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你幫過的人不一定幫你,幫過你的人一定會再幫你」?

很多「名言警句」在形式美感、發音順口上的價值,被等價於內容含義的價值。

為什麼不能這麼說,是因為複雜性是這年頭已被重視但仍被嚴重低估的一個屬性。

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吧。


小氣的人你對他再好他也還是小氣;

而慷慨的人對陌生人也會保持最基本的慷慨。

這是本性。

P.S. 所以,與其到處討好些無關緊要的人,還不如花更多心思在對你好的人身上。


我覺得用心理學的登門檻定理(主要含認知協調理論)來提問比較精確,解釋也比較易懂,以下來自百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對人的影響。明代洪自成也曾談到這個問題,他在《菜根譚》中說:「攻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當使人可從。」

這個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做的「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在第一個居民區向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個居民區,先請求各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幾周後再向他們提出豎牌的要求,結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研究者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或違反意願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對於某種小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這種要求的傾向;而當他捲入了這項活動的一小部分以後,便會產生自己是關心社會福利者的知覺、自我概念或態度。這時如果他拒絕後來的更大要求,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於是恢復協調的內部壓力就會支使他繼續幹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幫助,並使態度的改變成為持久的。

不言而喻,前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超過半數,是因為在這之前對她們提出了一個較小的要求;而後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為在這之前對她們沒有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換句話說,前一組的家庭主婦的同意率之所以高於後一組的家庭主婦,是因為人們的潛意識裡總是希望自己給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要求某人做某件較大的事情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

"登門檻效應"對我們的啟示很多,在教育工作上也有應用和借鑒。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一下子不宜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個只要比過去有進步的小要求,當學生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達到。"登門檻效應"蘊涵的是一種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經意處見匠心。

「登門檻效應」說明:如果一上來就登「高門檻」,向他人提出一個較多較高的要求,往往無法實現,但如果先設「低門檻」逐步「登高」,對方比較容易接受。被求助者在不斷滿足求助者的小要求的過程中,已經逐漸在心理上適應了,此外,人們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看成是「反覆無常」,常會一如既往地表現出熱情慷慨的一面。這樣,慢慢的你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要都懂知恩圖報,我們還簽合同幹嘛。


這就看人性了。

你幫我 我也幫你 這或許是更多人的觀點。

你幫我了 並不代表你有事我就要幫你。過河拆橋 忘恩負義 小人得志 並不在少數。

再好一點的如果我感恩 你要我幫第一次我幫你 下次我未必幫你 ,因為人情我還能給你了 我以後還不覺得感謝你。

而本性本善的人 別說你沒幫過我 就算你傷害過我 即使你急事 我也願意幫助你。

恕我直言。這是我經過很多經歷切身體驗的

雖然口頭感恩了一段時間 但是居然會直言不諱的講 :她過於義氣 把朋友當回事 傻子

而且做騙人生意的時候 我是第一個目標 ,而且對方十足把握我會上當,我在現場就想哭,寒心啊!

苦笑^_^

還有一例, 有一次幫朋友做事 我早上六點干到晚上六點半,午飯都沒讓我吃 。雖然是他的事情 可我乾的比她多多了,我認為我多做點她就可以少做點。傍晚來了一個人幫忙。我看再有一個小時就做完了 我就坐著看他倆干。她就不和我說話也不理我了,過了一會朋友走我眼前掐著腰說:你走吧 你回家睡覺吧。真的 連句謝謝都沒有。我們是十年朋友了,她脾氣壞 但我確是好脾氣,一直以來我都是說的少做的多 也包容她。我那天也有點不是滋味,我就回去了。事後和她說話不回 不冷不熱。

一直對一個人好 會被認為理所當然 而且不會珍惜。

我不太喜歡社交,比較古板 也不太會講場面話,所以我的朋友在我心裡地位都很高。但是退讓換來的是對方認為你:很傻!無骨!

對不起 負能量滿滿,就因為我一直正能量滿滿,我從來都認為付出必然會有回報的,才會在友情上摔了兩個大跟頭。

有的人覺得你幫我一次就可以幫我兩次。有事情的時候真的不能指望你曾經幫過的人。畢竟幫與不幫在那時真的是自己良心指使 沒想過要回報。


幫助過你的人除了本真的善良之外,應該是對你有一定的認同感的,同樣,因為這樣的善良和認同感會在此的出手相助。


姑且不談這個命題是否精準,不過從關係維護的角度而言,關係的維護是個長期的,互動的過程。如果你是個老好人,總是喜歡幫助別人,但是卻不好意思麻煩別人,那麼,就會出現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的人會更少。很多人會習慣了你的付出。

而如果你不僅喜歡幫助別人,也善於向別人提出要求,這樣的關係才會是長久的,有來有回,而且,也能讓別人有幫助你的滿足感,並且更重視你的付出。


最近的一點小心德吧~~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我也是不懂拒絕他人的人,每天不開心,重度拖延症,糾結在情緒里。

現在依然,但有好轉。

對於幫了他不幫你的那種人。

首先,明確。你人很好。他們就是做的不對。

先不要提什麼「請求技巧」,不要搜「為什麼別人不幫你,是你沒價值,方法不對」之類的。

推薦你百度:如何設立人際界限。

我之前天天不開心,覺得自己有問題,甚至懷疑自己的品質。在學校看心理諮詢,老師說你是不是把自己和別人之間的界限區分不清呢。 別人冒犯你時他還覺得只是朋友之間互相幫忙。你讓別覺得他可以提多大程度的要求,所以他就提了,就產生了一些相應行為。

但是,如果你下定決心設定這個界限了,看著曾經的人一個個遠離,也有一種「秋風起兮白雲飛」的悲壯,但是也可能會覺得很受傷。 我倒是看開了。 不僅如此,我還主動嘗試,請求那個人幫我。結果他立馬就拒絕了。當然,一開始我覺得很生氣,很憤怒。

平時歡聲笑語,熱烈迎合你,但實際...........

但是想清楚了,這不是真朋友,以後面子上過得去,但心理上已經有界限了。

反正,還要多加練習。

過程也許有點不舒服,但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值得保存的關係都會被留下的。

「向前走   請記住,那些跟你關係親近的人可能有一種既定的興趣,他們喜歡看到你保持原來的樣子。他們可能喜歡有人可以呼之即來,打個電話一起喝茶,或者隨時對他們表示同情。也許他們需要看到有人比他們更胖、更窮、更傷心或更緊張,這樣會使他們自我感覺更好一些。   所有的生活變化都伴隨著代價。一旦你設立了新的界限,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失去一些人,但是每一種值得擁有的關係都會存留下來。」

目前在台灣,享受師範學校免費且高質量的咨商輔導,老師特別尊重人,該鼓勵的時候都會鼓勵。好的心理諮詢就是咨商對象每一次咨商過後之後都會明顯輕鬆。

我為什麼不會拒絕別人,為什麼和別人相處存在這麼大問題?

「校園霸凌」,就是這種很常見的,被排擠過。家長缺乏常識,沒有及時給我找專業人士心理疏導,以致這麼多年即使我很努力,但我活得特別累。

每天小心翼翼,特別敏感。思想各種鑽牛角尖,極度懼怕考試,直到現在,跟人說活也時常害怕。

可是我是白羊座啊,前幾天在台南對面的王府廟算,廟公還說我是命裡帶文曲星,別人再整我都拿我沒辦法。

是也不是。

之前抑鬱到......, 但我還是過來了。雖然有很多後遺症。

我之前受那麼多苦也忍過來了,還是要積極活,總有一天能找到心理平衡點的。

另外,現在依然在拖延。。 這跟抑鬱症一樣,我並不想。。失掉了信用也失掉了尊嚴。

暑假回家一定要繼續找靠譜的心理醫生。

加油~


你幫過他證明你比他有能力,幫過你的人證明他比你有能力。有時候當你向你幫過的人求助時,他說不定比你還搞不定這件事。


陰道通往女人心靈


我覺得有人是沒有能力, 有人是不想不願不肯,你用全力幫他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但是某天你找他幫忙的時候 他可能百般推辭 甚至惡語相加。這就是人與人的差距。


你幫的人一定是因為他是誰而幫他,幫你的人也一定會因為你是誰而幫你。你不變,幫你的人還是會幫你;你幫人的時候是在不知道他會不會幫你的情況下,所以他幫不幫你是不一定的。這就是,主動權在誰的手上的問題。


還是應該以辯證的方法看待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幫助與否,幫助與否是多種機緣因素是否達到一致的指向性,就是基於這個幫助的到底是需要做什麼,施助人為此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在合理承受範圍,而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施助者對求助者是否有情感上的認同感。


從能力角度來看,幫你的、自己、你幫的處在三個不同層次,社初階段社會上下級流動是異常緩慢的,能力大小可能是標題這句話的主要原因。
從動機角度來看,「你幫」是你內心活動的結果,「幫你」是別人內心活動的結果,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仰仗的是別人的內心活動。理性者產生結果是有邏輯有原因的,感性者則會遵循習慣,總之人傾向於做相同的決定。而「你幫過」的人在「幫人」方面沒有數據,不應有預期。

我承認我主題先行了。

不過社科領域本來就無法苛求嚴格結果,我給出的是命題成立時的兩個可能原因。

歡迎補充討論。


人生體驗,是這樣的,回想下你自己是否也這樣。。


誰說的?誰說誰在胡說!


未必吧,幫過你的人,如果你為人沒做好,也不會幫你第二次了。主要是看你的為人


因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所以別人幫助了你,以後還會幫你。就像是幫自己一樣。


前半句,"你幫過的人,不一定幫你"這是用不確定語氣,我無從反駁。"幫過你的人,一定會再幫你"至於後面半句要用確定語氣,這肯定是錯的。其實不一定。舉個例子,如果這是對的話,那等同於,"你幫過的人,你一定會再幫。"真的是這樣?


一個是你衡量他,一個是他衡量你。

同樣都是衡量,標準不一,想法不一,動機不一。


因為「你幫過的人一定會幫你,幫過你的人不一定再幫你」更順理成章。


補充一個關於認知失調理論的文獻吧: mistakes were made


我覺得是因為你幫助的人,是你內心深處認同的或者是喜歡的人,總之,你願意他好;而幫你的人就未必了


另外提供一個角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可以劃分成communal relationship和exchange relationship兩種的。在前一種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關心不求回報的,而後一種關係中則講求付出應該得到相應回報。

如果你曾經幫助過某個人,不求回報的那種,可能你就先把你們的關係定位在了communal的角度,在這個角度下他再找你幫忙你還是會不求回報的去幫。但如果你曾經收到過幫助,在恩主跑回來找你幫忙的時候這個關係就會變得比較像exchange,道德上道理上你應該要幫,但是不免有攜恩圖報之嫌反而破壞感情導致反感。

或者人們的認知構造也可能有影響。 如果你曾經幫助過一個人,你會根據已有行為創造一個合理的認知理由,既然我都幫過他了,那他應該是一個值得幫助的人且跟我關係不錯,那麼這個被認為構造的認知理由就會在下次他找你幫忙的時候起到一個強化作用。


你覺得你幫過人,但是被幫過的人可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在老好人這個問題上只是高估了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幫助別人同時期待別人幫你,這無可厚非,但如果指望在關鍵是時刻一定會有人幫你,就屬於不合理預期了,你幫助過的人在你需要幫助時根據具體情況有可能幫助你,也有可能不幫你,甚至因為利益害你,想像的殘酷一些,甚至也有可能因為你的麻煩太大,導致即使你幫過非常非常多的人,也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你。

所以要有順其自然的心態,人生就是無常的,沒有永久的巔峰與低谷,不管有沒有人幫忙,都要堅信眼前的困難不是永遠的!車道山前必有路!

同時順境的時候也不要以為會永久持續下去,最好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廣結善緣。

順境時要多留後路,逆境時要衝鋒向上!

還有一點是,你在順境時幫助的一部分人,很可能會因為你失去了利用價值,而不再屌你,而某個人還可能是能幫助你東山再起的關鍵人物,所以要想讓這種人幫助你,你之前就要留好後路,要麼你還有什麼資源可以吸引他幫助你,要麼你有他的把柄能夠控制他。我覺得這才是關鍵!畢竟靠感恩太不靠譜,人走茶涼嘛,世界就是這麼現實。


因為愚蠢的人喜歡替大腦指向性的尋找結論。事實上概率問題沒人說得清楚


推薦閱讀:

都是同齡人,心理年齡怎麼會相差這麼多?
心理學的七宗罪6:象牙塔里的學術
陳諾:像貓一樣逃竄的生活
破恐怖片史紀錄的它,取材自一個連環殺手的真實故事。
什麼樣的犯罪可以稱之為無動機犯罪?

TAG:心理學 | 心理 | 人際交往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