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我每月扣的個調稅被用到哪了?


稅務機關只管收錢,然後一分不留的上繳財政。

題主每交100塊個稅(看清楚是個稅,不是個調稅,我朝現在沒這個稅種)

60塊錢上繳中央財政

20塊錢上繳省級財政

10塊錢上繳市級財政

10塊錢上繳縣區級財政

至於這些錢都是怎麼花的,稅務機關的人不知道,請諮詢財政和政府部門。


雖然題主和下面個別回復可能都只是來發泄怨氣的,我還是正經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吧。對了,中國只有個人所得稅,1993年後個調稅這個稅種就被廢止了,不知道題主是哪交的。

關於你們交的稅用在哪裡,你們是可以查的,地址是國家數據,國家數據網站。

第一步:選擇「部門數據」後,選擇財政部

第二步:選取財政部目錄下的 財政數據 條目,下面的內容就是每月、每年的財政數據報告。

第三步:自己檢索「支出」或者「收支」,就可以查到具體的數據

比如2015年1-7月財政收支情況:

  7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732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24.1%,同口徑增長22.4%。其中,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64億元,增長48.6%,同口徑增長48.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368億元,增長19.7%,同口徑增長17.7%。當月財政支出增長較快,主要是加快部分重點支出預算執行進度以及落實調整工資標準。

  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002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4%,同口徑增長12.1%,完成預算的52.5%,比去年同期進度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461億元,增長16.6%,同口徑增長16.3%,完成預算的57.8%,比去年同期進度加快2.7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559億元,增長12.8%,同口徑增長11.4%,完成代編預算的51.8%,比去年同期進度加快0.3個百分點。

1-7月累計,教育支出13218億元,增長1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37億元,增長8.2%;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593億元,增長19.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719億元,增長21.4%;城鄉社區支出8300億元,增長17.5%;農林水支出7940億元,增長15.4%;節能環保支出1783億元,增長19.3%;交通運輸支出6313億元,增長17.8%

第四步,地方政府的數據也是可以查到的,具體到各地方統計局或者財政局官網查詢即可。每個城市的統計局官網都可以查到統計年鑒,完全可以查到收支的情況。

若你們要是覺得,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社會保障支出、農林水支出、交通運輸支出等都是沒有用的,那我也無話可說。此外,財政支出中的國防支出等,都屬於你感受不到卻實際享受的好處。別的不說,修路要不要錢?市容市政建設要不要錢?高鐵要不要錢?公交要不要錢?這些都是城市居民實實在在的好處,在中國公共交通系統都是虧本的,政府都在補貼維護。其他的公共服務你就享受更多了,比如如果沒有警察打擊犯罪,或沒有工商局打擊不良商販,你想想會有多可怕。

政府還需要錢來拉動投資,以我們蘇州工業園區為例,上世紀投了巨資建設了廠房、學校、工業園,現在園區一個區的稅收就有好幾百個億,帶動了幾百萬人的就業,去年蘇州人均GDP是2.12萬美元。樓上某些無腦噴的同學,如果你們覺得一個國家沒有投資和積累就能發展,或者一個國家的城市是不需要錢就能維護的(哪怕環衛工人也要發工資啊),那我也懶得和你們討論。

中國許多人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更不願意為自己享受的權益承擔義務。題主說他上班很辛苦加班很累,但如果沒有穩定的經濟環境,你或許連班都不用上了。我不是危言聳聽,希臘是高福利低稅負國家,現在失業率高達30%,GDP下滑25%。以中國的國家體量,和目前的發展階段,要維持經濟運行,稅收是必須的,對老百姓來說付出也是超值的。

當然客觀地說,中國的財政支出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大家可以自行下載統計年鑒、一一比對後針對具體的不合理支出開展討論。但知乎不是百度貼吧,即便你噴你黑,也請擺事實講道理。不要在這裡秀了下限,還洋洋得意。

就說這麼多了。


真有這個尿性,請去市政府信訪辦問去。

絕對給你耐心專業解答。

在網上抱怨算什麼鬼?


扣的稅有一部分是維穩用的,使大家能生活在和諧穩定的社會,比如預料到有題主這種人唧唧歪歪,於是就成立了信訪辦。


一部分用於支付時間機器的使用費

剩餘的部分投入國家建設以迎接即將到來的21世紀


誰能告訴我,什麼時候我才能繳稅?


公務人員工資,老師、醫生工資,修路架橋蓋學校,解放軍工資,造飛機坦克航母……閱兵……

這事兒複雜了。


有人抱怨了嗎?

我看大家回答都挺好的


推薦閱讀:

當富二代對人生感到無趣會怎麼辦?
大齡未婚男青年們主要把錢花在哪裡了?
簡理財這款APP安全嗎,是一種什麼機制?
只有兩萬塊,如何理財?
兩元如何過一個星期?

TAG:理財 | 稅務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