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辨別知乎上答案質量的好壞?

知乎上許多問題的專業性都比較大,有些答案差異不小甚至南轅北轍,在自身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明白的情況下,提問者應該如何判明答案的真偽高下?

相關問題:如何分辨知乎上的那些沒有真才實學,假裝專業人士的人?


你要有足夠的知識。沒有必要的知識是沒辦法判斷別人說的話是否正確的。

你沒有去過美帝,有人說美帝犯罪率高貧富差距大妹子好上,有人說那是扯雞巴蛋,你怎麼判斷?

看文筆?看長度?看邏輯?這都不是事兒。一些大牛在非常專業的領域一個詞就能得到一堆贊,你除了看笑話還能幹什麼?一些爆內幕的回答洋洋洒洒一堆字有拆黑有痛罵有洗地,你又能知道他不是托?別的不說我學弟現在還在拿細胞核不是細胞器來嘲諷我,夏蟲不可語冰你知道嗎?

有了知識,答案長短無所謂要緊的就那麼幾個關鍵詞,邏輯是否嚴密無所謂大概看得懂就行了畢竟語文老師死的早,贊同數無所謂畢竟大學生多。沒有知識,呵呵。

誰都有一個盲目吸收知識的過程,沒辦法避免的。你不盲信課本,你就連判斷他人的底氣都沒有。你不盲信大牛,你就連錯在哪裡都不知道。當然,當你眼睛看到的東西和別人說的不一樣的時候,你就該好好考慮一下你缺了多少知識了。


我認為好的回答:

① 呈現了獨特事實的;

② 有獨到觀點的;

③ 深入淺出的;

④ 1000字內直達核心的;

我認為不好的回答:

① 捏造事實的;

② 推理不嚴謹的;

③ 長篇大論泛泛而談的;

④ 滿篇專業術語的;

⑤ 惡意攻擊煽動的;

⑥ 沒有內容只想表明存在感的。


我用三個層次來評價。

1.角度主觀還是客觀。這個看語氣,而不是看是否有很多專業措辭。客觀比主觀好。

2.思考深度,這個看回答問題的段落結構、字數,即使不專業,字數多、條理清晰的答案也是深度思考過的,是回答者的腦力貢獻。個人不喜歡聊天跟帖灌水式的答案。

3.專業水平,表達方式越直白越少專業術語,或者把術語解釋得很直白,說明這哥們真懂。

最後,如果對覺得靠譜的答案還有疑慮,一定要在答案下方添加評論,追問到底。


僅從自己較為熟悉的領域來舉例回答一下

嗯,首先我想說知乎上面專業性的問題和社會性的問題,我個人感覺是對半分的

而後者,這種社會性的問題,如果是有比較明顯的漏洞,稍微有腦子去想都能找到毛病

比方說題主可以搜一下

微博直鉤釣魚、炸魚,這一類的話題

一般貼子這麼說的話會自帶闢謠的,這裡的釣魚的意思跟釣魚執法一個意思

指的是故意傳謠讓一些不帶腦子想事情,看完段子就信了的人,然後調戲他們

然後再闢謠,當然很多時候闢謠了他們也不信= =

比方說以前微博有個段子(微博真就是一活漁場······)

從前上物理課,給了同學們四杯25℃的水,老師說如何最快把這些水燒開變成100℃?

中國的小盆友沒有辦法,面面相覷

外國的小盆友很聰明,機智地把四杯水倒在一起,水就變成了100℃

然後點評是中國教育如何差,外國教育如何優越什麼的

這種違反物理熱學定律的段子,稍微用腦子想想就覺得

智商被碾壓的感覺

說這段是想從最簡單的方式講講如何辨別一些有釣魚嫌疑甚至可能夾帶私貨的段子

假如不是這麼簡單的,而是堆砌了不少專業辭彙的資料、長文呢?

至於說南轅北轍的問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化上面有些認識分歧非常正常

沒有唯一的觀點才是正常的,不要太糾結就好了

最後一個問題

在自身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明白的情況下,提問者應該如何判明答案的真偽高下?

我的確十分欣賞題主的這種態度!很多人都做不到

如果是作為一個對某個話題不是很明白的程度,但是還是提問了

那麼我認為你首先需要的是:被科普

說實話我在知乎回答,最費勁也同時做的最多的就是科普,而且經常是費力不討好

因為那些我覺得不扯淡的比較有意義的科普類的回答,贊同數極少

我記得我贊同最多的應該是那種特別扯淡的評論吧= =

好了我舉例說明

這個叫科普式回答,因為題主的確對他提問的話題沒什麼概念

想要搞翻唱,請問最低限度的錄音設備是什麼?

這種是題主對問題有點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我的」科普「

聽歌跟著唱時選取什麼位置的音唱?

這種也是一知半解的

練唱功的時候指導說找打哈欠的低喉位的感覺 但是我只要一發聲喉位馬上就上去了怎麼破?

我想說在知乎關於唱歌技巧類的回答,特別是長回答,我幾乎都在科普

因為大部分都對很多領域沒有概念

回到問題,想要判斷真偽高下,首先你得有懷疑精神,也就是說不能無腦地全盤接受

善用網路,百度,谷歌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專業性的論壇

從不明白到明白這個過程也許很煎熬很痛苦,但是對個人來講也是非常良好的提高的過程

這個過程不僅是學會了一些東西,最可貴的是學習了辨別資料真偽質量好壞的能力

為什麼我喜歡研究唱歌以及一些聲樂理論,因為這是一個行知合一的領域

很多概念和理論如果自己做不到,很難理解,所以說想要完完全全地看懂以上回答

其實並不僅僅是一個從不懂到懂的轉變,而且更是一個從不會到會的轉變

假如題主對我這個相熟的話題比較感興趣的話,那麼我也建議你從這裡開始

沒事也可以在評論或者私信我討論一下


先說結論:憑個人很難分辨(除非你本人就是內行),因為專業性的問題的回答在知乎得不到足夠的同行評議,反而有很多外行評判內行,專業性的問題還是到專業性的論壇問更靠譜,如果真想學習專業知識,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讀書或者找專業人士諮詢與指導。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知乎也不例外,知乎的開放性和無所不包使用戶數與回答數都非常豐富,這樣帶來的好處很多,但是也有壞處,就是外行評判內行,尤其是對於專業性的問題,外行的評判標準有可能是回答者的表達是否簡單易懂、文字是否風趣生動、語氣好壞、描述是否晦澀等等,而對於文科類的問題,甚至個人立場都可能作為贊同與反對的根據,這樣最終導致一些真正的內行不願意在知乎回答問題,他們更願意泡在專業的論壇里和專業的用戶群討論問題,這樣就會進一步減少專業問題的專業評判者,而且這些真正的內行也不一定能看到問題,這樣導致問題的回答得不到同行評議,進一步加劇外行評判內行的情況。

而專業性論壇會聚集很多本專業的用戶,這樣評判的標準會更專業,而且由於是討論式的,別人可以不斷補充、糾正,這樣使提問者得到更加完善的答案,而知乎的某個長回答被頂到了最上面,那後面的回答得到的曝光機會就更少,後來的回答即使比排名最前的回答更加優質,也更不容易被看到,這就是馬太效應,這個問題至少現在知乎還無法完全避免。

知乎更適合調查類、經驗交流類、個人體驗類、情感諮詢類等方面的問題,而專業性問題由於內行用戶太少、外行用戶太多、內行不一定能看到問題等原因,回答得不到有效的同行評議,不能保證真正的優質回答排在前面,所以這類問題還是更適合在專業性論壇上提問。


剛剛還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為一名並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學生,我也感覺這個問題很棘手,從我的角度來看,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理工類問題:這種問題有個好處,一般不會有謬誤出現,因為答題門檻比較高,答題的基本都是專業人士,可信度可以基本保證,再加上有比較翔實的數據文獻支持,就基本可以判斷答案的真實與否。

2.文史類問題:這種問題的判斷就比較難了,首先,許多人覺得這類問題門檻比較低(其實一點也不比專業理科問題簡單啊!),於是各種人都敢於答題,造成答案素質不一;其次,文史類問題常常容易有個人偏好加入,也就是平時說的夾帶私貨(個人感覺這不是問題,天天噴人夾帶私貨的大多自己腹中空空如也)。對於這類問題,史實可以查證,但觀點各有不同,這時候就需要最高票答案的批判性思維方法了(寫的真心很好,自省還遠遠達不到這種程度),最重要的是在看問題前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不假思索全盤接受他人的觀點。

3.社會人生類問題:……太多了,這個愚蠢的分類純粹是為了把這些沒法統一辨別的東西放在一起,這種問題從我的角度有幾個方法來認定可信度:親歷者與該方向專業者的答案優先,有數據或可查證的事例支持的優先,其次就是看文風了(很虛無飄渺的東西~),修辭太多太雜的,過於偏重細節但大方向上前後描述不一的,只描述一個大框卻在關鍵處顧左右而言他的,可信度就要低幾個檔次了

4.建議類:……隨便看看就好(沒錯說的就是這個答案……),知乎畢竟只是個網站,想從這裡找到多少人生啟迪改變生活那純粹是扯淡,認真搬磚才是王道……

寫完突然發現各種語無倫次啊……還是發上來吧,權當為前面的答案做個小小的補充


要不要這麼複雜,劃分這麼多範疇,製造這麼多術語?營造高大上的氣氛果然能賺來支持…


其實很簡單,把話說得越滿越不可信,太篤信因果推理的不可信,太強調客觀因素決定論的不可信。


反之,說話前能夠想到會招來什麼反駁,並對可能的反駁率先做出回應的比較可信;說話前先為自己的話劃定有效範圍的可信;句子里多「個人認為」、「比較+形容詞」句式、「一定程度上」等限定詞的可信。


比如,「個人認為,在相信自己邏輯常識和生活常識的前提下,我的這個回答在非理工類與事實考據問題之外的其它問題中,比較可信」之類的回答,比較可信。滅哈哈!


個人感覺分為兩種。

1,專業知識方面的答案,這就要看回答問題的人在該專業領域的程度,對於極複雜專業知識並且你不了解的,這裡面就往往不僅包含了專業水準了,因為可能涉及到開放性問題,行業發展趨勢等問題了。當然,專業程度更高的人可能從給的答案更有建設性。

2,非專業開放性問題,這裡面可能涉及到人價值觀。所以需要每個人的獨立思考了。


(1) 是否提供新的信息新的觀點,重複為劣。(2) 是否表達簡潔,我不喜歡啰嗦。(3) 語句是否優美,讓我讀起來舒爽暢快者為優。(4) 排版是否美觀,如果不是我至多只能感謝作者。


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

理不夠圖來湊的不看

離題萬里講故事的不看

結尾大號二維碼推公眾號的不看

評論里「帶逛」的不看

——————————————————

話說,答案都看不懂的問題,你問他幹啥


答案質量係數 = 贊同數 / 答主關注者數


看看是不是對你有幫助

看看是不是能啟發你思考去找到你想要的對你有幫助的答案

看看答案是不是有遠瞻性 能用於解決這個問題多長時間


心中默認:所以的答案都是壞的。


說白了,還是要克服自己的思維惰性,跟著作者的觀點、思路走,當然不會感覺到困難,但這樣你只是被動的在接受,不管作者說的是否正確,只有主動的去提出並思考問題,才能培養出自己獨特的判斷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一般情況下,事實會證明一切,技術、學科問題的答案對你有沒有幫助難道看不出來?

有的答案可能短期內無法證明,那就看答案里的分析論證是不是符合邏輯,舉的例子與實際情況有沒有出入。


你這個問題就不是好問題.

(1) 你自己能大概認可的或接受的

(2) 看投票較多的,或者注意一下評論,看大家的討論論戰

(3) 看回答人的簡介和領域,分析各位的立場。找到專家

(4) 再去google或百度一下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