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招商銀行的視頻「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碗番茄炒蛋」?
前兩天這個廣告掀起了一陣批判和訴苦熱潮。很多人認為男主不該冒昧地發信息給父母,而是應該上網搜索。
在看廣告之前我也深以為然,但是看完視頻,更打動我的,是父母在兒子做完菜之後的那一條條詢問,那裡面沒有責怪,而是滿滿的疼愛,同時也包含著父母認為孩子能自己做菜了的驕傲吧。誰也不是一出生下來就獨立的,一個剛出國8天的人,也許是大學生,甚至高中生。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是父母,沒有什麼問題,只能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真的很好,並不能就把媽寶這個帽子扣上。只不過暫時沒想到時差的問題,但是相信從那以後,他肯定會更加註意。之後可能會去網上搜索,可能會假期回家跟母親學,可能以後會獨立做出更多菜。而現在那些嚷嚷著說連他番茄炒蛋都不會的人,也有很多是做飯只會炒蛋,被外賣養的五穀不分的人吧。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個人更喜歡炒完番茄後直接倒蛋液進去,會更入味。知乎上都有人在討論它了,你說它有多成功吧
作為一個留學生看完這個廣告之後是有些感動的但是感動過後更多的是羞恥、憤慨留學生有兩種,一種是報喜不報憂,萬事靠自己,第二種是不管什麼事情一個視頻電話讓父母幫忙解決,對自己遇到的困難誇大其詞以博取父母的同情心作為前者的我有時候覺得很累,什麼都要靠自己,錢不夠花了自己去打工掙,房子出問題了自己去找房東交涉,生病了自己去打針吃藥。但是你長大了,你留學了,你一個人在外面這些都是需要面對的。並且很多留學生都是選擇這樣做的。留學一周了不知道國內的時差,番茄炒蛋都不會做還不會自己查一下。這廣告是想說留學生都是這樣無能的巨嬰還是想說父母都應該如此溺愛自己的巨嬰?父母為了讓你出國留學深造除了希望你享受比國內更優秀的教育資源之外一定還希望你可以學會獨立、自立,而不是為了融入集體給別人做個番茄炒蛋都要吵醒凌晨睡夢中的父母,至少成年之後你應該學著,試著去獨立的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拿著手機等著父母的回復。作為一個信用卡廣告,至少作為一個廣告應該傳遞的是正確的態度和正面的能量,而不是為了感動人而選擇這麼無腦的內容。獨立和自立,才是留學生最應該學會的。
番茄炒蛋呢裡面沒有放糖和蒜末,簡直歪門邪道!!!
看完這個視頻,我依然覺得應該是下廚房的廣告才對,明明是招商銀行的廣告,每次提起第一個進入我腦海里的,就是學做菜的APP 。(真的不是在打廣告)
好的,我偏題了。
我想談一談現在互聯網上的「戾氣」,這個視頻一開始我只是早上起床蹲在馬桶時看到的。當時隨便刷了一下,就想知道是什麼平台做的廣告,我可以說是內心毫無波動的。(也許我太冷漠了點)結果到了上班的時候,番茄炒蛋一發不可收拾,從「感人」的畫風,演變成「自私自利的巨嬰」。身邊的小夥伴就開始討論起:為什麼微博上的人,戾氣這麼重?我看著很感人的東西,xx卻一直在數落視頻的男豬腳。
因為這一代的人,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習慣不去打擾別人,這一代的人喜歡上網,喜歡找同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一條微信的距離,看似很近,實則又距離很遠。這一代的人看似沒有壓力,卻又被無形的壓力籠罩著。現在更流行的是,一波隨大流的東西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很新穎的逆向思維之後,逆向轉發和贊同的力度就會超過原本的意思。番茄炒蛋的意思,原意也是為了體現父母的關心。但在這整個事件中,更值得關注的,不應該是現在人們看東西的眼光和角度嗎?
寫在前面,我沒轉發的,要臉。
從傳播來看,刷了這麼多屏這點上已經成功了。
從轉化率上,還不好定論。可能有媽寶媽看了很感動跟留學的兒子說媽給你辦張信用卡吧,但媽寶兒子未必願意使用(畢竟目前主流社會輿論是針對媽寶的,身為媽寶自己是否考慮社交壓力?掏出這張卡身邊的人會不會取笑?這些是使用者應該顧慮的因素吧)
也可能很多潛在用戶(即將出國的,剛出國不久的)父母聞聲到招行諮詢,傳播帶來流量效應無法反駁,畢竟已經成為最近的熱點之一了。
至於視頻本身,不可否認男主也是其中一部分代表,激起這麼多波瀾無非是視頻用這一個單一代表了留學生這一個群體,我相信在這樣的輿論導向下就算自己是男主那樣的人也會不好意思站出來承認吧,這就導致了主流的聲音都在聲討,支持的聲音很少,一個巴掌拍不響那這個事件就沒法後續發酵,大家很快就統一答案了,沒啥好爭的。
看了樓上很多大大的回答,的確提出了很多更好的切入點。當今人最不願意「被代表」,很多叫好的創意廣告都用到了多場景、多人群的插入,就是為了避免觀眾簡單的「被代表」。然而叫好如何也叫座是一個千古難題,這次番茄炒蛋事件,還是看看以後多少人掏卡出來用顯硬道理吧。
這個問題,其實人民日報給出了我個人認為最好的答案。
原文如下:兒子在美國,想招待朋友,做道中國菜吧,可是連最簡單的番茄炒蛋都不會。一著急想到了媽媽,老媽用語音說不明白,直接到廚房拍了個演示視頻。按說這也沒有啥,片子結尾時候交代:兒子忘了時差,媽媽是凌晨4點多爬起來炒的雞蛋。
為什麼我會掉淚?因為片中媽媽的做法,太典型了。我前一陣兒體檢出胃有點不好,不小心發到朋友圈,兩秒都不到,我媽的語音馬上就發過來了:「我上北京給你做一陣兒飯去!」跟片里的做法如出一轍。 母子連心,不分晝夜。媽媽遇上事孩子大大咧咧的或有之,孩子遇上事媽媽不往心裡去的,在我近40年的人生經歷中,幾乎沒見過。 網上有大量的批評,說這母親太嬌慣孩子,弄不清各自的邊界;這孩子連炒雞蛋都不會,這是教育的失敗;不會炒你不會百度嗎?深夜折騰父母,媽寶男……這些話都有道理,但是,我覺得,如果您把「番茄炒蛋」當成一個隱喻,比喻人生突如其來的難,再來看這片子呢? 你會炒雞蛋,你連佛跳牆都會做,但你沒有遇到無法克服的危機、無處抓撓的時候嗎?西方人突然遇上事兒了,脫口而出:「我的上帝!」中國人張嘴就是「我的媽呀!」這不是不夠獨立,這是一種深層心理結構、一種歲月沉澱下來的集體潛意識。 我並不是說,有危機,讓媽解決。你不是嬰兒,媽媽不是保姆,各自有各自的人生命題和責任,互相代替不了;更何況,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媽媽未必有孩子懂得多、能力強,真按媽媽指的道走,對孩子的發展未必有利。然而,奮鬥時,我們往往需要慰藉,需要情感底座。「有時是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這句醫學銘言這裡照樣適用。媽媽想對孩子好的心,更是不該指責。 我認識一位京劇名家,得了惡疾,他的狗也得了。他把好葯給狗吃,自己吃普通的。問其故,他說,這狗是母親留下來的。它走了,母親在世間的痕迹就沒了。 火車就要開了,朱自清的父親費了大勁、爬上爬下去買橘子。在解決具體問題上,這種做法看似很笨拙:孩子准渴嗎?他不能自己買去嗎?——然而,這就是愛啊。 原文摘自人民日報1、這波黑留學生黑的毫無底線。2、如果不是黑,我保證用搜索引擎搜索「番茄炒蛋」比一個電話來的方便的多。
創意很好,如果是賣給微信當tvc我給滿分。可惜廣告內容和招行的品牌以及這條廣告推的留學生卡沒有太大關聯。即使傳播力強,大家也都討論的大多是廣告劇情,不涉及產品和品牌。其實如果想推留學生卡,也算是不同質產品,應該多努力在突出產品的特色功能和屬性上,何必浪費觀眾這麼多感情,結果關注點卻不在卡上。
什麼媽寶男啦,巨嬰啦就不多提了。廣告的產品是留學生卡(附卡),意思是讓留學生在外面刷,父母在家裡還。這和視頻主題完全兩回事好嗎。男主在騷擾完父母之後醒悟,感受到父母的愛,然後再辦張卡自己可勁兒消費給父母再加點經濟壓力??難道結局不應該是給父母辦張卡自己來還嗎??就沖這一點,這廣告就不合格。當然,從傳播角度看招行還是贏了,有爭議里有曝光,畢竟中國人崇尚百善孝為先,這個切入點找的對,視頻操刀者水平到位。招行市場部應該能做個不錯的總結展示給領導看了。
後來去翻了一下才知道是招行信用卡的一個廣告,視頻不長點開一會兒就能看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場彷彿經歷戰爭的凌亂廚房,一個表情焦急拿著菜刀的boy。說實話比起最後的轉折,用溫情當賣點做廣告,我最看好的是這個boy一開始的慌張演技。
講真,如果不是菜板子上被切得奇形怪狀的番茄塊,和盆子里混合著蛋皮的雞蛋液,就他那一臉表情,那急促的氣氛營造出來的分秒必爭的大片感。如果劇情的設定與走向不是他剛殺了人,慌裡慌張聯繫靠譜親友幫忙藏屍。
或者是剛接到綁匪電話,讓他重金贖人,不然就撕票全家的戲碼。我必須說,一個廣告演員都能把出國留學卻連番茄炒蛋都不會的低能人設發揮成這樣了,請開班授課教教國內那些只會撅嘴瞪眼或者行走的面癱演員吧,讓他們看看什麼叫敬業,如此不合理的劇情都能投入其中讓人入戲,實在讓人佩服。
可能大家大家會覺得野馬君太過於刻薄,但是作為一個以傳播為目的的廣告影片,裡面傳達的價值觀實在讓人忍不了,而且還強行包裹在溫情脈脈的親情關係里。我只想問廣告的主創人員是不是對個人成長和家庭關係有什麼深深的誤解。
拒絕當媽寶
從斷奶開始
影片第一個讓我震驚的點是男主的反應,不會做番茄炒蛋不是天大的罪,一直揪著這事也挺沒意思的,況且可能有人不會做飯也可以過一輩子這無所謂。但是既然你離開了熟悉的家庭,處於一個需要自己做飯才能生活的境地里,那麼天地廣大無數食譜和美食app為什麼不下幾個,自己進行一番練習。就算切菜可能會切到手,炒菜時亂濺的油可能會讓你燙到,但是也好過你遇到事情時,第一時間就知道找媽強呀。
一個成年人,一個可以自己出國留學的成年人,為什麼遇到自己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時,他的反應是用類似於小孩子撒嬌的語氣求助,而不是冷靜下來思考解決辦法。從這一點看就說明,他並沒有真正的心理斷奶,這個人在心裡始終把自己定位一個嬰兒,餓了就哭著找爸媽,反正他們總是會回應自己。
如果是這樣那麼出國留學的意義如何,選擇離開父母,選擇異國他鄉開始新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在知識上深造自己,而是當你選擇離開舒適區,就做好了要經受挑戰的準備呀。希望能夠在這樣全然陌生的環境里錘鍊自己,擁有可以為自己人生負責的獨立人格呀。
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服,你就要學著去打理自己的生活,規劃自己的一餐一飯,這讓你更懂得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詩和遠方,還有廁所的捲紙不隨時補上,你就沒辦法擦屁股。是你不去學著怎麼在菜場挑選新鮮的蔬菜,即使笨拙也要嘗試著做飯,不然就可能永遠只能吃模式化的餐廳或者速食外賣的湊合。
而且很肯定的是一開始誰都沒辦法盡善盡美做到最好,還會產生那種離開舒適區後讓人不適的排異反應。但只要你想成長,你想脫離父母成功心理斷奶,想成為一個能夠自主掌控自己生活的人,總會做到的。而且說句不中聽的,人生還長,艱難的還在後頭,番茄炒蛋都為難成這樣了,祈禱路上再不要有坎坷,不然真擔心讓他做個佛跳牆可能會精神崩潰。
不願放手的父母
是毒害
不是愛
緊接著談談影片第二個讓我震驚的點,就是這巨嬰熊孩子父母的反應。凌晨四點多,本應該是再不抓緊睡一睡就要起床的尷尬時段。看到兒子火急火燎髮來微信居然只是問番茄炒蛋怎麼做,父母的反應居然不是罵他一頓。倒是老兩口愛子心切,爭搶著傳授做菜秘訣,這也太魔幻了吧。要我爸媽為了涵養選擇不罵我,估計語氣也是盡量剋制但會微微透露出想殺了我的不耐煩吧。
這還沒完,更迷醉的還在後頭,當他們的兒子很明顯不滿於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語音教學時,老兩口居然毫無怨言,訓練有素翻身下床,整齊劃一地走向了廚房,開始了視頻教學。從這段就可以看出來,這家人父母和孩子的互動一向如此,這是他們三個人之間的默契,孩子出問題,父母找到了存在感積極幫他解決。在這個家庭中父母根本不會考慮放手孩子,讓他自己成長,比起看著子女受苦,他們更願意把什麼都處理好。
我必須說,他之所以變成巨嬰媽寶男過度依賴父母,其父母負很大責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養成的過程,當父母一直無條件地寵溺孩子,當父母意識不到孩子需要獨立人格,那麼在這親子關係中就一定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以愛為名緊緊捆綁在一起,那麼這份愛只會給雙方都帶來束縛,同樣處在這樣關係里的每個人都無法得到自由,享受不到健康的親子關係。那麼就算他學會了做佛跳牆又用什麼用?也不過是一個掌握了複雜菜式廚藝精湛的留學巨嬰。
家庭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家人對我們來說也是無可替代的存在,但不因為這樣,家庭中的每個人都要放棄獨立人格,或者放棄培養別人獨立人格。家庭和家人帶來的美好是因血緣聯結帶來的生理性上的天然親近,是長久陪伴給人的安全感。
但作為一個人,我們還是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有自己的人生要去過。將自己的難題拋給家人,或者是不負責任替子女包辦一切,將自己的人生獻祭給家庭子女都是扭曲的家庭關係。而生活在這樣扭曲關係的每個人,真的能到快樂與滿足嗎?
真的拜託有些人不要再遇到屁大點事就微信父母了,自己試著解決解決,不然父母替你還著信用卡,還要半夜被你吵醒去廚房做美食直播,就培養出一個留學巨嬰,真的不懂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孽。
當廣告的結尾,看著影片里的父母沒有因半夜被吵醒而生氣,感慨自己辛苦掙錢卻送這樣一個巨嬰出國,沒有流下辛酸悔恨淚水,反倒是在廚房裡露出欣慰笑容,看到這裡我覺得這這一切不僅僅是魔幻了,而是超現實科幻了。
野馬食堂
你值得擁有
還有我很想說,一看這個留學生就沒關注野馬青年 。
我們的野馬食堂從餐前冷盤皮蛋豆腐,到下飯神器熱辣可口的小炒肉,從不用開火的紫菜卷到鮮香入味的紅燒青魚全都有菜譜,每一道菜都是步驟詳細,做法簡單,保證你看一遍就成手,讓你一周做下來不重樣。
當然我們不僅僅只有食堂,各種獨自生活的技能統統教給你。
最後偷偷告訴你們,那種成長後帶給人的愉悅感,那種依靠自己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簡直不是一個爽字就可以形容的。
(所有圖片除食譜外均來自網路)
文|花樹為
編輯|花樹為
往期野馬食堂:
如何把蘑菇做出肉的味道?
主食殺手小炒肉駕到,還不快逃命!
簡直就是剩飯剋星!這道炒飯我可以一口氣吃三碗!
野馬青年 ∣ 探索自己 探索世界
http://weixin.qq.com/r/CESwqOnE9bSKra3L9xE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把這個圖換成
換成下廚房,就文對題了
不看內容單從目前的話題性來說應該已經算是成功的營銷
周末,有空閑時間翻閱各類訂閱號,居然發現標題中有「番茄炒蛋」的文章一大摞,心生好奇就點進去看了文章,終於明白事情始末。
哦,原來話題是人家招商銀行的一個廣告—「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的事件。
我想,廣告的本意應該是打親情牌,「孩子,無論千山萬水,爸媽總是牽掛著你。」
最終還還要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愛孩子,就給辦個招商銀行留學信用卡!(哈哈哈)
殊不知,一個廣告,居然被各路大神用不同的角度淋漓盡致的解讀到位了。不過,我眼比較拙,確實看不到深層次的問題。只是,這倒讓我回想起來往事,勾起了些許回憶,更讓我珍惜起了現在與父母的緣分。
01
我是80後農村獨生女,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所以,等我上了小學後,周末、暑假都是一個人呆在家,爸媽都需要去工作掙錢養家。
我深刻的記得,小學一年級,我就會自己做簡單的早餐。隔夜飯加水煮開,成了泡飯,然後配上隔夜菜,這就能填飽一夜下來空虛的胃。等到了10歲左右,我已經會做廣告中的番茄炒蛋。在我看來,這道菜簡單又美味,真心百吃不厭。
那會兒,中午爸媽不回家吃飯,我就做好番茄炒蛋,然後連汁澆到剛出電飯鍋的白米飯中,吃得津津有味。多年後我才知道,這就是蓋澆飯啊,原諒農村孩子沒見過世面的尷尬吧!
番茄炒蛋的吃法還有好多種,比蓋澆飯奢侈一點的就是「番茄炒蛋速食麵」。當時,袋裝速食麵可招人喜歡了,我的同學們,幾乎個個都愛。每次,速食麵煮開的一剎那,我就立即放入番茄炒蛋,攪拌幾下,香氣撲鼻。特別是冬天,南方又潮又冷,這樣一碗面下肚,簡直舒暢至極。
後來我學會了做不少菜,還能在爸媽晚歸時,為全家人做晚飯。
現在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倒不覺得當年的自己包括同伴有多懂事,只是在農村父母普遍為生計忙碌,自然無暇顧及孩子。不過,這倒讓我們學會了「做飯」這項技能,也擁有了一個自由的年少時光。
當了初中老師後,我發現剛入學的少男少女根本不會掃地,因為家裡從來不需要他們干這些,也不教他們怎麼做。
所以,很多人說,一個留學生居然不會做番茄炒蛋,這個廣告拍得是不是有點過了?我只想說,其實挺多人不會的,這廣告一點也不誇張。就說我一親戚吧,現在還不知道電飯煲煮米飯要放水呢。
當然了,時代不一樣了,我當年10歲就會做飯了,但並不代表現在的孩子也一定要在這個年紀學會做飯。如今我也有了孩子,我也不能保證女兒那時就會做飯。再過幾年,我肯定會跟她講講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也會和她一起呆在廚房裡,手把手教她燒個番茄炒蛋。這樣,當她一個人在家時,既可以有點外賣的權利,也有自己做飯吃的能力。
02
當一個人,總是回憶起過去的時光時,說明這人開始不年輕了。的確,不知不覺我已經步入了油膩的中年大媽的行列。
我的微信頭像是女兒,朋友圈曬的是女兒,雙十一購物車裡躺著的也是女兒的吃喝拉撒的東西,在遊樂場里早已自稱「xx媽」,再過一年,就要加入幼兒園班級群,備戰競選家委會的履歷……
這不是網傳的油膩的中年婦女必做的幾項事兒嗎?不過,這幾年,我倒很少進廚房做菜,就連番茄炒飯也不做了,最多就是周末的時候,偶爾心血來潮炒個蛋炒飯而已。
為什麼一個10歲就會做番茄炒蛋的少女,到了30歲就不做飯了呢?
答案是:我的父母不讓!
小時候,爸媽忙,沒空管我,不得不讓我一個人在家搞定吃喝。他們說,其實心裡也是很捨不得的,可是又沒有更好的法子。我嫁人生女後,他們已經老了,原本該是享清福的時候,但是看著我們白天上班那麼累,晚上還要照顧娃,如果再買菜做飯,不累垮才怪。所以,他們就讓我們回去吃飯。
兒女,總是父母最牽掛的人。
他們即便年老了,依舊像一雙溫暖的大手,繼續握我們前行,為我們阻擋冰冷的寒
說起父母的晚飯,似乎總是這樣:我們不在的時候,一兩個簡單的菜就可打發;我們回去的時候,必是葷素搭配,非要擺滿一桌。
我的父母,不僅不讓我燒晚飯,現在還不允許我動手收拾桌子和洗碗。每次,吃完飯,他兩就招呼我們陪孩子玩耍,然後他們自己動手。
或許,這不只是我家父母的背影,而是萬家燈火之下,很多家庭的集體寫照。
所以,當我看到廣告中那對父母深夜不睡,拍視頻手把手教兒子做菜的時候,我只想到,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不管你在大洋彼岸,還是近在身邊,他們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愛我們,呵護我們。
03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只是,總有那麼一段時光,作為兒女的我們總嫌父母嘮叨,管得太多,恨不得立刻脫離他們的管束,從此過上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
直到自己也成了父母,才能真正懂得老人的不易。儘管我已經是30歲的中年大媽了,可是在我媽眼裡依舊是那個懵懂需要人操心的小姑娘。
這幾年,她的廚藝日益精湛,番茄炒蛋這類家常小菜倒是很少上場了,不知不覺地川味酸菜魚來了,鐵板豆腐也有了,還有各類餐廳里吃過的新潮菜,偶爾也會端上來。
有陣子,我很奇怪,我爸媽明明不喜吃辣,為什麼家裡的一道道菜,都會放點辣椒?後來我才知道,每次外出吃飯,爸媽都在研究我們的偏好。我和老公經常點一大桌子菜,辣的、不辣的、清蒸的、紅燒的……不過,工作後經常有飯局,口味變了,我倆吃辣吃得歡脫,爸媽都看在了眼裡,默默記在心裡,回家後照著菜譜一道道研究。
我爸說,這幾年我媽都很少看連續劇了,一打開電視就看美食類節目,因為她想做點好吃的給女兒一家吃。聽到這句話,我的鼻子立刻就酸了,撇開頭,不讓他看到我泛紅的眼眶。
怪不得,人家會說:「不管你大年齡,有父母健在,總是幸福的孩子!」
04 寫在後面
就這麼一道簡單的番茄炒蛋,讓我思緒紛飛,邊敲鍵盤邊落淚。也許吧,我是挺矯情的,一個30歲的中年婦女,絮絮叨叨一大堆,又哭鼻子又抹鼻涕的。可是,話說回來,也就到了這個年齡心智才開始真正成熟,也更能體會父母的深情的愛。
其實吧,30歲後不用天天自己做番茄炒蛋的日子,還是特別爽的。我甚至還希望40歲、50歲、60歲的時候,父母還能有體力和能力為我們做菜呢!畢竟,一個10年,父母都要老不少,而我總是希望他們能健康長壽,陪伴我們越久越好!
把番茄炒蛋換成紅燒排骨會不會好一些。番茄炒蛋未免太簡單了點
作為16歲就出去讀書的留學生看完很觸動,其實廣告里很多點都是符合現實的。 一開始自己住都是不會做菜的,不會做的時候會先問媽媽怎麼做什麼什麼菜,到了後來知道油熱了才能炒菜就基本看下廚房就會做了。另一點是主角設定是剛到美國幾天,那個時間通常是家人最擔心能不能吃到飯,能不能交到朋友會不會孤單的時候,並且主角對時差那邊準確對應美國時間幾點還不熟悉的時候。
電影里給道具一個鏡頭的廣告,和,全資拍攝就為了突出產品的廣告竟然是一樣的。。
看完之後有些生氣,但槽點太多,不知從何吐起
不去網上搜,非要問老媽?
番茄炒蛋不會,廚具倒是買的挺齊全?
唉,其實這些都其次,關鍵是打蛋的手勢和炒出來的蛋,挺難讓人相信你真的不會番茄炒蛋啊。
唉,不過這又不重要嘛,畢竟只要視頻拍得漂亮,就能讓讓不會番茄炒蛋的人都被感動了。
呵呵,作為一個每天做飯的人,感覺被侮辱了別說番茄炒蛋了,揚州炒飯都能搜出來,就看你會不會算比例。為什麼不是鹵煮,溜肥腸,羊雜湯,燴面,刀削麵,驢火,肉夾饃,鍋盔,炒餅,煎餅果子,春餅,生煎,腸粉,小籠包,麻辣燙,火鍋,炸醬麵,牛肉拉麵,油條,豆腐腦兒,豆汁,招商銀行是深圳的吧,怎麼也得弄個椰子雞上廣告啊?
為什麼大家關注點都在年輕人?辦不辦信用卡,辦誰家的信用卡,是留學生說了算嗎?是還信用卡的人說了算的對伐?都50多歲了,還要一邊給兒子還信用卡,一邊半夜被吵醒,還被嫌棄說不清楚,還要起來給他示範番茄炒蛋,還要就不睡了,就等著兒子讚揚一句那你們好棒棒,還一直沒等到……招行啊招行,有沒想過消費決策者的心情…或者目標受眾是……他要啥我得給啥,他想怎麼刷我就得怎麼還,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勁兒啊,他提要求了我們就得滿足,他隨時提要求我們隨時要滿足,他「消費沒節制分分鐘刷爆卡」,我願意讓他看世界孩子在外是不能委屈到的留學生父母?
拿給我留過學的同事看,直接淚奔了
就很想at一下支付寶還有那幾十家基金
廣告在哪?
推薦閱讀:
※第一次看很理論很專業的英文原版書籍,讀不進去、效果很差怎麼辦?
※unblock youku的原理是什麼?
※去國外讀空管?
※怎樣看謝娜拿全獎去義大利留學?
※如何評價中法4+4交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