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寶與王老吉大戰之後,為什麼進店主動諮詢王老吉的人比加多寶多?
01-22
加多寶與王老吉大戰的時候,輿論一邊倒的偏向加多寶,有種恨不得王老吉退出市場的感覺。
而如今,市場上王老吉表現的卻很好。許多人在超市裡張口直接問「王老吉在哪放著」。加多寶卻很少有人主動提。
我以前在知乎上看到有答豬科普了加多寶和王老吉的關係,自此只買加多寶。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加多寶的渠道變少,很多地方買不到。
再想想吉格斯,人家外號王老吉,我就買王老吉了……大學生就不能自己做作業嗎
每次同時看到加多寶和王老吉,就覺得王老吉的包裝是上個世紀的老古董。
加多寶高端大氣上檔次,王老吉土了吧唧的,雖然王老吉的包裝是加多寶的人搞出來的。
所以說,牛逼的人還會再牛逼,傻逼的人搶走了牛逼也牛逼不起來。
可能超市加多寶擺放醒目,王老吉在看不見的角落。。。雖然不清楚提問者是不是蹲在超市門口進行調研觀察了。。。但是,我這個十八線小縣城七大姑八大姨表哥堂姐看人聚會送禮多是買的加多寶。。
作為一個內部人來說,這個可以這樣來回答,王老吉通過渠道價格戰搶佔了一部分市場份額,所以有些渠道你看不到加多寶,比如說餐飲店。有時候真感慨國企有錢,他們可以不顧成本,賠錢砸市場,把競爭者清除掉,然後壟斷掉
也許是生活習慣不同吧,去便利小超市我一般自己先找,基本不問。
我直接找加多寶!1、題主的問題有嚴重的邏輯漏洞:問的多不代表賣的好,可能結果相反——超市都放的是加多寶,而有人找不到王老吉才詢問的。想買加多寶的人直接就找到了。不用去問。2、題主的觀察是個別案例,以此來判斷整個行情。這明顯是不可行的。任何產品都有區域性。在一個地方好,在另一個地方賣的不一定有競爭對手好。這是起碼的市場常識。這有時候跟產品沒關係,跟渠道有關係。
好的,以後認準加多寶了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都是在耍流氓。
因為還有很多人不關注這件事,所以他們習慣性要王老吉,結果老闆拿給他的一般都是加多寶。就是這個樣子,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因為王老吉快消失了
正常不都是如果沒有加多寶有王老吉的話那就換其他飲料?
題主你的圈子不能代表全中國啊。我周圍的話是沒人喝王老吉的,都喝加多寶,回頭我問個和你相反的題讓大家怎麼答?至少你應該給出大戰之前雙方的市佔率和大戰過後的市佔率再來問吧?
我看了王老吉的價格,入手加多寶。
可以從定位理論來理解,定位理論:王老吉率先佔領了消費者心智,在涼茶這個品類王老吉已經牢牢地佔據了消費者心智。心智就是空調格力的好,阿芙就是精油,諾基亞能當板磚用,創可貼雲南白藥,功能性飲料紅牛等等……心智一旦被品類中的第一品牌佔領就很難被改變。如果王老吉做其他的業務,比如生產礦泉水、綠茶等其他業務,那麼就會弱化王老吉涼茶的在消費者心中的心智,而一心一意做涼茶的加多寶很可能就超越王老吉在消費者心中的心智。原來春蘭和格力都做空調,但是春蘭慢慢的做起了其他業務,公司橫向發展,而格力專註做空調,採用縱向發展,最後春蘭不知道哪裡去了,格力成了空調的老大。再拿阿里和百度兩個公司舉例,阿里的品牌戰略運用要比百度好,百度的所有產品都帶百度的名字,百度搜索,百度大腦,百度外賣,百度地圖,百度百科,百度貼吧等等,你說百度到底是幹什麼的,說不清楚了,用定位理論解釋的話,明顯就弱化了百度的搜索。再看看阿里的產品,阿里巴巴,淘寶,天貓,螞蟻花唄,高德地圖,支付寶等等,阿里運用的是多品牌戰略,每個品牌都有明確的定位,大家都能說清楚是幹什麼的,每個領域都很專業專一,強化了品牌的定位,佔領了消費者的心智。用定位理論解釋就是百度品牌戰略沒有阿里的好。可以從這個理論角度去理解,但不一定就輸在了這裡,生意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單一理論是解釋不了成功和失敗的,我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也是馬後炮。
推薦閱讀:
※如果你作為王老吉的營銷總監,你會選擇如何打敗加多寶?
※作為涼茶,加多寶能降火嗎?
※如何看待董事長跑路,CEO 離職,加多寶神話破滅?
※如何看待加多宝与作业本的互动?
※為什麼昆崙山礦泉水在近幾年投入那麼大但銷量看起來並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