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就是好的嗎?

馬克思老師提出的論點。求給出一些思考方向


作為形容詞的「真」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含義:

  1. true/false:針對命題,準確來說是句子名稱。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是真的。「雪是白的」是真的。
  2. real/fictional:針對對象,是否(曾經/將要)存在。比如:諸葛亮是真的。孫悟空是虛構的。
  3. authentic/fake:針對對象,是否是原件。比如:這幅畫是真的。這個雕像是仿製的。

相對應地,我們可以給出不同的好的標準。但是首先我們一般只對於行為或者狀態或者對象談論好,而不對於一般意義上的命題談論好。

  • 對於行為和事件的好而言,我們可以表達行為的合乎德性以及行為的完成度。比如說一個日本士兵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就其斬首的行為的完成度可能很好的,但是就道德來說就很糟糕了。類似的有原子彈的爆炸,可能小男孩並沒有炸得有美國人預期得那麼好,但是炸了這件事在結束戰爭的目的上來說可以是好的。

  • 對於物件的好同樣有類似的問題。「這個猶太人的人皮做的燈很好」是就工藝或者設計或者耐用程度甚至某種變態的反人類審美而言的,但是從道德以及一般的審美的角度上來說這個東西沒有任何好的。

  • 對於狀態(事態)的好同理。一個暴君的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就健康作為最基本的價值而言顯然這個狀態是一個好的狀態,但是如果強調的是這個暴君還他媽沒死的話,那這就不是一個好的狀態了。

回到問題上來。

  1. 我們不對一般意義的命題談論好壞,這是範疇錯誤。當然,我們可以用「好」來誇獎一個人說出了符合語言使用規則的(真的,true)話語,但是此處好的對象不是命題,而是判斷(action of judging)。

  2. 我們針對對象談論好壞,但是顯然當我們在說虛構對象的好壞的時候,如果是設計本身而言,那麼是在考察這個尚未實體化的對象的功能如何,而如果是在談論人的話,則往往是在談論它的德性,而這和他們的存在性經常是無關的。當然,如果一個設計根本就沒有辦法現實化,那麼這個設計是不好的,但是這種非現實性僅僅是一個結果,其本質在於這個設計並不能發揮作為設計所應該具有的功用,或者說,此處壞的不是設計品,而是設計師的設計行為。當然我不太確定這個地方能否合一。但是這裡的問題已經不再是現實性的問題,而是現實化的可能性(possibility of actualization)的問題,即,是否可能成為現實。然而我們提到的「真」(real)僅僅是一個實然性(actuality)的問題。當然了,有些事態是真的,也是好的,但是這種真和好,如果是在實現目的或者符合道德的意義上來說,是分離的:恰好是因為現在沒有事態 s,s 是好的,我們才要做出行動實現 s。
  3. 我們不會將「好」和真品的「真」放在一起,反而真品會成為贗品的好的標準。巴黎標準米尺不能量自己。因此在「贗品模仿得像」的意義上,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說原件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是範疇錯誤。


一個從中世紀哲學的視角出發的答案:

真與好是屬於任何一個存在者(ens)的概念(因此中世紀也把它叫做超越性的概念),但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概念,這兩者必須在存在者與其它存在者的交互作用中才有意義。

阿奎那在《論真理》的開頭部分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

In anima autem est vis cognitiva et appetitiva. Convenientiam ergo entis ad appetitum exprimit hoc nomen bonum, ut in principio Ethic. dicitur quod bonum est quod omnia appetunt. Convenientiam vero entis ad intellectum exprimit hoc nomen verum.

在靈魂中有兩種能力:認知能力和欲求能力。「善(好)」表達的是存在者與欲求能力的相符合關係,正如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開始的地方說的那樣,所有事物都追求善(好)。而真所表達的是存在者與理性的相符合關係。

真的相符合關係發生在我們的理智中——我們通過將自己的理智「變得和對象一致」(assimilatio)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相符合的關係——比如,我們說,這個蘋果是紅的,這之所以是「真」的,乃是因為我們的理智「如其所是」地接受了「蘋果是紅的」這件事,在內心中構建了「蘋果是紅的」這個判斷。它滿足了這種符合關係——我們把「紅」賦予「這個蘋果」和存在者(這個蘋果)擁有「紅」這個屬性是契合的。

但是「好」這個概念就複雜得多,阿奎那也明確說,它的適用範圍比「真」寬得多——後者如上所示,必須發生在事物和理智之間,必須是存在者和理性的某種符合關係。但是好則可以發生在任何存在者和任意另一個存在者之作為欲求主體之間。

我們先從好理解的開始。比如我們說,這個蘋果很好看,或者說,它看著是「好」的,在這裡,存在者(蘋果)和我們的感官的欲求發生關係,但是這個關係發生在事物上,而不是在欲求主體上——「我」作為欲求主體,先具有某個欲求標準(比如紅的蘋果是好的),而對象物(存在者)迎合了我的需求,這時候我們說,這「對於這個主體的這個標準來說是好的」。

但是,欲求並不僅僅局限在有生命的主體上,事實上,正如阿奎那引用普羅克勒斯的話,愛瀰漫在整個宇宙中——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欲求。

那麼該怎麼理解這個命題呢?這裡首先要理解阿奎那的一個神學/形而上學預設:萬事萬物被神創造出來,都是有其目的的,正如亞里士多德在《論天》中說的那句著名的話:神和自然不會白白創造任何東西。而每個事物,因此都會「奔向自己的目標」——比如石頭的目標就是落到下面,火的目標就是升到上面——這就是一個自然目的論的體系。對於這種萬事萬物的「欲求」,阿奎那對此有一個概念,叫做「自然性的欲求」(appetitus naturalis)。

那麼現在,我們可以把「好」這個概念再放到與這個被大大擴展中的「欲求」的概念中,我們會發現,萬事萬物既然在創造之初就是有一個目的的,並朝著某個目標而去的,那麼萬事萬物一定會對於要成為它東西,或者依賴它才能成就自身的東西而言是好的,比如水對於身體而言是好的,因為水是身體實現其目的的必要條件。

那麼現在再回到題主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真的都是好的呢?我們會發現,這句話本身是有歧義的——任何一個存在者,都潛能地處在與理性的相合關係(亞里士多德在《論靈魂》中說,理智在潛能中可以認識一切)中,而我們用「真」來描述的,到底是這種「相合關係」本身(原意),還是「擁有這種相合關係的潛能」(引申義)?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顯然可以說,任何一個存在者都一方面可以成為與理性的符合關係中的對象,另一方面成為與欲求相符合關係的對象,因此它既是真的,又是好的。但是如果在第一個意義上使用真和善,那麼我們沒有辦法用描述第一個關係的詞來表述第二個關係,就像我們無法回答「這段戀情是不是良好的一段師生關係」之類的問題一樣。

隨手打的答案,如果需要詳細的引文出處請留言,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謝邀……

我不知道馬克思什麼意見……不過一般而言的話……

真假、善惡、美醜是三個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而後在這三個方向上又可以有「終極的」和「實踐的」兩個層次……

首先是這三個方向上的區別,我們只要想想看,能說服你其中一個方向的論證能不能說服你另一個方向就可以大致得出判斷(例如正常來說「如果X那麼Y,而我們都不想看到Y,則Y是惡的」似乎對於「善惡」這個方向是有效的,但是用在「真假」這個方向上和「美醜」這個方向上多半會讓人感覺到「這是個什麼逗比」)……

而這三個方向上,又都可以有「終極的」和「實踐的」這兩個層次,這兩個層次之間的聯繫也不像是大多數人想像得那麼嚴密(例如,某些說法至少可能符合「終極的」這個層次,但不可能達到「實踐的」這個層次的要求;而有些時候,我們即使不認為一種說法符合「終極的」這個層次,也可以認為這種說法達到了「實踐的」這個層次的要求)……


我這有兩瓶敵敵畏,一瓶真的一瓶假的,您喝哪個?


從「存在者」層面,主體與客體相分離的角度來說,「某物是真的」與「某物是好的」之間沒有必然的推論關係。前者是主觀認知對客觀實在的符合,後者是客觀實在對主觀目的的符合。

但從「存在」層面,主體與客體分離之前的角度來說,「真的」就是「好的」,也是「美的」,「真」「善」「美」是統一的。但此時的「真」已不再是科學認知的結果,而是本源性、基礎性的「活生生」的「經驗」。

在如此這般的「經驗」中,「悠然見南山」,「南山」亦「真」亦「善(好)」亦「美」。


謝邀。

不考慮具體語境,你的馬克思老師顯然陷入了思維誤區,進而讓你受到了誤導。同行皆冤家,忍不住要揶揄他誤人子弟。我的答案,將只在所謂「基本原理」的框架中展開。

「真的」是事實判斷,事實判斷立足於客觀世界,以主體認知形式為平台,審慎描述事物的發生髮展過程。關鍵字:形式;事實。

「好的」是價值判斷,價值判斷立足於主觀認知,側重於主體對客觀世界的評價,主觀認定事物的本質,依照主體需要重新理解事物的發生髮展邏輯。關鍵字:本質;邏輯。

形式與本質、事實與邏輯作為辯證矛盾,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調和,但注意,它們並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決。所謂「真的就是好的」之類的說法,究其本性,實為不加反思的獨斷論。

甭把所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當成數學公式活學活用,誤人亦誤己。試著去理解黑格爾的這句話:「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你會發現一扇新的理論天窗已經打開。如果覺得哲學範疇讓你困惑,應該做的,是去認知更多的範疇,並讓這些範疇相互爭鬥,在它們的屍骨殘骸之上,構造思想的金字塔。

「真的」、「好的」這類範疇,如果對等起來,思路顯然局限於公眾群氓的感性認知層面,說白了,格調忒低了。糾結於它,無益於從事更為深入的思考。還是那個觀點:把公共課知識當成普遍懷疑的對象,而非無腦信服的原理。


對於它自身可還原到根本的意向(的充分)來說。是好的


絕對的真就是好的。


結論:一個真命題,真假是由它本身決定的。而好壞是由某一特定的對象和角度決定的。

我對此的看法很簡單

真假,是一個真命題是否成立的判斷。

好壞,是一件事情在一個角度對某一元素的影響。

首先,一個角度對象不明的命題,只有對錯之分沒有好壞之分。

格陵蘭夏天蚊子很多 這個命題是錯的。

上海夏天蚊子很多,這個命題是對的。

那怎麼樣才能使它有好壞之分呢?

只要對象和角度固定了就可以區分出好壞了。

(對於上海人來說)夏天蚊子很多 這個命題就是壞的。

(對於上海青蛙來說)夏天蚊子很多 這個命題就是好的。

道理是顯而易見的,蚊子打擾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

但是蚊子多了反而成為青蛙取之不盡的食物。

所以這個本身正確的命題,根據角度的改變,好壞也就不一樣了。

這樣就會出現又真又壞的命題,又假又好的命題。

夏天上海蚊子多(對本地人) 這就是一個「又真又壞」的例子。

中國全年沒有徵稅(對需要繳稅的中國人民) 就是一個「又假又好」的例子。


對馬克思不評。

「真善美,假醜惡」6字已經深入人心。

但覺得它的更深層更隱秘的問題應該是

何謂真之善?真之美?真之丑?真之惡?

以及假之善?假之美?假之丑?假之惡?

善之真?善之美?善之丑?善之惡?

...........


任何能用語言、符號描述出來的,或以其它方式被人類感知到的存在,都不是真正的「真」


最簡單的思路提醒

thick concept and thin concept

厚的概念與薄的概念

可以翻字典查論文了


我猜一下,我覺得他的意思是真的不一定是好的,要辯證統一地看待,好的壞的可以互相轉化,適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才是好的,能被人正確認識到正確利用的才是好的(?_?)我複習政治走火入魔了??

拋開馬克思而言,其實大部分時候人們認為好的才是真的??


真與好都是相對的,真的相對更偏向於客觀,好的相對更偏向於主觀。


假是什麼?

是讓人以為是真。


真是對物質客觀屬性的判斷,好是既包含了一定的客觀屬性,也有主觀的屬性在其中。

以 @傳統壽司 的答案為例。一瓶真的敵敵畏,和一瓶假的敵敵畏。敵敵畏的真或者假不因為我們的判斷而變化,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但對於一個需要殺滅害蟲的農夫,它就是真為好。對於一個不小心喝了它的人,假就是好。對於一個想自殺的人,真就是好。主觀(好)因人的想法而異,客觀不(真)因人的想法而異。


使用在邏輯方面時,它們是不一樣的:

真:用於靜態判斷,如命題和概念的真假或存在;

好:用於動態判斷,如用於判斷是否符合規則。


不一定。


哲學老師在這裡說什麼好與壞。。

真假 善惡 美醜 是三組概念,互相為交叉關係,也就是說沒啥關係。

而 好壞 。。。我就想起來我小時候指著電視上的人問我爸;「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


應邀

對馬克思不評論!

但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恩格斯對佛教徒的評價,應當是比較公允的!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讚:「佛教徒處在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

又說:「只有辯證的思維才是有效的。只有東方的佛教徒和希臘人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上。」

恩格斯在《世間論》中說過:「人類到釋迦牟尼佛時代,辯證思維才成熟。」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名對聯?
「四個現代化」為什麼不提了?
為什麼馬來西亞和印尼不接收羅興亞難民?
有沒有寫中國社會現狀較為客觀深刻的書?
誰能講講台灣政治政黨的發展史,最好是比較簡練易懂。?

TAG:政治 | 哲學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