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的城摞城是怎麼形成的?
如題
謝邀。
1981年的一次龍亭公園東側潘湖清淤工程,意外地挖出了明代周王紫禁城遺址;接著周王紫禁城再向下挖,在8米深的地方又挖出了北宋皇宮的大慶殿遺址。在此之後至今,考古工作者在全市範圍內勘探出的結果:淤埋在地下3米的清代開封城、地下5米的明開封城、地下6米的金汴京城、地下8米的宋汴梁城、地下10米的唐汴州城、地下12米的魏國大梁城,三座國都、兩座省城、一座中原重鎮。
在越來越深入的發掘中,人們發現了更不可思議的現象,這六座開封遺迹不僅城摞城,居然還能路摞路、門摞門、牆摞牆、馬道摞馬道!
如今現代化開封的中軸線中山路正下方,就是北宋皇城中軸線——御街;而在中山路和北宋御街之間的,分別是清代開封中軸線路面和明代開封中軸線——周王紫禁城御道。而周王紫禁城北宮牆下緊緊相接的,竟是北宋皇宮的北宮牆……種種例子讓我們不禁感到困惑:究竟是怎樣的記憶基因,竟能幾座開封城池嚴絲合縫地對接在一起呢?
這個記憶基因,也許就是「開封水系」。
「開封水系」,也許能解釋為什麼開封能屢次毀滅而又屢次原地重建,也許能解釋為什麼開封會從無上的繁華走向無邊的沒落……
這一切,都要從一條河說起。
提起這條河,首先要說戰國七雄的魏國。魏國在「戰國七雄」中實行社會改革較早(史稱「李悝變法」),最早成為強國。逐漸強盛起來的魏國開始不安於現狀,魏武侯時,繼續向南發展,取得了鄭、宋、楚三國的大片土地,並佔據了大梁,從此魏國在黃河以南佔有了廣大的土地。為鞏固霸業,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國都從安邑遷至大梁。
有志稱霸的魏惠王開始修浚大梁的水利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水利工程,就是人工運河——鴻溝的開鑿。滎陽東北分黃河水東南流,與北面的濟水、南面的汝水、泗水、淮水相聯,構成了一條統一的水運河網,溝通了中原地區宋、鄭、陳等故地的交通。
大梁城地處鴻溝水系中樞,是南北水運交通的咽喉,於是迅速發展成為「諸侯輻輳」的全國性經濟大都會。當時的大梁城東西長10里,人口30萬,是與秦都咸陽、楚都郢城、齊都臨淄、趙都邯鄲齊名的大都城。
然而,大梁城的毀滅,也是因為這條鴻溝。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
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
成為開封歷史上第一次遭受滅頂之災。
引鴻溝水灌大梁之後,大梁城內的鴻溝水系趨於紊亂,沼澤化嚴重,再也不適宜大都會的建設,僅能作為地方性的行政中心,開封也第一次衰落下來。
直到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隋開鑿的大運河中段,正是戰國時魏國開鑿的鴻溝而疏浚的。這段河床,現在有個新的名字「通濟渠」,而在此後,它還有一個流傳更久遠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汴河。
汴河上引黃河,下通淮水,南接邗溝,是大運河的中部要衝。
開封,依舊盤踞在汴河水系的中樞。唐代開封「以城臨汴水,因以為名」,稱為汴州。而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在擴建汴州的過程中,永平軍節度使李勉把汴河劃入汴州城牆內,並修建東西兩座水門,保證運河漕運。
只是李勉不知道他的這個舉動,竟然決定了開封在之後一千多年的消長沉浮。
唐代的汴州城因為佔據了漕運命脈的汴河,迅速成為唐王朝後期最強有力的藩鎮。五代時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後唐外皆都開封。五代後期,汴州開封「控引汴河,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車之輻輳」;後周東京更是「華夷湊集,水陸會通;時向隆平,日增殖盛」;「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絡繹無窮;僦憑之資,增添不定」,以致後周世宗柴榮繼位不久,便「發畿內及滑鄭之丁十餘萬,築新羅城」。
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大宋。因為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定都開封的趙宋朝廷更加註意對開封城內汴河水系的建設。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陳蔡由西南戴樓門入京城,遼繞自東南陳州門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東去至泗州,入淮。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給焉。……東北曰五丈河,來自濟鄆,般挽京東路糧斛入京城,自新曹門北入京。……西北曰金水河,自京城西南分京、索河水築堤,從汴河上用木槽架過,從西北水門入京城。(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1《河道》)
這四條主要水道,在當時被稱為開封「四大漕渠」,而為方便漕運,開封各處城牆分別開出多個水門:
(北宋東京平面圖)傍亦有蔡河水門,蔡河正名惠民河,為通蔡州故也。東城一邊,其門有四,東南曰東水門,汴河下流水門也。其門跨河,有鐵裹窗門,遇夜如閘垂下水面。兩岸各有門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夾岸百餘丈。……又次曰東北水門,乃五丈河之水門也。……次曰西水門,汴河上水門也。……次曰西北水門,乃金水河水門也。(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1《東都外城》)
「四大漕渠」以汴河為主幹渠,在汴梁城內構成一個輻射的網狀水系,幾乎可以與全國各地緊密相連。其漕運能力更是遠超前代,僅糧食運輸一項,太宗朝初汴河歲運為三百萬石,後為五百八十萬石,再後為七百萬石,到了真宗和仁宗朝,最高歲運甚至能達到八百萬石。
以至於北宋名臣張方平在奏疏中說到:
京師所謂陳留八達之地也。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國家浚河三道,通京城漕運,曰廣濟、曰惠民、曰汴河,太倉蓄積,三軍士庶咸取給焉。此建國之本也。
然而到了北宋中後期,政治腐敗導致運河管理的癱瘓和鬆弛,開封水系的四大漕渠因為年久失修而淤廢,開封開始漸漸衰落。而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時任開封留守杜充為阻止金兵,在滑縣以西掘開黃河,更使得黃河在幾十年間不斷南泛,逐漸威脅開封。直到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在陽武光祿村(今河南原陽境內)決口,途徑延津、封丘、長垣,到徐州南匯入淮水,這是黃河歷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道,開啟了之後700多年黃河奪淮入海的歷史。
由於黃河不斷南泛,泥沙不斷侵蝕汴河河道,使汴河「幾與岸平,軍馬由其中行,亦有作屋其上者」(樓鑰《北行日錄》),而 「四大漕渠」中的五丈河、蔡河、金水河也基本在同一時期完全堙廢。
也是由於黃河奪淮入海,元代至明前期黃河基本處於不治的狀態,只能哪裡決口就在哪裡堵口,完全沒有防治的辦法,致使豫東平原基本上全部成為黃泛區,土地鹽鹼化比前代愈加嚴重,土地上的糧食產量僅與漢代持平。運河不通,僅僅靠豫東平原的糧食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開封作為一個全國性大城市的糧食需求。
運道廢,交通中斷,再加上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明清兩代雖然也重視開封水系的重新疏通,但是明代海洋知識的豐富使海運的發展突飛猛進,國家物資的交通運輸也不再單單只依賴內陸漕運。於是,使昔日憑藉水運有利條件發展、繁榮起來的開封,自然開始了衰落……
然而,即便開封水系不可逆轉的最終走向衰落,但開封都處處都保留著水系的痕迹,汴河河道、金水河河道、惠民河河道、金明池……雖然不復當年舊觀,但畢竟還是「池存廢藻」,保留著它們固有的走勢和形狀。這些水系遺迹,恰好像一個城市的基因碎片,最要有了它們,就可以完整地克隆出整個城市的本來面貌。這也就是為什麼只有開封,才能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城摞城、路摞路、門摞門、牆摞牆、馬道摞馬道」的曠世奇觀!
艾瑪~這題我熟悉ヽ(*≧ω≦)?
首先推薦劉春迎老師的《揭秘開封地下城》劉春迎老師是原開封考古工作隊的隊長,也直接負責了開封城摞城的發掘。然後再推薦開封新鄭門遺址博物館,遺址也反應了城摞城的奇觀。
————————————正文分割線——————————————————
開封的城摞城是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這六座城池上下疊壓形成的。形成原因最重要的當然是黃河,黃河水患到清變得頻繁了,即便現在黃河地上河對開封也有威脅。都城或者重要城池的選址有著很多方面的原因,開封的優勢在於開封的水系發達,自古人們逐水而居,看中的一是灌溉方便,給生產生活都帶來很大的便捷,二是交通便利,輻射狀的水系使得運輸也十分便捷。其次是唐以來軍事重鎮像洛陽,長安飽受軍火戰亂的侵襲,已不堪其擾,開封相對遠離原來的軍事中心,受戰爭影響較小,自身的發展優勢就展現出來——白話說就是有錢→_→
再次是得中原者的天下啊,開封有「夷門自古帝王州」的美譽,春戰時期就是軍事重鎮了,在這兒建座城多牛逼~中國人自古也是安土重遷,哪怕老房子被淹了也願意在原址上再蓋。(想起了南水北調……)然後就是黃河泛濫淹一次,老百姓回來再蓋一次,淹一次蓋一次,就不走,就擱這蓋,死心眼子就摞了六座城?_?作為開封人。。我爸告訴我是黃河決堤,帶下來的泥沙淹沒了城市。。然後就再建再建。。據說現在黃河在我開封的高度,和鐵塔公園中的鐵塔尖端持平
黃河決堤,城被泥沙掩埋,重建好了以後,再次決堤,如此這般,成了城摞城的景象。話說黃河發起火來還真是招架不住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黃河從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土,在開封段決堤,泥水淹沒開封城,遂等洪水褪去,在一片平地上重新建一座開封城!若干年後……再次決堤……再次在平地上重建……再決堤……再!重!建!再……就把大壩修的很很很高了……
就醬紫~現在不也是開封還在開封嗎,也許就是想在這裡生活吧?
黃河泛濫,淹了再建,建了又淹,越堆越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