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你幫過的人不一定幫你,幫過你的人一定會再幫你」?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國所有的猶太人,68歲的賈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討對策,最後想出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爭取他們的保護。

  辦法定下來之後,接下來是選擇求生的對象。兩個兒子認為,應該向銀行家金·奧尼爾求助,因為 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資助下發家的 。在不同的場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找他。

  68歲的老人卻不是這種意見,他認為應該向拉爾夫·本內特求助,他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他打工起家的,後來是經過他的資助,波德默才有了今天的家業。現在雖然很少往來,但心理上從沒斷絕過感激和思念。

  最後,老人說,你們還是去求助拉爾夫·本內特先生吧!雖然我們欠他的很多。

結果是,兩個兒子分別去找了銀行家和木材商人,銀行家出賣了大兒子,小兒子在木材商人的安排下去了美國。


先要指出問題問得不怎麼好,你幫過的人不一定幫你,幫過你的人當然也不是一定會再幫你的。

非常不同意樓上 @諶斌 的答案,道理沒有錯,確實是這題問得有問題。但是這麼一個回答,加上前一陣子問題補充里的一些改動,這是在抑制思考和討論,阻礙知識的傳播。在評論里跟 @韓冬 也討論爭辯了很多,我同意不能武斷地下結論,但是說這題是個偽命題不一樣是一種結論么?

我當這題是「為什麼說『你幫過的人不一定幫你,幫過你的人很可能會再幫你』」來回答。

----------------------------------------------------------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應該譯為「認知失調理論」。理論是這麼說:當你持有兩種對立矛盾的認知時,你會因為這種不一致而產生緊張的不適感,同時會通過改變其中一種認知的方法來消除這種不適感,並且你會選擇改變相對容易改變的那一種認知。更多例子貼在最後,選擇性閱讀吧。先講正題。

我們來把這個理論應用到題主所說的這個例子。如果有一個人曾經幫助過你,那他內心已經產生了這樣一個認知:「我喜歡幫助別人,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或「我很喜歡被我幫助的人,所以我幫助他」。在他的內心他已經建立好了這麼一個形象,一個非常穩定的心理認知,那麼接下來他的行為會符合他的認知。如果不符合,他會有強烈的不適感,他會調整他的行為或認知。

這裡要再次強調,問題寫得不好,幫過你的人不是「一定」會再幫你的,這方面,認知失調理論也有涵蓋。剛才說了當一個人的兩種認知/行為有矛盾,他會對其中一種做出調整,但是他會改變兩種認知中相對容易改變的一種,所以並不能說他100%會再次幫助你,還是要看他已成的「我是一個會幫助你的人」的觀念有多堅固,還有幫助你有多困難。

儘管如此,我還是會說,平均來看,幫助過你的人會比你幫助過的人更有可能這次來幫你。因為被你幫助過的人幫助你的理由來自外部:「你有恩於我」,而幫助過你的人幫助你的理由來自內部:「我喜歡你」或「我喜歡幫助人」。內部理由強於外部理由。想像一下,一個人對明星演唱會興趣缺缺,拿了別人送的票去,另一個人是該明星的忠實粉絲,掏了上千元去演唱會,哪個會更high更享受更開心?

----------------------------------------------------------

理論應該是沒有大誤,有解釋、應用的不好的地方請指正。

補充更多關於認知失調理論的內容——

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很多現象,這裡舉三個例子:

1、你很喜歡吃披薩,你很喜歡你的室友想和他友好相處。如果你的室友正好也喜歡吃披薩,那麼恭喜你一切都很順了。如果你的室友特別討厭披薩,這時你會很不爽,在這種不爽感的強烈作用下,你要麼沒法跟室友做很好的朋友,要麼會減少或防止在家裡吃披薩。(披薩這個東西可能會因為比較雞毛蒜皮而是這個例子顯得扯淡,請自行替換成一個對你來說重要的物件或信仰)

2、被朋友拖去看一場你不怎麼有興趣的電影,花的錢多一些你會更享受它(內心機制:我願意花這麼多錢來看,一定是因為我喜歡它,不然認知矛盾就會形成失調)。

3、買了一樣昂貴的東西以後,會向自己或朋友再三強調這樣東西有多好。經過糾結的二選一買下一樣東西後(哪個顏色的衣服?哪個型號的家電?),立刻會覺得自己選擇的那樣東西比沒選擇的那樣東西好很多。這兩個例子都是通過改變或鞏固內心的認知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從而避免失調。

更多關於該理論的說明請見:Cognitive dissonance 和 認知失調理論


小時候大家都說我是一個老好人性格。一直不願意在任何問題上得罪任何人,並且堅信自己對朋友好,那麼朋友肯定對自己好。換言之,我持有一個觀念是:你對別人的友好程度決定別人怎樣看待你。

但現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我覺得,一個人把你當朋友看待並且願意對你付出,並非是因為你對他有多好,而是在於他(她)是否欣賞你,喜歡你。而欣賞你喜歡你並不一定是因為你對他(她)好,有可能是你們有相似的價值觀,有可能是你有他喜歡的品格,有可能是你做到過令他佩服的事情,有可能是你長的比較帥(漂亮),有可能你很像他(她)的初戀,有可能是你們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有可能是你們有相同的惡趣味,有可能是你身上的臭味他聞起來特別舒服……

當然,對他(她)友好,欣賞他(她)仍然是讓他(她)喜歡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很多時候,我們高估了這個因素。

上知乎以來,我在韓寒問題上寫了很多條答案為他辯護,和yol叔辯論到凌晨,為寫某個答案花了十幾個小時。而韓寒甚至不知道我這個人的存在。這些,只因為,我欣賞他,他有很多我喜歡的品質。


很簡單,沉沒成本

幫助過你的人在沒有獲得期望回報前,如果拒絕再次幫助你的話,那麼第一次幫你所付出的成本就成了沉沒成本,沒人願意這樣。

而你幫助的人不幫你也是利益問題。單純報恩心理只能在對方有餘力且人品尚佳,或預測今後可從你處獲得更大利益的情況下能支持他幫助你,而如果報恩所付出的代價等於或大於當初所獲利益時,對方自然不會反過來幫你。


二戰時,一猶太家庭遭到迫害,大兒子和小兒子分別去尋求幫助。大兒子去找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小兒子去找自己曾幫助過的人。結果卻是大兒子獲救,小兒子被出賣——愛你的人會一直願意為你付出,你愛的人卻不一定願意為你付出。在現實中,真正對你忠誠的都是曾經給過你恩惠的人、愛你的人。


這句話是基於一個假設:從人過去的行為可以推斷將來的行為。很多公司的面試也是基於這個假設,讓你舉例子說明自己過去曾經做過什麼事,是怎樣做的。從宏觀來講,「以史為鑒」也是基於這個假設。

個人認為,這個假設基本正確--只要對方的價值觀、知識體系等沒有重大改變。像問題說明中例子那樣緊迫的情形,有點像賭博,當然要押概率大的一方 -- 幫過你的人。


幫助人的人,一般情況是樂於助人那一種,即使不是,也是因為認同你才會出手相助,而無論哪一種情況,也會比其他人更可能對你伸出援手;

而被幫助的人,卻無法判斷其是否有樂於助人的屬性。

題中案例的情況其實很鮮明,銀行家只是說說虛話罷了,未做過任何實質的幫助;而木材商卻是實打實地幫助這個家庭起家了,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了木材商更加可靠。

雖然可能存在著偏見,我認為金融業的人不比實業家們實在,他們總是想要投機取巧的,總是更看重金錢和自身的利益,這種人一般信不過。他們的天性,決定了他們所選擇的從事的行業。


為什麼?

因為人們喜歡下結論。

喜歡從三個人的表現推測所有人。

喜歡從一粒沙里看到世界。

並且總有人信。


補充一個吧。(當然,這跟題干說明沒什麼聯繫。)

幫過你的人一般具備能夠再幫你的能力,而你幫過的人就不一定了。


這個從邏輯上現實中應該都是成立的。這是人性吧。概率上正確。


許多人認為,要贏得他人的友善,最好的辦法是給其恩惠。其實,這是對人性的誤解,在現實中真正對你友善的,都是曾經給過你恩惠的人。

猶太人的哲學結論就是:幫助過你的人還會努力幫助你的,即使你欠他的;而你幫助過的人他卻不會幫助你,即使他欠你的!

  乍看此話說的不對,細想還是很有道理的。原因歸結為人性使然,對於幫助過你的人,他還會幫助你,是因為他是個樂於助人的人,他幫助你是出於善良的本性,因此他以後還會幫助你,無論你是否欠他的;而對於你幫助過的人,他卻覺得理所應當,你不幫他他反而會覺得不對,即使是他欠你的,你的善良並不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人心隔肚皮,向背不可測。


假如這個論斷是正確的並且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腦袋正常的,導出:

大家選擇不去幫別人而是等待別人幫助,導出:

不會再有人幫助別人,同時不會再有人得到幫助,導出:

不可能存在幫過你的人,最後:

得出結論,這個論斷是錯誤的,它推翻了它本身。


做生意,沒做之前,要權謀很久才會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而一旦開始了第一步,以後在這個生意上的每一次追加投入就不會像第一次那樣需要考慮很久了。

在對某個人上,也是一樣。

一旦付出了,就不想失去了。


雞湯喝多了

多吃點稀飯, 你就啥都懂了


還是要看人品的,如果施與者樂於助人,那麼他是不會看求助者的品性的,但是之後會不會幫助就要看求助者是什麼品性。如果施與者是個刁鑽刻薄的人那也是不會幫助任何人的,他只想從中能夠得到什麼便宜。

現實中就比較複雜,有很多都是互相有利益關係,出於利益關係而選擇幫助的那種,是絕對不會在無任何有利的情況下出手相助的。這個要便於識別下。

但如果有一個人真的是真心幫助你,也不要任何回報的前提下,那真的是極品好人,這類人也是比較少的,碰到了就珍惜吧。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樂於幫助他人的人,絕對不是出於求助者如何如何,他是否喜歡她,或者他是否之後有求於她。這類真的樂於幫助他人的人其實他真的只是愛好幫助人罷了,看到別人為難他覺得應該出手幫助而已,他只是樂於幫助人罷了,那些求助者不要想歪了,更不要使壞心眼傷了他。


幫過你的人還會繼續幫你,這是基於「幫過你的人」、」你「以及你們所處的環境都還沒有發生根本變化。

你幫過的人不一定幫你,這是正確的,不需要前提,因為這已經有了前提,」不一定「。


這句話我就不認同。

換成"幫過你的人幫你比你幫過的人幫你的可能性更大",我贊同。

可這不是顯然的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