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使用的字與中國大陸以及港台地區的有什麼區別嗎?
01-22
為何日本有的字與中國簡體字相同,有的字與繁體字相同。
這些字與大陸與港澳台的字有何區別?
謝邀~簡單而言,港台所用的字體是繁體字,日本所使用的字在港台里可以找到相對應的,但是,日語裡面也有很多自己獨創的字。然後大陸所用的俗稱簡體字,可以自行想像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區別。
不請自來。
首先,要了解這些漢字方案之間的關係。
日本現在的漢字字形標準是「新字體(新字體、しんじたい)」,而港台用的漢字標準方案是「繁體中文」(雖然香港的繁體中文與台灣的正體中文在部分用字上又有些細微之差別),中國大陸則是以「簡體字」為標準,幾者均為各自獨立的漢字標準。在日本頒布新字體與大陸頒布簡體字以前,漢字文化圈使用的漢字基本上即以《康熙字典》為標準。(圖自 搜狗百科)也就是說,在過去,漢字文化圈的國家使用的漢字字型基本上是相同的。只不過,有的國家(中日)在過去的基礎上繼續修改漢字標準了而已。例如,以前漢字文化圈的人都寫「歸」,日本人修改方案後以「帰」為標準,大陸則是「歸」,港澳台地區則保留,便形成了現在這個有多種字體標準存在的局面;或者說過去大家都以「科學館」為標準,日本只簡化了「學」字寫作「科學館」,而大陸簡化成「科學館」了,港澳台依然保留「科學館」,於是日本有的漢字與簡體字相同有的漢字卻與繁體字相同,然後有的漢字根本不認識……簡而言之,就是大家曾經有相同的漢字標準,後面因為各種原因大家各自發展了字體而已……
擴展一下:
中國大陸現今使用的漢字標準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佈的方案,而日本的新字體其實早於中國簡體字,是1946年通過的。
中國大陸的簡體字的簡化方法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日本。例如「合併漢字法」,日本將藝術的「藝」簡化為「芸」,「芸」和「藝」此為2個完全不同的漢字,卻合併成了一個「芸」。中國亦學習了日本合併漢字的方法,但是數量更多(且更離譜),例如頭髮的「髮」與發財的「發」在簡體字中合為「發」。日本合併了許多漢字,更多請看Wikipedia的新字體詞條。以及「符號化漢字法」,例如日本將「傳」、「轉」簡化為「伝」、「転」,右邊的聲旁成了「雲」字,單單就是個符號。縱觀歷史,漢字確實在簡化過程中會丟失一些原意,此不可避免,然而日本的做法卻直接使得一些漢字【嚴重】失去漢字原意。而中國依然學習日本符號化了漢字。例如「運動會」變成了「運動會」,筆劃多的地方全成了「雲」這個無意義的「符號」,不止以「雲」為符號,還有「又」與「×」,如雞(雞)權(權)漢(漢),風( 風)岡(岡)義(義)……更多例子不舉了。以「古代草書借鑒法」而簡化字形等方法中國似乎也有借鑒日本。不僅僅是「方法」,簡體字亦有字形就直接取與日本相同的,例如「新字體」的「體」,中國大陸的「體」的用法與日本的相同。題主可能還需要一些字形上的差異來感受一下。
與繁體字或者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漢字:
繁:飛行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日:飛行機、中華人民共和國簡:飛行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自己簡化的且普通中國人讀不懂的漢字:
繁:包圍日:包囲(P.S「圍」在音讀中念い(I),與訓讀的「井」同音,故把裡面的「韋」換成「井」)簡:包圍與中國的漢字稍有差別的漢字:
繁:變態、步行、讓步、歸還、進擊日:変態、歩行、譲歩、帰還、進撃簡:變態、步行、讓步、歸還、進擊均相同的:繁:支持!日:支持!
簡:支持!最初的時候,都是從傳統漢字來的,以字匯和康熙字典爲代表。近百年來漸漸分化,出現了四種不同的標準,即臺灣的標準國字,香港的常用字,大陸的規範字,日本的當用漢字。漢字標準包括簡化和字形、異體字取捨三方面。上述標準,前二者大體是字形和異體的區別,以繁體爲主;後二者對漢字進行了大量簡化,大陸規範字標準參考了一小部分日本當用漢字的簡化。
這是三個獨立的體系。日本與另外兩個不同之處很多。台、港更加接近。
不請自來當然有啦,有很多啊日本有很多漢字港澳台和大陸是沒有的啦比如渋。
推薦閱讀:
※日本動漫為何經常出現守護同伴之類以守護什麼的價值觀?
※《全金屬狂潮》中的 λ-drive 系統對上《EVA》中的 AT 力場,誰的贏面大?
※20歲,要去日本旅遊,有什麼好的化妝品推薦嗎?除了化妝品之外還有什麼值得買的嗎?求推薦?
※怎麼看待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因為核污染而發布的進口日本相關食品的警示?
※如何看待日本福島女教師廁所便池管道離奇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