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區域規範的正字比大陸正字筆畫少的字有哪些?
我現在只知道「強→強」少一畫
我這裡的繁體字是指台灣的標準字體,除了前面二位説的強和玨以外,還有1.充,區別在上半部分,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大陸四畫,台三畫。類似的字還有 育、毓、流、梳、旒、琉、硫、疏。
2.祕, 大陸作秘,多一筆。3.毒,區別在下半部分,大陸是母,台是毋,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類似的字碡,纛。4.致,區別在右邊。大陸四畫,台三畫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5.爨,區別在上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這個字大陸寫法如下 爨的解釋|爨的意思 台灣比大陸少一筆。6. 弔 這字作吊車和上吊和大陸寫法相同,作弔喪和弔唁時作弔,所以只是有時比大陸少。珏和玨,少一畫
那應該是異體字,不是繁體字。然後,真心找不出來,要是簡化比不簡化筆畫還多,那簡化有什麼意義……
簡化字除了將複雜的漢字簡化外,還有統一漢字寫法的作用。這是因為傳統漢字的發展,同一個漢字出現了不同的寫法,孔乙己說:「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就是說的這個意思。這樣的字多了去了:
強、強、彊靈、霊氣、氣、気、炁處、處、?、(上雨下匆)
豐、豐、酆、豊風、風、凨、凮還有很多打都打不出來的。
它們出現的原因也非常複雜,比如書法藝術的發展,特別是草書的出現,導致了很多文字的簡化;官方的推廣和禁令;宗教人士也經常有生造字的情況,比如「氣」的各種不同字形的出現,大都和佛教道教離不開干係;個人用字的習慣,以及刻書匠人的失誤(雕版是古代書籍的主要印刷方式,刻書匠人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非常大),此處多一筆,彼處少一筆,就造成寫法的不同,而字典辭書的出現,為求全面,把很多字的不同寫法都收錄了。現代常用漢字僅5000來個,《康熙字典》收錄的就有近5萬個漢字,最多的字典我記得收錄了將近10萬個漢字,只是漢字哦,不算詞在內,太恐怖了……
所以同一個字有很多的異體字。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就是研究文字的專家,窮其一生也不可能將所有異體字都掌握,畢竟別人的寫法實在太多了。所以在看古代典籍的時候,即便是有港澳台文化背景的人,依舊有很多不認識的字,甚至一些宗教典籍會把大學教授都難住。當然,這樣的概率還是很小的,畢竟太生僻的字出現概率低,大部分典籍中,常用字不到一萬。這時候,簡化字就應運而生了,它規定了每個字的標準字形和書寫方法,這樣,就大大方便了出版和傳播,把現代漢字的常用字壓縮在5000字左右,大大提高了識字率。
然而,漢字簡化也遭到很多人的抨擊,認為簡化漢字是對傳統文化的打擊;認為漢字簡化不合理,是強制干涉文化發展脈絡。必須承認,有很多漢字的簡化確實是沒什麼道理可言的。但是大部分漢字的簡化都是有理可依,比如他們的行書、草書字形、象形文字寫法、或者音同意相近的其他字的寫法。正因如此,很多不認識繁體字的人在見到繁體字的時候,也知道大概對應哪個簡體字。
有些異體字確實比簡化的標準字更簡單,但是,由於1.在典籍中的使用情況較少;2.字形和字義不統一;3.有多意字可以完全替代的等原因,這些異體字並未被採用。
因此,簡體字跟異體字比起來不一定是筆畫最少的。所以,無論從簡化的標準還是簡化後的作用看,漢字的簡化都可以算是有積極意義的的文化事件。另外,統一和簡化漢字幾乎貫穿整部中國文化史,早在秦始皇「書同文」之前,周朝就有專門的文化官員到各地去統一文字和口音,以免不同地方的人說不同的話、用不同的字而不能相互理解。香港 咀大陸 嘴大陸的咀按咀嚼解
推薦閱讀:
※哪些字的繁體寫法是根據詞義不同而不同的?
※「陽」這個字簡化得如何?
※如何評價簡化字將多個漢字合併為一個的做法?
※有哪些簡化得不錯的簡化字?
※為什麼把「一」叫做「幺」?為什麼知乎搜索中輸入「幺」字顯示出的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