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念無明》怎麼樣?

如題


電影排片量少的可憐

看完甚至到了壓抑的哭不出來的地步

它足夠真實,把生活中醜陋的一面暴露在眾人面前,算不上是要我們低頭認錯,這個社會病了我們也都病了,誰也救不了自己,可是我們不正視這些就永遠無法改變

電影里有一首插曲《裝睡的人》

裝睡的人

苦候全場燈暗


豆瓣上有人說,導演和編劇是一對情侶。很羨慕。

因為我獨自坐在偌大電影院的最中間,周邊的人會深深嘆息,會竊竊私語,甚至在結束時會相互擁抱,而我卻躲在電影的最角落裡默默發獃。

阿東在最後向父親說:沒事的。

沒事的,會好的。


領跑金象獎提名,一念無明在大陸上映全部是粵語,喜歡粵語原聲的不要錯過。不想討論電影主題談談港片中的香港。港片不僅僅有杜sir的銀河印象墨鏡王騷死人的文藝片。彭浩翔鬼馬的港片。也有踏血尋梅里的香港,一念無明裡的香港。這兩部才是真正的港味,才是那個讓人熟悉的香港。巧合的是這兩部電影金燕玲都在裡邊扮演了媽媽,表演的不著痕迹,張力十足。這次金像獎最佳女配有希望啊!

昨天看到師兄分享的文章里有這樣的一句話:在北京有一套自己名下的房,這夢想本來還有一丁點的指望,劇痛的,焦灼的,孤注一擲的,遙不可及的……但終於,確定是不存在了。對於香港的年輕人來說,這句話早就不存在了。香港的房價更誇張。無數人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中,逼仄的地方。如同棺材般的床鋪。終日陰暗的房間。萎靡經濟下的巨大的生活壓力。年輕人的迷茫。從電影中就能看到,從前那個港片里充滿機會和成功的香港遠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這兩部電影帶有濃濃的絕望感。導演們也聚焦現實,這種反映現實的電影越來越多,電影即是生活,也是來源於此吧。


在這個精神病高發的社會,《一念無明》的出現其實是很有必要。但在這娛樂至上的年代,一天只有2場的排片量也是無奈。精神病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他們過份關注的人們。最後願人們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謝邀~還沒有看過,看完來答~


剛去看的電影。後來天台的時候阿東和父親擁抱的時候忍不住掉了眼淚。沒有一個人能像父母那樣愛著自己的孩子。無論何時,都包容不放棄他。為了他去看躁鬱症方面的書,去參加精神病家長交流會以及在鄰居都要他把阿東送去精神病院他卻選擇一起搬離這個地方。無奈又溫情。現在社會對於躁鬱症的人有著刻意的疏遠,自我保護無可厚非,但是還是希望有更多的理解,我們可能幫不了他們,但不能像那些拿著手機拍視頻只為博網上點擊率的人。誰說我們一定不是那個真正需要治療的人么。還是小孩子單純,會跟他一起玩,雖然一起種的花死掉了,他說可能是環境不適合生長,後來好像在冥冥中告訴我們,改變讓它有更好成長的環境,這是一條長遠的路,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我相信都會好的。


肯定是17年可以排的上號的好片,但是看完莫名其妙的抑鬱了一整天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張大磊導演的電影作品《八月》?
如何評價周冬雨提名5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90後演員春夏憑什麼能拿金像獎影后?
金馬獎提名影片《老獸》的塗們為何能拿到影帝?
為什麼中國大陸的金雞、百花、華表獎影響力不如台灣的金馬獎、香港金像獎?

TAG:電影 | 金馬獎 | 一念無明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