年幾次超過兩天的長途火車,在火車上我第一次明白了一個單詞:class,階級。原來的火車是有階級的。卧鋪車雖然算不得舒適至少也是整潔有序,而硬座車是什麼樣,我真的不想形容了,坐過嚴重超員的硬座車的人自有體會。最關鍵的是,卧鋪和硬座中間有餐車隔開,卧鋪的人可以去硬座體驗生活溜達溜達,但硬座的乘客是不允許進去卧鋪車廂的。硬座車的主要乘客群體是學生和農民工。而卧鋪車裡農民工相對較少,這樣提著塗料桶和粉刷工具的就更少了。而那天,我突然發現技術的發展真的在一點一點消弭這種階級的差異,我突然想起大學時代的一位老師說過的話(原話記不住了,大意如此):工業就是最廣泛的民主,生產力就是最普世的自由。

知乎上很多人,批判工業黨:有錢有用嗎?你民主嗎?GDP高有用嗎?你自由嗎?我就是工業黨,我也支持民主,我也想要自由。但是我想說,遊行口號政治運動能消除階級的壁壘嗎?能讓農工,窮學生和白領,幹部享受同樣的服務嗎?工業能,技術能。

最後謝絕抬杠,我沒有天真到真的以為沒有階級了,人人平等了,不用跟我聊專車特供什麼的。我只想說,技術推動的不僅是經濟的發展,還有社會的進步。不想評價好壞多少,大家分工不同,但我們干工業做技術的人,也在扎紮實實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我相信,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也在於技術和生產力,而不是什麼政治運動。

我學工科的,我信技術,不信口號。


去年3月份的時候,學校開學,在某網站上定了張去南京的機票,網站順帶送了我一張100元的專車代金券。

100的有木有!!!

專車的有木有!!!

無門檻的有木有!!!

對於一個沒錢也從沒體驗過專車的屌絲,這便宜肯定是不佔白不佔。

於是果斷決定體驗一把高富帥的生活。

首先是選車,有3種車型可以選,我記得大概是舒適型,商務型和豪華型。

豪華型的大概看了一下起步價什麼的,覺得人生該低調的時候還是得低調,奢侈和浪費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最大的敵人,必須堅決抵制!!!!

於是選了一輛商務類型的車,看了一下車費預估,從機場到我們學校,這張100代金券連一半的路費都不夠。

什麼破代金券,一點都沒誠意!!!

於是我默默的將目的地改為某個地鐵站附近,到那的費用剛好100左右 .....

到南京那天,一下飛機就接到司機電話,先問我是否已經下機和目前的位置,再告訴我在哪個出口等他——說路上有點事耽擱了,所以還得麻煩我在出口處等他兩分鐘,還一直道歉。

到了約定好的出口,我站了幾分鐘後,一輛車緩緩的朝我開來,什麼車我忘了,大概二三十萬左右。車停在我的面前後,從駕駛座上下來一個人,我估摸著這貨應該是司機。

可司機不應該是這樣的么?

為什麼這貨是這樣的?

司機一下車就一臉歉意的看著我說:「你就是XXX吧,抱歉讓你久等了。」

我知道,接我的司機到了!!!

我一臉高傲的說:「沒事,麻煩開下後背箱,我放下行李箱。」

司機打開後備箱,積極的幫我把我那騷氣的豹紋行李箱放進後備箱里。然後幫我打開車門,我整理了一下衣服,淡然的走進了車裡。

你問我為啥這麼裝比?廢話,這種重要時刻怎能把我窮屌絲的本質給暴露出來?

進車後司機問我是不是渴了,然後給了我一瓶農夫山泉。我接過水,不屑的放在身旁,沒喝—— 媽蛋誰知道他待會兒收不收錢!!!

之後司機還和我套近乎,問我喜歡什麼歌,要音量大一點還是小一點,車速慢一點還是快一點,旅途是否勞累,是否需要休息一會兒等等等等。我敷衍的撘了幾句話——我懂,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和髮廊里推銷會員卡的是一個套路!!!

PS.後來他隨便放了幾首流行歌曲,不是DJ,不是鳳凰傳奇,不是冷漠,感謝上蒼。

唯一讓我滿意的是,中途我媽打電話來,他識趣的減小了音樂音量,還減慢了車速。

到了預定好的目的地後,只見他迅速起身給我開車門,然後又去後背箱將我的行李拿出來給我,看他那個熱情勁,我知道,接下來就是放大招的時候了!!

沒事,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反!!!正!!!我!!!沒!!!錢!!!

我依舊高冷的問道:」車費,你看一下是多少「

他說:「嗯,一共117塊錢,您有一張優惠券,補17塊錢就可以了。」

我拿出手機,用我單身二十幾年的手速,唰唰唰幾下就完成了操作。

他拿出手機看了一下,笑著說:」嗯,付款成功了,合作愉快,你慢走。「

我依舊很高冷的點了一下頭,提著我豹紋色的行李箱悠閑走著。走幾步回頭確定司機走遠之後,我拉著行李箱往地鐵站走去,拿出電話,打電話給我的好基友:「卧槽,今天體驗了一次專車,真TM爽!!!!!..............................」

再看看手上的農夫山泉——————還有一瓶水錢他忘收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PPS.後來坐地鐵還用了5塊!!!媽蛋,直接從機場坐到學校只要7塊!!!

---------------------------------------------------------------------------------------------------------------------

以上內容純屬娛樂!!!!!

只是,這次經歷讓我想起了以前坐計程車的種種遭遇和我們可愛的計程車司機......................................................................................................

算了,不多說了,老話題了。

當然,那次經歷讓我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比起從前真的有了很大的變化,或許就是題主所說的: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然而不僅如此,這幾年互聯網與手機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讓我從生活的很多方面和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里都感受到了科技帶給我們生活的巨大改變。

比如:移動支付——在南京讀大學期間,身上一般不會帶超過100的現金:打車用滴滴,吃飯用美團,外賣用餓了么,超市用支付寶,售貨機用微信支付等等等等。去年還看到一個擺攤賣梨的老大爺,在攤位前用一塊紙板歪歪斜斜的寫著這麼幾個字:支持支付寶轉賬,支付寶賬號:XXXXXXX。

後來也多了很多服務,急用現金網上借款2個小時內就到賬什麼的,沒有信用卡卻可以透支買東西什麼的,等等等等,這些在以前看來都很麻煩的事情,如今變得輕而易舉了。

PPPS.我不是打廣告和放高利貸的o(╯□╰)o

PPPPS.使用這些業務和服務時請謹慎詐騙與資料泄露

而這些都不是給我感觸最大的變化,給我最大感觸的是兩個變化:在手機上可以銀行之間無手續費互相轉賬,且兩小時內到賬(現在一般來說2分鐘就到賬)和在手機上可以充話費!!!

最大的改變往往體現在生活的細枝末節里。雖然這兩個服務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但時至如今,我仍然覺得這兩個變化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更為實質性和更為有用的幫助。

要不然每次去銀行辦業務和去營業廳交話費都有種想砸場的衝動.......................................


支付寶掃碼支付


推薦閱讀:

最潦倒的時候,你是怎麼走出來的?
你生活中有哪些經歷讓你覺得與眾不同?
你什麼時候有被世界溫柔對待的感覺?
那些曾經成績不好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TAG:文化 | 科技 | 生活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