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 在推出 Palm Pre 時做對哪些事是有望與蘋果、Android 三足鼎立的?
問題中「做對」如果指「如果做對」,那麼我沒有答案,我覺得 Palm 做的不錯。
問題中「做對」如果指「做對過」(只不過命運無常),那麼答案如下:
——————
1. 雄心
這個雄心不是指我要拿下多少市場這一種意願,而是志向——我可以找到自己的 pattern,這種雄心或者進取心可以在後來的 Windows Phone 7 以及最近的 Nokia N9 上看到。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可以從 Android 的幾次嘗試突破中可以看到(比如 Honeycomb ),尤其在 iPhone 已在前面趟出這麼寬的一條道路的情況下(可以比較 Mac OS 和 iOS 身上的普適性設計特徵,後者無疑更 Universal),如果沒有足夠的雄心,那麼走著走著就會走到 iOS 的背後,這樣你感覺追的越近的時候就越不知道腳下的路,這種即有範式的吸引我想廣大的 Android 下游廠商會深有體會的。而 Palm 推出的時候遠早於 Windows Phone 7,那時尋找屬於自己的範式更加不容易,所以從 Palm 身上可以看到那種青春執拗,比如圓角(軟硬體)對卡片的強調,從屏幕外框開始的交互操作,屏幕尺寸等等。那時 Android 已經走了一條路,Palm 也只有背水一戰,如果一早就開始將 OS 授權純粹是一種賭博式押寶。
2. webOS (web Apps)
如果現在人們都無法判斷這個選擇的對錯,那麼當初的選擇就一定是對的,塵埃未定。
3. Veer
有點晚,如在 Pixi 階段推出會更好。大觸摸屏時代產品仍然有細分市場,這個市場 Apple 不屑,Android 及下游廠不好做,其他不會去想。可惜 Palm 沒放棄鍵盤,如果想要推廣到國際市場,拋開原先的 Palm 粉絲,我覺得應該嘗試。
4. 執行力
雖然 Palm Pre 的廣告被人笑話很多,但是如果看過 Pre 的拆解試圖,從緊湊的結構設計中可以看出 Palm 的執行力,除此之外,可以從品牌和其他視覺形象上比如字體選擇都可以體會到。
5. 造些閃光
iPad 2 有 Smart Cover,Palm 有 Touchstone,這可以帶來多少的媒體報道啊。- 加快產品開發速度,儘快讓手機上市。它慢了;
- 與全鍵盤機型同期推出無鍵盤觸摸屏機型,迎合個人消費類市場(如何解決統一應用開發是個問題)。同期推出 CDMA 和 GSM 機型。之前 Palm 把自己局限於商業用戶和美國國內市場,這讓它自己把產品和市場限制到一個極窄的範圍;
- 授權(初期免費等方式)或開源自己的操作系統給第三方手機廠商,特別是中國廠商,以最大化利益吸引重要的盟友加入;
- 找個好的 CEO。
這個問題,如果說是「Palm佔據一席之地」,那應該有不少措施能夠起作用;但如果說是要「三足鼎立」,那基本上沒可能。這不是產品問題,不是市場問題,而是戰略問題。Palm充其量是想成為一個最好的手機廠商,而蘋果和Google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蘋果要基於iPhone和iPad構築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全新的價值鏈,Google要借Android來掌控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入口。而Palm,在這個時代能充當什麼角色?憑藉一款好產品,或者某些營銷手段能佔住部分市場,但根本不足以與巨頭們抗衡。人家是海陸空全面大戰,您就一村民聯防隊,還是守住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吧。
和問題中的情緒不符,現在看來,其實 Palm WebOS 的死掉沒什麼可惋惜的。
無論硬體還是軟體, Palm 的 WebOS 設備一個大勢也沒有預測對。而且,執行的還非常搖擺。
1 硬體
Palm 在物理鍵盤和觸摸之間搖擺。他的旗艦機型 pre 為了物理鍵盤設計了複雜的滑蓋結構。甚至,把這種物理全鍵盤延續到了更小的 veer 上面。
今天回頭看看,大的全觸摸屏幕才是方向。而兼顧物理全鍵盤導致了 WebOS 設備電力有限,沒有動人的屏幕,軟體也更複雜。
iPhone 和 Android 設備能有今天的位置,首先取決於對大勢準確的判斷:喬布斯高調的拿掉了鍵盤,而三星則低調而且堅定的把屏幕越做越大。
2 軟體
Palm 在 native 和 web 之間搖擺。如果走 web 路線,一個足夠出色的瀏覽器是必須的。 Apps 開發索性比 Android 更加開放。而如果走 native 路線,一個足夠優秀的開發環境是必須的。
而事實是,WebOS 在這兩方面都沒有做好。沒有一個令人驚艷的瀏覽器。同樣,也沒有一個讓開發者著迷的開發環境(甚至,都不能保護開發者的代碼)。
3 最後的話
所以,WebOS 是在軟硬兩方面的基本方向上都有重大誤判的項目。而這種誤判讓執行不夠專註。精緻上做不過 iOS,參數上做不過三星。。。結果,無論是設計,硬體,系統,應用全都中途半端:看起來都那麼有希望,可是其實沒有那一方面能真正打動你。
這種"差不多"的平庸,也許並不妨礙 Palm 成為一個細分市場上的玩家。但是,如果想玩平台,站到和 iOS ,Android 三足鼎立的位置上?
那怎麼可能?
PS
Palm 的落敗也說明複製蘋果的成功有多麼困難。你找得到一個 CEO 可以長期把握科技趨勢,而且在軟硬體最細微的判斷上(比如:全物理鍵盤的 iPhon 如何?),對未來的趨勢洞若觀火嗎?4 穿越
以上批評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不過,如果今天穿越回去的話, Palm 確實有機會 - 那就是 padphone 潮流。不惜一切挖來 google mobile chrome 團隊,搞一個足夠優秀的瀏覽器。然後,堅定的推出一個 5 到 7 寸的平板,而且,可以打電話。
那麼 app 生態就不再那麼重要,桌面網站在大尺寸平板上的可用性則大大增加了他對用戶的價值。而數據瀏覽讓運營商可以得到長期的包月費用, WebOS 設備能在運營商那裡獲得較多補貼。
考慮今天 gs3,note 的出貨,補貼較高的 WebOS 平板可以在未來獲得高出貨。專註於提供服務和內容的 Apps 開發者會被吸引。 HTML5 的解決方案又降低了成本,那麼他們可以較快的提供為平板優化的解決方案。更完善的解決方案和優化的體驗進一步增加 WebOS 設備的價值,增加銷量。從而最終促成整個生態的良性循環。
接下來,拉攏三星, nokia 等對別家的系統三心二意的廠家,甚至幫助促成 mtk 方案。更徹底的免費授權整個系統。
三足鼎立?
也未可知啊。
當時的Palm非常不重視亞洲市場,一度撤銷了亞洲的營銷機構,這步棋很失敗。
不論是蘋果還是Google,都深深知道亞洲市場和中國製造中心的重要性。喬布斯也承認中國市場是蘋果增長速度最迅猛的市場。因此,我們可以說Palm的嗅覺不靈敏,可以說Palm的腳步太遲緩,眼睜睜地看著蛋糕被分食。
----
補充一下,我參加了2月份惠普在上海的一次大型活動。發現webOS產品在會場上擺在一個角落裡,但這個角落裡圍觀的人卻是最多的。從商業敏感度,公共關係,渠道建設等方面來看,惠普優於Palm。請大家期待一下webOS在亞洲的表現吧。1.Palm pre的質量控制沒做好,導致產品出來後,使用體驗大大降低;2.沒有重視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當時只要與三大運營商中的隨便一個達成合作關係,也能在市場上保持一定的設備保有量;3、webos本身設計確實有些不成熟。電量控制和系統穩定性沒做好,杯具的電力和各種bug,基本上給它判死刑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國政府因舊 iPhone 變慢事件問詢蘋果?
※我的老大是錘粉怎麼辦?
※現在是2016年8月,你還支持羅永浩嗎?
※蘋果手機為什麼性能會比同期的安卓旗艦手機高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