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那樣的機腹進氣和殲7/8那樣機頭進氣,對於飛機的氣動布局有什麼影響?

都是單發,完全是因為雷達的安置導致的嗎?


發動機、座艙和航電設備決定的。F16的渦扇發動機,進氣量很大,機頭進氣肯定不能滿足。那就只有機背、機腹、頷下、肋下和兩側進氣了。

機頭進氣,對於發動機進氣,是最穩定的。無論飛機做什麼樣的機動,進氣口都不會有機身的遮擋。機構簡單,但是進氣道貫穿了幾乎整個機身,大量的機內空間被佔用。這也是mig21改裝困難的原因之一。另外,機頭一般會放置雷達和紅外等等,現在戰機又很重視這些航電探測設備,這些設備又不會小。為了給進氣口和雷達騰位子,座艙還得往後挪,造成視野差。所以,機頭進氣被淘汰。同樣的還有頷下進氣,殲7fs是這麼改的。機頭的體積還是不夠大了。

機背進氣,只有不強調機動的飛機再用,比如B2.機身對進氣太厲害。

兩側和機腹進氣,各有優勢。兩側進氣,雙發一般這麼用,進氣量大,成本和設計會高一些,機動時,總有一個進氣口會被機身遮擋,中型重型戰機一般這麼干;機腹進氣對跑道要求高一些,大迎角情況和大偏轉角情況下仍然可以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的空氣流量,而且結構相對簡單,輕型戰鬥機一般選擇這個。

也有特例,ef2000是雙發,中重型戰機,但是是機腹進氣,而且是還是雙進口;jas39是輕型機,但卻是兩側進氣,可能跟要求高速公路起降的要求有關

F16權衡之後,選擇了機腹進氣。


主要是雷達和機電設備。殲七殲八因為很簡單,幾乎沒什麼電子設備,主要用於近戰格鬥和高空攔截,雷達沒有那麼重要。機頭進氣明顯結構簡單,易於大量製造。雷達在機頭進氣道中間擠佔一個小位置即可。

西方戰機對航電設備比較重視,所以雷達比較重要,故此很早就改兩側或者機腹進氣了。

中國對武器的理解一直是結構簡單,大量製造,以數量戰勝質量。現在好了些,知道質量第一了。

現在航電設備與雷達越來越複雜,並且雷達的尺寸與雷達的視距幾乎呈正比,越大的雷達看得越遠,在強調超視距作戰的今天,沒人再機頭進氣了。

另外兩側進氣還有一個好處。機頭進氣在大仰角飛行和高機動的時候,進氣效率明顯變差。而兩側進氣口通常在機翼根部下方或者機腹,有明顯的遮蔽效果,故此高機動飛行的時候,進氣效率明顯。在強調高機動飛行的今天,大家都兩側進氣了。

殲五殲六殲七殲八飛機很短,進氣道在機頭,整個進氣道長度不太長,能量損失不大。(殲八二是高空高速截擊另當別論。)現在飛機越來越長,再在機頭進氣,進氣道太長就不划算了。


三代機開始以後的飛機,改用兩側或者機體下進氣。主要還是為了留一個巨大的整流罩來裝機載雷達,這與原來只對高空高速的要求有所不同。並且這樣可以選擇雙發動機的飛機。提高了飛機的生存力!


殲7殲8原型都是航炮纏鬥時代的產物,完全靠地面指揮引導作戰,同屬蘇聯設計思想中擔負要地防空任務的高空高速截擊機,而非現代一般意義所指的戰鬥機,它們的區別只是一個單發輕型、一個雙發重型。機頭進氣正是為了在高速飛行時獲得儘可能大的「總壓恢復係數」(進氣流線越彎曲,損失的空氣內能越多)。安裝在它們進氣道口內那個玻璃鋼激波錐裡面的蝶形天線,屬於航炮火控系統的測距器而不是雷達,殲7殲8原型根本就沒有雷達。F16則是導彈時代的多任務輕型戰鬥機。F16採用機腹進氣正是為了保障高機動大迎角飛行狀態時能夠穩定進氣的設計選擇。


推薦閱讀:

為什麼感覺飛機著陸是機頭向上的?
飛機窗玻璃上中間的小孔是有什麼用么?
像是殲7飛機,飛機機頭的尖錐是幹嘛用的?設計遵循原理是啥?
早期戰鬥機機身從頭扯到尾的那根繩索是做什麼用的?
su27機頭與機翼連接處的板金為什麼經常不噴漆?

TAG:飛機 | 飛機設計 |