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是什麼時候寫成的?


最近剛讀完《童年的消逝》,雖然是老師布置的作業,為了我的學分而努力的,但是 ,當我真的看了這本書之後,就有一些欲罷不能了。尤其是針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想的更多了。

1.我們的童年vs現在孩子的童年

我覺得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應該都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課間、放學、周末,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麼?是看電視?貌似只有每天5點還是6點的動畫片。看電腦?那個時候的電腦遠沒有現在普及度這麼高,想上網就要去網吧。花錢不說,還不知道要幹嘛。

我們做的最多的,就是和我們的朋友們一起做遊戲。打老虎、跳皮筋、老鷹捉小雞、丟手絹、你追我趕、誰是木頭人、捉迷藏、搖呼啦圈、過家家等等等等,我能舉出來的例子真的太多了,每一個都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想起來就覺得滿滿的幸福。即使我可能不記得和我玩兒的人叫什麼名字了,但是,那時的笑臉卻是難以忘懷的。

我們再來看看現在。有多少的小孩子玩兒手機玩兒的比大人還在行?有多少小孩子不給手機玩兒就撒潑耍賴?有多少小孩子有手機就萬事足,家長愛哪兒哪兒去?有多少孩子,現在還會跳皮筋?他們除了玩兒手機,就是看電視吧?有孩子會看書么?有孩子會經常出去和朋友們玩兒么?

細細想來,真的有點兒可怕。我們的孩子被科技產品充斥了生活。我們能想起來的,是童年的遊戲,是童年的玩伴。現在的孩子們未來能想起來的,是不是以手機居多?

2.我們童年的遊戲vs現在孩子的遊戲

我不否認,現在的科技發展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可以更多、更快、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真的對孩子那麼重要麼?

打老虎、跳皮筋、老鷹捉小雞、丟手絹、你追我趕、誰是木頭人、捉迷藏、搖呼啦圈、過家家,每一個遊戲都需要兩個至兩個以上的孩子參與。孩子可以學會和其他的孩子相處,孩子可以鍛煉他們身上的肌肉控制能力,孩子可以遇到更多不同的觀點,孩子可以親手去感受、摸到這個世界。

但是現在呢?我記得我看過一個小孩子玩兒一個「剪扣子」的遊戲。就是屏幕上會出現1-3顆的扣子和一把能動的剪子,然後,小孩子只需要用兩根手指放在屏幕上(無論哪兩根)進行開合的動作,就可以控制著剪子去剪扣子。這個遊戲說是鍛煉孩子手指的控制能力的。我真的很想說放*!

在冰冷的屏幕上,孩子能夠知道剪子的重量么?能夠知道怎麼用剪子嗎?能夠摸到扣子的突起嗎?知道剪扣子需要用手指使力,而不是只要簡單的平移就可以了嗎?玩兒這個遊戲玩兒多了的孩子,你覺得他在現實生活中就真的學會剪扣子了嗎?也許有的人會說小孩子玩兒剪子很危險,那我只想說,你真的給自己的偷懶找了一個借口。玩兒手機,你真的不用看著。但是,如果你的小孩子玩兒真的見到,你確定你不會看著么?你看著你的孩子還會傷到?那你的心真的有點兒大。

3.我們童年接觸的世界vs現在孩子接觸的世界

都說,小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很快樂。確實是,但那是以前。現在的信息這麼爆炸,各種小學生初中生都人手一個手機可以隨便上網下信息來看。你真的覺得,我們的童年世界和現在的童年世界是一樣的嗎?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男女朋友是什麼,現在的小孩子幼兒園可能就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

小的時候,我看的動畫片都是《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藍皮鼠大臉貓》,積極正能量的不得了,現在的小孩子看《喜洋洋》、《光頭強》,裡面的人無論怎麼對待都不會死,所以出現了一則一個小孩子被綁到樹上焚燒的新聞。

小的時候,我在公共場合吵鬧,爸媽會給我一個玩具(非電子類),現在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爸媽會給他一個手機或者iPad。

當我意識到現在的孩子是這樣的童年的時候,真的想想都有些可怕。那些冰冷的電子產品充斥了孩子的整個童年。是的,這樣父母真的輕鬆了,只需要花一點兒錢,孩子就可以老老實實的在那裡坐一天,不吵不鬧。但是,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真的可有可無嗎?用點子產品換來了孩子的安靜,這個公式真的平等嗎?

尤其是以電子產品作為獎勵的。

如果你現在安靜一會兒,你可以玩兒手機;如果你寫完作業,你可以玩兒手機;如果你聽話,你可以玩兒手機;如果你……可以玩兒手機。

當手機成為了一種獎勵,成為了小孩子獲得的一種成就,一種戰利品,你真的覺得他以後不會以有手機玩手機為榮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童年的消逝》是一本有關「童年」的歷史的書,他寫了「童年」的產生、發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過程。但是,他沒有寫我們應該怎麼辦。這本書不是讓你用來找辦法的,因為沒有具體的解決辦法。但是,你會看到一個赤裸裸的童年被侵蝕的世界。


1982年出版,1994年修訂再版,現在流傳的大多是94年的版本


推薦閱讀:

經常看書,讀書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有些人一天讀一本書, 有些人一本書讀十遍, 廣泛閱讀和精讀之間, 怎麼平衡呢?
為何眾多書籍作者序言落款都是北京香山?
怎樣找到一個新領域內的經典文獻?
你聽過哪些感覺溫暖的句子?

TAG:閱讀 | 書籍 | 媒介 | 傳媒 | 尼爾·波茲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