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陸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繁體字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看的懂?
真的誒,不過,總感覺漢字是這種組合結構,偏旁加形旁……
比如-誒-言字旁,很容易就能讓人想到誒。
另外就是,你看我輸入的這一段,很多地方都能聯係(比如這個,看到係,腦海里會想到系,再聯繫上下文就自然而然會想到是聯繫)上下文看明白!
從小自然而然學來的語言真的會根深蒂固在我們身上……加上簡體字本來就是從繁體字簡化而來的,或多或少留著一些原來繁字的影子!
另外平時也會或多或少接觸一些繁體(比如另外幾個答主提到的港劇,台版的動漫之類的),畢竟過了十幾二十年,你回頭想下,就算是簡體字,有多少是你從課本上學來的或者有人教你?
其實真的……來自日積月累……加上漢字的組合式構造……另外主謂賓這種語法的條理性,容易通過聯係上下文看明白,第一次接觸過,那麽下次就就知道了…就有了積累…
但是如果我單列出上面那段話一些字,缺少上下文的聯係你能認出來嗎?
不要看上面哦
構
聯體棄譨贘蠻
鐃評論區的傳奇繁體:憂鬱!哈哈哈!是不是相對會會吃力一些?首先,得明確一個問題,就是看得懂的是怎樣的繁體字。
如果只是日常的、口語的繁體字,是比較好認,會認出來原因有三:
一、很多繁體字跟簡體字在字形上區別不大。
二、繁體字跟簡體字是有關聯的。 很多簡體字就是取繁體字的一半字形而已。秀才識字認半邊,對認識繁體字來說比較有效。
三、在一定的語境下,即使那個字你不認識,但連在一起你能把它推出來也就能認出它來。
但是,如果是在一首沒見過的詩句,或者比較複雜的句子里的複雜一點繁體字,很多人在學習繁體字之前是認不出來的。比如:憂鬱——憂鬱
我們漢語言文學專業,有專門的識繁化簡考試,滿分100分,得95分才能過,一共有四次考試機會。大部分人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不會通過的。
我前幾天論文剛寫完,寫的是晚清時期的文學,看的是晚清時期的豎排刻本文集,我早通過了識繁化簡考試,論理說閱讀起來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但是平均每看100個字就得查3、4個字。
這是因為,首先,有些繁體字跟簡體字差異很大,光看字形根本就不能認出來;其次,在一些複雜的語境下,尤其是文言文(其實,相對而言,晚清時期的文言文已經算比較接近白話了,看先秦的更想死),有一些字詞對整個話語的意思影響特別大,不認識就是不認識,推敲不出來;最後,繁體字與簡體字並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很多簡體字有多個繁體字,比如:發——發、髮,很多繁體字甚至還有多個異體字,有多種寫法,有些寫法可能還不在繁簡對照表裡。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就只說我身邊的同齡人——因為《遊戲王》的盜版卡牌
@曹潔萍 有舉例說明題主給出了錯誤的問題條件陳述。
我寫這答案只是想呼籲一下這個:如果您不習慣閱讀簡體中文或繁體中文的話,請自備「新同文堂」、以尊重自己的簡繁體中文閱讀習慣。關於「新同文堂」可參見:請為自己簡繁體中文閱讀習慣負責 一文。
辭職一年的初中老師告訴你,很多孩子連很多簡化字都認不明白……
先問是不是,再問爲甚末。
常見字還湊合,就怕常見字的異體字。就像茴香豆的茴好幾種寫法。有些常見字,繁體字還有好幾個異體字。看些古籍原本的PDF就蛋疼了。一般的古籍整理排印後的本子,那種繁體字還沒問題。
win7部分軟體向下兼容xp,必要時還可以改成xp兼容模式
對於8,90年代的很多人來說,小開本的港台出版日本漫畫功不可沒,比如七龍珠系列,哆啦A夢系列等等
很久之前MP4壞了,簡體字亂碼,然後看小說就轉了繁體看,網路小說,兩三千萬還是有的。不會寫,但是不會出現上面說的寶實不分的情況的。
看的繁體字幕多了,怎麼說也熟悉了啊。我有同學從小學書法,怎麼說也認得繁體字。(不得不說古字帖裡面也會出現很多很微妙的讓人覺得「這是什麼鬼」的簡化字)小時候很多商標也都是繁體字。傳統文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簡體字與繁體字之間仍然是緊密聯繫著的,根本沒有那麼大的對立性。實際上學日語的時候,發現三者之間互相印證,蠻好玩的。繁體是最完整的,中國的簡化漢字一部分明顯參考和制漢字,一部分又沒有採用。日文的假名本來就是漢字筆畫,漢字的簡化程度中等。部分字看上去一樣的,可是某個筆畫的寫法就是微妙的不同,傻傻分不清。各有優劣吧。發發発 這樣的。題主可能把大部分大陸人看得懂繁體字文章和看得懂繁體字弄混了
其實大多數的大陸人還是不能真正辨別和書寫繁體字的,能看得懂繁體字文章主要是因為
①儘簡化了偏旁,數—數,語—語,紅—紅,號—號
②簡繁字形相近,如:見—見、員—員、園—園
③生活中常見,如:發—發,髮—發,書—書,漢—漢,國—國
④通過上下文意思也可以猜測出文中不識的繁體字
綜上,一般受過教育的大陸人在閱讀繁體字文章的時候是沒有太大困難的。但是如果將繁體字單獨拿出進行辨識的話就不太容易了。記得學校一棟教學樓進門處手書繁體『求實求精』四字,同學硬是讀成了『求寶求精』,可想當文字簡短失去上下文的時候,實、寶就不分了。--------------------------------------------------------------------------------------------------------------------------------------------剛才女票看了我的回答,跑過來悻悻地地問我實和寶是哪兩個字。其實,他認識的繁體字不少,基本上都是KTV唱歌看歌詞認識的。為什麼大陸人沒有系統學習過日語 但依然能通過工口等關鍵詞順利的在片名中準確識別出片子的類型深藏功與名
我沒玩過遊戲王沒上過ktv
小學二年級把繁體字版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就會了你說這是靠猜,是一知半解但我想告訴你,這叫學習,跟你看av就能念吧兩句衣褲呀買碟一樣只不過我認識幾萬種衣褲和呀買碟罷了這顯然是因為之前都是港台文化強勢輸出大陸。但是這背後也有一些數學原因。文字說到底就是單位的排列組合,這個在英文里看的更明顯——英文不就是26字母排列組合嘛。漢字也是,無外乎各種筆畫排列組合。理論上來說,文字簡化之後構成的筆畫就少了,而要表達的意思還是一樣的。用更少的筆畫表達相同意思,勢必會有誤會。
就好比,一個公司有十個人負責十個業務,現在把人減到五個人(ABCDE)那麼原職工回來一看,就搞不懂A到底是負責1號業務還是2號業務。
反之,如果擴編,十五個人負責十個業務,那麼1號業務雖然加了個人,但還是看得出是那個業務。做個類比:前段時間英國退歐,Britain exit ,發明了一個簡寫,britexit,很多人乍一看都不明白,估摸著是哪兩個片語合。但是如果已經明白了britexit,再返回去看Britain exit,是不是很容易啊?極端得想,把一個字筆畫減到一橫一豎,你看得出什麼字?把原來的字加筆畫,還是看得出什麼字。我覺得光榮社的遊戲功不可沒。
看文字都看個大概。一兩個字看不懂不影響語義,有時候前後判斷下就知道意思了。看簡體的時候也沒人把一筆一划看的清清楚楚吧,都看個大概就猜出來,不然一目十行是怎麼來的,應該考慮到象形文字的特點。麻煩的是香港人用繁體說粵語,那真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